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智慧感知體系讓「服務有溫度管理更智能」

2020-12-20 中國警察網

  近日,山東省公安廳出臺專門意見,明確「2020年建成感知大數據資源生態圈、2021年建成感知大數據應用圈」的工作目標,細化了智能感知、數據匯聚應用、基礎支撐、基層基礎減負增效等一系列具體做法,努力實現「服務群眾有溫度、管理管控無感知」,為公安工作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深化數據融合,實現數據縱橫聯通、共建共享

  山東公安機關圍繞「天網工程」「雪亮工程」和智能交通、智慧公安檢查站、智慧安防小區等重點項目建設,統籌推進,提升動態智能感知能力,確保2020年重點領域智能化感知設備覆蓋率不低於30%,2021年不低於50%。

  山東公安機關還通過省市縣一體匯聚、分級分類存儲,統一編制目錄等措施,不斷深化大數據全警共享、授權應用。按照「省市兩級、雙網建設、一體運行」的原則建設綜合應用管理平臺,省級平臺側重建設全省通用功能、跨地區綜合應用,市級平臺側重建設本地基礎工具、個性化應用,實現應用組件化、功能模塊化、研發標準化、全警共享化。

  據了解,今年以來,山東公安機關夯實基礎設施建設,集聚「人、地、物、事」等防控要素,基本形成傳輸高效、智能泛在、標準規範、支撐有力的感知大數據資源生態圈。

  強化重點應用,開展「三零一無」智慧管控創建活動

  「三零一無」智慧管控是山東公安智慧全息感知體系建設的重要載體。山東全省公安機關組織開展「零」發案社區、「零」隱患單位、「零」違規區域和管理控制「無」感知創建行動。

  「零」發案社區建設中,重點圍繞可防性侵財案件、涉眾型經濟案件和涉毒案件,開展智慧安防小區、基礎要素管控等建設,採用新建小區同步配套、已建小區改造完善等方式,強化智能化識別和檢測預警應用,實現異常人員、物品、事件的實時預警、自動推動、落地管控。「零」隱患單位建設中,重點圍繞智慧內保和智慧監管建設,加強單位內控、外防等智能化設施布建,強化感知、排查、探知、預警潛在事故隱患能力應用,助推單位隱患風險評估、事件監測、風險防控和應急處置,推動公安工作由事後處置向事前預警轉型升級。「零」違規區域建設中,重點圍繞智慧交通、重大活動安保、危爆物品管理、執法辦案區安全等工作,科學布建各類智能感知設備,實現各類違規行為的實時發現、一體關聯、聯動管控,以動態感知提升公安行政管理和服務效能。據了解,今年山東每個市公安局將打造10個以上「三零一無」應用示範。2021年,全省公安機關將全面深化「三零一無」創建活動。

  提高實戰效能,「五大主題」賦能一線民警

  落地實戰、服務實戰是山東公安智慧感知體系建設的最終目標。山東各級公安機關緊緊圍繞賦能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反恐維穩和賦能治安防控、賦能偵查打擊、賦能規範執法、賦能服務民生「五大主題」,因地制宜創新大數據深度應用,提升基層實戰中的打擊、防範、服務效能。今年,山東省每個市公安局將打造20個以上數據賦能「五大主題」應用示範。2021年,全面推進「五大主題」應用智能化。

  為了給基層民警減負增效,山東公安機關利用5G技術,創新多源數據採集直接上雲應用模式,加強行動裝置融合應用,探索反哺基層方式,提升基層民警應用獲得感和基礎工作質效。圍繞遠程抓捕、現場勘查、事故調查等實戰場景,加強融合通信、數據可視化等技術應用,創新遠程指揮、多方協作和信息支撐等視頻警務工作模式,推進遠程現場後方同步知悉、前後方實時一體化通信和全程信息化支撐能力建設,提升多維扁平服務實戰的效能。

  據了解,山東公安機關堅持全省「一盤棋」推進建設,省公安廳制定建設指導意見、負責總體推進,各市公安局負責制定本地實施方案、完成本地重點建設任務,縣(區)公安機關負責設備布建及開展各類實戰應用,各警種、部門負責細化本警種本部門推進方案。

