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我市3地列入第二批廣東省歷史文化遊徑「東徵革命歷史文化...

2021-01-13 網易

  

  近日,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第二批廣東省歷史文化遊徑名單,共有6條省內跨市主題歷史文化遊徑,包含相關歷史文化和旅遊資源點合計72個。其中,我市新增周恩來同志革命活動舊址(揭陽學宮)、棉湖戰役東徵軍指揮部舊址(揭西興道書院)、棉湖戰役山湖之戰舊跡(山湖村)等3個地方列入廣東省歷史文化路徑(第二批)——「東徵革命歷史文化遊徑」。

  1925年,廣東革命政府為掃除盤踞東江地區的軍閥陳炯明,統一廣東,分別於當年2月和10月組織了兩次東徵。這兩次東徵在國共兩黨的緊密合作下取得了完全勝利,史稱東徵革命,也稱國民革命軍東徵。東徵革命歷史文化遊徑橫跨廣州、惠州、汕尾、揭陽、汕頭、潮州6個城市,起點為廣州周恩來同志主持的中共兩廣區委軍委舊址,終點為潮州李厝祠,共包括歷史文化和旅遊資源點16個。

  讓我們走進我市入選的

  3處歷史文化資源站點

  重溫東徵革命歷史

  感受先烈的革命情懷

  東徵革命歷史文化遊徑

  廣州(周恩來同志主持的中共兩廣區委軍委舊址-廣州市郊-區農會舊址-東徵陣亡烈士墓)-惠州(梌山望野亭-飛鵝嶺東徵舊址)-汕尾(東徵革命軍黃埔軍校政治部住宿舊址-彭湃故居-「黃塘埔戰役」前線指揮部舊址-汕頭(廣東東江各屬行政委員公署舊址—汕頭市東徵革命軍革命史跡陳列館)-揭陽(棉湖戰役東徵軍指揮部舊址-棉湖戰役山湖之戰舊跡-周恩來同志革命活動舊址)-潮州(涵碧樓革命紀念館-李厝祠)

  

  東徵革命歷史文化遊徑導覽圖

  周恩來同志革命活動舊址(揭陽學宮)

  周恩來同志革命活動舊址(揭陽學宮)位於揭陽市榕城區韓祠路口東側,始建於南宋紹興十年(1140)。清光緒二年(1876)大規模重修。揭陽學宮不僅是古代祭祀孔子的地方,也是培養揭陽莘莘學子的最高學府。現存建築組群坐東北向西南,佔地面積約16000平方米,由21座單體建築構成,是嶺南地區規模最大、配套建築最完善、保存最完整的同類歷史建築組群。它採用高臺基宮殿式的三路五進、左右對稱建築布局,象徵著中庸和諧,體現對於至聖先師孔子的尊崇與禮敬,具有明清古建築的風格和鮮明的潮汕古建築特色。

  

  揭陽學宮是廣東省內唯一一處以「周恩來同志革命活動舊址」命名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塗英鵬 攝

  揭陽學宮是廣東省內唯一一處以「周恩來同志革命活動舊址」命名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革命時期,周恩來同志三次在揭陽學宮居住和辦公。1925年3月、11月,國民政府東徵軍第一、二次東徵進入揭陽,周恩來同志居住和辦公的場所均在揭陽學宮崇聖祠,並在此主持過有重大影響的政治部會議,通過《軍隊經過地方政治工作案》《組織行營醫院案》兩項決議。1927年9月南昌起義部隊入揭陽時,周恩來、賀龍、葉挺等指揮部領導人進駐崇聖祠,在周恩來同志的指導和主持下,本地第一個紅色政權「揭陽縣工農革命委員會」在學宮大成殿成立。揭陽學宮1957年由廣東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一批省級文物(古建築)保護單位,1978年由廣東省人民政府重新核定公布為廣東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並命名為「周恩來同志革命活動舊址」,2013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揭陽學宮也是廣東省第一批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防教育基地,也是紅色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目前,揭陽學宮常設大哉孔子展館、周恩來同志革命活動展覽館、賢德揭陽展覽館等,還定期舉辦開筆禮、讀書會等。

