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兩種小面,一種是重慶小面,一種是開在外地的重慶小面,只有前一種是美食。」但凡吃過的朋友,大概都能深深認同小面的地域性。
©kims_ang
隨著《舌尖》、《嘿,小面》等紀錄片的大火,重慶小麵館在北上廣深哈爾濱等城市遍地開花。
就像陳曉卿老師在書裡寫的那樣:每次聽到小麵店開業消息,都會第一個喊:耶,我去!但每次吃回來又都會說:切,我去!
外地重慶小面的味道,走樣走得太誇張了,我都替在外地讀書或者工作的重慶人難過,到底給本尊抹黑的外地小面犯了哪幾宗罪,食堂君總結了以下幾項:
一,以為重慶小面就是麵條加辣椒,加了幾滴紅油就敢叫重慶小面的店家,不在少數,甚至有明目張胆的店家,將蔥油拌麵/陽春麵加點澆頭,連辣味都沒有,就敢冒充小面。
二,豌雜麵加的豌豆沒煮爛,一顆顆飽滿光滑,有的店家甚至和酸辣粉一樣,加的是金黃酥脆的炸黃豆。
三,味道欠缺層次,佐料嚴重不全,只放了幾樣醬油鹽糖醋,也好意思叫小面?!
四,小面配菜則視乎店主心情亂加,加小白菜、滷蛋、酸豆角的我都吃過…
▽
給大家看一下外地的重慶小面是怎麼樣的
©kimsohyun1988
出了重慶的地頭吃小面,多半要吃出一肚子氣來,只有本地的小面,真的不擺了,路上隨便找一家都好吃!
在重慶吃小面,嫌二兩幹溜不夠吃,還要再加一碗豌雜才滿足。
正宗的重慶小面,乍一看只有一坨素淨的細面和紅湯,非常貌不驚人,但隨著筷子的攪拌翻動(重慶話叫「霍」),每根麵條裹上了紅豔噴香的調料後,一口下去,麻、辣、鮮、香、爽滑…各種味型在舌尖緩緩釋放,迴旋,第一口足以達到三千煩惱可頓消的境界。
©columbium13
重慶當地的小面,是「百面百味」的格局,有的重麻辣,有的重糊辣,有的豬油噴香…但每家麵店萬變不離其宗的,是「油辣子」。
麵店在辣椒的品種、翻炒、烘炕、油和辣椒麵的調配比例上,各有講究。
製作上,也一直沿用最傳統的手工:辣椒不能用機器絞,只能用剪刀剪成小段;海椒要在鐵鍋裡炒三道炕四道,味道從生辣升華到香辣,接下來,還要經過十多斤鐵杵的反覆擊打,蘊藏在籽籽殼殼的香氣才能噴湧而出。
做好的辣椒麵,還需要和熱油碰撞,才能到達極致香辣的境界(重慶話叫「湔油」)。
過程中,下幾種香料炸油,油溫多少可以澆淋辣椒麵,分幾次舀入…細節很多,而且不能有半點差錯,才能做出一鍋香而不辣,糊而不苦的油辣子。
一碗沒有哨子or肉塊的素小面,最能檢驗出油辣子的好壞,像「陳祖面」那碗5塊錢的小面就深得我心。
吸飽紅油香料的麵條麻辣鮮香,味味俱全,尤其那口香辣,辣而不衝、香味悠長,吃一碗,一上午嘴巴都是香的!
單單油辣子一種調料的做法,已經能寫出一本書,裡面的學問和講究可想而知,難怪重慶人一聽到有人說小面做起來沒啥技巧,就要氣勢洶洶地懟人:你個瓜娃子懂個捶捶!
除了油辣子,重慶小面還離不開其他鹽、味精、蒜水、花椒麵、豬油等十幾種佐料的增香,調料的分量拿捏準確了,各種味道才能均衡發力。
小面一旦出現了偏鹹、偏辣、味不夠等味型偏差,在重慶人看來,是絕對不能忍的,很多店家之所以能留客,正是因為打作料的手藝精準、穩定。
©itohiroko0314
小面家族裡,另一款經典的品種是加了豌豆和雜醬的豌雜麵。
一碗正宗的豌雜,裡頭的豌豆必須煮到軟爛,析出豆泥為止,拌勻了,細軟的麵條才掛得住厚重的肉醬和佐料。
花市豌雜麵的豌豆,已經熬到了沒有豆子的形狀,比一般店還要爛和糊嘴,雖然沒有了呼嚕吸面的暢快感,但足夠濃烈甘香,配一碗涼蝦,不要太安逸!(吃豌雜記得要幹溜!
©foodiesiusun
除了肉醬豌豆,小面還可以加肥腸、牛肉、腦花等澆頭,味道靈活多變。
食堂君尤其愛牛肉小面,四大坨軟耙酥爛的牛腱子肉,吃起來特別帶勁,帶牛筋的部位輕輕抿兩下就化了,這一碗比打廣告的康師傅紅燒牛肉麵還要實在!
©gourmetyan
小面除了不斷改良佐料和澆頭,對於其他細節也提供了選擇的空間:
不愛細面的,可以選擇韭葉面或寬面;下單時,可吩咐老闆「起硬點」或「煮耙點」,達到自己喜愛的麵條質感;愛吃重口味的吃幹溜,貪口麵湯的加湯。
喜歡吃清爽點的,可以加青,多加一把藤藤菜or包包白or通心菜;想再安逸一點,可以加蛋——蛋白煎得微焦、蛋黃軟綿的煎蛋,蘸紅油湯吃,特別香~
都說日本拉麵講究,湯底、調汁、麵條、配菜,一套套講的雲裡霧裡的,事實上,一碗小面不比拉麵簡單,怎麼做、怎麼吃,重慶人早已心領神會,只是鮮少擺上檯面。
從清晨開始,小面便先於火鍋店和川菜館,散發出麻辣味,瀰漫整座山城,一直到晚上,還有不少人依靠著一杯小酒、一碗小面,進入夢鄉。
小面和這座城市的聯繫,讓我想起了《嘿,小面》的結束語:一碗小面,它的麻辣鮮香裡,攪拌著一座城市的生活佐料,它的熱氣蒸騰裡,上演著無數重慶人跌宕起伏的一生...
END
寫在最後:食堂物語經過這一年多的發展
感謝各位粉絲的支持與厚愛
如果你有推薦的店鋪或想和小編交流美食
識別下方二維碼
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好友進入群聊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喜歡我們的文章就隨手轉發到您的朋友圈吧
如有同行轉載請後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