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運動健身市場的發展,人們的飲食習慣也在發生改變,越來越多愛好運動健身的人群選擇健康、低熱量的輕食。而Keep作為一款運動健身APP,雖然也有飲食模塊,但整體過於簡單,便捷性也有待加強。因此筆者圍繞這一點展開了Keep飲食板塊的功能分析與優化建議。
產品學習階段,希望產出一份分析報告練習產品分析能力。由於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的運動習慣,目前也正在使用Keep。故選其作為分析對象,本文主要針對Keep的飲食板塊進行了分析。
一、產品體驗背景
二、市場分析
隨著運動健身市場的發展,人們的飲食方式也在發生變化。「三分練七分吃」這句話明顯地表達了飲食方式對於運動健身效果的影響。因此,越來越多以減脂、增肌或者提升健康水平為目標的人在培養運動習慣的同時也開始改變飲食結構。
這種健康飲食意識的增強,使得「輕食」成了餐飲行業的「新寵」。隨著近些年的發展,」輕食」 現如今代表著清淡、低熱量、不加重身體負擔的食物。
美團外賣在2019年發布的《輕食消費大數據報告》顯示眾多主打健康的「輕食」店相繼成立,美團外賣「輕食」商戶數比2017年增長高達119.8%。與此同時,美團外賣「輕食」訂單量突破2662萬單,同比增長157.9%,消費金額同比增長159%。可見人們在健康飲食方面需求正在快速的發展當中。
定位到運動健身人士中,這類人在減脂塑形等需求的影響下,對於飲食方面的需求會更加嚴格。在這種趨勢的推動下,Keep也於2017年6月後上線了飲食相關功能,為用戶提供配合運動目標的飲食指導。
雖然健康飲食觀念逐漸深入人心,但是「輕食」行業依然存在口味差等諸多問題,在熱度過後,依然有很多主打「輕食」的門店倒閉關門。
而對於像Keep這樣的運動健身類App也仍然存在用戶時間與環境的限制等問題,這些問題使得Keep中的飲食模塊只能為用戶提供普及健康飲食知識與飲食指導等幫助,而在便捷等方面還有待完善。
三、用戶分析
3.1 用戶畫像
從比達網發布的《2019年第3季度中國運動健身APP產品市場研究報告》中發現2019年第三季度中Keep的活躍用戶群體中8成以上都在35歲以下,並且女性居多,佔到了近7成。
除此之外,在2019年第三季度keep活躍用戶的消費能力是比較強的,其中高消費能力用戶的比例接近80%。
區域分布方面,Keep的使用者主要集中在超一線和一線城市,其次在二線城市也佔有一定的比重。
綜上所述,Keep的用戶在現階段主要為居住於較發達地區的具有一定消費能力的年輕女性。
分析完Keep的用戶特徵後,為了更好地探索用戶在飲食方面的需求痛點,則需要進一步分析Keep用戶中使用飲食模塊功能的用戶特徵。由於Keep在飲食方面的主張與整個健身行業是一致的。因此,我將以「輕食」餐飲行業的用戶來代表Keep中對飲食有一定需求的用戶。
美團平臺發布的《輕食消費大數據報告》表示注重飲食健康的90後是引領輕食時尚的主要人群,90後佔到輕食消費人群的62%以上,其次是80後,佔到26%。另外,女性也是輕食消費的主要人群,佔到輕食愛好者的70%以上。
除此之外呢,報告結合訂單菜品名稱分析,發現用戶常點的訂單包括幾種類型,分別是:低卡(56%)、元氣(15%)、健康(13%)、增肌(10%)、素食(6%),其中6成以上是為了減肥。由此可以看出,Keep的飲食模塊的主要用戶是具有塑造身材和提升健康需求的年輕女性。
3.2 用戶需求痛點
在飲食方面,我將用戶的需求痛點分為了三層:
第一層的需求痛點是當今用戶在運動中常見的飲食痛點,也是用戶在有了改變飲食方式的意識以後出現的首要的問題。
隨著運動健身市場有了一定的發展,各類健身餐食譜、飲食方法以及「輕食」店鋪紛紛出現,在網際網路的傳播下,用戶已經對吃什麼、怎麼吃以及吃多少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依然存在一些誤區或是不得要領。
用戶在吃什麼、怎麼吃以及吃多少的問題得到一定的解決後,便會產生自己做健身餐的動機。但是目前運動健身市場中上班族與學生用戶佔大部分,這些用戶大部分時間是待在學校或者辦公樓,並沒有時間或者條件基礎來支撐他們長期為自己製作健身餐。這就是第二層的用戶需求痛點。
在第二層需求痛點的基礎上,一些用戶會去「輕食」店或者點「輕食」外賣,以此滿足自己改變飲食方式的需求。
但是,在「輕食」餐飲行業,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輕食」與中國傳統食物差別較大導致很多人不習慣其口味。
除此之外,對於部分用戶尤其是學生來說,「輕食」外賣消費較高,不能夠長期負擔。就比如常常可以在一些「輕食」類論壇中看到類似下圖中的帖子。
這些問題的出現促使一部分用戶放棄了在飲食方面的管理從而導致其運動健身效果降低甚至無效果。一旦缺乏效果回饋,一些用戶就會逐漸放棄進而導致運動健身行業用戶的流失。
