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炎"患者的最後12天:至死不知自己患什麼病

2020-12-22 網易新聞

(原標題:家屬口述|一個「重症肺炎」患者的最後12天)

翁秋秋至死也不知道自己患的是什麼病。

病勢洶洶,從頭痛、咳嗽到呼吸困難,「肺全變白了」直至死亡僅僅12天。那是2020年1月21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正從武漢向全國蔓延,翁秋秋所在的湖北黃岡蘄春縣距離武漢不過百餘裡,黃岡是武漢之外疫情最嚴重的地區。

醫生告訴翁秋秋的丈夫陳勇,她患的是不明肺炎。在花光了借來的二十來萬醫藥費後,翁秋秋的病情沒有好轉,陳勇最終籤下放棄治療的同意書。

死亡時,翁秋秋還不滿32歲,她剛查出自己懷孕不久。死亡證明上,她的死因寫著:「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

很難追溯她的死與新冠病毒有無關係。截至1月27日24時,國家衛健委收到30個省(區、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4515例,現有疑似病例6973例。

與此同時,1月24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研究組發布的報告提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症狀多樣,容易漏診誤診。

檢測病毒的試劑盒一度短缺,是確診難的原因之一。此外,1月22日之前,武漢市所有疑似病例的樣本都需送到湖北省疾控中心統一檢測,22日之後為加快檢測速度,檢測權下放到各個定點醫院。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將保障病毒檢測的試劑盒下沉到基層的數量。

陳勇不知道如何回答大女兒的問題:媽媽去哪兒了。他懊悔自己不夠堅持,有時他想如果繼續治療,妻子也許能搶救回來。

以下是陳勇的口述:

【一】

1月7日的時候,妻子去菜市場買了魚頭,雞肉,還有青菜,回家後做了一鍋火鍋,我們一起吃的飯,她胃口不錯,吃了很多。

第二天,女兒幼兒園放假,妻子說她不舒服,讓我去幼兒園把女兒接回來。1月9日,她和五歲的女兒在家裡沒有出去。中午的時候,她給我發微信說感冒了,讓我下班後帶點感冒藥回去,順便買一盒驗孕棒,她懷疑自己懷孕了。

那天,我五點多下班,回家後把感冒藥和驗孕棒給她。晚上六七點時,她告訴我說懷孕了,我當時還有點高興。晚上我做的飯菜,炒了一個豬肝,一個鹹菜,還有一個青菜,她吃了一大碗飯,但精神狀態不太好。我在廚房洗碗時,她就回房睡覺了,不久女兒也睡著了。

我當時以為她只是小感冒,休息下就會好,很快我也睡著了。

1月10日凌晨三點多,她突然把我叫醒,說自己不舒服,頭痛,喉嚨痛,她當時發燒38度多。當晚,我們騎著電動車,帶著女兒一起去了醫院,因為家裡沒有人帶小孩,我不放心把女兒一人留在家裡。

我們去了黃岡市中醫院,醫生說要等到白天才能吊水,當時拿了點感冒藥,回家路上突然下起雨來。我們到家已經凌晨四點多,妻子一直咳嗽,沒有睡著,我也沒有睡著,就女兒睡了一會兒。

那天下了一整天雨,早上七點多我們起來,又去了黃岡市中醫院,照了片子,醫生說她喉嚨感染髮炎了,因為我老婆懷孕不能吃藥打針,我們就去轉了黃岡市婦幼保健院。

那時已經到了中午,我們打算先回家,下午再去黃岡市婦幼保健院。回到家裡後,我問妻子想吃什麼,她說想喝粥。家裡之前買了小米,我給她做了小米粥,她只吃了幾口就吃不下了。

下午,我們到了黃岡市婦幼保健院,醫生說懷孕不能吃藥不能打針。我們又回到了黃岡市中醫院,去了呼吸科,那時我老婆已經呼吸困難,沒有力氣,走路都走不動了,而且明顯比平時怕冷。

