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團體:以平等、包容方式對待陸配與陸生

2021-01-11 參考消息

中新社臺北4月8日電 (記者 劉舒凌 陳立宇)臺灣「兩岸和平發展論壇」等多個民間團體8日在此間舉辦研討會,呼籲臺灣社會以平等、包容的方式對待來此生活、求學的大陸同胞。

以「如何建立大陸同胞在臺友善環境,取消陸配、陸生身分歧視」為主題,臺灣「兩岸和平發展論壇」當天在臺大集思會議中心主辦第二系列「兩岸關係發展趨勢研討會」。

政治大學法律系教授廖元豪受邀分析大陸配偶來臺遭遇的身分歧視及臺灣相關政策。他認為,多年來,臺灣對於大陸配偶的各種規範是以「防範」為重心,讓這個群體缺乏社會救助等許多基本的法律保護;2008年以後,社會接受大陸配偶的氛圍較高,相關行政主管部門漸露友善的一面,但負面因素還在、障礙仍多。

世新大學校長賴鼎銘從2011年臺灣初次對大陸招生的情況分析相關政策。臺灣教育主管部門當年核定招收2141名大陸學生,報名僅1904人,被錄取者1265人,最終完成註冊是928人。他說,政策中的歧視條款是招生不如預期的因素之一,如不能為大陸同學提供獎學金、不準打工及就業、不能提供健康保險等。

來自臺北、高雄等地的大陸配偶和文化大學、淡江大學等高校的大陸學生在論壇上提出他們所遭遇求學、生活等方面問題。

一位自山西太原嫁來臺灣的女士提出不少兩岸婚姻家庭關心的難題,即前婚未成年子女來臺探親就學,孩子因尚未取得臺灣方面身分證件面臨的升學問題。

來自北京、現在輔仁大學歷史系就讀的一名女生以自己在臺灣某醫院就診遭遇為例,談來臺後一些臺灣人了解她來自大陸的身分後「拒人千裡之外」的態度,不平地提出「臺灣到底在怕什麼」的問題。

廖元豪近年為維護來臺外籍配偶、大陸配偶權益付出許多努力。他希望大陸配偶站出來形成一種社會力量、造成一種氛圍和壓力,爭取公眾的了解、同情,通過「修法」一步步突破不合理的制度。他也願繼續將具體問題帶到相關主管部門去討論。

關於大陸同學的問題,廖元豪也指出,臺灣社會確有一些排外的人,可悲的是有人甚至不希望兩岸不敵對,這位同學的感受讓人聽了感到難過。

但他較為樂觀地提出,時代在進步,這種(交流)局面需要時間讓一些人習慣。同學們是前鋒,會面臨衝突,但彼此相處是降低敵意的最好方法。

世新大學在對待大陸學生方面受到到場學生好評。賴鼎銘表示,其中有數年來該校與大陸不斷交換學生摸索出來的經驗,有關大陸同學面臨在臺灣轉學、轉系難的問題,他將帶到教育主管部門反映,尋求妥善解決。

近300位大陸配偶於今年婦女節成立高雄市新移民社會發展協會,她們當天在現場進行以「陸配爭取縮短身分歸化年限由現6年改為4年」為訴求的「反歧視、要公道」連署。

連署書中指出,兩岸同胞通婚共組家庭已成兩岸交流的重要組成,目前臺灣來自大陸及港澳地區的配偶人數已超過30萬人;當局應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法規中的差別對待規定,根本改正各項歧視大陸配偶的措施。

新移民勞動權益促進會、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等多個陸配團體與文化大學等高校陸生聯誼會參與當天討論。(完)

