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曦
有位朋友曾經總結過一個道理:喜新厭舊是人類的天性,因為從古至今有著許多新人笑舊人哭的案例,就連我們自己,也往往如此。
近段時間,作為吉利4.0時代的開啟者,頂著「家轎顛覆者」之名的星瑞,可謂是過著眾星捧月一般的生活。從外宣力度到曝光聲量,儼然是吉利當下最紅的新車。再加上「不比不試不賣」的傲嬌宣傳,以及首月7000+的銷量,這款售價直擊合資家轎腹地的中國家轎,一時間成了焦點。
然而,吉利旗下能打的轎車不僅僅只有星瑞。除了承載普惠任務的帝豪之外,作為「瑞」字輩的大哥,開啟了吉利3.0時代,擁有6+1重身份的博瑞,即便身處吉利4.0時代,卻依然有著不俗的市場競爭力。
大美中國車煥了新顏
博瑞最初登場的時間是在2015年初,期間正值SUV市場井噴,但它卻憑藉溜背式的動感車身設計,以及融合水滴漣漪、華夏雲紋、西湖拱橋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原創設計語言,成就了「大美中國車」這一美名,開啟了吉利的家族化設計之路,從此讓後續推出的吉利車擁有了一個統一的視覺標籤。
時隔5年之後,吉利步入了4.0時代,博瑞也迎來了自己的又一次升級改款。最顯著的變化便是前臉採用了4.0時代的直瀑式進氣格柵,並且在霧燈、下格柵以及輪轂等處頗為細節地進行了燻黑處理,再加上原本就動感十足的溜背式設計,全新博瑞的外觀可謂是高度迎合了當代年輕人的審美標準。
當然,如果要你問我全新博瑞和星瑞誰更好看,本人其實是傾向於前者的。畢竟是一款B級車,近5米的車身加上溜背式的coupe設計,車身姿態非常年輕時尚,不由會讓人想到奧迪的A5。所以相比之下,星瑞那非常標準的sedan造型到顯得有些中規中矩了。
「芯」升級,才能更絲滑
最近一段時間,缺「芯」成了行業內的熱門詞,南北大眾甚至為此停產,不過全新博瑞好像無需為此擔心,因為其搭載了一塊由聯發科為吉利深度定製的車規級晶片E01,也是中國品牌首顆擁有64位運算能力的晶片。
這塊晶片不僅集成了常規的4G LTE、CPU、GPU等模塊,最大的特點便是引入了NPU計算單元,強化了AI算力。所以對比普通的車載晶片,算力提升了5倍之多。
具體來說便是,繫上安全帶,發動全新博瑞,一扭頭GKUI系統便已經整裝待命,開機速度明顯比老款博瑞快了許多。除此之外,車機的反應速度,各項功能的切換速度以及語音的識別速度等等,也都有了極為明顯的提升,比如屏幕的反應速度就變得更加順滑。
這種感覺就好比之前你用著一個iPhone 8,雖然也能用,但偶爾還是要出現一絲卡頓,如今突然換成了iPhone 12,雖然不確定以後的13到底香不香,但A14仿生晶片確實真香。
B級車始終是B級車
一些朋友可能有過這樣的焦慮,到底是買臺頂配的A級車?還是買臺低配的B級車?其實稍加了解汽車製造的成本與定位便會明白,就算是最入門的B級車,那也是B級車,其道理就與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一樣。
有句行話叫「得B級車者得天下」,意思是車企基本上都會把好東西應用在自家的B級車上,而每個品牌的B級車也往往都是各自旗下的口碑產品,合資如凱美瑞、雅閣、帕薩特,豪華如3系、A4、C-Class皆是如此。
全新博瑞也不例外。比如最關鍵的底盤部分,前懸架不僅採用了雙叉臂結構,上下插臂、連杆以及轉向羊角還都是鋁合金材質。與此同時,後懸架則採用了「三橫一縱」的四連杆結構,並且上直臂同樣為鋁合金材質。
若不是考慮到成本,我敢說吉利可能真會將下擺臂也用上鋁合金材質。所以總體來看,全新博瑞的底盤結構和用料已經超越了它的價格,基本上達到了豪華品牌的標準。
正因為有著如此越級的底盤配置,藉助沃爾沃同款供應商,底盤調校大師LeanNova的幫助,全新博瑞的駕駛質感其實並不遜色於合資B級車。其行駛途中車身的穩定性極好,轉向時抗側傾能力也比較出色,而較為精準的轉向,也讓全新博瑞開起來頗有操控感。
另外,全新博瑞的底盤整體性也非常不錯,再加上車身60%的部分都大量應用了超高強度板和熱成型材料,所以車身剛性極好。在經過顛簸路段時,B級車那種特有的穩重行駛質感,也就是俗稱的高級感,在全新博瑞身上表現的淋漓盡致,對得起其B級車的定位。
寫在最後:
可能很多人看完星瑞,再看全新博瑞不禁會問上一句: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我想這個答案和廉頗當年的反應一樣。
其實拋開產品代際這個問題,單從產品力本身來看,放眼當前B級車市場,面對一些合資B級車,全新博瑞依然具有一戰之力。其三大件、科技配置以及做工用料也都對得起B級車的定位。
所以在我們看來,全新博瑞其實也是一款寶藏車型,更別說目前購車優惠極大,最高兩萬的優惠加上接近萬元的金融補貼,也許你只需要花一臺A級車的錢,就能圓上一個B級車的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