在黃岡市中醫院做了一個心電圖後,醫生讓我們轉到黃岡市中心醫院,沒有看成後,我們又去了黃岡市協和醫院。

那已經是下午四五點了。我們之前一直帶著女兒,當時已經沒有辦法了,我打電話給孩子舅舅,他們過來把孩子接到了外公家。我坐在醫院凳子上問我媳婦,我們不走了,就住這裡好不好?她那時已經不能說話了,只能不停地點頭,我當時心裡很難受……

那一天非常漫長,到了晚上11點,妻子最終轉院到了武漢的一家三甲醫院。

幾天前,我就知道武漢出現傳染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但黃岡市還沒有,我當時也沒有想到,醫生也沒有說是傳染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我一心只想著怎麼籌錢救妻子的命,怎麼把她送到好的醫院去。

到了武漢的醫院後,醫生跟我說我妻子是病菌感染,肺部全都變白了。

【二】

半年前,我們從蘄春縣來到黃岡市,投入了3萬塊錢,跟人合夥開了一家門窗店。原本是希望改變以後的人生,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我妻子今年32歲,她在我們入股的門窗店做業務員。1月份是淡季,她基本不出去跑了。門窗店因為剛開張,一直處於虧損的狀態,我們每個月只有三千多塊錢的基本工資。除掉500塊錢一個月的房租,女兒上幼兒園的錢,半年來每個月都入不敷出。

原本打算1月12日放假後,我們回老家過年的。

1月10日晚上,妻子被送進了武漢的醫院。一開始,她進入了發熱科,到11日凌晨一兩點,她轉入急救室搶救,很快又進了重症監護室。

當晚醫院很多病人,一些病人家屬沒有戴口罩,很多醫護人員都戴了口罩,我跟護士要了幾個口罩戴。

妻子送到發熱科後,就被隔離了,醫生說她患了不明(原因)肺炎。

翁秋秋的CT診斷報告單  本文圖片均為受訪者提供

第二天,醫生跟我說,妻子這個病情很重,要修改治療方案,需要用一種機器,費用很高,一天要兩萬塊錢,而且只有不到10%的希望,我當時都要崩潰了。

那幾天,我一直沒有休息,到1月12日早上七點多,我實在困得受不了了,坐在醫院的椅子上睡了一個多小時。

那段時間,我和我媽住在附近的一家旅社,為了節約錢,第一天沒有開空調,60塊錢一個晚上。第二天覺得實在太冷了,開了空調,80塊錢一個晚上。當時旅舍住了很多家屬,他們跟我一樣,親人患了肺炎在醫院裡面治療。

白天的時候,我們在醫院大食堂吃飯,八塊一碗麵,十四塊錢一個飯。

我一直住在旅舍,又不能去醫院看妻子,每天都在想怎麼籌錢。在黃岡醫院的時候,我就向我哥哥借了一萬塊錢,後來我又跟所有的親戚朋友都借了一遍。我那時很害怕,一心只想著不能停藥,要把妻子的命救回來。

我當時還打了市長熱線、省長熱線,以及很多媒體的電話,期間我還向社會籌款,籌到了四萬多塊錢,但是根本就不夠。進醫院的前三天,每天費用五六萬塊錢,之後每天費用兩萬多塊錢。

