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拉耶佛,一座因歷史事件聞名的城市,多元文化交融的地方!

2020-12-28 旅行美食手記

從貝爾格勒坐大巴到塞拉耶佛,一直都是在環山路上行駛,花費了6個多小時才到塞拉耶佛汽車站。到塞拉耶佛入境時,邊防警察上車檢查證件並收走護照,蓋過入境章後再發回來。

塞拉耶佛是波士尼亞-黑塞哥維那的首都,位於塞拉耶佛河谷之中,被五座山峰所環抱,城市建在丘陵地帶,是一座風景秀麗的山城。這是一個多民族和多種信仰大融合的城市,有伊斯蘭教、天主教、猶太教和東正教,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民族的人們共同生活在這個美麗的城市。

奧斯曼帝國在1450年代建立了塞拉耶佛,一戰結束後,塞拉耶佛成為南斯拉夫王國的一部分。1941年,納粹德國入侵南斯拉夫,佔領了塞拉耶佛,狄托率領遊擊隊抵抗德軍,《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這部電影70年代以前的人都非常熟悉。

1945年二戰結束之後,波赫是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的加盟國之一。1980年狄托去世之後,南聯盟解體,波赫於1992年獨立,塞拉耶佛是波赫的首都。

巴什察爾西亞老城建於奧斯曼土耳其時期,據記載中世紀時這裡是一個定居點和小型交易區,高聳的清真寺宣禮塔,建築的造型和色彩完全是土耳其的模式。

木製噴泉小樓是老城的地標,地上有數不清的鴿子,孩子們在用麵包餵鴿子。

有軌電車經過老城。

《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電影裡的經典鐘樓,位於大清真寺旁邊,高30米,大約建於16世紀。有點遺憾這裡不可以參觀 。

地上的白線是老城和新城的分界線,也是東西文化的相遇線。

市政廳,現在是小型博物館。波赫戰爭時被毀損,這是後來重建的。

在一條街上幾百米內同時佇立著各種教派的教堂,人們根據不同的信仰各拜各的。在經歷了民族矛盾激化的戰爭以後,如今人們能夠和睦相處,展現多元文化及各種宗教信仰的相互包容和尊重。

著名的拉丁橋,1914年奧匈帝國王儲費南迪大公夫婦巡視塞拉耶佛時,在這座橋上被塞族青年刺殺,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數百萬生命慘遭塗炭,沉甸甸的歷史,促使這座無名橋寫進教科書。

老城有很多條街,每一條街都有各自的經營範圍,有銅匠街,銀器街,服裝街等等。這是一條充滿藝術氛圍的小街。

站在黃堡上,塞拉耶佛全城盡收眼底。

在塞拉耶佛15天的遊歷,逐漸感受理解了這座城市,它就像翻開的一本歷史書,訴說著有史以來所經歷的種種戰爭災難。

1984年冬奧會雪橇比賽在塞拉耶佛舉行,山上的賽道已經廢棄,現在改造為上山徒步的路線。

在塞拉耶佛的深度旅行中,讓我對這個城市有了更多的了解,在一個個山坡,一條條小巷留下我的足跡,在山中繞來繞去,地形之複雜,讓我終於明白了在《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這部電影中,德軍為什麼找不到瓦爾特的原因了,馮.迪特裡施上校站在山上的城堡有句著名臺詞:「看這座城市,這就是瓦爾特」。