相關焦點

  • 臺報:以意識形態對待陸生和陸配 民進黨無理
    臺報:以意識形態對待陸生和陸配 民進黨無理   中新網12月26日電 臺灣《旺報》26日刊載社論指出,民進黨和「臺聯黨」不斷對陸生納入臺灣健保並縮短大陸配偶入籍年限問題設置障礙,明顯有違其人道、人權的口號。
  • 仍有約2000名陸配和650名「小明」無法返臺
    民進黨當局已陸續開放陸籍學生、部分陸配子女以及持有依親證、專案居留證的陸配返臺,但目前仍有約2000名等待申辦團聚證的陸配、以及約650名沒有臺灣學籍的陸籍子女無法入境。臺商徐正文25日再次偕同陸配家庭舉行記者會,呼籲民進黨當局開放陸配與陸籍子女返臺與家人團圓。
  • 開放境外學生返臺獨漏陸生,馬英九呼籲全臺大學校長抗議蔡英文
    馬英九臉書截圖馬英九稱,陸生自2月9日被禁來臺已超過200天,民進黨當局選擇性排除陸生返臺就學,完全是政治考慮,這種對待陸生的方式,既不公平,也讓兩岸敵意螺旋更加升高,而大陸日前就決定,暫停今年的新陸生來臺就讀。
  • 讓小明和陸生返臺返校 國民黨持續努力
    華夏經緯網8月2日訊:據香港「中評社」報導,中國國民黨不分區「立委」李德維7月31日召開「小明和陸生返(來)臺路迢迢」聽證會,國民黨認為,蔡當局讓骨肉分離是非常殘忍的行為。臺灣「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沒派參贊決策官員,臺「衛福部」也未派社會及家庭署官員出席讓人失望。
  • 臺當局「雙標」對待大陸生返校 國臺辦:背離人道立場的政治操弄
    參考消息網6月19日報導據臺灣《旺報》6月18日報導,臺灣當局公布首批開放的境外生返臺名單,不過並未包括在臺灣就讀的陸生,並繼續禁止陸配子女返臺。國臺辦18日對此表示,這是背離人道立場的政治操弄,呼籲民進黨當局應正視陸生和兩岸婚姻家庭的合理需求,尊重他們希望返臺就學、實現家庭團聚的正當要求,儘快取消歧視性措施。據報導,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18日表示,關於在臺灣就讀的陸生返校和兩岸婚姻家庭子女返臺問題,大陸多次強調,他們的權益應當得到尊重和維護。
  • 臺當局禁止陸配子女入臺,馬英九:有歧視之嫌
    針對臺灣限制陸配子女入臺的政策,27日,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批評「外僑還是可以回來,可陸配子女卻不行,這明顯的不公平」。本月12日,臺當局在24小時內經歷4次修改後,公布了針對陸配子女防疫期間的入臺政策:由原本的「準許陸配子女入臺,只要居家隔離14天」到最終版本的「禁止在中國大陸及港澳地區、不具備臺灣籍的陸配子女入臺。」政策一變再變,引發島內輿論批評。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辯解稱,撤回該決定是為了島內防疫優先。
  • 臺教授說了一句蔡英文不愛聽的話,很貼切
    文丨張識 審丨南絮近來臺灣島內民眾關於陸生陸配子女返臺的呼聲越來越大,而民進黨當局目前僅允許兩歲以下的陸配子女「小小明」返臺,更多的「小明」返臺時間仍無下文。在民意高漲的情況下,民進黨當局為何三番五次的阻擾陸配子女返臺,作為臺灣島民推選出的代表,拿著納稅錢,幹著才狼虎豹的事情,真當臺灣島民是傻子嗎?臺灣學府副教授痛批臺當局臺灣交大副教授王智明近日發表言論稱民進黨當局對待陸生的行為毫無正義可言,他還呼籲「教育平權」。
  • 陸配身份證取得「六改四」符合法律衡平原則
    兩岸通婚數減少固然受到大陸經濟快速發展影響,相對與臺通婚經濟誘因下降;但與民進黨當局推動新南向政策及對陸配採取歧視性政策有關。馬英九執政時期的2012年陸籍12,034對、佔58.4%最高,東南亞籍則為4,784對、佔23.2%次之。
  • 外籍人士大陸配偶無法來臺 陳玉珍本周再戰「陸委會」
    民進黨當局開放陸配及子女、陸生回臺進度龜速,現在甚至連其他國家的外籍人士,所娶的是大陸配偶,也無法入境臺灣。民意代表陳玉珍指出,兩周前率團考察「陸委會」之後,獲得大批陳情案,無法接受如此隨興式開放陸籍人士來臺作法,本周三她將再邀集「內政委員會」民代赴「陸委會」,請「主委」陳明通報告,相關做法、進度與開放時程。
  • 港臺腔:拒陸配子女返臺,臺當局人為製造「骨肉分離」