另一方面,我想看看妻子,想跟她說說話,問她好些了沒有,想吃什麼,想去做什麼……但一直看不到,有時打電話問醫生,每次都是沒有醒,還是一樣的嚴重,或者更加嚴重了。

她本來就懷孕,抵抗力也下降了。醫生告訴我,妻子手全都發紫了,後來腳也發紫了,都壞死了,病情惡化得特別快。

妻子進入重症監護室後,我再也沒有看到過她,直到她變成一壇骨灰。

翁秋秋的診斷證明書

【三】

1月21日中午,我實在借不到錢了,妻子病情又沒有任何好轉,真的是灰心喪氣,我跟我嶽父商量後,籤訂了放棄治療的同意書。

一個小時後的13點46分,我妻子過世了。當天晚上,她的遺體被送到殯儀館火化。死亡證明寫的是感染性休克、呼吸循環衰竭、重症肺炎。

我後來知道,當時醫院的一位老人,病情和我妻子一樣嚴重,經治療已經慢慢好轉了,雖然還在隔離狀態。我現在內心非常複雜,雖然嶽父母沒有怪我,但我依舊很內疚。

我有時想,如果繼續治療,可能還能救得過來,但當時實在是沒有辦法了。我們自己花了十八九萬,全都是借來的,門窗的股份也退了出來,新農合保險報銷了六萬多。

我以前在外面工地幹活,有時一個月賺兩三千塊錢,有時能賺六七千塊錢,一年能賺一兩萬塊錢回家。我老婆一直在家裡做窗簾、衣服。我們結婚七年了,一直都沒有什麼積蓄,也沒有房子、車子變賣,家裡只有父母的一棟老房子。

妻子過世第二天,我們在醫院辦完手續後,去了武昌殯儀館拿骨灰盒,外面有十幾個人和我們一樣等著拿骨灰盒。拿到骨灰盒後,我們坐車回了老家,至今都沒有回過黃岡市。

我們回家後,很快武漢、黃岡都「封城」了,慢慢的,周邊幾個城市也都「封城」了。

我現在很擔心,一方面擔心自己傳染上了肺炎,另一方面也擔心家裡人被傳染了,而且我現在欠了一屁股的債。

我哥哥接我女兒回家時,帶著她去醫院做了檢查,沒有查出問題,醫生跟我哥哥說,只要人沒有事,基本上就不會有什麼事。我自己沒有去檢查,不過我狀態也還算好。

這些天,我晚上躺在床上,每晚都睡不著,腦子裡很亂,心痛得說不出話來……

雖然是過年,但家裡冷冷清清,村裡的人都很緊張,大家基本都不出門。女兒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她太小了,理解不了,有時她問媽媽哪兒去了,我也不知道怎麼回答她。

