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人就算餓死,也不吃一口外地的重慶小面

2021-02-14 食堂物語

「世界上有兩種小面,一種是重慶小面,一種是開在外地的重慶小面,只有前一種是美食。」但凡吃過的朋友,大概都能深深認同小面的地域性。

©kims_ang

隨著《舌尖》、《嘿,小面》等紀錄片的大火,重慶小麵館在北上廣深哈爾濱等城市遍地開花。

就像陳曉卿老師在書裡寫的那樣:每次聽到小麵店開業消息,都會第一個喊:耶,我去!但每次吃回來又都會說:切,我去!

外地重慶小面的味道,走樣走得太誇張了,我都替在外地讀書或者工作的重慶人難過,到底給本尊抹黑的外地小面犯了哪幾宗罪,食堂君總結了以下幾項:

一,以為重慶小面就是麵條加辣椒,加了幾滴紅油就敢叫重慶小面的店家,不在少數,甚至有明目張胆的店家,將蔥油拌麵/陽春麵加點澆頭,連辣味都沒有,就敢冒充小面。

二,豌雜麵加的豌豆沒煮爛,一顆顆飽滿光滑,有的店家甚至和酸辣粉一樣,加的是金黃酥脆的炸黃豆。

三,味道欠缺層次,佐料嚴重不全,只放了幾樣醬油鹽糖醋,也好意思叫小面?!

四,小面配菜則視乎店主心情亂加,加小白菜、滷蛋、酸豆角的我都吃過…

給大家看一下外地的重慶小面是怎麼樣的

©kimsohyun1988

出了重慶的地頭吃小面,多半要吃出一肚子氣來,只有本地的小面,真的不擺了,路上隨便找一家都好吃!

在重慶吃小面,嫌二兩幹溜不夠吃,還要再加一碗豌雜才滿足。

正宗的重慶小面,乍一看只有一坨素淨的細面和紅湯,非常貌不驚人,但隨著筷子的攪拌翻動(重慶話叫「霍」),每根麵條裹上了紅豔噴香的調料後,一口下去,麻、辣、鮮、香、爽滑…各種味型在舌尖緩緩釋放,迴旋,第一口足以達到三千煩惱可頓消的境界。

©columbium13

重慶當地的小面,是「百面百味」的格局,有的重麻辣,有的重糊辣,有的豬油噴香…但每家麵店萬變不離其宗的,是「油辣子」。

麵店在辣椒的品種、翻炒、烘炕、油和辣椒麵的調配比例上,各有講究。

製作上,也一直沿用最傳統的手工:辣椒不能用機器絞,只能用剪刀剪成小段;海椒要在鐵鍋裡炒三道炕四道,味道從生辣升華到香辣,接下來,還要經過十多斤鐵杵的反覆擊打,蘊藏在籽籽殼殼的香氣才能噴湧而出。

做好的辣椒麵,還需要和熱油碰撞,才能到達極致香辣的境界(重慶話叫「湔油」)。

過程中,下幾種香料炸油,油溫多少可以澆淋辣椒麵,分幾次舀入…細節很多,而且不能有半點差錯,才能做出一鍋香而不辣,糊而不苦的油辣子。

一碗沒有哨子or肉塊的素小面,最能檢驗出油辣子的好壞,像「陳祖面」那碗5塊錢的小面就深得我心。

吸飽紅油香料的麵條麻辣鮮香,味味俱全,尤其那口香辣,辣而不衝、香味悠長,吃一碗,一上午嘴巴都是香的!


單單油辣子一種調料的做法,已經能寫出一本書,裡面的學問和講究可想而知,難怪重慶人一聽到有人說小面做起來沒啥技巧,就要氣勢洶洶地懟人:你個瓜娃子懂個捶捶!

除了油辣子,重慶小面還離不開其他鹽、味精、蒜水、花椒麵、豬油等十幾種佐料的增香,調料的分量拿捏準確了,各種味道才能均衡發力。

小面一旦出現了偏鹹、偏辣、味不夠等味型偏差,在重慶人看來,是絕對不能忍的,很多店家之所以能留客,正是因為打作料的手藝精準、穩定。

©itohiroko0314

小面家族裡,另一款經典的品種是加了豌豆和雜醬的豌雜麵。

一碗正宗的豌雜,裡頭的豌豆必須煮到軟爛,析出豆泥為止,拌勻了,細軟的麵條才掛得住厚重的肉醬和佐料。

花市豌雜麵的豌豆,已經熬到了沒有豆子的形狀,比一般店還要爛和糊嘴,雖然沒有了呼嚕吸面的暢快感,但足夠濃烈甘香,配一碗涼蝦,不要太安逸!(吃豌雜記得要幹溜!

