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遊」新意 文化「徑」上行

2021-01-15 騰訊網

關注「文化潮州」

搶先了解潮州文化廣電旅遊體育資訊

關注

「文旅高質量發展」欄目將推出潮州文廣旅體高質量融合發展的系列報導,聚焦提升文化軟實力、助推旅遊發展、助力全民健身等多項舉措,一同感受潮州文旅發展的魅力。

本期推出的是:歷史「遊」新意 文化「徑」上行。

日前,廣東省發布64條歷史文化遊徑。潮州有3條歷史文化遊逕入選:潮州古城歷史文化遊徑、潮安「左聯」歷史文化遊徑、饒平茂芝紅色歷史文化遊徑。

廣東省首個「品讀歷史文化,講好廣東故事——廣東省歷史文化遊徑體驗日」主題活動於6月13日全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同步啟動。當天,潮州依託古城歷史文化遊徑開展文化遺產日系列活動,在韓文公祠、廣濟橋、許駙馬府等文物景點裡,諸多非遺項目相繼上演,讓市民遊客領略潮州文化的無窮魅力。

在「遊徑」的概念裡,當文物遇見非遺,不僅是歷史的疊加,還有傳統與時尚的融合。這不是活動當天才有的景象,事實上,隨著潮州對歷史文化的深入發掘,融合多元文化,更多年輕人回到古城,這座千年城市煥發著新的魅力。

古城歷史今再嘆

韓江東岸、廣濟橋旁,拾級而上,在韓文公祠裡拜謁韓文公,俯瞰潮州城。這是我國現存的保存最完整、歷史最久遠的紀念唐朝文學家韓愈的專祠。

韓祠裡有許多可以細細品味,無論是象徵著韓愈51歲蒞潮的51個臺階,還是寓意著八月治潮的8條大石板,抑或是傳說中可預示科舉上榜的橡木花,又或者是近百米碑廊中,勒石鐫刻的各級領導人和海內外知名書畫家惠贈或留題的四百餘幅墨寶,與祠內古碑交相輝映。

正殿左側有碑刻「功不在禹下」,這句話本出自韓愈的文章。他稱讚孟子傳播儒家思想的功績不比大禹治水低,後人反過來引用此話來讚頌他。

南宋大詩人楊萬裡早已寄情韓詞橡木含蓄表達他對韓文公的敬仰之情,「笑為先生一問天,身前身後兩般看。亭前樹子關何事?亦得天公賜姓韓!」

楊萬裡笑問中自有答案:韓愈生前因極論宮市害民,被貶為陽山縣令;後又因諫迎佛骨,貶為潮州刺史。生前經歷坎坷,死後卻流芳百世,名垂千古。

楊萬裡還在當時見到了始建於1171年的廣濟橋(時稱康濟橋)的雛形,寫下一首《登南州奇觀》,他用文字記載了他所看到的:「前臨大江浮橋,江心起三石臺,皆有亭。」詩人站在韓江邊,面對青山浮橋、亭臺樓閣,遊目騁懷,不禁讚嘆道:「海邊樓閣海邊山,雲竹初收霽日寒。看著南州奇觀了,人間山水不須看!」

而今,在「人間山水不須看」的潮州裡,還有更多可以品玩。國內最大規模的古牌坊街已為人所熟知;國學大師饒宗頤兒時念書的下東平路305號名人故居對外開放;明代大儒唐伯元故居原址復建,在寸土寸金之地配套了鳳城文化廣場;上東平路潮州美食主題一條街、中山路潮州工藝一條街、西馬路潮州婚慶習俗一條街等多個主題街道……

「繡花功夫」是潮人精緻的體現,在古城保育活化之時,這亦是其堅持的品質。廣州市建築遺產保護協會副會長朱秋利曾多次到訪潮州,他感受深刻的一點便是,潮州在「微更新」中,尊重城市肌理,採用「繡花」功夫,充分發動老匠人、老技藝參與其中,採用傳統材料和工藝,把精細、精緻的「潮味」元素融入古城「微更新」工程,讓巷道保存潮文化的精華,並體現古城風貌的原真性、多樣性。他稱讚道:「潮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典範」。

多元時尚賦新意

牌坊街兩側的數十條巷子,經過「微更新」「微改造」後修舊如舊。遊人穿梭其中,如今帶動私人空間的改造與升級,一條條街巷裡冒出形形色色的茶館、客棧、文創園等新業態。

義井巷裡「五一」期間新開的「大義小井」茶館好不熱鬧,草青色門板讓古色古香的老屋有了更多生氣,天井改成了水池,煙霧繚繞中魚翔淺底,兒童在歡笑;牌坊街旁,英聚巷的老建築被改成了載陽茶館,人們在這裡品茗聽曲感受民國的優雅;始建於1925年,時為潮州城最繁華的第一高樓酒店,如今在設計師的改造下,成了傳統與時尚交融的瀛洲設計酒店;舊機電廠改造而來的玩美時代藝術生活館裡處處透出藝術範兒……