四、Keep飲食模塊分析
Keep在3.14.0版本中首次上線飲食模塊—菜譜,而後又新增了飲食指南以及食物庫功能模塊。
從Keep的版本迭代記錄中可以看出Keep在飲食方面的優化是比較少的。因為相比於健身指導,Keep在飲食管理方面想要發展是比較繁瑣的,原因如下:
首先對於有時間有意願製作健身餐的用戶來說,它需要準備食材,比較準確地控制食量以及合理的營養搭配。
其次針對大多數沒有時間與精力來自製健身餐的用戶,如果要在飲食方面為他們提供更好的服務則需要延伸到線下「輕食」餐飲,這對於Keep來講是需要一定的準備的,需要長時間的發展。因此,在現階段Keep依舊是以線上方式為用戶提供飲食管理幫助。
1. 分類菜譜
分類菜譜模塊中共包括四個部分,分別是套餐、場景、菜式以及類型。它們分別代表一種分類標準,在每個部分中所有菜譜又根據該部分的分類標準進行分類。不同的分類滿足了用戶在不同的場景下的需求。
菜譜功能的上線,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用戶吃什麼、怎麼吃以及吃多少的問題。從菜譜的收藏量可以看出此功能吸引了大批用戶的關注。
Keep還為用戶提供了菜譜評論的功能,用戶可以在這裡進行關於菜譜內容的提問與交流。同時,Keep可以根據用戶的評論對菜譜進行相應的改進。
其次呢,每一個食譜都帶有若干個綠色標籤,點擊這些標籤後可以顯示出所有帶有該標籤的食譜。用戶可以通過點擊這些標籤對食譜進行篩選,滿足了不同用戶對於食物的不同要求。提升了用戶體驗。
除了標籤以外,每個菜譜都會標註熱量與營養佔比。菜譜中熱量的標註可以幫助用戶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食物攝入量。其次,營養成分佔比的顯示不但可以引導用戶注重營養的全面攝入而且便於用戶選擇更適合於自身的食譜。
為了給用戶提供展示的平臺以及鼓勵更多用戶嘗試這些菜譜,在菜譜中食材下面,用戶可以上傳自己的作品並且可以瀏覽其他用戶做好的成品。
2. 飲食指南
飲食指南上線的目的是為用戶提供配合運動目標的每日飲食參考。系統會根據用戶輸入的個人信息以及運動目標,估算出其應該有的基礎代謝,然後給用戶推薦每日攝入熱量範圍,一般高於這個基礎代謝,還能保證一定的熱量缺口。
為了給用戶提供更便捷的服務,飲食指南還會將推薦的每日熱量攝入分攤到一日三餐或者一日四餐。且用戶根據現實條件從每餐的主食、肉蛋奶、蔬果以及油脂類建議中選擇食物,並且在選擇食物的同時確定其重量以保證每一餐的總攝入量與參考熱量相近。
可見飲食指南解決了用戶以下的問題:
吃多少。為用戶提供每日以及每餐的熱量攝入範圍。吃什麼。列舉每日的食物清單,用戶不會到了飯點兒不知道吃什麼。營養搭配。每餐都包括四類食物的攝入,營養涵蓋較為全面。
3. 食物庫
飲食庫像一個關於食物的搜尋引擎,用戶可以根據食物名稱進行搜索,了解某一食物的熱量以及營養價值等。
其次,對於某些食材,還會顯示推薦做法,給用戶提供一至多個包含特定食材的相關菜譜。達到了與分類菜譜模塊的關聯。
五、優化想法
1. 分類菜譜模塊
在分類菜譜模塊中所有健身餐食譜都是基於各類食材的,而從菜譜的評論中可以發現,用戶經常會面臨缺少某一食材的情況。下圖是我截取的部分評論內容。
對於這一問題我認為可以將菜譜與商城連接起來,即對於菜譜中的食材,如果Keep商城中有,那麼可以在食材後面添加連結,用戶點擊後可以進入相應的商城頁面。一方面,為用戶採購食材帶來了便利性。另一方面,在用戶瀏覽食譜後尤其是女性用戶會產生一定的製作該食物的欲望,這個可以類比到疫情期間全抖音在家製作涼皮與蛋糕的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相對於在商城中用戶的購買慾會更加強烈,這也是刺激用戶購物的一種方式。為了更好地達到效果,Keep可以根據食譜適當調整商城中食物類商品的種類。
具體優化結果如下:
2. 飲食指南模塊
在飲食指南中我發現很多時候推薦的食物過於分散,像是一堆食物放在一起而湊不成一頓飯(例如下圖),每一種食物都是零散存在的。這一方面,不符合大多數人的飲食習慣。另一方面,需要用戶自己思考搭配,增加了用戶的負擔。
針對以上問題,我認為可以將分類菜譜與飲食指南進行聯繫,即將用戶在分類菜譜中收藏的菜譜作為飲食指南中的搭配選項之一。這樣即解決了以上的問題,又將分類菜譜中的各種菜品融入到了用戶每日的飲食管理中。
具體優化結果如下:
在食物編輯頁面添加第五個選項「選擇菜譜」,用戶點擊它後則進入上面第二幅圖所示的頁面。該頁面顯示了用戶收藏的所有菜譜,用戶可以根據規定熱量選擇相對應的菜譜。
所有食物添加完畢後回到飲食指南首頁,首頁結果如下圖所示:
六、總結
飲食的管理對塑形減脂以及健康提升都有一定的輔助效果。Keep的飲食功能目前也吸引著一部分用戶的注意,也希望以後Keep的飲食相關功能能夠給予用戶越來越多的幫助。
本文由 @汪仔2718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