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是一個很難被標籤歸類的導演。」《是枝裕和:再次從這裡開始》的譯者匡匡在新書活動上這樣說。日前,在上海陰雨綿綿的下午,東方出版中心在藝倉美術館舉辦了是枝裕和導演最新作品的新書見面會,譯者匡匡和作家、翻譯家於是與現場的百名觀眾,暢聊熒幕內外的是枝裕和,分享書中、電影中的驚喜與悸動。
圖說:《是枝裕和:再次從這裡開始》 官方圖
是枝裕和導演是當代世界影壇最為耀眼的日本導演之一,去年憑藉《小偷家族》斬獲坎城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其他代表作也拿遍了國際各大影展的重要獎項。近日剛剛面世的《是枝裕和:再次從這裡開始》,是是枝裕和的最新特輯。不同於之前的小說和專著,這本書內容形式更為豐富。是枝導演不僅袒露了影響自己最深的六十六部電影,還在與影視圈友人(如利利·弗蘭克)的輕鬆對談中,深入暢聊情慾、真實、鏡頭語言等話題,金句頻出。能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小偷家族》等影片的靈感來源,和背後的故事。此外,書中還收錄了是枝裕和從未面世的隨筆、日記、書信,奉俊昊、樹木希林、朱麗葉·比諾什等人撰寫的導演印象,是枝裕和年表和作品解析,真實呈現了是枝導演在螢屏內外的電影世界。
現場參加活動的讀者看過是枝裕和電影最多的是《無人知曉》《步履不停》《海街日記》,有讀者站起來提出,是枝裕和的每一個主題其實都很殘酷,但他從來都沒有把一個殘酷的事情,及怎麼樣面對這件事情拍得非常驚心動魄。相反他每一個電影都輕描淡寫,看他每一部電影都覺得好像雲淡風青,好像夏日、煙花、穿浴衣等等,都是非常美麗的一個個場景,也從來沒有誰大聲地說話。就是在這樣一個靜悄悄的狀態當中,看著這些人是怎麼樣把他們人生當中的殘酷和悲劇度過去的。
圖說:是枝裕和 官方圖
譯者匡匡和嘉賓於是就書中展現的真實的是枝裕和給現場讀者做了先行預告,同時,也就是枝裕和導演早年拍紀錄片經歷帶來的影響、導演身上的「治癒」「社會派」標籤、家庭主題與死亡的呈現等話題,做出了深入而精彩的對談。「一個導演從紀錄片起家的話,就一定會特別熟悉在真和假,真和虛之間的把控,找到一個特別平衡的位置。」匡匡說。談到書中透露的是枝導演拍戲時的各種小插曲,引起現場一片笑聲。
於是認為:「是枝裕和的電影非常具有文學性,這種文學性不僅體現在他給人物所設定的一些金句上,最重要的是在一些對於鏡頭、對於細節事物的處理上。」匡匡也回應「看電影這件事本身是讓我們生命更豐富、更幸福的一件事」。最後,本書責編還透露,會將所有讀者、影迷的反饋、讀後感、嘉賓語錄,以及活動照片製作成「書外之書」,送給因拍攝新片而無法到現場的是枝導演本人,也期待有更多讀者通過線上渠道參與到給導演送心聲的活動中來。(新民晚報記者 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