相關焦點

  • 隨時發現電力故障主動上報,湖北省建立物聯感知體系讓用電更智慧
    供電員工更換智能電錶,加強客戶用電物聯感知隨時研判電力設備故障「有了這個智慧物聯平臺,配電網的每一個設備都有數據反饋,系統能夠智能研判故障點,自動隔離故障區域,智慧能源基礎設施將讓人民生活更美好。」實現從臺區總表、分支開關到末端戶表的數據貫通,讓運維更精準、搶修更及時、服務更高效。目前,國網湖北電力已在鄂州市新宇公寓、南國名門等25個小區完成智能配變終端改造,實現低壓故障研判、預警及停電信息的主動上報。
  • 智能氣象感知設備融入雄安新區智慧城市
    09:50:49 來源: 氣象人生 舉報   11月30日,雄安新區氣象局在雄安新區市民服務中心智能燈杆上成功安裝了全區首臺智能氣象感知設備
  • 深圳:讓城市能感知會思考、可進化有溫度
    讓城市能感知會思考、可進化有溫度——看深圳提升超大型城市治理體系現代化水平的「智慧之美」從「一網通辦」到如今「掌上就辦」、從「車看燈通行」到如今「燈看車放行」、從「最多跑一次」到如今「一次都不用跑」……深圳市民越來越強烈地感受到,城市正在變得越來越
  • 遠傳:讓智能交互更有溫度
    智能交互是市場的選擇,前景十分廣闊。讓機器更懂人,讓智能交互更有溫度,智能交互將成為物物連接中的不可或缺。其發展將以更多樣的交互方式、更快的輸入速度、更少的場景限制為表現。銀行智能客服、車載語音控制、智能語音點餐都是智能交互的典型應用場景,但在新技術飛速發展的同時,也不乏所謂的「AI技術」產品亂入。
  • 打造鵬城智能體,讓城市能感知、會思考、可進化、有溫度
    一個好的城市現代化治理體系離不開科技的「硬核支撐」,我們都知道深圳的科技創新是全國的一面旗幟,深圳緊緊依託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行業監管、基層治理和生態環境改善等很多方面都取得了積極成效。我們和華為聯手依託政府管理服務指揮中心打造的「數字城市大腦」接入了全市各類數據,可以實時地感知這座城市的部件、服務設施,逐步用科技凝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大合力。
  • "鋼鐵俠"軍團助力日日順場景物流 讓服務更有溫度
    有了「鋼鐵俠」軍團的支持,他們能分出更多人手來為用戶送裝,從而能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據了解,李先生家的跑步機是從相距不遠的日日順即墨智能無人倉中發出的,該倉庫是全國首個大件物流智能無人倉,不足萬平的倉儲區域內,可存儲近14萬件、4萬立方米的大件商品,倉儲利用率是同等面積倉庫的4倍。
  • 山東港口建設國際領先的智慧綠色港
    10月21日,山東港口召開了智慧綠色港建設重點工程項目推進大會,推出涵蓋「智慧大腦、智慧服務、智慧管控、智慧生產、智慧裝備、智慧基礎」等六大要素體系的62項重點工程項目,推行掛圖作戰,定人定期定責,強力推進國際領先的智慧綠色港建設。
  • 廊坊臨空經濟區成功舉辦智慧城市頂層設計與標準體系發布會
    會上,廊坊臨空經濟區第一批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成果正式發布,包括《廊坊臨空經濟區智慧城市頂層設計》以及城市信息模型(CIM)五大部分7項標準規範和14項物聯感知設備建設導則,指明了未來5年廊坊臨空經濟區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目標、建設內容和建設路徑,並通過標準體系指導和規範後續智慧城市建設工作,支撐廊坊臨空經濟區實現高質量發展。
  • 上海銀行積極擁抱財富管理新時代 傾力打造智慧助老服務體系
    再者是從銀行來看,更加重視自身渠道建設,健全責任體系和信息披露體系,使銀行渠道成為客戶財富管理可以信賴的渠道。施紅敏稱,「在這一過程中,銀行不再把自己簡單的定義成是一個銷售渠道,更多的則是向客戶體現自身的專業性。」  基於上述變化,上海銀行在前年就在內部提出了一個口號——「重塑財富管理業務」。
  • 智能防護機器人「上島」——山東力聚帶領機器人踏上智慧伶仃島新...
    智能防護機器人「上島」——山東力聚帶領機器人踏上智慧伶仃島新徵程 來源:財訊網 • 2020-12-11 13:59:11
  • CCTV《樂齡唱響》攜手孝德智能,助推智慧養老浪潮