潮州古城是一座「活著的古城」。放在當下的語境裡,這不僅是說仍有許多居民住在古城裡,更能代表活力的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來到古城,安居樂業。他們在為古城所著迷的同時,也用年輕時尚的元素扮靚她,更多的陶藝館、主題客棧、咖啡館、新派茶館落戶於此。

不僅是傳統建築的改造,還有傳統手藝的傳承和創新。6月13日,廣濟橋再現「一裡長橋一裡市」的非遺集市。潮州手拉壺、通花瓷、潮繡、潮州木雕、潮州工夫茶、潮州花燈等有著潮州特色的非遺項目紛紛亮相。

「意外!原來有我們同齡人在做這些手工藝品啊!」來自廣州的遊客王子原說,在廣濟橋上,他了解到,潮州木雕老師傅陳培希帶著女兒陳嘉一起來示範潮州木雕技藝,「90後」的陳嘉製做起潮州木雕來也有模有樣的,而且已從業8年了。

「手藝在傳承,文化在傳承。」王子原感嘆道,潮州文化的傳承做得很不錯,他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喜歡傳統文化,並能用更新的方式展現。「希望有一天,在潮州古城裡,有更多的年輕人將傳統的變成時尚的,那樣是很棒的事情。」

紅色故事人漸知

走向牌坊街北端,拐向中山路,在綠樹成蔭中,你可以在這裡感嘆潮州木雕、潮州手拉壺等傳統工藝的精緻。

中山路的盡頭,那是潮州西湖。這不僅是自然景點,更是個人文景點,且不說那麼多摩崖石刻,單單是一處涵碧樓,就是潮州的紅色經典記憶所在。

位於西湖公園湖畔的涵碧樓,曾是國民革命軍政治部、黃埔軍校潮州分校學生軍辦事處、南昌起義軍二十軍三師指揮部舊址。周恩來等革命先輩曾駐紮在此。

今年初完成修繕提升後,涵碧樓從外到內都有了新的表現形式,融入更多的潮州元素。除了「潮州七日紅」豐富的歷史文化與紅色資源,館四周還新增了多座雕塑,還原了南昌起義軍主力挺進潮汕、民眾歡迎起義軍進城等歷史場景,新增了多位革命領導人的雕像。

在涵碧樓一層,沉浸式、可交互體驗的VR設備,更具科技感和參與感。參觀者通過VR設備感受當年的槍林彈雨:戴上頭盔,手柄即刻變成手槍,體驗者化身為一名起義軍戰士,融入到了「強渡韓江」這一場戰役中,和其他革命戰士一起,一路徵戰殺敵,最後取得勝利。這是根據當年周邦採參謀長率領戰士,強渡韓江、撤至饒平的歷史場景進行還原的。

這些新穎的手段,讓更多的年輕人主動了解潮州紅色故事。

潮州革命歷史悠久、紅色印記眾多,全市有革命遺址遺蹟284處,其中革命史跡及紀念設施267處,其他遺址17處。

潮州開展革命活動早,1921年初就成立了潮州社會主義青年團。潮州紅色文化在全國影響力頗大。例如潮州七日紅、茂芝會議等都是在中共黨史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事件;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和潮州有深遠的淵源;潮州紅色名人對外的輻射力也很強,比如左翼文化運動潮州英傑。

這幾年,潮州依託豐富的紅色資源,探索多元融合發展方式,與古城、新城發展相融合,與鄉村振興相結合,不斷發掘紅色資源,打造一批紅色旅遊線路。

此次潮州入選的3條歷史文化遊徑都有紅色印記。線路中,紅色史跡與綠色景點穿插,紅色故事與綠色生態互補。從韓江之濱,到鳳凰之巔,從崇山峻岭到鄉野小村,這裡有許多故事在延續,在等待世人再一次走進。