(翁秋秋、陳勇為化名)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杜碩_NB12556

相關焦點

  • 中國頂級醫學專家堅守武漢,為重症患者阻擊死神!看「王炸」天團...
    根據今日最新疫情通報,武漢已連續2天新增確診病例和新增疑似病例為零。在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的情況下,醫療救治任務仍然繁重。目前湖北全省仍在院治療有6016例,其中重症1657例、危重症441例,多數危重症患者合併基礎疾病,救治難度較大。攻堅階段,重症救治面臨哪些新的難題?重症、危重症救治如何爭分奪秒和死神搶時間?
  •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親身經歷,不僅肺一個器官衰竭!
    一項發布在柳葉刀雜誌上的論文研究了紐約市2家醫院收治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群體的狀況,研究共納入了1150名患者,257名(22%)為重症,中位年齡為62歲(51-72),這些重症患者中,大多數是60歲以上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的男性,其中近一半患有肥胖症[3]。
  • 53天,救治77位重症患者!
    交匯點訊 3月25日下午1點40分,隨著一位患者康復出院,及8位患者平安轉運至醫院緩衝病房,由第三批江蘇援湖北醫療隊120名醫護人員接管的武漢同濟中法新城院區的重症病房今日「清零」。第三批江蘇援湖北醫療隊醫療組組長、江蘇省人民醫院老年重症醫學科周靜主任醫師告訴記者。  今日出院的患者李阿姨臨別前流下了激動的淚水,「今天出院特別高興,是江蘇醫療隊救了我的命,感謝你們的精心照顧。這些天我肩周炎犯了,可是醫院沒有特效藥,是你們把自己的艾灸貼送給我為我治療!感謝你們,江蘇的親人們!」
  • 「重症肺炎」三年多,竟是食管反流(圖)
    記者魏浩  核心提示 從出生到三歲半,一吃就吐、經常呼吸困難的男孩童童(化名),被多家醫院按重症肺炎多次治療  童童自出生後就出現了進食後吐奶、嗆咳不止,嚴重時呼吸困難的症狀,還多次以重症肺炎入住當地醫院的兒科ICU治療,但效果不佳。童童母親說,為給孩子治病,前後花費20餘萬元,即便如此,也沒解決問題,童童依然是吃完就吐,吐了就咳嗽。  去年,家人帶童童到鄭州某醫院檢查,才發現是賁門失弛緩症,隨後做了食管球囊擴張成形術,效果依然不佳。
  • 中毒、重症肺炎、呼吸衰竭、休克、全身感染後22天,39歲質檢工奇蹟...
    2019年12月25日,在海寧汙水罐爆炸坍塌(12月3日,嘉興海寧市許村鎮蕩灣工業園區發生印刷廠汙水厭氧罐倒塌)中受重傷、命懸一線的職工張先生(化名)拔掉了氣管插管、撤離了呼吸機。時隔爆炸事故22天,張先生第一次開口跟擔驚受怕、終日以淚洗面的妻子說上了話。這一刻來之不易!
  • 肺炎患者:沒有他們我肯定精神崩潰
    1月28日晚,在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西海岸院區的隔離病房內,一位恢復狀況良好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飽含熱淚,說出了對男護士王剛的感激。此刻,作為青大附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特護組組長,王剛已經在崗位上連續奮戰了10天。
  • 「肺炎患者求助」超話:呼喊與細語
    計算機行業從業者張超星自2月11日開始爬取微博「肺炎患者求助」超話裡的信息,將目前未刪的患者求助帖整理出來,搭建了「武漢·人間」網站,他想留存「每個關乎生命的故事」——「每位患者都能得到人文的、個體性的、有尊嚴的關注。」「肺炎患者求助」超話於1月29日創建。有網友反饋,2月3日至4日期間,超話裡的微博數量由三千多條下跌到一百四十二條。
  • 重症肺炎最後都要用人工肺嗎?你知道用一次多少錢嗎?
    最近由於病毒肆虐,主要影響的是肺,很多嚴重的患者最後應用ECMO技術,給患者帶來希望。 (4)重症肺炎。 (5)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
  • 河北首批12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出院
    新華社石家莊1月14日電(記者鞏志宏、張碩)14日下午,河北省胸科醫院首批12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治癒出院,這是本輪疫情中河北首批出院患者。18名無症狀感染者解除集中醫學觀察,均轉入康復階段。據了解,所有出院患者均符合國家新冠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規定的出院標準,經國家、省專家審核後出院。記者從河北省胸科醫院了解到,他們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實行「三級專家會診」,國家級專家到一線現場指導,省級專家帶隊參與救治,院內專家承擔日常會診,與隔離病區一線梯隊並肩作戰,共同救治患者。
  • 浙江一孕25周的準媽媽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
    車上下來的是一名從浙江某地轉院而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也是一位已懷孕25周的孕婦:肺部病灶進展快、病變廣,急需最強大的醫療團隊為生命保駕護航。這是自26日浙大一院緊急啟動之江院區應急保障,集中救治全省危重症患者後,又一例轉院而來的患者。此前,浙大一院已於26日成功將慶春院區內全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轉院至之江院區,當晚已有省內各地患者陸續轉來。
