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公安廳出臺專門意見,明確「2020年建成感知大數據資源生態圈、2021年建成感知大數據應用圈」的工作目標,細化了智能感知、數據匯聚應用、基礎支撐、基層基礎減負增效等一系列具體做法,努力實現「服務群眾有溫度、管理管控無感知」,為公安工作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深化數據融合,實現數據縱橫聯通、共建共享
山東公安機關圍繞「天網工程」「雪亮工程」和智能交通、智慧公安檢查站、智慧安防小區等重點項目建設,統籌推進,提升動態智能感知能力,確保2020年重點領域智能化感知設備覆蓋率不低於30%,2021年不低於50%。
山東公安機關還通過省市縣一體匯聚、分級分類存儲,統一編制目錄等措施,不斷深化大數據全警共享、授權應用。按照「省市兩級、雙網建設、一體運行」的原則建設綜合應用管理平臺,省級平臺側重建設全省通用功能、跨地區綜合應用,市級平臺側重建設本地基礎工具、個性化應用,實現應用組件化、功能模塊化、研發標準化、全警共享化。
據了解,今年以來,山東公安機關夯實基礎設施建設,集聚「人、地、物、事」等防控要素,基本形成傳輸高效、智能泛在、標準規範、支撐有力的感知大數據資源生態圈。
強化重點應用,開展「三零一無」智慧管控創建活動
「三零一無」智慧管控是山東公安智慧全息感知體系建設的重要載體。山東全省公安機關組織開展「零」發案社區、「零」隱患單位、「零」違規區域和管理控制「無」感知創建行動。
「零」發案社區建設中,重點圍繞可防性侵財案件、涉眾型經濟案件和涉毒案件,開展智慧安防小區、基礎要素管控等建設,採用新建小區同步配套、已建小區改造完善等方式,強化智能化識別和檢測預警應用,實現異常人員、物品、事件的實時預警、自動推動、落地管控。「零」隱患單位建設中,重點圍繞智慧內保和智慧監管建設,加強單位內控、外防等智能化設施布建,強化感知、排查、探知、預警潛在事故隱患能力應用,助推單位隱患風險評估、事件監測、風險防控和應急處置,推動公安工作由事後處置向事前預警轉型升級。「零」違規區域建設中,重點圍繞智慧交通、重大活動安保、危爆物品管理、執法辦案區安全等工作,科學布建各類智能感知設備,實現各類違規行為的實時發現、一體關聯、聯動管控,以動態感知提升公安行政管理和服務效能。據了解,今年山東每個市公安局將打造10個以上「三零一無」應用示範。2021年,全省公安機關將全面深化「三零一無」創建活動。
提高實戰效能,「五大主題」賦能一線民警
落地實戰、服務實戰是山東公安智慧感知體系建設的最終目標。山東各級公安機關緊緊圍繞賦能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反恐維穩和賦能治安防控、賦能偵查打擊、賦能規範執法、賦能服務民生「五大主題」,因地制宜創新大數據深度應用,提升基層實戰中的打擊、防範、服務效能。今年,山東省每個市公安局將打造20個以上數據賦能「五大主題」應用示範。2021年,全面推進「五大主題」應用智能化。
為了給基層民警減負增效,山東公安機關利用5G技術,創新多源數據採集直接上雲應用模式,加強行動裝置融合應用,探索反哺基層方式,提升基層民警應用獲得感和基礎工作質效。圍繞遠程抓捕、現場勘查、事故調查等實戰場景,加強融合通信、數據可視化等技術應用,創新遠程指揮、多方協作和信息支撐等視頻警務工作模式,推進遠程現場後方同步知悉、前後方實時一體化通信和全程信息化支撐能力建設,提升多維扁平服務實戰的效能。
據了解,山東公安機關堅持全省「一盤棋」推進建設,省公安廳制定建設指導意見、負責總體推進,各市公安局負責制定本地實施方案、完成本地重點建設任務,縣(區)公安機關負責設備布建及開展各類實戰應用,各警種、部門負責細化本警種本部門推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