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禎的一首絕句,開篇描繪了壯美畫面,最後7字卻盡顯悠閒

2020-12-27 品詩賞詞

詩歌是詩人心境的傳達,更展現了作者的性格特點。大自然多彩多姿、千變萬化,不同的作者從中提取的素材卻不盡相同。有人豁達不羈,眼中常見雄渾壯觀之景;有人多愁善感,就經常注意到落花春去。

其實人生苦短,就需要體驗各種不同的境遇。風和日麗時,心情舒暢;悽風冷雨時,也不必整日悲愁。生命中充滿了無常和不測,就該懂得悠閒恬淡,心態寧靜,不計得失和恩怨,無論大喜或大悲,都可以從容應對。

清代就有一位詩人,在一次危急關頭卻悠然自得,下面介紹王士禎的一首絕句,開篇描繪了壯美畫面,最後7字卻盡顯悠閒。

大風渡江

清代:王士禎

鑿翠流丹杳靄間,銀濤雪浪急潺湲。

布帆十尺如飛鳥,臥看金陵兩岸山。

王士禎為清代著名詩人,順治年間進士及第,曾在康熙年間官至刑部尚書。王士禛一生筆耕不輟,他在文學創作的實踐中敢於突破傳統,重視各種通俗文學,自己的詩歌創作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一年春天,詩人準備去南京辦差,渡江前因為風大浪高,他只好先在燕子磯下泊船,準備等到風定後再渡江。可是大風不僅未停,反而比之前顯得更加劇烈。詩人公務在身、心急如焚,於是不顧危險,冒著大風渡江,之後也記錄了這次渡江的感受。

生活中很多事情值得嘗試,經歷了一次也許就終生難忘。對於王士禎來說,在狂風中渡江本來是不得已而為之,但這次勇敢的舉動不僅讓他重新評估了自己的能力,也見識了壯美的大自然。

詩的開篇就描繪了一幅美麗的江景圖,詩人注意到江岸兩邊的各種建築物,綠窗紅閣,金碧輝映,都被迷濛的雲煙籠罩,顯得若隱若現。作者化用杜甫與王勃的詩句,展現出金陵古都的不凡風韻。「杳靄間」三個字,體現了霧氣飄散過程的渺茫景象。

接下來詩人將視線從遠處移到近處,開始描寫江上的風浪。江面上狂風捲起驚濤駭浪,而湍急的水流,更令人驚異。詩人不顧危險,卻在船上細緻地觀察,銀色的驚濤、雪白的巨浪,匯成一股股急流,不斷地推動著船帆前進。

詩人感慨風大浪跡,更驚奇船兒速度之快。「布帆十尺」,指詩人渡江時乘坐之船;「如飛鳥」,更生動地展現了渡船的輕捷,它簡直快如飛鳥,霎那間就駛出很遠,詩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前三句繪聲繪色地描畫出江面上風大浪急的壯觀景象,如果收尾時繼續描寫,或是發表一下感慨,也是一首不錯的好詩。

但是王士禎確實不凡,他在這樣的驚濤駭浪中不僅毫不慌張,而且最後7字,臥看金陵兩岸山,表現了一種悠然自得的狀態。一個「臥」字,十分細膩地刻畫了詩人興致勃勃的心理,非常值得讀者細品賞玩。

縱覽王士禎的這首絕句,興會意到,意境深遠。作者用鑿翠流丹,描寫江岸建築,紅綠交錯,色彩鮮明;又用銀濤雪浪,展現狂風巨浪,更顯得氣勢雄渾。而「如飛鳥」看似很俗,卻非常逼真地刻畫出浪湧帆鼓的場景。

但是最值得稱道卻是詩人傳達的一種神韻,如此危險的環境中,作者居然還能細心觀察,捕捉靈感,而遣詞造句又綺麗衝淡,盡顯其悠閒的心態。全詩不僅讓讀者領略了古渡口的雄渾壯觀,更令人感受了一種不懼艱難、積極樂觀的精神。