©foodiesiusun

除了肉醬豌豆,小面還可以加肥腸、牛肉、腦花等澆頭,味道靈活多變。

食堂君尤其愛牛肉小面,四大坨軟耙酥爛的牛腱子肉,吃起來特別帶勁,帶牛筋的部位輕輕抿兩下就化了,這一碗比打廣告的康師傅紅燒牛肉麵還要實在!

©gourmetyan

小面除了不斷改良佐料和澆頭,對於其他細節也提供了選擇的空間:

不愛細面的,可以選擇韭葉面或寬面;下單時,可吩咐老闆「起硬點」或「煮耙點」,達到自己喜愛的麵條質感;愛吃重口味的吃幹溜,貪口麵湯的加湯。

喜歡吃清爽點的,可以加青,多加一把藤藤菜or包包白or通心菜;想再安逸一點,可以加蛋——蛋白煎得微焦、蛋黃軟綿的煎蛋,蘸紅油湯吃,特別香~

都說日本拉麵講究,湯底、調汁、麵條、配菜,一套套講的雲裡霧裡的,事實上,一碗小面不比拉麵簡單,怎麼做、怎麼吃,重慶人早已心領神會,只是鮮少擺上檯面。

從清晨開始,小面便先於火鍋店和川菜館,散發出麻辣味,瀰漫整座山城,一直到晚上,還有不少人依靠著一杯小酒、一碗小面,進入夢鄉。

小面和這座城市的聯繫,讓我想起了《嘿,小面》的結束語:一碗小面,它的麻辣鮮香裡,攪拌著一座城市的生活佐料,它的熱氣蒸騰裡,上演著無數重慶人跌宕起伏的一生...


END

寫在最後:食堂物語經過這一年多的發展

感謝各位粉絲的支持與厚愛

如果你有推薦的店鋪或想和小編交流美食

識別下方二維碼

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好友進入群聊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我們的文章就隨手轉發到您的朋友圈吧