    孝德智能用專業領域的高品質服務,幫助失能失智老人獲得更高的生活質量, 讓他們能夠享有更高質量、更有尊嚴的生活,為中國全齡養老賦能,使孝德智能漸漸成為代表著「有溫度的養老、極致服務、人文關懷」的社會象徵。
  • 百度雲智峰會全新升級三大智慧醫療解決方案 讓優質服務更可及
    同時,基於多模態的醫療AI中臺和專業、權威的醫療知識中臺,靈醫智惠構建了包括眼底、新冠肺炎等篩查的智慧早篩產品、包括臨床輔助決策(CDSS)、合理用藥、病案質控等產品的智能診療產品,以及慢病管理產品,這一系列智慧醫療產品和應用讓普通的老百姓也能夠獲得優質公平的醫療服務。
  • 中國電信5G硬核科技開啟有溫度的智慧生活
    打開APP 中國電信5G硬核科技開啟有溫度的智慧生活 林作萍 發表於 2020-11-25 11:10:57 一個大屏、一張圖,智慧烏鎮物聯網示範街區上的景觀燈、煙感、垃圾桶、停車位信息被一一展現在管理者眼前,覆蓋「水、陸、空」的物聯網管控網絡讓景區運轉更高效;「5G農業大腦」搭配稻田機器人,鳳岐茶社智慧「雲棚」實時採集分析作物生長數據,實現智能種植,智能防蟲,智能除草,讓大面積農業生態種植成為可能……展臺現場,中國電信通過溫州城市大腦、智慧烏鎮物聯感知平臺、西湖數字駕駛艙等具體5G應用案例
  • 能夠主動感知對象,智慧機器人如何做好有溫度的服務者?
    這個題目有幾層含義,首先從字面意思來講,它代表的是 AI 智能的服務;從讀音來講,是有愛的服務,它代表一種暖心的有溫度的服務;最後我們的機器人英文名字就叫 Alde,是助手的意思,它的中文名字是愛德。
  • 平湖智慧城管讓城市管理「耳聰目明」
    近年來,立足於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政務服務、社會治理、民生改善等領域進行了廣泛應用,平湖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瞄準城市管理這一重要板塊,整合了十餘個城市管理平臺數據,跨部門共享大量城市管理資源,建成了集智慧感知、深度融合、統一服務、主導決策於一體的城市管理指揮中心,
  • 平湖智慧城管,讓城市管理「耳聰目明」
    他們瞄準城市管理這一重要板塊,整合了涉及城市管理的十餘個平臺數據,跨部門共享大量城市管理資源,建成了集智慧感知、深度融合、統一服務、主導決策於一體的城市管理指揮中心,持續提升城市數位化治理、精細化管理的「繡花」功夫,讓管理更加「耳聰目明」。
  • 麒盛科技智能床入選《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2020年版)》
    (原標題:麒盛科技智能床入選《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2020年版)》)
  • 商湯科技發布L4級接駁小巴和智能路側感知解決方案,構建智慧出行新...
    2020年11月26日——在廣州舉辦的2020世界5G大會期間,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平臺公司商湯科技SenseTime發布全新智慧出行解決方案,其中包括可提供基於固定路線點到點接駁服務的L4級智能網聯接駁小巴,以及具備多傳感器融合感知能力的智能路側感知解決方案,全面推動智慧出行產業「車、路」兩端的智能化升級及場景應用,為市民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務,為車路協同提供高精度、
  • 智慧城市建設步入「下半場」 華為提出「城市智能生命體」
    而平江河智慧水務的成功,也為其他城市的治水工程帶來了可供學習的智慧經驗。智慧時代,方便百姓辦事,要做到「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目前華為已落地550+政務雲大數據項目,助力各地政務服務更高效、更人性化。
  • 全場景智慧感知新生活,華為第四家智能生活館在深開業
    6月6日,華為深圳智能生活館在福田區卓越中心正式啟幕。這是華為在華南地區開設的首家獨棟智能生活館,也是華為繼太原、上海、杭州布局之後在中國區開設的第四家智能生活館。   「未來生活新感知」是華為對深圳智能生活館的設計理念。作為距離華為總部最近的智能生活館,該館不僅從外觀規劃和設計上更加新潮,更在消費者體驗和智能家居、智慧生活上帶來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