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16歲寫下一首詩,開篇7個字氣吞山河,最後兩句讓人落淚

2021-03-05 史學界的9527

李賀,字長吉,中唐赫赫有名的詩人,有人稱他是繼屈原和李白之後,又一個浪漫主義詩人,這一點無法反駁。但是,他的浪漫與李白不太一樣,李賀常用些險韻奇字,以鬼仙為題材,想像力極其豐富,給人一種詭異華麗之感。如果說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那麼李賀就是鬼才,所以他被稱為「詩鬼」。

根據史書記載,李賀屬於皇室宗親,先祖李亮是李淵的叔叔。雖然家道中落,早已失去貴族的光環,與普通百姓沒多少區別,但李賀對自己高貴的血統非常自豪,每次寫自薦信的時候,都會加上「唐諸王孫李長吉」。另外,李賀的父親,與杜甫是表兄弟關係,也許是遠方親戚,但不管怎麼說,李賀應該叫杜甫一聲杜伯伯。

七歲下筆成詩,李賀無愧於神童的名號,在父親去世後,原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酒香不怕巷子深,李賀比別人更用功,況且他天資聰慧,名氣與日俱增,十五歲就名滿京城,知名度甩同齡人幾條街。若想踏入仕途,實現遠大抱負,光有名氣是不夠的,要找到願意出手相助的貴人。

當時的文壇大佬韓愈,對有才之士非常重視,推舉過很多文人。李賀決定謁見韓愈,即使不能立即當官,至少混個臉熟,給韓愈留下深刻印象。拜訪韓愈之前,李賀做足充分準備,熬夜寫下一首詩,開篇7個字就有氣吞山河之勢,全詩都是千古名句,尤其最後兩句,讀後讓人不禁落淚。

《雁門太守行》

唐代:李賀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這是一首描寫古代戰爭場面的詩歌,題目並非李賀原創,而是古樂府曲調名。雁門位於現在山西的西北部,作為長城上的重要關隘,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自古就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的說法。唐朝時期,北方突厥囂張無比,經常侵擾大唐邊關,為了防禦敵軍,在雁門駐紮大量將士。

或許李賀從未到過雁門關,但他可以想像出戰爭的場景,無需身臨其境,就能寫出膾炙人口的作品。如同範仲淹沒有去過嶽陽樓,隨便查閱一下資料,就創作了千古奇文《嶽陽樓記》。詩歌注入詩人的靈魂,如果缺乏想像力,很難有非常高的成就,李賀比較幸運,天生具備這種能力。

且看「黑雲壓城城欲摧」,表面上是描繪天氣惡劣,黑雲積壓在空中,無形的壓力讓人喘不過氣,實則是指敵軍數量太多,一波又一波地逼近雁門關,大戰一觸即發。「甲光向日金鱗開」,既然敵軍出現,坐以待斃肯定玩完,將士們嚴陣以待,身披鎧甲,遠遠望去,如同金光閃閃的金鱗,氣勢壓過敵軍。

通過「黑雲」與「金鱗」的對比,彰顯出大唐軍隊的氣勢。頷聯「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敵軍吹響進攻號角,唐軍毫不膽怯,雙方打了起來,悲壯的場面驚天動地,一直持續到夜晚。援軍很快到來,「半卷」二字耐人尋味,說明援軍悄悄前行,準備對敵人發動突然襲擊,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此處的「易水」用得很巧妙,既說出戰場所在的地點,也表現出唐軍視死如歸的豪情,明知敵眾我寡,卻沒想過退縮。本打算擊鼓反擊,結果因戰鼓上的冰霜太厚,幾乎敲不響。即便如此,將士們依舊充滿鬥志。尾聯「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化用黃金臺招賢納士的典故,表明以死報國的決心。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誰都懼怕死亡,但江山社稷面臨危難之際,將士們忘記了害怕,無論敵人多麼強大,從未想過退縮,提著刀劍奮勇殺敵,只為報答皇帝的恩情。讀完此詩,腦海中湧現出悲壯的場景,被震撼的同時,也情不自禁浸溼眼眶。李賀寫這首詩的時候,只有十六歲,以「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表達出為朝廷效力的心願。

