1.
抑鬱症是一種很特別的感受,沒有抑鬱過的人很難理解這種感覺,這如同一個從來沒有喝過可樂的人,很難理解可樂是一種什麼味道一樣,而要把這種味道拍成電影,展示給觀眾,更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
《丈夫得了抑鬱症》通過電影的方式向觀眾展示了一個抑鬱症病人內心的感受、情緒和行為的變化,讓觀眾以一種更直接的方式來了解抑鬱症病人的內心世界。我覺得導演佐佐部清是一個真正了解抑鬱症病人感受的人,在影片中有一個小細節,男主角有一小撮頭髮翹起來了,按下去後,過一會又會翹起來,再次按下,過一會又會再次翹起,這個翹起的頭髮便是一個抑鬱的狀態。
一杯可樂放在那裡,喝過可樂的人一聞便知道是可樂;一個蘋果被削成小塊,做成水果拼盤,一個經常吃蘋果的人,一看便知道哪一塊是蘋果,不會因為蘋果的形狀變了,而不認識了。抑鬱症也是一樣,抑鬱症給人的感覺是無精打採,垂頭喪氣,用下垂的頭髮來象徵抑鬱,容易被理解,但如果用翹起的頭髮來象徵抑鬱,沒有抑鬱過的人便很難理解了,因為他們沒有真正地抑鬱過,所以換個形狀,就不認識了。
佐佐部清用翹起的頭髮來展示抑鬱症的狀態,說明他真的懂抑鬱症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抑鬱症病人內心被絕望感包圍著,整個人都是往下垂的,當他被絕望感包圍的時候,內心也是想突圍的,他希望趕走絕望的大黑狗,雖然一次又一次失敗,但希望之火一次又一次被點燃,雖弱但不滅,就像那一小撮翹起的頭髮一樣,一次一次地被按下,一次一次地又站起來,孤獨的,倔犟的翹在那裡。
2.
要想戰勝抑鬱的大黑狗,先要了解大黑狗的習性,這樣就能事半功倍。
一個人因為胃痛去醫院尋求治療,而產生胃痛的原因是各不相同的,例如,胃炎、胃穿孔、胃癌都會產生胃痛,吃多了消化不良也會產生胃痛,同樣是胃痛,產生的原因不同,治療的方法也會不一樣,如果用治療胃炎的方法去治療胃癌引起的胃痛,或者用治療胃癌的方法去治療消化不良引起的胃痛,不僅達不到治療效果,可能還會加重病情。
同樣的道理,抑鬱症的表現形式大同小異,主要的表現是心境低落、易疲勞、興趣和愉快感喪失,但產生這些表現背後的原因各不相同,治療方法也不相同。
抑鬱症產生的根源目前有六大類,第一類是器質性的,由於大腦產生了生物學方面的病變,而產生的抑鬱,例如腦外傷、腦疾病,這類抑鬱症目前無法被治癒,他們需要長期服用抗抑鬱藥,據說張國榮的抑鬱症便是因為大腦發生了一些生物學方面的病變,而導致抑鬱情緒無法被控制,最後走向了自殺。
第二類是喪失,弗洛伊德是第一個對抑鬱這種現象做出解讀的人,他認為抑鬱是喪失所愛之人後的悲傷情緒產生的,如果這個悲傷不能被表達,悲傷便會轉化成抑鬱。後來的學者認為,只要跟喪失有關的場情發生,都有可能產生抑鬱,這個喪失不一定是人,也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一種身份,也可以是一種願望,例如,人的衰老便是一種喪失,喪失的是青春,所以人到中年或老年的時候容易抑鬱,中年時,出現中年危機,老年時,出現老年危機;女人生完小孩後,會出現產後抑鬱,她在獲得母親這個身份的時候,同時也喪失了少女的身份,有的母親為了照顧孩子還會放棄工作、人際關係等,這些都是巨大的喪失。
喪失引起的抑鬱可以通過哀悼的方式來處理,通過對喪失客體的哀悼,讓抑鬱轉化成悲傷,重新被表達。
第三類是過高的理想化自我,這一類型的人對自己有過高的期望,他會給自己定一個很高的目標,但在現實中他又無法達到這個目標,這種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會讓他產生巨大的挫敗感,一個長期生活在挫敗中的人,他的心情又如何好的起來?所以他長期處在一個心境低落的狀態中。
因為過高的理想化自我而產生抑鬱的人可以使用認知行為療法去修正他過高的理想化自我,通過降低對自己的要求,來減少他的挫敗感,從而達到治癒的效果。
劇中醫生推薦給高崎幹男的寫日記的方法,便是認知行為療法,可是這種療法對高崎幹男並沒有什麼作用,因為他的抑鬱並不是因為過高的理想化自我引起的。
第四類是憤怒轉向自身,兒童青少年的抑鬱常常屬於這一類型的抑鬱。有些孩子在被養育的過程中會對自己的父母產生很多憤怒的情緒,當這些憤怒的情緒不能對自己的父母表達的時候,這些憤怒的情緒會被關閉到意識之外,然後被指向自身,變成一種自我攻擊。