  2

  棉湖戰役東徵軍指揮部舊址(興道書院)

  棉湖戰役東徵軍指揮部舊址(興道書院)位於揭西縣棉湖鎮方圍社區,整體建築風格簡樸莊嚴,佔地面積1700多平方米,右側有高大的紅牆,前後共有四進。前三進是廳堂,後進為樓房。大門頂石匾上「興道書院」四字,是鹹豐庚申進士,翰林院庶吉士及編修,惠州知府劉溎年所題,背面是清末水師提督、潮州鎮總兵方耀手書的「砥行立名」四字。興道書院建於清同治十一年(1872),是棉湖鎮古代重要書院之一,也是棉湖鎮近代文化的發祥地和當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興道書院在清朝科舉時期,培養了一大批包括著名詩人曾習經、政治經濟學家許滌新在內的才華出眾之士,是棉湖作為人文重鎮的反映。

  

  興道書院是棉湖戰役東徵軍指揮部舊址。塗英鵬 攝

  大革命時期,革命軍第一次東徵設指揮部於此,在這裡指揮了震驚中外的「棉湖戰役」。當時周恩來住造鳳樓右廂房,蔣介石住處設在左廂房。棉湖戰役舉世聞名,作為現代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有軍事家將它同辛亥革命時的武昌起義相比擬,甚至認為棉湖戰役「不獨在中國所少見,即在歐洲世界大戰中亦不能看見」。第二次東徵時,軍隊亦曾在此駐軍。如今,興道書院作為棉湖戰役東徵軍舊址,成為當時實際戰場以外的最有代表性的標誌遺址,書院內保留有蔣介石、周恩來住過的房間,三樂堂常設「棉湖戰役」展覽。目前,棉湖文化站辦公地點就設在書院內,這裡還是棉湖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所在地,院內還有琴社、南枝拳訓練基地。

  3

  棉湖戰役山湖之戰舊跡(山湖村)

  山湖村位於揭西縣金和鎮,面積4.5平方公裡,500多畝天然湖環繞山村,「一水抱村流,山湖若碧玉」,素有「水上蓮花」之稱。山湖村是省級新農村連片建設主體村,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全省重點旅遊扶貧村、省級美麗鄉村特色村、廣東省文化和旅遊特色村。近年來,山湖村搶抓全域旅遊發展契機,把發展鄉村旅遊與紅色黨建、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等工作有機結合,初步打造成了一個「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濱水美麗鄉村。在這片青山綠水的「網紅地」之中,閃動著革命的光芒,流淌著激蕩人心的記憶……

  

  山湖村是棉湖戰役戰場之一。通訊員 攝

  1925年3月12日,東徵軍在時任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周恩來、蘇聯加倫將軍率領下從揭陽榕城出發,向西推進迎戰林虎部,當晚抵達棉湖,黃埔軍總部駐紮興道書院。3月13日,東徵軍在棉湖的崩山、大公山周圍農村與五倍於己的強敵浴血奮戰。整整激戰一天,最終東徵軍以約1500人的兵力擊退了陳炯明另一主力約8000人的林虎部,扭轉了整個戰局,取得第一次東徵決定性勝利,史稱「棉湖大捷」「棉湖戰役」。山湖村是棉湖戰役戰場之一,發生了以少勝多的「山湖之戰」。當年學兵連區區數十人,扼住山湖北橋天險,使東徵軍左翼固若金湯,保證了棉湖戰役的勝利。

  棉湖戰役,更是國共精英合作的經典之戰。在戰鬥激烈時刻,蔣介石和周恩來都在戰場第一線指揮,不少國共精英在這次戰役中表現英勇出色,黃埔軍校教官、黨代表章巖,第九連連長餘海濱等不少共產黨人也在這一戰役中壯烈犧牲。戰爭結束後,當地村民自發將烈士的遺體掩埋安葬。近些年來,在當地熱心村民的奔走呼籲下,在揭陽市、揭西縣地方黨政和民政部門的重視支持下,東徵軍棉湖戰役陣亡將士墓於2015年在山湖村崩山建成,集中收埋東徵軍陣亡將士遺骸。每年的清明節、棉湖戰役勝利紀念日,都有村民自發到這裡憑弔英雄,緬懷歷史。