如今的塞拉耶佛沒有了「燃燒的天空」和「顫抖的空氣」,她,還是那座美麗的城市。

相關焦點

  • 塞拉耶佛——神奇的國家,神奇的首都
    塞拉耶佛: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的首都。很多人對塞拉耶佛的記憶來自於斐迪南大公的遇刺吧。 塞拉耶佛並不是一個熱門的旅行地,但不來就可惜了。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雖然是一個國家,但內部分為三個政治實體。而塞拉耶佛正處於這幾大實體的影響下:它的文化相當地包容與開放。
  • 塞拉耶佛的「索忍尼辛」
    狄托時期,還造就了南斯拉夫的繁榮,讓南斯拉夫存在著一個不小的中產階層,南斯拉夫人享受著不低於西歐的生活水準,南斯拉夫的文化、體育和科學也有著傲人的成就。因此,對南斯拉夫的消失,庫斯圖裡卡可謂痛心疾首。南斯拉夫消失的1992年,他的父親去世了。這是兩件同樣讓庫斯圖裡卡憂傷的事件。在庫斯圖裡卡看來,法國是摧毀南斯拉夫的幫兇,德國更心懷叵測,而對於美國,他更抱持索忍尼辛式的批判立場。
  • 【塞拉耶佛遊記】很抱歉,因為戰爭認識你
    ,塞拉耶佛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在住處休整完畢,我們的塞拉耶佛之旅,也就正式開始了。 離我們住的地方不遠便是拉丁橋,這座貌不驚人的橋,正是一戰導火索「塞拉耶佛事件」發生的地方。現如今,槍殺的位置是一座關於塞拉耶佛事件的刺殺博物館。
  • 塞拉耶佛沒有眼淚波赫
    相比一戰,1992年宣戰並持續到1995年結束的波赫內戰才是這座城市歷史上最大的創傷。波赫內戰,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慘絕人寰的種族屠殺,長達四年之久的戰爭讓波赫430多萬人互相殘殺,無數家庭家破人亡,流離失所。塞拉耶佛被塞爾維亞勢力包圍,整座城市猶如人間煉獄。
  • 我眼裡的塞拉耶佛
    影片結尾,納粹軍官俯視塞拉耶佛說:「看,這座城市,它,就是瓦爾特」。美麗的塞拉耶佛,位于波斯尼亞塞拉耶佛山谷之中,米裡雅茨河沿岸,被狄那里克阿爾卑斯山脈所包圍。塞拉耶佛是波赫的社會及文化中心,也擁有區域性的政治、教育、娛樂、媒體、時尚、科學和藝術影響力,還是波赫主要的經濟中心。
  • 東方的「塞拉耶佛事件」登上大銀幕
    5月24日,由韓晶執導的電影《1931刺殺宋子文之謎》正式登陸院線,作為「民國刺殺」系列非虛構電影的首部作品,該片集合懸疑、刺殺、燒腦等元素,而以「溫太醫」一角聞名的演員張曉龍,此次參與本片創作,則為電影增添了情感溫度。   《1931刺殺宋子文之謎》講述了一起發生在上海的震驚中外的刺殺事件,也被稱為東方的「塞拉耶佛事件」。
  • 廣東的這座城市,曾與廣州平起平坐,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
    廣東有一座城市,曾經非常輝煌,還與廣州平起平坐過,你知道這座城市是哪座嗎?今天要說的這座城市便是位於廣東省雷州半島的雷州市,它並不是一座地級市,而是湛江下轄的一座縣級市。雖然說今天的雷州並不耀眼,知名度也不高,但是曾經卻非常輝煌,且與廣州平級。
  • 引爆一戰的塞拉耶佛事件,是奧匈帝國和德國所謀劃的陰謀嗎?
    在塞拉耶佛遇刺身亡的費迪南大公塞拉耶佛事件發生前的時代背景在塞拉耶佛事件發生前,歐洲的國際局勢就已經相當緊張了。結合上述材料和當時的時代背景我們不難發現,英、法、俄三國之所以會走到一起,主要是因為和三國同盟的三個國家都有著許多歷史恩怨。首先,法國和德國因普法戰爭結下了相當深的恩怨;英國則希望瓜分德國的殖民地;而沙俄則是和奧匈帝國之間有著較深的歷史恩怨,即對巴爾幹半島的爭奪。可以說,三國協約的出現,本就是為了對抗三國同盟。
  • 湖北除了武漢,還有一座仙境般的城市,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地方」
    恩施位於湖北省西南部腹地,其地理位置非常優越,很多湖北當地人都知道他是湖北省九大歷史文化城市之一,具有這種深厚的文化內涵,不僅如此,恩施還有許多美景,最令人嚮往的是以恩施大峽谷、恩施大峽谷全長100多公裡而聞名的清江大峽谷之一,大峽谷還有許多奇峰怪石,仿佛到了現場,只能感嘆自然的鬼神。
  • 70年70記⑦ 一首《康定情歌》的傳唱 見證一座城市的變遷
    70年70記⑦ 一首《康定情歌》的傳唱 見證一座城市的變遷一曲《康定情歌》蜚聲海內外,講述了一座城的故事;一曲《康定情歌》傳唱一代又一代,見證了一座城市的變遷。隨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全世界推薦第一首中國民歌——《康定情歌》,短時間內,《康定情歌》以其優美的旋律節奏和豐沛的情感蘊含聞名世界。1970年代,《康定情歌》代表中華文化和世界文化,成為僅有的入選美國太空局「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十首歌曲」的中國歌曲,並隨著「旅行者二號」宇宙飛船在太空播放,贏得了「天籟之音」「宇宙之歌」等美譽。
  • 【香港文化】歷史建築喚醒城市記憶
    如何在寸土寸金的香港留住歷史建築與世代回憶,成為城市後代與規劃者永恆不變的話題。正如此,香港的「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應運而生,而佇立在灣仔街頭近百年的藍屋,以相同的歷史空間,迎來其煥然一新的對新世代的饋贈。