☆ END ☆

來源:南方+

相關焦點

  • 【必看】我市3地列入第二批廣東省歷史文化遊徑「東徵革命歷史文化...
    近日,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第二批廣東省歷史文化遊徑名單,共有6條省內跨市主題歷史文化遊徑,包含相關歷史文化和旅遊資源點合計72個。東徵革命歷史文化遊徑橫跨廣州、惠州、汕尾、揭陽、汕頭、潮州6個城市,起點為廣州周恩來同志主持的中共兩廣區委軍委舊址,終點為潮州李厝祠,共包括歷史文化和旅遊資源點16個。
  • 潮州文旅市場加速復甦,歷史文化遊徑受青睞
    據悉,在落實疫情防控和假日文化旅遊工作「雙統籌」基礎上,此前「春暖花開潮州有約」潮州文旅行業大型宣傳系列活動發放的惠民門票和消費券,促進文旅消費潛力釋放,市民遊客出遊興致高漲。傳統文化遊依舊是該市旅遊熱門,全域旅遊則持續升溫。歷史文化遊徑受青睞「到廣不到潮,枉費走一遭;到潮不到橋,白白走一場。」
  • 「2020年茂名歷史文化遊徑」採風活動在信宜蓮花湖溫德姆酒店舉辦
    茂名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黃中坤為此次活動致歡迎辭並發表講話 黃局長表示:推出茂名歷史文化遊徑旅遊整體品牌,是落實廣東省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作的重要行動。茂名歷史文化遊徑的創建,全面提升了茂名文旅形象,創新推動了文旅產業優化升級,加速了文旅強市建設。
  • 想和你一起到大灣區吹吹風 文化遺產遊徑風光大片來了
    13日上午,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廣東主會場暨「全域旅遊在行動·廣東人遊廣東」健康出行季系列活動啟動儀式上,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產遊徑正式發布。 粵港澳三地的移民遷徙和文化傳承,在各自文化中留下了共同的歷史記憶和共有的文化遺產。
  • 《串珠成線——珠海市歷史文化遊徑》流動展走進校園
    12月5日,《串珠成線——珠海市歷史文化遊徑》流動展走進珠海市二中,為該校建校40周年校慶暨2020年教育教學開放周活動增添了歷史文化內涵。2020年4月,「珠海近代名人歷史文化遊徑」「珠海粵海古道歷史文化遊徑」和「珠海『容閎與留美幼童』歷史文化遊徑」入選第一批廣東省歷史文化遊徑。本次流動展精選了遊徑沿線35處資源點共130張照片,圖文並茂展示了珠海歷史文化遊徑的風採。展覽吸引了二中歷史班師生駐足參觀。大家認真聆聽講解,並不時向工作人員提問、交流。
  • 香港遠足徑盤點——戰地遺蹟徑
    ,原屬二次世界大戰時醉酒灣防線的一部分,展現富於歷史價值的遺蹟,堪稱為香港野外的軍事歷史寶庫。,原屬二次世界大戰時醉酒灣防線的一部分,此徑展現富於歷史價值的遺蹟,堪稱為香港野外的軍事歷史寶庫。遊完「炮臺」後,沿車路落山回到終點,在巴士總站處、小心地過對面車路,便可順訪相連的景點「日落觀瀾亭」。
  • 沿著孫先生的足跡尋找灣區歷史記憶
    廣州孫中山思想傳播遊徑依託歷史街區支路串聯孫中山文化遺產資源點以及老城區開敞公園綠地,讓遊客可以既了解孫中山歷史文化又能感受廣州老城風貌。本段實體遊徑長約3.9公裡。 天字碼頭—廣州大元帥府舊址——康樂園早期建築群 廣州黃埔軍校革命遊徑 廣州黃埔軍校革命遊徑在長洲島依託海虹路、思亭路、金洲北路、黃埔大道等串聯島上孫中山文化遺產資源點,以及黃埔造船廠、中山公園、辛亥革命紀念館等其他遊憩資源,本段實體遊徑長約4.3公裡。
  • 漢字故事:不脛而走,不用「徑」
    有多少人認為應該寫作「不徑而走」呢?可能如果沒有人特別提醒,很多人到了現在還沒發現自己在這上面犯了一個小錯誤,究竟應該是「徑」還是「脛」呃?這個成語可不是不需要道路就能傳播的意思,因此不能寫作「不徑而走」哦!【正字釋義】不脛而走,讀音是「buù jing er zu"。其中 脛 字不太常見,它的意思是小腿。 這個詞語的字面意思就是即使沒有小腿,還是可以到處行走。
  • 2020舞劇《無徑之徑》廣州站,演出信息詳細介紹!
    不同舞種之間的相互碰撞,最強實力舞者的世紀合作,用肢體語言講述玄奘一生追求真理的故事,2020舞劇《無徑之徑》廣州站,快走進現場,跟隨他們的腳步,一起開啟這場精彩之旅吧!《無徑之徑》追溯並展望了這段旅程,無論前進還是後退,每一步都在尋找更深刻的自我。玄奘這段旅程,講述了文明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例如,佛教創始人喬達姆·悉達多在印度被描繪成一個皮膚黝黑的圓眼男子,但在中國,他皮膚較淺,眼睛是橢圓形。傳承文化的信使修改了他們的外表,以便在新的土地上能更易於接受。
