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90後開始裝嫩賣萌,不僅70後、80後看不明白,連00後、10後都來「質問」:為什麼要和我們搶兒童節?事實上,每一代人都有獨特的個性,他們無非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定義成熟。由於我們中國沒有傳統上特別明確的兒童節,我們過的便是六一國際兒童節了。自1950年3月30日,舊的4月4日兒童節被廢除。
1951年6月1日,國際兒童節定名。1951年是第一個兒童節。傳統上義大利的寒假是從聖誕(12月24日)的前一兩天開始,一直放到隔年的1月6日。
這一天是每年紀念耶穌顯靈的節日,又是義大利的兒童節,義大利文稱作Befana。相傳,東方三賢士見到伯利恆上升起一顆明亮的星星,於是前往尋找,在1月6日那天見到誕生不久的聖嬰耶穌,並送上禮物。這就是宗教上所說的耶穌顯靈和三王朝聖。
在這天,會有一位騎著掃帚的巫婆貝芳娜(Befana),傳說她因為忙著整理家務而耽誤了耶穌的誕生,於是過了一月五日的夜晚,帶著一大包糖果點心邊尋找著小嬰孩耶穌,但是在路上迷路了。女巫曾有一顆星星指引方向,但是她中途遺失了這顆星星。一直騎著掃把在天上飛,把禮物送給每家每戶的孩子們。如果每個小朋友都得到了禮物,那耶穌應該也不會例外吧。她從屋頂的煙囪鑽進屋裡來,把禮物裝在襪子或者靴子裡送給小孩。但是,如果哪個小朋友不聽話,禮物就會是一塊黑木炭。
![]()
這一天,孩子們最期昐、也最重要的事,就是準備收貝芳娜婆婆的禮物。1月5日晚上孩子們們會把襪子掛在門把、床頭或壁爐前,等待裝收禮物。(
![]()
這往往是我們通常覺得是聖誕前夜(平安夜)會做的事,然而在義大利並不一樣哦~)
![]()
六號早上孩子們醒來時,襪子裡便塞滿糖、餅乾或乾果。當然那還要看看一年來小朋友的表現:乖小孩將得到很多好吃又好看糖果,而不乖的,只能在他的襪裡, 找到黑炭和橘子皮(事實上黑炭是用黑糖做的,橘子皮則是橘子焦糖和巧克力混合的,也特別好吃)。
![]()
不過據說貝芳娜並不很年輕漂亮,而是又老又駝背。人們在了解她的善良之前,以為她是一個邪惡醜陋的女巫,總是搖陶鈴或者吹喇叭來把她嚇走。她在伯利恆城外有一座小茅屋。自從她丈夫死了以後,她就獨自一人居住,孤單寂寞,因為沒有子女的陪伴。
![]()
然而,還是有不少藝術家還是發揮美好的想像,把貝芳娜畫成各種美麗的樣子。心地善良是可以打動人的,即使外表醜陋一點,也並不妨礙人們對她的喜愛。
![]()
在古代的思想脈絡中「主顯」(Rpifania)一詞的希臘文原意是:一位神出現,使人肉眼可以看見;或是一位被當作神崇拜的皇帝,到他王國的某一城市拜訪,使當地的居民能看見他。主顯節原本是東方教會慶祝耶穌誕生的節日。關於主顯節最早的記載,可以回溯到第三世紀。當時有些諾斯底派的人在1月6日慶祝「耶穌受洗節」,並主張耶穌在受洗時才真的誕生為天主子。埃及亞歷山大城的Clemens為了保護教會信仰,駁斥諾斯底派的這個錯誤教導,呼籲教會一起慶祝主顯節,因而在東方教會形成慶祝耶穌誕生的節日。
![]()
至於教會選定於1月6日慶祝這一節日的原因,則可能是由於當時的外教人在這一天慶祝「時間之神」的生日;以一個教會的節日來取代在教外流行的民俗或宗教慶節,是古老教會常見的現象,也是最早期的「本位化」的嘗試。由第四世紀開始,羅馬天主教會便固定在每年的12月25日慶祝耶穌聖誕,並在每年的1月6日慶祝主顯節,紀念耶穌把自己顯示給世人的三個核心事件:賢士來朝、耶穌受洗、變水為酒。所以,貝芳娜在給聖誕節帶來歡樂的同時,也給我們的生活注入了許多積極的意義和祝福。
![]()
面神 說: ...
其實,這一天更像是中國的元宵節。元宵吃完了,才算過完年。(別跟我講二月二龍抬頭的事)義大利語有句諺語「l'epifania tutte le feste porta via」,也就是說,主顯節過完了,大部分人都結束了新年休假回到了工作崗位上。這意味著從萬聖節(美國還有感恩節)開始浩浩蕩蕩的聖誕季正式宣告結束了。
![]()
此圖文為「意面」公眾號原創。如需轉載或有侵權,請聯繫本公眾號。
中意雙語|義大利總統馬塔雷拉新年講話
中意對照|國家主席習近平2021年新年賀詞
義大利語專業的出路是什麼?
義大利顏值最高調的十所大學
普大喜奔!微信公眾號可以查綠磚了!呼朋喚友來查意漢漢意詞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