  沿著山路探訪戰場舊址,當年險峻崎嶇、戰火硝煙的地方,如今已是鬱鬱蔥蔥、生機盎然,只有墓碑在靜靜地訴說著當年的革命歲月。英雄已逝,但他們的精氣神,卻融入了這片青山綠水中,融入了人民的血脈之中……

  歷史文化遊徑

  歷史文化遊徑是能夠有效串聯一定區域內價值突出、保存較好的歷史文化遺產的遊憩通道,包括沿襲歷史線路的陸路和水路,以及沿線重要的文物遺產和自然資源景觀。

  5月11日,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廣東省歷史文化遊徑(第一批)名單,共64條線路。其中,揭陽有3條線路上榜,包括揭陽榕城歷史文化遊徑、揭陽揭西縣大革命時期歷史文化遊徑、揭陽流沙會議紅色主題歷史文化遊徑。12月3日,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廣東省歷史文化遊徑(第二批)名單,分別圍繞「東縱抗戰歷史、東徵革命、華南教育歷史研學基地、粵西海上絲綢之路、六祖文化、嶺南名人故裡」六大主題,共6條線路。

  來源:揭陽日報

  記者:蔡燁華

  通訊員:鄭曉珊

  編輯:小靜

  版權聲明

  版權歸揭陽日報社所有,未經許可,嚴禁擅自轉載、複製、改編《揭陽日報》記者新聞作品,違者將追究侵權者法律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歷史「遊」新意 文化「徑」上行
    本期推出的是:歷史「遊」新意 文化「徑」上行。 日前,廣東省發布64條歷史文化遊徑。潮州有3條歷史文化遊逕入選:潮州古城歷史文化遊徑、潮安「左聯」歷史文化遊徑、饒平茂芝紅色歷史文化遊徑。
  • 「2020年茂名歷史文化遊徑」採風活動在信宜蓮花湖溫德姆酒店舉辦
    茂名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黃中坤為此次活動致歡迎辭並發表講話 黃局長表示:推出茂名歷史文化遊徑旅遊整體品牌,是落實廣東省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作的重要行動。茂名歷史文化遊徑的創建,全面提升了茂名文旅形象,創新推動了文旅產業優化升級,加速了文旅強市建設。
  • 想和你一起到大灣區吹吹風 文化遺產遊徑風光大片來了
    13日上午,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廣東主會場暨「全域旅遊在行動·廣東人遊廣東」健康出行季系列活動啟動儀式上,廣東省粵港澳大灣區文化遺產遊徑正式發布。 粵港澳三地的移民遷徙和文化傳承,在各自文化中留下了共同的歷史記憶和共有的文化遺產。
  • 潮州文旅市場加速復甦,歷史文化遊徑受青睞
    據悉,在落實疫情防控和假日文化旅遊工作「雙統籌」基礎上,此前「春暖花開潮州有約」潮州文旅行業大型宣傳系列活動發放的惠民門票和消費券,促進文旅消費潛力釋放,市民遊客出遊興致高漲。傳統文化遊依舊是該市旅遊熱門,全域旅遊則持續升溫。歷史文化遊徑受青睞「到廣不到潮,枉費走一遭;到潮不到橋,白白走一場。」
  • 《串珠成線——珠海市歷史文化遊徑》流動展走進校園
    12月5日,《串珠成線——珠海市歷史文化遊徑》流動展走進珠海市二中,為該校建校40周年校慶暨2020年教育教學開放周活動增添了歷史文化內涵。2020年4月,「珠海近代名人歷史文化遊徑」「珠海粵海古道歷史文化遊徑」和「珠海『容閎與留美幼童』歷史文化遊徑」入選第一批廣東省歷史文化遊徑。本次流動展精選了遊徑沿線35處資源點共130張照片,圖文並茂展示了珠海歷史文化遊徑的風採。展覽吸引了二中歷史班師生駐足參觀。大家認真聆聽講解,並不時向工作人員提問、交流。
  • 沿著孫先生的足跡尋找灣區歷史記憶
    廣州孫中山思想傳播遊徑依託歷史街區支路串聯孫中山文化遺產資源點以及老城區開敞公園綠地,讓遊客可以既了解孫中山歷史文化又能感受廣州老城風貌。本段實體遊徑長約3.9公裡。 天字碼頭—廣州大元帥府舊址——康樂園早期建築群 廣州黃埔軍校革命遊徑 廣州黃埔軍校革命遊徑在長洲島依託海虹路、思亭路、金洲北路、黃埔大道等串聯島上孫中山文化遺產資源點,以及黃埔造船廠、中山公園、辛亥革命紀念館等其他遊憩資源,本段實體遊徑長約4.3公裡。
