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來望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 故鄉何處是 忘了除非醉

2020-12-22 一詩一文

一詩一文 每一天的原創詩歌和夢想,不要再和我擦肩而過

【關於故鄉的句子,句句戳中離人心】

1.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

2.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

3.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4.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5.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6.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

7.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8.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

9.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10.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11.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組詩】文/空谷幽蘭 楊玉鳳

《鄉戀》

你生養了我,我要年輕了你!

————題記

泛濫的鄉思決了堤

熾痛的愛撞擊著胸膛

熱血噴湧成河

它將流向哪裡呀

泥瓦屋石縫兒中的呻吟

夜夜土炕上的囈語

穿越時空聲聲喚著兒孩的乳名

循著那聲音我看見

父親犁好的田小苗好綠好綠

母親蒸出的窩頭還冒著白氣

灶堂裡的火暖暖地笑著

祖母簸箕中玉米粒拋出的弧線

繫著鴨牽著雞

石磨蹲坐在門前的老樹下

數著枝幹上交錯的瘢痂,若有所思

只是

那個一邊唱著「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一邊跳著猴皮筋的羊角辮呢

那個當街亂燃爆竹,常把雪球塞進人家褲兜子的小淘氣包呢

老屋笑而不語

它知道

羊角辮,淘氣包都丟不了

因為

他們的夢

他們的魂

他們的根

都留在了這裡

我扔下了丈量世界的囂張

盈盈的目光投向你

輕撫你裸暴突起的筋脈

毫不吝惜地把生命的漿液注入你的身體

你生養了我,我要年輕了你

貼著的每寸肌膚

呼吸著彼此亙古不變的默契

這時

我聽見來自地層中

不!是來自我心底裡的聲音我永遠熱戀

熱戀那片叫故鄉的土地

《爸的自留地》

不用丈量

就能摟得下的經緯

一頂草帽

就能遮住的方圓

埋葬了老爸的青春

繁盛了一家人的期許

如今,你雖靜靜地躺在

時光的塵世裡

堅硬軀殼下柔軟的靈與肉

卻不能愜意地吟風誦雨

四季撕咬著你的每條神經

鐵鏵犁出的瘢痂裡

新生出的仍舊是同老爸

相伴的那些故事

和故事裡的那些殘缺或是圓滿

三:《老榆樹》

我深愛著你

多少年了

一直有個心願

為你,寫點什麼

那就從一個特殊的儀式開始吧

一個吉日

一條紅絲帶

一棵老榆樹

一個小女孩

一段不知是不是前世就結下的緣

清晰地記得

我怎樣用胸膛中異樣的跳動

接受了又一娘親

你怎樣用腰上那無血的「臍帶」

拴住了又一兒孩

為了我,為了我

你什麼也都甘願

刻在年輪裡的生命之重

於你

是不變的海枯石爛

愛使然

你向下的根越扎越深

向上的枝越展越繁

遮風,擋雨

避日,陪伴

一天又一天

我的羽翼漸漸豐滿

飛出大山尋夢

路上

我從未感到孤單

娘親手中的線喲

是我血液中翻騰的暖

是我心尖上跳躍的火焰

如今

時空相隔

但依然

線鎖相思夢,夢中滿是你綠乳似的榆錢兒

四:《老井》

歲月更迭

村中的那口老井

比留守的孩子更早地觸摸到孤獨

他變得更沉默了

常常出神地望向天空

一片雲和偶爾飛過的一隻鳥

於他

竟成了夢裡的驚鴻

欲留無計

晨光中擔水的漢子

烈日下嬉戲的孩童

夕陽裡洗菜的村婦

還有花香,鳥語

記憶針一樣刺痛著他的神經

四壁上的瘦石更緊地擁著寒泉

轆轤倦怠地打著瞌睡

井繩一圈又一圈緊縮在一起

沒了生氣的你

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可我

總能聽到井底隱隱的水聲

水聲中是固執而卑微的愛

這愛

點點滴滴

滴破故鄉心

牽出思鄉情

你每點下一個贊,我的心上就多開出一朵花來。更多原創美詩:

你鐫刻了多少人間的驚奇 而這人間 我卻只想以你作為標題

我為你寫下了四季花朵 想贈你不敗的花期和一場盛大的怒放!