只可惜,李賀仕途不順,因才氣過人遭到嫉妒,被取消參加科舉的資格。後來,在韓愈極力推薦下,李賀得到從九品的官職,做了三年多都沒有晉升,憤然辭官且離開長安,回到故鄉昌谷。李賀之後擔任過幕僚,但沒多久又失業了,憂憤成疾的他,二十六歲鬱鬱而終。

相關焦點

  • 1200多年前李賀寫下網紅詩,引得後人爭相模仿,但是無人能夠超越
    少年時代的李賀身上有一種天生的貴族氣息,而且才華橫溢,可是他的命運卻與大多數的落魄貴族一樣,始終是沒有人欣賞,直到他20歲那一年,他寫下了一首《雁門太守行》,他自信滿滿地把這首詩送去給當時的一代文宗韓愈品鑑。
  • 李賀最有氣勢的一首詩,開篇第一句就氣勢磅礴,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李賀是屬於那種天才詩人,少年時代就表現出了過人的才華,寫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經典名篇,而且他只活了二十六歲,但是留下的作品,卻是驚豔了整個大唐詩壇,其中一些經典的詩句,更是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後世無數的詩人還引用過,例如「天若有情天亦老」、「男兒何不帶吳鉤
  • 魯迅的一首詩,開篇就飽含哲理,最後7個字更難以辯駁
    下面介紹魯迅的一首詩,開篇就飽含哲理,最後7個字更難以辯駁。答客誚作者:魯迅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可是因為魯迅的原因,海嬰才出生不滿兩月,就被一些人在報紙上罵了兩三回。答客誚(qiào,譏諷),就是魯迅先生回應對方的挑釁和謾罵,同時也表明自己作為一位革命戰士的立場。
  • 李賀最有氣勢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28個字,但是通篇寫得氣勢磅礴
    我個人是很喜歡李賀的詩,尤其是他的那首《金銅仙人辭漢歌》,可以說是唐詩裡最具有影響力的一首作品,通篇句句都是經典,特別是裡面的那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更是被無數人模仿。那麼除了《金銅仙人辭漢歌》之外,還有這首《南園十三首.其五》,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通篇氣勢磅礴,讀來也是讓人熱血沸騰,這樣的作品最是值得我們去細細品讀。
  • 李賀這首詩一開篇就是經典,通篇寫得很有氣勢,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中唐詩人李賀這一句詩被後世無數的詩人化用,但是從來沒有被人超越過,一位年輕的詩人,卻是能夠寫出如此經典的詩句,當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儘管唐朝從來都不缺少天才,但李賀身上的那種天才氣質無人能及。試想他一生只活了短短的二十六歲,卻留下了無數流芳百世的名篇佳作,其中有大部分的作品都是膾炙人口。
  • 黃庭堅7歲時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蘊含人生大智慧,令人深思
    黃庭堅7歲時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蘊含人生大智慧,令人深思根據《桐江詩話》記載,皇祐三年辛卯,黃庭堅的父親黃庶曾邀請了幾位詩友在家飲酒吟詩。其中一位說道:「久聞令郎少年聰慧,何不讓他也來吟一首?」於是7歲的黃庭堅便以牧童為題寫下了這首詩。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詩,開篇便是千古妙語,連韓愈讀後也讚嘆不已!