試想一下,一個每天自己打自己的人,他能有一個愉悅的心情嗎?因此,他的愉悅感會逐漸喪失。
自我攻擊而產生的抑鬱,首先要讓被關閉到意識之外的憤怒回到意識中,重新指向父母,讓他意識到他對父母是有憤怒的,但這是一個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困難的事情, 因為你直接告訴他:「你對父母有很多憤怒,你想攻擊他們」,他會說:「沒有,我沒有想攻擊他們的想法」,這種攻擊是潛意識層面的,只有當他自己體會到的時候才會回到意識層中。
第五類是脆弱的自尊,脆弱的自尊的會讓人產生大量的無助感和強烈的負性情緒。劇中的晴子也就是男主角的妻子,她屬於這種類型的抑鬱,雖然在劇中她並不是以抑鬱症的身份出現,但從她描述自己早年的生活狀態來看,她早年處在一種抑鬱的狀態中。
晴子的自我描述是:「我總是沒有自信,思想極度消極的人,而且很懶」,這是心境惡劣的表現,心境惡劣是抑鬱症的另一種表現形式,程度達不到抑鬱症的標準,但又比普通的抑鬱要嚴重很多。
脆弱自尊引起的抑鬱,要先修補他的低自尊,通過不斷的鼓勵、認可和支持,把他的低自尊一點點的墊上來,如同晴子的老公墊晴子一樣。當自尊被修補好後,無助感、無力感和負性情緒自然也會相應的降低。
第六類是內攝性抑鬱,當孩子有一個嚴厲的、挑剔的父母時,這個孩子會內化一個嚴厲的、挑剔的父母到自己的內心世界,成年後,雖然這個嚴厲的、挑剔的父母已經不在他身邊了,但那個內在世界的父母還會繼續挑剔他。當有一天,他無法再滿足內在世界那個挑剔的父母時,他便會抑鬱。
劇中的男主角高崎幹男便屬於這種類型的抑鬱。
劇中雖然沒有提到高崎幹男的原生家庭,但我們從他的人際關係中可以看到他有一個挑剔的養育者。他對自己很挑剔,每天配什麼顏色的領帶,使用什麼樣的飯盒都是固定的,不能拿錯;手寫的辭職信,每行的行間距必須等距,不等距要撕了重寫。
同時他對妻子也很嚴厲,他要求晴子時刻保持著積極上進、認真負責的心態,對於抑鬱的晴子來說,這是一種鼓勵和支持,但對不抑鬱的晴子來說,這種要求便成了一種挑剔,所以晴子最後終於爆發憤怒了。
在工作中,高崎幹男遇到了一個別特挑剔的客戶,其它同事唯恐避之不及,而高崎幹男並沒有出現迴避的這個客戶的行為,反而主動去接待這個客戶,這是因為高崎幹男從小生活一種被挑剔的環境中,他很熟悉這種被挑剔的感覺,熟悉的東西和陌生的東西相比,熟悉的才是安全的,所以他不害怕這位挑剔的客戶。
內攝性抑鬱的治療需要用新的人際關係去替換舊的人際關係,給他提供一種抱持的、沒有指責和挑剔的關係,讓這種關係慢慢滲透到他的內心世界,替換以前的關係模式,也就是那個愛挑剔內在父母。
晴子在這方面做的非常好,她從來不指責和挑剔高崎幹男,這讓高崎幹男內在世界那個挑剔的關係模式開始鬆動,他開始允許自己懶散,允許自己白天睡覺,允許自己花時間去看小蝦米,不再因為自己的懶惰、不上進、不努力而自責。關係模式的鬆動,同時也是抑鬱症好轉的開始,當舊的關係模式被新的關係模式替代後,內攝性抑鬱便會真正的被治癒,而且不再復發。
3.
在現實生活中,某一類型的抑鬱症單獨出現的情況比較少,大多數都是混合出現的,只是各自佔的比例不一樣,例如高崎幹男雖然是內攝性抑鬱,他剛開始的抑鬱並沒有進入到一個重度抑鬱狀態,他能正常工作學習,只是工作效率下降了很多。當他辭職後,才進入到一個重度抑鬱發作的狀態,而這個重度抑鬱發作是因為喪失引起的,辭職是一種喪失;同時,對自己挑剔的人,他也會有一個過高的理想化自我,目標定的高,挫敗也會以增多,挫敗多了,自尊也會受的打擊,自尊長期受到打擊,自尊自然也會變的脆弱,一環扣一環,相互影響,綜合出現。
抑鬱症被稱為「心靈的感冒」,但感冒有重有輕,輕微的不治而愈,重些的要吃藥打針,更嚴重的可能還要住院治療。感冒雖是小病,如果不重視不及時治療,小病也會變大病,抑鬱症也是一樣。
作者:李洲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理動力學取向/宜昌楓華心理諮詢中心諮詢師。諮詢方向:婚戀情感/個人成長/兒童青少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