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姐姐》偏離最初立意,淪為選秀節目,原因:大眾喜歡

2020-08-25 清川娛音

大家好,我是清川大叔。

《乘風破浪的姐姐》是一檔現象級的節目,30+的姐姐選秀,是為了做不一樣的女團,向大家展示成熟女性的魅力,通過乘風破浪,突破傳統女團路線。

可從現在節目的播出情況來看,不是在走娛樂選秀的老路嗎,我們真的能等到那個不一樣的女團嗎?

大叔覺得,節目的走向已經逐漸暴露,許多觀眾的審美(包括大叔)還是喜歡年輕貌美,視覺衝擊強的。最讓人感動的其實也只有第一期,因為沒有為了迎合觀眾比賽。

而現在,節目太過於迎合觀眾,反而失去了當初的立意。幾期看下來,節目其實只在名稱和說法上重新定義,可實際還是和普通的女團差不多,依舊是蹦蹦跳跳。既然要重新定義女性,既然從一開始就想打破傳統女團那一套,那麼就更應該拿出點真正的突破出來,高開低走,初心不再真的是很現實的問題了。

央視電影頻道的《今日影評》,就曾經一語道破《乘風破浪的姐姐》存在的問題:投資方只是以「消費」姐姐們的人設為主,那麼節目結束後一系列的弊端就會暴露無遺。


如今弊端就已經暴露,大叔總結了一下當前的幾個問題:

1.惡意剪輯。為了熱度,節目組也開始惡意剪輯了,基本上每一周會惡意剪輯一個姐姐,造成話題度,每周都會有一個姐姐被黑。變得和其他選秀節目一樣,粉絲互掐。


2.選歌不公平。每次都有慢歌,開始姐姐們還會選自己喜歡的歌,現在卻變了,哪個歌炸、哪個舞炸就去哪個組。以觀眾為導向,沒辦法,觀眾就是這麼投票的,來參加比賽的沒人想被淘汰。以至於現在不用看表演,看到選歌就能知道哪個組票數低,那麼比賽還有什麼意義?

3.觀眾投票比重百分之百。竟然把晉級和淘汰的權利直接交給了500位觀眾,而專業導師除了指導幾乎沒有決定權。既然不去迎合觀眾口味,那為什麼選觀眾投票?為什麼讓觀眾喜愛度來決定優劣?合理嗎?讓觀眾投票選出最喜歡的藝人,這已經是陷入恰粉的節奏。第二次公演選曲開始,大家都已經偏向炸場曲風,比賽中還設立了拉票環節。

大叔的建議:

1.選歌公平。每次公演的歌,節目組全部給快歌或者全部慢歌,或者直接讓姐姐們自己去選,增加觀賞性和公平性。

2.現場投票環節加入專業評委權重。可以讓三位導師每人投30票左右。 如果是想做有突破性的、專業化的姐姐女團,那就應該減少大眾評審的權重。普通觀眾只看一個氣氛,誰懂專業性問題,一邊以觀眾投票為決定因素,一邊要求姐姐們突破思維定式,不要一味迎合觀眾,這樣只會惡性循環。


3.換掉造型師化妝師。這幾期表演看下來,還是初舞臺姐姐們的服裝造型好看。張雨綺這麼個大美女,這幾期公演的造型真的一言難盡。

4.請合理設置舞臺。有爆料說是因為舞臺的設置,正面沒有觀眾只有兩邊有,所以完全看不到隊形只能看見側面,再加上錄製時沒有空調時間長,所以那些又燃又炸的舞臺才能被觀眾投票。

5.拒絕惡意剪輯。請不要為了話題度惡意剪輯,故意把矛盾點剪輯出來,請把重點放在表演上!


結語

大叔在評論看到一句:導師們的想法很高級,奈何現場觀眾只想蹦迪。

趙兆老師其實是真正理解了大齡女團的定義,一直想做不一樣的女團。想讓姐姐們留下好的舞臺作品,好的作品才是經久不衰的。

觀眾喜歡的確是藝人的價值,但是,藝人不應該為了觀眾而改變自己,而是展現自己的閃光點吸引觀眾。

我想節目組現在應該深究的事是,如何在堅持自己的初心和迎合觀眾中找到平衡!

你怎麼看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用心寫作不易,關注我不走丟!