    疫情爆發前,民進黨當局苦苦請求臺商回流投資,疫情爆發後卻將臺商、陸配及其子女視為外人,仿佛每個人身上都沾滿病毒。有臺灣網友在臉書上心酸嘲諷:「需要錢的時候,歡迎臺商回臺,一起投資臺灣;覺得麻煩的時候,一律擋在外面,最好都不要回來。」這對標榜「人權」的民進黨當局來說,真是莫大的諷刺。
  • 臺灣放寬入境政策 部分在臺就讀陸生得以返校
    圖源:臺灣《中時電子報》據臺灣媒體消息,臺灣教育部門政務負責人劉孟奇22日下午宣布,即日起將開放所有國家/地區應屆畢業生申請入境,陸生也包括在內,但必須依規定在防疫場所進行14天居家檢疫,應屆畢業陸生約有3千人。
  • 被國民黨提名 她成為臺灣第一位參選議員的陸配
    由中國國民黨提名,參選南投縣議員的陸配史雪燕,6月30日應邀出席第二屆兩岸婚姻議題研討會,上臺分享作為全臺首位參選陸配的心路歷程。
  • 陸配子女是「病毒」?臺當局說法1天4變只為不讓他們進入臺灣!
    自2月3日第一批滯留湖北疫區的臺胞返臺後,第二批返臺加班機就遲遲沒有起飛,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臺當局認為第一批回臺的人員中竟然有50名左右的臺胞配偶(下文稱「陸配」)及其子女。於是臺當局要求大陸方面只能按照他們給出的名單送臺胞回臺,不然就不予接收,而其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臺灣防疫能力有限,不能讓「不相干」的人回臺灣!一邊是滯鄂臺胞急著要回家,一邊卻是臺當局挑三揀四,只允許拖家帶口的臺胞要拋下妻子兒女隻身返臺,讓兩岸都一片罵聲。
  • 臺灣陸生沒有小確幸
    1月26日,臺灣疾管部門發布命令,全面禁止來自湖北的大陸人士來臺,「即日起至2月9日暫緩陸生來臺」,其餘來臺交流的大陸人士、陸配也必須配合自主健康管理14天。由於武漢市封城在先,短期內返校已經不太可能,臺灣方面的禁行令對我來說,只不過讓返校的希望變得更加渺茫。
  • 臺灣開放2歲以下「小明」回臺,何時能解禁陸生?
    其實是新冠疫情爆發後,臺灣有關官員在解釋回臺政策時用「小明」舉例,才有了這個統一的稱呼。「小明」主要包括兩類人:一是臺灣人與大陸人的婚姻在大陸地區生的孩子,第二類是大陸配偶之前婚姻所生的大陸籍子女。據陸委會公布的數字,至今滯留在大陸的「小明」有2000多人。
  • 讓陸配、臺農在兩岸社會融合發展中起到積極作用
    其中,又與在臺大陸人陸配(大陸新娘)的接觸最直接。綜上說明,為數約34.5萬的陸配(大陸新娘)在臺灣及為數幾萬人的臺農(含季節性赴陸者),他們作為兩岸關係中特殊的一員,理應多關照他們,讓他們為兩岸經濟社會的融合發展盡一份心力。
  • 民進黨當局歧視陸配 禁止入臺團聚人性何在?
    據臺媒報導,民進黨當局開放大陸配偶及子女、陸生回臺進度緩慢。儘管民進黨當局開放6歲以下的陸配之子「小明」回臺,但仍以「防疫」為名防堵,令大批新婚陸配無法申請團聚入臺,被迫分隔兩岸,甚至連外籍人士的大陸配偶,也無法入境臺灣,引發島內民眾不滿。
  • 臺灣家長下跪陳情:請民進黨當局高抬貴手允許滯留大陸子女返臺
    △臺民眾跪地陳情17日,島內團體「臺灣滯陸孩童父母自救會」向臺當局防疫主管部門和行政管理機構陳情,呼籲臺當局重視滯留大陸孩童的受教權等權益,儘快準許孩子們返回臺灣。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6月17日表示,經過評估,臺灣方面優先開放11個國家和地區的學生返臺,但人數眾多的大陸學生仍被排除在外。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本學期約有2.6萬名境外學生未能入境就學,其中陸生7600人,數量僅次於港澳生。陸生盼臺當局按各省疫情嚴重程度分批開放,尤其以應屆畢業生為優先。
  • 陸配親屬在臺同舉「回家」字牌籲臺當局開放返臺
    中新社臺北8月21日電 多名大陸配偶在臺親屬21日召開記者會,一同舉起「回家」字牌請願,呼籲臺灣當局在「七夕」前開放陸配返臺,令家庭團聚。據ETtoday東森新聞雲、華視新聞網等臺媒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當局以防疫為由暫停大陸居民赴臺,目前仍有陸配無法到臺灣與家人團聚。有代表在記者會上估計,2000多對配偶受到影響,認為當局不應讓家庭分隔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