  • 這本《浮杯散坐一徑通》帶你開啟龍塢文化之旅!
    「這就是龍塢茶鎮特有的資源,如同漫山遍野的茶園,它是自然景觀,更是文化生態,他是歷史淵藪,更是世世代代的創造有為。」
  • 「遊山西·讀歷史」 讀什麼?怎麼讀?
    「遊山西·讀歷史」 讀什麼?怎麼讀?華夏文明看山西,為保護、傳承和弘揚我省優秀歷史文化,推動文旅融合、建設文旅強省,近日,我省啟動了「遊山西•讀歷史」活動,這也是省委省政府忠實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彰顯文化自信、大力實施文化強省戰略的一項重要舉措。「遊山西•讀歷史」,讀什麼?怎麼讀?我們一起來看。
  • 看法律文化:法律電影之新意
    《法律電影的熱鬧與門道》系列報導之六看法官倫理:法律電影之新意 一場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春節原本的熱鬧歡樂,濃重的陰霾籠罩在了全國民眾的上空,一場特殊的全民戰「疫」就此打響。
  • 春節文化大餐「菜單」出爐 全市百餘項文化活動陪你過大年
    記者日前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獲悉,春節期間,我市各文化場館及各市(區)精心籌劃了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為全市群眾獻上百餘道文化大餐,陪市民一起歡樂過大年。將開展非遺文化活動35場記者了解到,1月11日至2月16日期間,各市(區)根據地區特色,將組織開展內容貼近群眾生活、形式豐富多彩的「非遺過大年 文化進萬家」非遺文化活動35場。
  • 文旅專家齊聚山西,打造「遊山西·讀歷史」線路產品
    遊山西就是讀歷史。而如何把三晉大地歷史文化資源的影響力吸引力轉化成旅遊產業的生產力則是實現樓陽生書記「九遊九讀」講話的關鍵所在。12月22日,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邀請全國知名旅遊企業和旅遊產品設計專家分赴山西各地市進行為期六天的實地考察,開啟「遊山西·讀歷史」旅遊線路產品優化提升項目和產品設計定向邀請賽兩大項目,從主題、創意、內容、體驗、包裝、營銷等方面對「遊山西·讀歷史」線路產品提出優化升級建議;並與山西各地市景區聯動,共同設計打造一批「遊山西•讀歷史」高質量旅遊線路產品。
  • 漫步增城古驛道一「閱」千年歷史,一起傾聽老街的故事
    漫步在增城夏街古驛道,走在800米的麻石板古道上,「篤篤」作響,抬眼看去,石牆青瓦上飛出古建築的屋簷一角,街頭巷尾瀰漫的不僅僅是老城的味道,處處還流淌著歷史文化的內涵。7月18日上午,南方+聯合增城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增城區融媒體中心解讀古驛道上的文化遺產,揭開夏街古驛道的千年歷史故事,以文旅復甦助力百業復興。
  • 《木星上行》:在顛覆與傳統之間搖擺
    《木星上行》是沃卓斯基姐弟最新原創宇宙題材作品。憑藉《黑客帝國》的盛名,觀眾們對此片給予了厚望。不料,卻是對其劇情設置的頻頻吐槽。不可否認的是,兩人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在片中得到了極致發揮。讓你不由感慨,美國人玩兒創意的大膽離奇。清潔工和女王,簡直就是女漢子與女神的距離,《木星上行》把兩個地位如此懸殊的身份疊加給了一個人。
  • 「BFC外灘楓徑」升級仲夏消費場景
    要說今年下半年以來上海最火熱的周末活動,位於外灘的全新步行集市「BFC外灘楓徑」肯定是其中之一。這條可觀賞「上海最美天際線」的限時步行街以絕佳地理位置,豐富體驗內容,自啟動至今兩個多月已經吸引近150萬人次光臨。從這個周末開始,「BFC外灘楓徑」迎來全面升級。
  • 春節遊香港逛玩有新意
    (原標題:春節遊香港逛玩有新意)
  • 從安義夜巷、外灘楓徑看如何打造購物中心爆款夜市
    ▲ 安義夜巷沙灘風攤位(圖片來源:項目官微)外灘楓徑也採用類似的策略,8月整體更新比例在50%左右。除了每周的商戶調整,近期還配合新開出的和風街市推出了更多與日本文化相關的攤位。▲ 外灘楓徑攤位示例六公益與文化加成公益是責任,亦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