  • 公共文化一周要聞回顧(2021年1月18日-1月24日)
    「佳」宴美在耕耘——中國美術館2021新年大展喜迎瑞牛區域公共文化要聞廣東:第二批廣東省歷史文化遊徑發布儀式暨體驗活動在廣東省雲浮市舉辦江蘇:江蘇省公共數字文化業務培訓班在揚州舉辦山東:2021年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工作會議在濟南召開安徽: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袁華會見衣索比亞駐滬總領事魏瀾一行
  • 第二批廣東省鄉村旅遊精品線路名單公布,廣州3條線路入選
    近日,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第二批廣東省鄉村旅遊精品線路名單,共有50條線路入選,其中廣州三條線路上榜,分別是增城鄉村粵菜尋味遊、番禺山水園林美食遊、從化生態休閒遊。餘蔭山房為深度結合廣州各鄉村特色文化和旅遊資源,滿足鄉村遊蓬勃發展的市場需求,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已整理彙編一批廣州鄉村旅遊精品線路手冊,全面、詳實地收錄了包含11條廣東省鄉村旅遊精品線路在內的廣州鄉村旅遊信息,指引市民遊客深入鄉村,領略傳統嶺南文化與現代文明交融的活力。
  • 惠州這些歷史文化名人你知道幾個? _手機網易網
    嶺南惠州,歷史悠久,山水秀邃,人文積澱,群賢畢至,英才輩出,是名宦重臣、文人墨客薈萃之地,也是革命英雄人物風雲際會之地。自秦漢以來,在惠州居住、生活過的中國歷史文化名人數不勝數,惠州籍的歷史風雲人物也是燦若星辰。代代人才,在山水間耕耘夢田、闡發理想,共同鑄就惠州開放包容、面向海外的萬千氣象,演繹這座城市和諧共生的多元文化。
  • 具有較高歷史文化,建築藝術價值,廣東省江門張將軍家廟!
    張將軍家廟位於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雙水鎮村,據《新會縣誌》記載,張將軍受朝廷表彰,回鄉建家廟,於1884年完工,張將軍祠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和建築藝術價值。80年代被新會博物館列入文物目錄,1995年被新會公布為第三批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被廣東省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整組建築由南向北而坐,前中後三個入口,左右迴廊貫通,磚木結構、石結構,呈現祠堂建築模式。
  • 中國南粵古驛道少兒繪畫大賽廣東省總決賽在江門收官
    總決賽在廣東省江門開平舉辦(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藝道遊學」是南粵古驛道活化利用的創新途徑之一。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一級巡視員陳杭表示,江門擁有三條廣東省歷史文化遊徑,分別是江門川島海絲文化遊徑、江門僑鄉世界遺產歷史文化遊徑和江門僑鄉紅色基因歷史文化遊徑。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鄒城,「孔孟桑梓之邦,文化發祥之地」之美譽
    一、城市概況鄒城市位於山東省西南部,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誕生地,素有「孔孟桑梓之邦,文化發祥之地」之美譽。1994年,國務院批准公布為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市轄13個鎮、3個街道,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總面積1616平方公裡,總人口120萬。現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
  • 用心做好城市形象建設的「二次裝修」 市領導調研我市歷史文化街區...