相關焦點

  • 乘風破浪的姐姐,沒內味兒了
    可是《姐姐》不一樣,來參加選秀的這30位姐姐,不管是咖位還是人氣都不相同。 重點不是觀眾要什麼,而是她們喜歡誰。觀眾緣這個東西真的很難說。就像張雨綺,作為女團選手來說,唱歌不好,跳舞也不好,但就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她(沒有不喜歡小雨的意思)。而有的姐姐就算拼盡全力,也無法繼續留在舞臺上。
  • 到底是誰在乘風破浪,30+姐姐的選秀,為何高開低走?
    30位30+的姐姐組成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在6月12日在芒果TV悄悄上線了,在微博熱搜暫停更新的日子裡,依然成為了輿論討論的焦點,姐姐們在集體生活中會不會出現集體撕X的盛況也成為了當時最大的關注點。,且不說五百個樣本是否太少,她們的選擇是否能夠代表普羅大眾的眼光呢?
  • 《乘風破浪的姐姐》五公結束:為什麼說阿朵拉回了這個節目的立意
    在這一期節目中,我們從歸來的七位姐姐身上看到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而隊長阿朵更是時常人生導師在線,給這個團隊和節目賦予的新意義,也讓人眼前一亮。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都在說:阿朵拉回了這個節目的立意。這個節目最初的立意是什麼?《乘風破浪的姐姐》開播後,很多人都在驚呼,這樣一部現象級的綜藝竟然真的可以如約上線,中年、女性、獨立,這些關鍵詞似乎點燃了某種被壓抑已久的大眾情感。作為一個已經30+的女人來說,我對於這檔節目就有著一種別樣的情感,那就是終於有人能夠說出我們想說的話:我三十歲了,那又怎麼樣?
  • 播了12期的《乘風破浪》,終淪為討好觀眾的普通節目
    9月4日,《乘風破浪的姐姐》即將迎來備受矚目的收官之戰!說起來,從《乘風破浪》最初宣發造勢到後期的節目播出,一路收割了無數的流量和熱度還記得,在之前的第8期節目中,經過激烈角逐,寧靜組最終突出重圍拔得頭籌,因此獲得額外的應援機會,也就是可以要求一位嘉賓為自己拉票助力,可能在節目組看來,這個環節是給姐姐們的額外福利,結果沒想到姐姐們對此分外反感,寧靜更是直接吐槽,「我們是乘風破浪的姐姐,不需要流量明星。
  • 《乘風破浪的姐姐們》這樣有求必應的導演,希望選秀節目人手一個
    最近看到很多有關《乘風破浪的姐姐們》綜藝的消息,一波接一波讓人看得應接不暇。其中最讓我感慨的大概就是《乘風破浪的姐姐們》節目組的導演也太好說話了吧?怎麼網友說請誰參加節目組就真的請誰參加了呢?在《乘風破浪的姐姐們》確認錄製之後,有人就開始艾特節目組了,說既然都邀請這些姐姐們了,怎麼可以忘了白百何呢?大家強烈建議邀請白百何參加,結果導演回覆說合作文件已發送郵箱?
  • 《乘風破浪的姐姐》收官,金晨王霏霏不成團,是節目最後的體面
    ,總會有人鐵定不能成團,甚至存在三人都被淘汰的可能,不是因為實力不夠,一切都與節目最初過高的立意有關。節目最初「展示30+姐姐們的魅力」已經被遠遠丟到一邊,哪怕是50歲,展示的也是二十多歲妙齡女子的魅力。
  • 姐姐成團夜舞臺節目,點題立意提升,哪個是你心中的最佳舞臺?
    相信在一線持續吃瓜的網友們有不會不知道《乘風破浪的姐姐》這個30+歲女團選秀節目,它與其他的選秀節目不同的地方在於選手的年齡,更在於節目極高的立意,三十而立,三十而驪,三十而勵。因這個立意帶出了三十歲以上年齡女性向大家展示成熟女性的魅力,通過乘風破浪,突破傳統女團路線,節目的最直接的目的是給娛樂圈的中生代的女藝人有一個發光的舞臺和觀眾重新見證自己實力的機會,也給廣大觀眾發現女性價值和獨特的力量,希望當代女性都能認清自己的價值,打破年齡界限的女性力量,綻放各個年齡女性的獨特之美。
  • 《乘風破浪的姐姐》只有立意有突破,剩下的都是妥協
    第一集,《乘風破浪的姐姐》帶著它的百萬級別文案,在熱搜停擺期間殺出一條血路。它關注到逐漸長大掌握了話語權的90後的聲音,在傳統選秀綜藝中找出一條打破常規的道路,於是這百萬文案應運而生,「三十而立,三十而勵,三十而驪」,可是然後呢?這個節目一開始的熱度顯然吸引了一大波觀眾湧入,也吸引了一大波資本和營銷號,在這之後,它變回去了。
  • 《乘風破浪的姐姐》為何不火了?
    或許,在不斷製造、產出女明星的高話題之餘,選秀邏輯未跟上腳步是造成「高開低走」的最大原因。賽制、規則設置讓節目成為了「30+《青春有你》《創造營》」,而逐漸同質化;以「人氣」之名賦予現場500位觀眾極大的權利,卻又在錄製與大眾投票的巨大時差中,讓更多的觀眾失去了參與感。