如有同行轉載請後臺留言

相關焦點

  • 在重慶,小面憑什麼排在火鍋前面?
    然而,據另一不完全統計,重慶有家小麵館,一天賣了1000多碗!這家溫馨緣麵館,因為肖戰年初來吃過,迷妹紛紛前來體驗小面文化,來了必點的,自然是「肖戰同款」套餐——二兩小面、二兩豌雜,加煎蛋!搭配塑料板凳,重慶街景共同食用,很本地了。
  • 國慶《風犬少年的天空》讓重慶小面再火一把 外地遊客打卡劇中取景地吃同款
    由張一白、韓琰、李炳強執導,裡則林擔任編劇,彭昱暢主演的《風犬少年的天空》正在bilibili和歡喜首映熱播,其中重慶小面多次在劇中上鏡。今日,記者了解到,在國慶長假期間,隨著《風犬少年的天空》熱播,重慶小面在這個假期也再次熱了一把,不少外地遊客表示來重慶一定要嘗一碗小面,做一次自由的風犬少年,還有遊客專門打卡劇中取景地去吃同款。
  • 重慶小面,吃的是排位!
    ,重慶有個魔咒,就是走在重慶的老街上,不出十步,必有一家火鍋店,百試不爽。重慶小面,說白了就是吃個味道,地道小面的第一步是備齊十幾種家常調料,一碗及格線以上的小面就有了。但要想成為一碗優秀的正宗小面,這個balance還在於花椒、油辣子和豬油這三駕馬車拉動。 麻辣小面,麻字當頭,麻味不僅要夠勁,還有夠香,靠的就是紅花椒和青花椒的混合配搭,文火烘炒,研磨成粉,做到麻而不澀,醇香濃烈。
  • 不在重慶吃小面,你絕對不曉得板眼楞個多!
    疫情期間重慶人多想出去吃一碗小面相信就不需要GO妹多說了老闆來:二兩小面,多菜小面再加個雞蛋
  • 當哈麥遇上重慶味道!渝新歐下貳兩,一碗伴您走天涯的巴渝小面!
    重慶,山青水秀,人傑地靈!重慶是一座神奇的魔幻之都,讓你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 《嘿,小面!》做好一碗小面,掌握配作料很重要!
    中介紹的重慶小面,葷的、素的都講了好多種,這與重慶人嘴裡常說的「小面」顯然相距太遠,難怪許多外地來渝想學做小面的人,常常被搞得「丈二金剛摸不著頭」,這也讓不少外地人沒搞懂何為真正的小面。再說了,現在有些麵館老闆也故弄玄虛,結果是把本來簡單、樸實的一道小吃,因為隨意添加葷素臊子和香料,而讓小面不僅改頭換面,價格也隨之高出幾倍,完全違背了小面價廉物美的特點,對於這類葷小面,是否改稱「大面」更合適。
  • 重慶小面,我想你了!
    據不完全統計,重慶人平均每天吃掉500w+碗小面,毫不誇張地說,我們是在拿「命」在吃小面!
  • [] 深度解密重慶小面做法,在家也能做出美味的小面啦!
    說到重慶給人的影響,人門肯定首先想到的是火鍋啊,美女,山城什麼的,但是如果我說重慶有一種美食比火鍋還出名,你恐怕就不知道了,CCTV的一次節目評選重慶特色美食,排在火鍋之前的就是重慶小面,重慶人對重慶小面的熱愛不亞於火鍋,清早起來,街邊的麵攤格外紅火,儘管堂子裝修的不好,甚至沒有堂子,美女在這個時候也從不顧及自己的熟女形象,吃著那是個香哦,西裝革履的紳士
  • 上遊夜雨丨重慶電力作家丨小面與江湖 - 宋燕
    而惟有一碗重慶小面,來自江湖、長於市井,遍布重慶城大小角落,麻辣鮮香、方便快捷,沒有特別的講究,亦不求盛大的排場,只需桌前一坐,或是街角一站,便能嘗到最為地道的重慶味道。重慶依山臨江,重慶小面又何嘗不是江湖之味?重慶小麵館星羅棋布,隨處可見。
  • 在重慶吃最正宗的烤魚,體驗最火熱的風情
    山城重慶的美食數不勝數,火鍋、串串、小面、麻花……讓無數重慶人愛不釋「嘴」,也吸引著大批外地慕名而來的遊客。來到重慶,除了上面說到的這些美食,如果你沒吃過烤魚,那真算得上是一種遺憾了。烤魚麻辣鮮香,回味無窮,是不少重慶人聚餐、宵夜的最佳選擇。記得小時候,家裡人常說,多吃魚會變聰明,所以就拼命的吃魚。長大後,經常跟朋友喝啤酒、吃烤魚,一吃就是幾個鐘頭,那種暢快淋漓的感覺真是令人難忘。
  • 重慶人的小面情節 「舌尖上的中國」的嘿小面來到多倫多
    ,或是App:Webooook(微步客)說到重慶美食,多數外地人或許會首先想到著名的重慶火鍋;對重慶人來說,或許更多想起的是一碗小面……那些生活在外地的重慶籍明星們,鋼琴家李雲迪、演員陳坤……,就連只在重慶度過了少年時光的電視主持人孟非,也將對重慶最深刻的「美食」記憶留給了一碗小面:「重慶最讓我魂牽夢縈的不是川菜,不是火鍋,而是路邊攤上的小面
