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文明。它不僅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燦爛的文化典籍,更為我們留下了無數珍貴的名勝古蹟。這些古蹟帶著歷史的塵煙,細數著過往的滄桑歲月,見證了一個古老民族曾經的輝煌與榮耀。在這些名勝古蹟中,「萬裡長城」無疑是最能代表中華民族精神的人類奇蹟。
因此,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不吝筆墨,寫下了許多有關萬裡長城的名篇佳句,諸如「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裡」,「長城地勢險,萬裡與雲平」,「危樓百尺跨長城,雉堞秋高氣肅清」等。在所有這些描寫長城的名句中,「不到長城非好漢」無疑是最出名的,人人皆知,堪為絕唱。
那麼,這個名句出自何處呢?出自一代偉人毛主席的經典詞作《清平樂 六盤山》。整首詞最是豪邁自信,僅用這短短7字,盡顯大丈夫氣概。全詞如下:
青平樂 六盤山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捲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作為一代偉人,毛主席不僅具有卓越的政治領導才能,還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和詞人。一路走來,他不僅領導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取得了一次又一次革命性的勝利,還用他的熱情和豪邁,寫下了許多優秀的經典詞作,讓後人充分領略了一位革命領袖的別樣風採。
這首詞是毛主席在革命早期創作的一首經典詞作,最是豪邁自信。1935年9月中旬,在毛主席正確軍事思想的指導下,紅軍攻克了天險臘子口。10月7日,紅軍又在寧夏六盤山擊敗了反動派的騎兵團。而後,又一鼓作氣翻越了六盤山。在翻越六盤山時,詞人心潮澎湃,寫下了這首《清平樂》。
整首詞慷慨激昂,振奮人心,就像一份革命者的宣言書,充滿了革命必勝的堅定信念,自信、豪邁、熱情。上闋情景交融,寥寥數語,便概括了革命者所走過的艱辛進程。首句「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是詞人站在六盤山頂時的所見。時值深秋,天空高遠,雲層疏淡,一行南飛的大雁不禁勾起了詞人內心的無限思念。
為了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詞人遠離故土,經受了重重磨難。現在,為了革命的前途,又不得不離開剛剛建立不久的南方革命根據地。一個「望斷」,道盡多少不舍與無奈。緊接著,詞人話鋒一轉,豪情萬丈地說道「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這一句十分豪邁自信,很好地體現了一代偉人的精神氣質。詞人沒有沉浸在思念中,而是豪情萬丈地說:我屈指一算,紅軍所行的路程已經有兩萬裡,前面將再沒有什麼崇山峻岭了,我們一定會取得革命的勝利。一句「不到長城非好漢」,本是表達紅軍隊伍北上抗日的堅強意志和決心。
當時,國民黨反動派採取「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一味妥協,致使大片國土淪喪。而在毛主席領導下的中國共產黨人,卻歷經重重包圍,堅持北上抗日。這份救國的決心就像萬裡長城一樣牢固,永不改變。對詞人而言,在民族危難時刻,不懼艱險,勇往直前,才是大丈夫該有的氣概。
下闋轉而描寫六盤山的景象。首句「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捲西風」,詞人居高臨下,放眼四周,只見座座高峰上都飄揚著鮮豔的旗幟。這些旗幟在狂勁的西風中舒展飄揚,充滿力量。這種力量,是革命信仰的力量,是革命黨人堅持的力量。一個「漫捲」,寓示了革命力量的依舊強健,革命的火種必將熊熊燃燒。
詞作結尾,「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緊接上句,進一步表現詞人內心的豪情與壯志。詞人手持「長纓」,沒有一絲的疲乏與困頓,依舊充滿激情。他和所有的紅軍戰士一樣,做好了戰鬥準備,只等號角吹響,上陣殺敵,早日趕走賊寇。「何時」二字,足見出詞人此時十分渴望趕到抗日前線,為國殺敵。
整首詞意境開闊,慷慨豪邁,無論是在思想上還是藝術上,都稱得上是一篇名詞佳作。它從誕生之初就廣為流傳,被人們傳唱至今。其中那句「不到長城非好漢」更是享譽中外,成了很多外國友人參觀萬裡長城時必說的一句名言,堪稱絕唱。
(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