  • COVID-19重症患者營養治療專家建議
    考慮到重症患者千差萬別,本建議推薦一個比較寬泛的能量範圍:62.7~125.4kJ(15~30kcal)/ (kg?d)。嚴重營養不良患者、肥胖患者、急性期(入ICU後4天內)患者建議從62.7kJ(15kcal)/(kg?d)開始,3~7天內逐步增加能量供給到滿足目標需要量的80%以上。葡萄糖/脂肪供能比為(50%~60%)/(40% ~50%);蛋白質1.2~2.5g/(kg?
  • 患什麼病,臉上一清二楚!快對照看一下!
    以下文章來源於海都有醫說醫 ,作者海都君 海都有醫說醫讓患者找對醫生N海都記者 陳燕燕如今是個看臉的世界。眼球外凸:當心甲亢甲亢患者的眼球可能外凸,應在醫生指導下,正確使用抗甲狀腺藥,少上網,少用眼,保證充足睡眠。結膜多次出血:查查血壓結膜下出血的原因比較多,可能是便秘、嘔吐、打噴嚏、劇烈咳嗽、抬重物、用力揉眼睛等引起的,也可能是眼部外傷、手術、嚴重的結膜炎引起的。
  • 炎症因子ICPS在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過程中的重要意義
    重症患者多在發病一周後出現呼吸困難和低氧血症,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此外,隨著重症病程進一步發展,患者多個臟器都會出現問題,包括心肌損傷、腎功能衰竭等。因此重型及危重型COVID-19相關指標的即時快速監測對患者的及時有效治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重症患者血小板減少處理共識|血小板|重症|患者|血栓|治療|藥物|...
    據統計,入住重症監護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時成人重症患者的血小板減少發生率可達8.3%~67.6%,在ICU治療期間血小板減少的發生率可達14%~44%[2]。發生血小板減少的重症患者的出血事件和輸血量也顯著增加,甚至死亡風險也明顯提升[3-5]。因此,全軍重症醫學專業委員會聯合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共同制定本共識,以便為臨床工作提供相應指導。
  • 63歲新型肺炎患者,ICU昏迷一周,住院22天出院
    1月8日,他因為高燒不退,住進肺科醫院重症監護室,接下來至少一周的記憶,在他腦袋裡是一片空白。那時他深陷昏迷,只能通過體外的幾根管子維繫生命。 他是武漢肺科醫院首批確診新冠肺炎的患者,入院時他已經呼吸困難,「情況危急」。 他至今想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感染上「這個病」。
  • 我市首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治癒出院
    2月22日上午,來自資興市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黃某經過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ICU三區醫護人員的全力救治,治癒出院。該院收治的另一例新冠肺炎重症病例也於當天轉為普通病例。這標誌著我市在新冠肺炎重症病例的救治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截至目前,我市確診的39例新冠肺炎患者中,還有8例在院治療,無重症患者。
  • 搶救重症病人:36個患者走了17個,給病人插管的醫護被叫「敢死隊」
    國家衛健委重症巡查組的專家分成12個組,搭配武漢本地專家,每天從各家定點醫院的ICU病房「撈人」:對輕症病人進行評估,篩查出重症病人,將其轉至救治重症和危重症的定點醫院。 楊芳的生命掌握在一根軟管能否順利插入喉嚨。
  • 新冠患者重症風險的關鍵預警指標,你了解嗎?
    近日,在由羅氏診斷支持舉辦的「聚焦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管理」線上會議中,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感染病科/醫院感染管理科胡必傑教授、解放軍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部/全軍呼吸疾病研究所解立新教授分別圍繞「新冠病毒肺炎中國診療經驗」及「重症肺炎與宿主免疫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享與探討,亞太危重症醫學顧問協會主席、紐西蘭霍克灣醫院重症監護主任Ross
  • 孕25周媽媽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孕婦應該怎麼辦?
    原創 彩虹貓66 付虹大夫昨天杭州新聞報導:傍晚6時,之江院區緊急收治了一位從浙江某地轉院而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這同時是一位懷孕25周的孕婦,患者家屬怎麼也想不到,早前接觸了從武漢旅遊回來的親戚,不巧感染上了新型冠狀病毒。
  • 戰重症|兩支援鄂醫療隊在重症病區經歷的「生與死」
    在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重症病區,南通大學附屬醫院醫療隊接診過一名40多歲的病人,情況不算樂觀,但氧飽和度較為穩定,「不知道怎麼回事,突然心率急劇下降」。「我們盡了最大努力去搶救,但(病人)最後沒能停留。」這令隊長顧俊「很沮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