相關焦點

  • 元代才子的一首絕句,構思獨特,不落窠臼,最後7字更值得細讀
    藍天上雲朵簇擁著,悠閒地徜徉;田野中蝴蝶嬉戲著,自由地飛翔。還有那遠道而來的燕子,也在人家的屋簷裡,婉轉地歌唱。北宋的晏殊就喜歡描寫燕子,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既有一份眷戀,也好像在表達深婉的人生感觸。南宋的辛棄疾卻說,燕子幾曾歸去,只在翠巖深處,也抒寫了一種人生的曠達感受。
  • 李白最有氣勢的一首詩,開篇7字便令人叫絕,驚豔了千年!
    《望天門山》是李白初次出蜀途徑天門山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主要描寫的是李白舟行江中順流而下遠望天門山的情景。在這首詩中,你既能看到天門山雄奇壯觀的景色,也能體會到江水浩蕩向東奔流的磅礴氣勢。尤其是開篇7字便具有了氣吞萬裡如虎的氣勢,歷代以來均令人叫絕,驚豔了千年。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李白的這首《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 明代的一首絕句,樸實卻並不平淡,最後7字充滿哲理
    下面介紹明代的一首絕句,樸實卻並不平淡,最後7字充滿哲理。題畫菜明代:于謙青紫均沾雨露恩,一團生意淡中存。食前方丈倘來物,大節還須咬菜根。這是一首題畫詩,作者有很多三教九流的朋友,其中既有詩人,也有畫家。有一次于謙去一位朋友家做客,忽然看見牆壁上掛著一幅很特別的畫作,圖中展現的是各種蔬菜。作者一看就覺得非常親切,於是便題詩相贈。前兩句的意思是說,大自然中的花果蔬菜各色各樣,但都要經受雨露滋潤,才能茁壯成長,天然的生命力就保存在素淡之中。
  • 王之渙最有爭議的五絕詩,20字冠絕古今,最後2句更是千古絕句!
    原題:王之渙最有爭議的五絕詩,20字冠絕古今,最後2句更是千古絕句!鸛雀樓,又名鸛鵲樓,位於山西省永濟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黃河東岸。因時有鸛雀棲其上而得名,鸛鵲樓始建於北周 ,由於樓體壯觀,結構奇巧,加之周圍風景秀麗,唐宋時期諸多的文人墨客登樓賞景後留下了很多不朽的詩篇。
  • 劉長卿一首寫雪的詩,一開篇便是驚豔了世人,成為了千古絕句!
    唐詩作為是中華文化的象徵,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了它的文學價值,在唐一朝,湧現出了一大批的詩人,他們用自己手中的筆,寫下了一首首優美的詩篇,在這些詩篇中,詩人在那有限的篇幅裡,儘可能地表達出了自己的情感,也正是這一份情感的融入,使得每一首詩,都煥發出了勃勃生機。
  • 七言絕句中最美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讀起來讓人唇齒留香
    比如晚唐與李商隱合稱「小李杜」的杜牧,是寫七言絕句的高手,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來的沉鬱氣質,往往更能讓人感懷頗多。不論是他洋洋灑灑的《阿房宮賦》,還是他「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的自我感懷,又或是《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暗諷,無不充斥著傷感的滋味。
  • 龔自珍的一首絕句,開篇就飽含哲理,後兩句更令人回味
    一首好詩,總是凝聚著作者辛勤的汗水,以及不俗的才情。詩人有時登高遠眺,心裡湧起不盡的遐思;有時凝思默想,腦海中構思著傳世的篇章。春暖花開時,李白吟詠燕草秦桑,感懷春風何事入羅幃;夏木陰陰處,王安石抒寫暖風幽草,詩人居茅屋觀流水,自得其樂。
  • 王安石的一首古詩,開篇運用比興手法,最後7字更顯凜然氣概
    下面介紹王安石的一首古詩,開篇運用比興手法,最後7字更顯凜然氣概。君難託北宋:王安石槿花朝開暮還墜,妾身與花寧獨異。憶昔相逢俱少年,兩情未許誰最先。感君綢繆逐君去,成君家計良辛苦。人事反覆那能知?讒言入耳須臾離。嫁時羅衣羞更著,如今始悟君難託。君難託,妾亦不忘舊時約。
  • 宋代才子的一首絕句,畫面逼真又熟悉,讀完令人倍感溫馨
    下面介紹宋代才子的一首絕句,畫面逼真又熟悉,讀完令人倍感溫馨。夜歸宋代:周密夜深歸客依筇行,冷燐依螢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徑滑,竹窗斜漏補衣燈。周密,字公 謹,號草窗,南宋文學家。他曾在南宋德右間為義烏縣令,入元後隱居不仕。周密的詩文都有成就,一生著述較豐,其詞效法姜夔,清雅秀潤,與詞人吳文英並稱「二窗」。
  • 魯迅很硬核的一首詩,開篇7個字就讓無事生非者無言以對,太酷了
    「硬核」二字是2019年才流行起來的網絡用語,筆者認為這是近幾年最有趣、最有內涵的流行語之一,而在千年文壇,也有不少「硬核」詩。而一向性格頗好的杜甫,聽到不少狂妄之徒貶低初唐四傑,氣得不行寫了首《戲為六絕句》,「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直接指出對方會身名俱滅。而到了現代,能稱得上「硬核」的文人,大家最熟悉的應該就是魯迅先生。敢說敢做,敢寫敢罵,一向是魯迅先生的風格。