  • 乘風破浪的姐姐高開低走原因何在?網友每天嘲一句:糊了嗎
    幾乎每播一期節目就會有人說:浪姐糊了。那麼今天傳媒君就跟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浪姐開始有一絲「糊」跡象的原因何在?一、節目惡意剪輯雖然說吃瓜群眾都等著看姐姐們如何興風作浪,但是惡意剪輯刻意製造矛盾衝突,引發吃瓜群眾對姐姐們的討論,增加節目熱度,實在是有點博眼球的意思。
  • 《乘風破浪的姐姐》到底被誰毀了?
    也有人覺得沒必要太過排斥性別,畢竟此前女團選秀《青春有你》《創造營》也都邀請過男藝人前來助演。但《乘風破浪的姐姐》跟它們的性質是不一樣的。節目從始至終宣揚的都是讓姐姐們打破年齡桎梏、突破女性困境,樹立女性獨立勇敢的形象。 而這樣的總決賽嘉賓名單卻給了人一種無論什麼時候,女性最終還是要依附於男性的感覺。難道沒有男藝人,節目的收視率就一定上不去了嗎?
  • 《乘風破浪的姐姐》到底被誰毀了?
    決賽舞臺,姐姐們30+女性的發言的確一次次直戳淚點;不過節目進行到最後,討論度依然是靠爭議帶起來的—— 寧靜拿第一卻不想成團,姐姐「成團即解散」聲音四起;王霏霏遺憾出局,成團名單爆冷;姐姐們直播集體假唱,連口型都對不上……乘風破浪,最終卻落下了「一地雞毛」。從最初的綜藝清流到如今的高開低走,「姐姐」到底被誰毀了?
  • 乘風破浪的姐姐,翻車了
    最近《乘風破浪的姐姐》熱度漸漸降下去了。剛開始,每個人都張揚、自信、「姐味」十足。小九覺得前幾天的一個熱搜就能看出答案——乘風破浪的姐姐最初立意。一般來說,選秀節目看中的是舞臺播出效果。所以都是全民參與投票。
  • 乘風破浪的姐姐,翻車了?
    最近《乘風破浪的姐姐》熱度漸漸降下去了。剛開始,每個人都張揚、自信、「姐味」十足。河馬哥覺得前幾天的一個熱搜就能看出答案——乘風破浪的姐姐最初立意。一般來說,選秀節目看中的是舞臺播出效果。所以都是全民參與投票。
  • 乘風破浪的姐姐,翻車了
    不妨回想一下。一開始,浪姐最先吸引你的點是什麼?同樣的選秀模式加上同款青春靚麗的選手。觀眾們產生了審美疲勞。所以節目組宣布要做一檔30歲以上的女性選秀時。網上爆了!畢竟,誰不想看功成名就的姐姐們互薅頭髮?(開個玩笑)
  • 乘風破浪的姐姐:價值終究抵不過娛樂
    乘風破浪的姐姐,一個在2020年暑假霸榜多平臺的綜藝節目,終于于昨日收官成團。這一綜藝節目的立意就是30+的姐姐不懼年齡、不懼他人的聲音,在節目裡勇做自己,奮力拼搏,乘風破浪。節目前兩期真的挺好看,在採訪中很多姐姐對自己當下的困境直言不諱,同時表達了絕不放棄的精神,努力探索自己的轉型及升級之路,一時間感染激勵了不少觀眾。
  • 《乘風破浪的姐姐》未播先火,又是一檔被韓國綜藝養活的節目?
    這段時間又有一檔未播節目火出圈了——《乘風破浪的姐姐》!目前僅僅是在播的女團選秀就有兩檔,《青春有你2》和《創造營2020》。但這次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卻和這些青年偶像選秀節目有著明顯不同,主打的噱頭是已經走紅的女星通過合宿生活與舞臺競演實現"逆齡成團",光是這一條就相當有看點。
  • 伊能靜參加選秀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慘遭酸 截圖反擊
    52歲的伊能靜錄近來制熟齡女團選秀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她剛透露參賽原因,是決心要好好享受舞臺,未料昨天有網友狠酸:50(歲)了還美少女?臉呢?讓她不滿截圖回嗆。伊能靜錄近來忙著錄製選秀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
  • 《乘風破浪的姐姐》成團:一場從造夢到妥協的「限定」選秀
    ,節目口碑高開低走,暴露的都是《乘風破浪的姐姐》作為一檔限定選秀的極致兩面性:一面是以創意「姐學」撬動市場熱情,喊出重新定義女團的口號,一面是不斷向既定的選秀模式和觀眾市場妥協,而整季節目便是兩者的拉扯碰撞。
  • 你看的還是當初那個《乘風破浪的姐姐》嗎?
    而看其他姐姐,即使不跳舞的寧靜也開始跳舞,炸翻全場,這是觀眾實實在在看到的突破。難道丁當組真的就沒有做好嗎,只是這樣敷衍了事嗎?2我們在看《乘風破浪的姐姐》這個節目時,需要注意的是,這個節目受到如此多的關注,引發這麼多的討論,它的初心和立意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