    如果說李白屬於天才型詩人,那麼李賀絕對屬於「鬼才」型詩人。他年少成名,是典型的「神童」:七歲就會寫詩,尤其擅長快速即興作詩,可以與當年那位五歲就能援筆成詩的方仲永相媲美了。但是與初唐的王勃一樣,在自己26歲時,生命就戛然而止,實在令人嘆息。但是李賀在這短短的二十幾年時間裡為我們留下的詩篇卻很多,可以說篇篇經典,由於他的詩常帶有奇怪詭異之感,而且詩作中反映出了他極為豐富的想像力,因此後人給了他一個非常符合他風格的稱呼——「詩鬼」。
  • 魯迅很硬核的一首詩,開篇7個字就讓無事生非者無言以對,太酷了
    「硬核」二字是2019年才流行起來的網絡用語,筆者認為這是近幾年最有趣、最有內涵的流行語之一,而在千年文壇,也有不少「硬核」詩。詩題目中的「誚」字,意思是譏諷,題目就表明了這就是為了回復一些無恥之輩的,能讓見慣了大風大浪的先生這麼生氣,這人到底做了什麼?1929年秋天,先生唯一的兒子周海嬰出生,中年得子自然高興。於是在兒子周歲時,就約了幾位親戚和好友一同來參加周歲宴,這本是無可厚非的事。
  • 黃庭堅一首抒情小詩,開篇的兩句看似很平淡,但是最後兩句很經典
    以他這首《鄂州南樓書事》來說,開篇的兩句就看似很普通,可是最後兩句又是很唯美,寫出了不一樣的夏日夜景。當時黃庭堅剛從被貶之地回到湖北,對於他來說能夠回來,已經是一件幸事,所以在這首詩中,他正是以一種極為抒情的筆觸描寫了當時的心境,還有周圍唯美的風景,可謂是情景交融,寫得極為有唯美,同時又流露出了淡淡的憂傷,這樣的作品其實是最不容錯過,值得我們細細去品讀。
  • 白居易對初戀念念不忘,大雨之夜寫下一首詩,開篇兩句催人淚下
    古代門當戶對很重要,白居易家境殷實,父親還是個官員,而湘靈只是普通人家的姑娘。白居易的母親認為,雖然湘靈知書達理,長得也非常漂亮,但她配不上白居易。就這樣,在母親的幹涉下,白居易娶湘靈的想法破滅。貞元十四年,二十七歲的白居易,為了前程和家族使命,前往江南投奔叔叔。
  • 韓愈很浪漫的一首詩,開篇就想像奇特,最後14字更令人動容
    一首詩有一個令人驚異的開篇,又有一個耐人尋味的結尾,必然會讓無數人感到驚豔。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寫作也是如此,好的開篇可以統領全文、提綱契領,但如果虎頭蛇尾,也會令人遺憾。比如白居易的《憶江南》,開篇「江南好,風景舊曾諳」,強調自己的親身感受,令人信服;結尾「能不憶江南?」以反詰作結,作者無疑問而提問,卻加強了所肯定的意思。雖然全文只有短短的27字,作者卻非常用心地處理好了這些細節。下面介紹韓愈很浪漫的一首詩,開篇就想像奇特,最後14字更令人動容。
  • 李白最有氣勢的一首詩,開篇7字便令人叫絕,驚豔了千年!
    尤其是開篇7字便具有了氣吞萬裡如虎的氣勢,歷代以來均令人叫絕,驚豔了千年。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李白的這首《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從這裡的「斷」、「開」字,可以看出李白在描寫天門山形態特徵之餘,還著重寫了浩蕩東流的長江衝破天門山奔騰而去的磅礴氣勢。彷佛天門東、西兩山本來就是一個整體,它負責阻擋著洶湧的長江水,但卻被長江衝開了一條「天門」,使得它中斷而成為東西兩山。稍加想像,便能體會到開篇7字,所帶來的氣吞萬裡如虎的氣勢。
  • 李賀寫詩夜謁韓愈,詩中場面奇幻無比,王安石卻說前兩句「不通」
    李賀的作品,向來以詭異奇特而著稱。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賀曾以一詩夜謁韓愈,得到對方的極力讚賞,王安石卻說詩的頭兩句寫得「不通」。宋人為了解決詩中的「BUG」,特地為李賀搗鼓出了一個「新版本」。明朝的大才子楊慎為了力挺李賀,直接罵王安石是個不懂詩的老古董。