  • 陸遊的一首謝池春,開篇就壯懷激烈,最後7字卻令人唏噓不已
    下面介紹陸遊的一首謝池春,開篇就壯懷激烈,最後7字卻令人唏噓不已。謝池春·壯歲從戎南宋:陸遊壯歲從戎,曾是氣吞殘虜。陣雲高、狼煙夜舉。朱顏青鬢,擁雕戈西戍。笑儒冠、自來多誤。功名夢斷,卻泛扁舟吳楚。漫悲歌、傷懷弔古。煙波無際,望秦關何處。
  • 李賀16歲寫下一首詩,開篇7個字氣吞山河,最後兩句讓人落淚
    拜訪韓愈之前,李賀做足充分準備,熬夜寫下一首詩,開篇7個字就有氣吞山河之勢,全詩都是千古名句,尤其最後兩句,讀後讓人不禁落淚。《雁門太守行》唐代:李賀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 魯迅的一首詩,開篇就飽含哲理,最後7個字更難以辯駁
    下面介紹魯迅的一首詩,開篇就飽含哲理,最後7個字更難以辯駁。答客誚作者:魯迅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作者沒有鋪敘事情的原委,但開篇就富有哲理。詩人說,對子女沒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傑;憐愛孩子,怎見得就不是大丈夫呢?作者有力地回擊了那些抽象地玩弄「有情」和「無情」的論客,自噓的人並不就是英雄;攻擊別人憐子、顯示自己無情,更是卑鄙可笑。後兩句採用比喻手法,更加生動形象,「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
  • 王士禎:風流不見秦淮海,寂寞人間五百年
    蒲松齡有一位叫王士禎的好友寫過這樣一首詩:姑妄言之姑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料因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詩。——王士禎《題聊齋志異》那是兩人於康熙二十三年在淄川相見之後的第一次書信往來。時任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講學士的王士禎初遇在畢際有家做塾師的蒲松齡,二人一見如故。王士禎對《聊齋志異》的推崇極大地鼓勵了蒲松齡,兩人就此成為知己。
  • 蘇軾最狂傲的一首詞,開篇7個字大氣磅礴,最後一句霸道無比
    蘇軾曾寫下一首最狂傲的詞,開篇7個字大氣磅礴,最後一句霸道無比。《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 張旭把《桃花源記》改寫成一首詩,短短28個字,描繪出世外桃源
    正因為桃花源是世世代代的追求,所以才會不斷有文人歌頌它、期盼它,唐代的張旭則直接把《桃花源記》改寫成一首詩,只有28個字,卻能讓人感受到世外桃源的寧靜祥和。桃花溪張旭 〔唐代〕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這首七言絕句是一種文體的轉換,我們如今經常將詩歌轉換成散文,張旭是將散文轉換成詩歌。
  • 韓愈很浪漫的一首詩,開篇就想像奇特,最後14字更令人動容
    一首詩有一個令人驚異的開篇,又有一個耐人尋味的結尾,必然會讓無數人感到驚豔。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寫作也是如此,好的開篇可以統領全文、提綱契領,但如果虎頭蛇尾,也會令人遺憾。比如白居易的《憶江南》,開篇「江南好,風景舊曾諳」,強調自己的親身感受,令人信服;結尾「能不憶江南?」以反詰作結,作者無疑問而提問,卻加強了所肯定的意思。雖然全文只有短短的27字,作者卻非常用心地處理好了這些細節。下面介紹韓愈很浪漫的一首詩,開篇就想像奇特,最後14字更令人動容。
  • 元稹水平高超的一首絕句,語淺情深,波瀾起伏
    下面就分享元稹水平高超的一首絕句,語淺情深,波瀾起伏。 這是一首懷念舊日情人的七言絕句,元和十四年,距元稹初識雙文(即鶯鶯)已經過去整整二十年了,但由於天欲明未明、人半夢半醒之際的「鐘聲」,契合了當年的特定情境,便立即引動「二十年前曉寺情
  • 詩人描寫景色的9大絕句,美到想哭,一生珍藏
    我們面對這些絕句描述的景色,似曾相識,而又求之不得,只好在心中反覆讚嘆,不時玩味。所謂「看景不如聽景」,美好的詩句,如臨其境,讓人心曠神怡,難以自拔。今天喜哥為你精選了詩人描寫景色的9大絕句,句句美到想哭,精彩絕倫;一生珍藏,享受終身。精彩美句,浩如煙海,精選9句,也非易事。
  • 楊萬裡的一首七律,全文只有一個雨字,描繪了雨後的驚喜之情
    一首優秀的詩歌都需要精心構思,不僅需要一個良好的開篇,還要有一個令人回味無窮的結尾,而中間的過渡與轉折也非常有講究。但是凡事都有一個度,如果太過刻意地追求完美,有時反而弄巧成拙。下面介紹楊萬裡的一首七律,全文只有一個雨字,描繪了雨後的驚喜之情。喜雨南宋:楊萬裡欲知一雨愜群情,聽取溪流動地聲。風亂萬疇青錦褥,雲摩千嶂翠瑤屏。行人隔水遙相語,立鷺摧枝忽自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