  • 音樂故事 | 塞拉耶佛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當然我最先知道和一直聽的是,Sammi鄭秀文的「塞拉耶佛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是對青春小情人 眼睛多麼閃又亮」」男士是個高高青年人 女的嬌小比月亮」 「塞拉耶佛」又是什麼呢?咋一看,像是錯別字的組合,或者一個奇怪的名詞。當然熟知歷史地理的人,就會知道「塞拉耶佛」是一個地名。塞拉耶佛,即Sarajevo,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的首都。然後你又問我,「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是什麼國家?
  • 十間坊全國十強楊思遠,多元文化交融設計!
    文化元素如何用設計語言去描繪?當商業空間設計遇到多元文化交融,又要如何處理才恰到好處?十間坊全國十強楊思遠用1300㎡Spa會所項目,展示了一個多元文化集中的作品。接下來,一起觀看他的決賽演講記錄。前廳部分它之前是包間,來了以後可以喝茶的地方,現在我給它打開了。黃色的部分是技師房和後勤區,我也改掉了,我想更注重員工的休息,還有後勤的通用,倉儲的儲存,還包括餐廳,因為它要做一些小吃。我們沒有用以前的一些做法,以前做的中式傳統的東西,不是說它不好,只是我們想做一些改變。
  • 紅腸和一座城市的故事
    哈爾濱是一座因鐵路而興的城市,和這座「萬國建築博物城」、世界「音樂之城」充滿歐陸風情的建築、音樂一樣,一百多年前,隨著中東鐵路的修建,來自世界不同地域、不同種族的人們,紛紛聚集在這裡,居住生活、融合發展,也帶來了各具特色多元的文化元素。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和通行世界的名片,代表著這座城市的獨特印記。
  • 西羅馬,東長安,西安是一座充滿歷史文化的城市
    西安,簡稱「鎬」,古稱長安、鎬京,是陝西省省會、副省級市、特大城市、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工業基地。西安是值得一去的地方。西安是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中國國際形象最佳城市之一,有兩項六處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分別是: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大雁塔、小雁塔、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興教寺塔。另有西安城牆、鐘鼓樓、華清池、終南山、大唐芙蓉園、陝西歷史博物館、碑林等景點。西安的旅遊景點多,但是我目前還沒有去過,實在是有點不悅,今年有幸我一定要去西安,感受古都文採與文化魅力。
  • 與塞爾維亞分家的波赫:今天的瓦爾特還會保衛塞拉耶佛嗎?
    定睛一看,在塞拉耶佛老城窄窄的街道上,有軌電車的鐵軌,幾乎就貼著我住的酒店門口。軌道旁邊的人行道最窄處行人只能側身而過。塞拉耶佛似乎在提醒我,不要小看這座城市。塞拉耶佛號稱歐洲的耶路撒冷。把塞拉耶佛跟耶路撒冷比有點誇張了,但塞拉耶佛有耶路撒冷的影子,也是巴爾幹半島問題的縮影:這座城市從建城以來延綿不絕的衝突和戰爭,大都與族群和宗教有關。塞拉耶佛是一個適合步行的城市。剛才被有軌電車嚇破了膽的我,小心翼翼地沿著有軌電車軌道的方向行走。有軌電車軌道幾乎把塞拉耶佛的主要區域都包裹起來,不容易迷路。
  • 《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看,這座城市,他,就是瓦爾特
    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南斯拉夫·1972)導演:哈·克爾瓦瓦茨主演:巴塔·日沃伊諾維奇,留比沙·薩馬季奇,拉德·馬爾科維奇,斯洛普丹·迪米特裡耶維奇,德拉哥米爾·保楊尼奇一基德拉誰活著,誰就看得見南斯拉夫故事片《瓦爾特保衛塞拉耶佛》攝於1971年,時值納粹入侵南斯拉夫30周年
  • 在血與火的重重洗禮後,塞拉耶佛純潔如常
    關於巴爾幹、南斯拉夫、甚至塞拉耶佛、貝爾格勒、薩格勒布……一切都濃得化不開,可偏偏有一位深諳斯多葛主義內核的偉大作家,看待歷史的驚濤駭浪時總是沉靜如海。他用歷史寫實主義的方式書寫這塊血與蜜之地的故事,悲憫地看待克族、塞族、穆族和猶太人、吉普賽人、土耳其人、馬扎爾人、日耳曼人之間的世代糾纏。面對歷史,他平靜地接受自己的命運。
  • 歷史「遊」新意 文化「徑」上行
    本期推出的是:歷史「遊」新意 文化「徑」上行。 日前,廣東省發布64條歷史文化遊徑。潮州有3條歷史文化遊逕入選:潮州古城歷史文化遊徑、潮安「左聯」歷史文化遊徑、饒平茂芝紅色歷史文化遊徑。
  • 解讀一戰:塞拉耶佛事件始末
    1914年6月28日,波士尼亞——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暗殺了奧匈帝國皇儲弗朗茨·斐迪南大公,當時,巴爾幹地區的地方勢力正鬥得沒完沒了,所以大部分歐洲人對這個消息,並不在意,認為這不過是一個比以往更不同凡響的鬥爭產物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