  • 李白的這首詩,僅開篇7個字,就美到了骨子裡!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清平調·其一》,便是唐代詩人李白筆下絕美的一首詩。與其他詩歌詠美景、美物不同的是,李白這首詩既歌詠了美物,也歌詠了美人。  首先,詞的開篇7字「雲想衣裳花想容」,李白便直接對楊貴妃的形象進行了具體刻畫。即雲想變作楊貴妃的衣裳,花想變為楊貴妃的容貌。當然,也可以說楊貴妃的衣裳象雲,楊貴妃的容貌象花。
  • 「詩鬼」李賀最著名的十句詩詞,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李賀擅長樂府歌行,他的詩詞詞採瑰麗,意境奇特,富浪漫色彩,有《李長吉歌詩》傳世。語出唐·李賀《南國十三首》。男子漢大丈夫,為什麼不帶著刀槍上戰場?收復那五十州的失地。這兩句詩詞說明了詩人的豪情壯志,和那想要建功立業的偉大決心。語出唐·李賀《浩歌》。不要在那像「丁都護」一樣哀傷的樂曲中狂飲做了,世上的英雄本來就不屬於特定的哪類人。語出唐·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
  •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鬼詩,空靈飄渺,卻落選《唐詩三百首》
    不過幸好她不是個愛鑽牛角尖的人,你若無情吾便休,想通的她很快便恢復了健康,又開始與那些公子遊山玩水,只談風月不談情。最後他在西泠橋畔蘇小小修建了一座墓,生在西泠,死在西泠,葬在西泠,也算不負她一生愛好山水之意。後來很多文人墨客都曾為她寫詩作賦,而李賀的這首是最為出彩的。
  • 詩鬼李賀 | 他只活了27歲,憑什麼讓人懷念千年?
    沒想到這小孩竟然一個人跑去墳場,研究墓志銘。甚至喊他回來吃飯都不願意。家人問他:告訴我你的夢想是什麼?這孩子平日裡呆滯的眼神此刻卻閃著光:寫詩!家人告訴他:「哎呀,現在哪還流行寫詩啊,這都流行寫散文了噻。而且,李白杜甫他們,一個「詩仙」,一個「詩聖」,好詩都被他們寫完了。不過他們開創了條條大路,你可以照著他們的路子繼續創作。」
  • 李白最肉麻的一首詩,赤裸裸地追捧楊貴妃-開篇兩句被人廣為傳頌
    李白最肉麻的一首詩,赤裸裸地追捧楊貴妃-開篇兩句被人廣為傳頌 朋友們大家好,中國有非常多優秀的詩詞,如果要說到最鼎盛的時期應該就屬於唐朝的詩了,一直到現在都還在被人們歌唱流傳,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更多的興趣樂趣,讓我們在現實生活當中去感受過去的那份或灑脫、或悲痛。
  • 唐朝著名醜男寫下一首詩,其中兩句,安慰了世人上千年
    很多人都覺得此女是偽粉,但也可以通過此事想像羅隱有多醜。當然,羅隱雖醜,但他的才華卻不是虛的。他在人生低谷時寫下一首詩,其中兩句安慰了世人上千年。這首詩名為《自遣》。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除了貌醜,羅隱身上還有一個標籤,那就是「十上不第」。
  • 李賀的一首詩,全文無一竹字,卻句句寫竹,更顯脫俗品質
    唐代詩人李賀從小在家鄉昌谷度過,那裡林茂竹深、鳥鳴魚躍,優美的自然環境,涵養了詩人的性情,也為他的詩歌創作天才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李賀自幼聰慧,卻體弱多病,不到18歲就頭髮斑白。下面介紹李賀的一首詩,全文無一竹字,卻句句寫竹,更顯脫俗品質。竹唐代:李賀入水文光動,抽空綠影春。露華生筍徑,苔色拂霜根。織可承香汗,裁堪釣錦鱗。三梁曾入用,一節奉王孫。李賀,字長吉,雖然只活了短短27歲,卻是我國文學史上一位極富才華的著名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