別人用溫柔形容你 我用你形容溫柔

掉頭一去是風吹黑髮 回首再來已是雪滿白頭

把詩經用草木唱和 吟喜悅盛大和落花滿地 來一杯花釀 來一場淺醉

作者 |原創詩文|楊玉鳳,筆名空谷幽蘭。教育工作者,愛好文學,尤愛詩詞歌賦。常用文字記錄生活,抒發情懷。願用筆耕犁心田,墨香洇染芳滿園。(開篇句子來源各處侵刪 感謝美文佳作)

圖|林劍龍/山水(一詩一文原創手寫)(動態圖來源堆糖侵刪 感恩美圖美字)

相關焦點

  • 純音樂《故鄉的原風景》——悠長深情夢回故裡
    說到故鄉的原風景的創作背景,和自然風景是分不開的,還有另一點,是充滿禪意的生活方式,如同禪宗的「自性清淨」說,講究的是最上之禪,從空出有,如蓮花之清淨不染,SOJIRO(即宗次郎先生)在遠離塵囂的環境中,自己製作陶笛,並且進行耕田,種植等農作(他還說過陶笛就是對空氣的耕種)才會有這樣出塵的作品誕生。
  • 《聲音》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回到故鄉即勝利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文章是《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回到故鄉即勝利》,如果您喜歡我們的這期節目,請在下方留言。回鄉偶書•賀知章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古語有言:七十古來稀,八十耄耋。一位唐代詩人能活到耄耋之年,簡直可稱為長壽達人。放在今天比百歲老人還百歲,理應舉家相聚同歡慶,孝子賢孫齊繞膝。
  • 端午一問今千載,滄桑何處是故鄉
    ---唐 殷堯藩《同州端午》歲月無情,風霜漂白了烏黑油亮的鬢髮那個風華正茂的小夥子而今已是銀髮垂肩的蒼顏老人從出走到歸來中間已經隔了三十五個端午節了看到有陌生人到來,故鄉的兒童很好奇就跑過來,熱情詢問:來我們這裡,老人家,您有事嗎詩人回答說:我這是回故鄉啊
  • 燕燕:依稀照我從前月
    人何似,飄零草木,隨遇託身名。誰迎,風色裡,葳蕤輕紫,四野行行。夢中也曾諳,移向深庭。欲忘幾番復往,海邊露,怎許卿卿。因緣事,花開葉落,一嗅慰平生。 逆旅隨波何所戀。燕子歸來,還向梁簷看。春去桃源驚夢晚,人藏江海光陰換。逐浪空回蘆葦岸。欲問前程,拋去天涯遠。
  • 純音樂 |《故鄉的原風景》
    背井離鄉多年,才明白,他鄉只是徵途,故鄉才是歸宿。宗次郎的《故鄉的原風景》把我們深沉的情感引到自然山川的美景,並恰到好處地融入其中。通過大自然來表達自己濃鬱的情感,使它充滿了人性的溫情,卻不帶一絲人間的煙火味兒。莎士比亞說,無言的天真,往往比說話更能打動人心。一個人的成長,不是從天真走向世俗,而是從俗世回到天真。
  • 古來聖賢多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酒,很愜意、很真率。  盧綸說:舞態兼殘醉,歌聲似帶羞。   杜牧說: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儲光羲說:醉來忘卻巴陵道,夢中疑是洛陽城。   袁凱說:今夕為何夕?他鄉說故鄉。看人兒女大,為客歲月長。戎馬無休歇,關山正渺茫。一杯柏葉酒,未敵淚千行。   李清照說: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沉水臥時燒,香消酒未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