    用心做好城市形象建設的「二次裝修」 市領導調研我市歷史文化街區(遺址遺蹟)保護提升工作 www.panzhihua.gov.cn     發布時間:2020-11-13     來源:攀枝花宣傳網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 泉州華僑革命歷史博物館「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揭牌
    館內設兩大展區泉州網12月19日訊 (記者吳志明 通訊員莊曉麗 林穎)近日,泉州華僑革命歷史博物館「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揭牌儀式暨「傳承與紐帶——僑牽南安」主題展在泉州華僑革命歷史博物館舉行。據介紹,泉州華僑革命歷史博物館是全國少有的專題紀念華僑參與中國革命的博物館,也是繼詩山鳳山祖廟之後,南安市第2家被確認為「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的文化場所。該館布館面積2180平方米,館內設置葉飛將軍專題陳列和泉州華僑革命歷史專題陳列兩大展區,以豐富翔實的文物史料全面展示葉飛將軍光輝、廉潔的一生,系統再現213位泉籍華僑參與、支持祖國革命的血淚徵程。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淮安
    一、基本概況淮安是國務院1986年公布的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曾是漕運樞紐、鹽運要衝,明清鼎盛時與蘇州、杭州、揚州並稱為運河沿線的「四大都市」 ,多次作為郡淮安市現有歷史文化街區2處,為河下古鎮歷史文化街區、上坂街-駙馬巷-龍窩巷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地段8處,為老西門大街歷史地段、雙刀劉巷歷史地段、太清觀街歷史地段、縣東街歷史地段、都天廟歷史地段、河北街-光明街歷史地段、大閘口歷史地段和東嶽廟歷史地段;省級歷史文化名鎮1處,為碼頭鎮。
  • 想全面了解英國歷史文化嗎?有這些紀錄片就夠了!
    不僅僅有故事性的闡述,更從經濟、社會、文化、政治局勢等多方面分析了兩國形勢,十分推薦!Britain's Bloody Crown這部紀錄片,講述的是將近600年前那段最血腥混亂的王位爭奪歷史。其二,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先是護國公克倫威爾的失敗嘗試,再是光榮革命時的君主立憲探索。未來逐步明朗起來,形勢一片大好之時斯圖亞特王朝卻絕了嗣。
  • 城市文化成市民生活必需品
    而在之前公布的第一批廣東省歷史文化遊徑中,東莞「中國近代史開篇地-華南抗日根據地」歷史文化遊徑等3條成為首批路線,具體為:鴉片戰爭博物館——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大嶺村抗日根據地舊址——大嶺山森林公園。
  • 讓韓城歷史文化走向世界
    讓韓城歷史文化走向世界韓城日報記者 馮麗穎 馮翠紅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是一座城市軟實力提升的重要組成部分。素有文史之鄉稱號的韓城,在「十三五」期間,大力投資文化產業,結出了豐碩的成果。電影《一個奇蹟》的故事就發生在距我市市區7公裡的板橋鎮,一個家庭極度貧困的山村女孩,得到了「愛心扶貧小分隊」的幫助,小女孩逐漸從自卑、怯懦變得自信、開朗。「我們將堅持以『文化先行者』的標準踐行,繼續在影視創作板塊深耕,出品更多更好的影視作品,讓它們帶著韓城的歷史文化、帶著韓城的新活力,走向世界。」王林偉說。
  • 革命歷史題材創作上玩套路,此路不通_文化_中國西藏網
    作者:曾於裡  日前,以「《亮劍》3」為賣點的抗戰劇《雷霆戰將》停播並在相關視頻平臺下架。該劇講述的是八路軍獨立團團長王雲山與「老對手」教導團團長杜德勇、「宿仇」川軍178師師長郭勳魁,聯手抗擊侵華日軍保家衛國的英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