  • 一份骨灰級的重慶美食攻略,5.1四天三夜都吃不完!
    外地朋友來重慶,除了打卡網紅景點這件大事,首要目標自然就是吃!吃!吃!骨灰級美食攻略,帶你領略熱辣的重慶風味,從早到晚還帶夜宵,在這裡痛痛快快地吃上四天三夜!一口咬下去還有雞汁溢出,鍋貼外皮酥脆,內裡肉餡很足,肉餡帶著一點香甜味,蘸著辣椒吃,口感會更佳哦~
  • 宜賓燃面,好吃不輸重慶小面,但為啥名氣這麼小?
    在山西,吃麵可以一年不重樣。但還有一碗麵,是我的心頭好,名字很「燃」,味道也「燃」,但卻不容易吃到好的。這碗面就是宜賓燃面。▍宜賓人的胃,是用燃面做的「宜賓人的一天,是從燃面開始的」。再加入醬油、醋、鹽和味精攪拌,面就算是拌好了。素燃面,配料為白芝麻、青蔥、花生碎和碎米芽菜,沒有臊子。
  • 2016年重慶最新小面排行榜!價值8萬的小面秘方被曝光!趕緊收藏!
    :不吃小面不自在!就算有了秘方也還得靠你多次實踐才能做出一碗好面!視頻重慶人教你地道重慶小面的做法:好了!下面就來學習一下不花錢的小面50強秘方吧!重慶小面味精:有句俗話形容重慶人做菜:「火大油多,味精起砣砣」,吃小面就是要捨得放味精!現在很多人怕味精吃多了對人體不好,不過我還沒發現哪個人遭吃味精吃死了的。
  • 重慶,小面江湖
    ▲ 吃一碗地道的重慶小面是要緊事。圖/匯圖網 重慶人的一天是從一碗小面開始的。如果你家小區旁邊沒有一家好吃的小麵館,你可能在朋友面前都抬不起頭。在山城,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早上和他一起去吃二兩小面……
  • 重慶人到底有多喜歡吃火鍋,看完你就知道了!
    俗話說,沒有什麼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事情,如果有,那就兩頓!在每個重慶人心裡,總有一家火鍋店是自己的心頭好!為什麼重慶人喜歡吃火鍋呢?重慶人對火鍋的熱愛是發自內心。重慶火鍋,唯辣不破一是火鍋的做法簡單,容易上手;二是火鍋的菜品豐富,不管什麼樣式的菜,都可以拿來涮火鍋;三是寓意好,火鍋象徵著紅紅火火,親朋好友聚在一起一般都會吃火鍋,不為別的,圖個喜慶。
  • 小面是重慶美食汪洋中最神聖不可分割的島嶼!同意的轉~
    小面可以說是重慶美食汪洋中,最神聖不可分割的島嶼,任何質疑都只能招致一整屏合力的痛打。動什麼,也別動重慶人的小面!@嘛呀還在動:我們在上海找了好久好久才發現一家稍微有點重慶感覺的小麵館,每次想吃的時候都要開車幾十公裡去吃。
  • 重慶麻辣江湖,就算再辣也要吃
    重慶這個火辣辣的山城,有媲美香港的無敵夜景,有亂人眼球的吸睛美女,還有熱騰騰的火鍋和酣暢淋漓的冰鎮啤酒......還有眼花繚亂的美食。重慶小吃比較集中的在解放碑、洪崖洞、磁器口一帶,種類很多。交通方便,都是遊客去得多,各種各樣重慶小吃,基本一站式全搞定,邊吃邊玩。
  • 重慶特產傳說(322)|吃過重慶小面,爐橋面吃過嗎?得過全國金獎喲!
    重慶小面,遠近聞名!但在重慶,除了大家熟知的或純粹或帶有碗雜、紅燒牛肉、泡椒雞雜、豆花等各種澆頭的小面,還有一些麵條鮮少有人知道的面,不知道你是否吃過?比如爐橋面。爐橋面這道小吃的名字對於許多重慶人來說,可能很陌生,可以說是聞所未聞。但實際上,這道小吃不僅屬於重慶,還曾獲得過烹飪大獎——第四屆全國烹飪大賽金獎。到底什麼是爐橋面?爐橋面怎樣製作?一起來圍觀吧!「基本上是幹溜的做法,很像武漢的熱乾麵,但又有所不同。」
  • 重慶特色美食:重慶小面,酸辣粉等
    重慶小面是重慶美食的特色,在其他省也廣為流傳,雖然重慶小面有些辣,但是對於我們這裡北方小城,重慶小面依然很受歡迎,都覺得很好吃,搭配豌豆的酥脆,辣醬的香辣,口味香而不膩。在許多探店的美食博主們,美食打卡的店,總少不了重慶的九格火鍋,九格火鍋,顧名思義就是一個火鍋有九個格子,放入紅尖椒,再兌入火鍋湯底,然後就可以涮羊肉卷,蔬菜了,還有就是吃火鍋一般要搭配飲料,如橙汁。在熱鬧的重慶,大家都喜歡吃辣,而酸辣粉算是一樣很美味的小吃了,酸辣粉的粉絲是用純紅薯粉製作而成的,所以吃起來就覺得口感特別好,再搭配花生,香菜就更出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