娓娓道來:無論你是「尼哥底母」或是「撒瑪利亞婦人」,主都要!

2021-02-13 聖網

點擊上面的「聖網」關注本平臺

  弟兄姐妹,主內平安!

  今天是《基督生平》第150講。我們先來作禱告,求神祝福、使用以下的時間:(略)

  在前面的幾講中,我們分享了「主耶穌第一年的事工」第五部分:「與尼哥底母談道」

  從今天開始,我們進入到第六部分的分享:「與撒瑪利亞婦人談道」(參約4:1-30、39-42)。

  無論是與尼哥底母談道,還是與撒瑪利亞婦人談道,都是主耶穌針對個人的布道。他們有面對面的交通,沒有旁觀者。所以他們的話題透明且深入。

  主與尼哥底母談「重生之道」,卻與撒瑪利亞婦人談「活水之道」,主總能找到我們身上的「切入點」,因為他深切的了解我們心靈深處的每一個需要,然後對症下藥,醫治病灶。

  主能站在加利利海邊對著千萬人講道,也能在雅各井旁向一個有罪的婦人發問。無論如何,他總要救些人。他絕不會輕易放過每一次搶救靈魂的機會。

  就連主在十字架上,生命氣息的最後一刻,還不忘拯救那個悔改的強盜,對他說:「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

  前有尼哥底母,今有撒瑪利亞婦人。尼哥底母是夜裡主動來找耶穌的,而撒瑪利亞婦人卻是在午正偶然與主相遇。尼哥底母是個男人,撒瑪利亞婦人是個女人。尼哥底母是社會名流,而撒瑪利亞婦人卻是弱勢群體。

  弟兄姊妹,這就是聖經的奇妙。不管男女老少,有無學問,地位高低,都需要這位耶穌。都從一位主得了救恩。如同經上所記:「不拘是猶太人,是希利尼人,是為奴的,是自主的,都從一位聖靈受洗,成了一個身體,飲於一位聖靈。……在此並不分希利尼人、猶太人、受割禮的、未受割禮的、化外人、西古提人、為奴的、自主的,惟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內。」(參林前12:13、西3:11)

  尼哥底母、撒瑪利亞婦人,主都要!

  一、故事的背景:

  【約4:1-3】主知道法利賽人聽見他收門徒施洗比約翰還多(其實不是耶穌親自施洗,乃是他的門徒施洗。)他就離了猶太,又往加利利去。

  短短的三節經文,告訴我們許多道理:

  1、「主知道」

  主什麼都知道。他不用人告訴他什麼,就知道法利賽人心中的隱情。他知道法利賽人聽見他收的門徒比約翰還多,就心裡嫉妒,在他和約翰之間挑撥離間,致使約翰的門徒對他心生不滿:

  【約3:22-30】這事以後,耶穌和門徒到了猶太地,在那裡居住施洗。約翰在靠近撒冷的哀嫩也施洗,……約翰的門徒……就來見約翰說:「拉比,從前同你在約旦河外、你所見證的那位,現在施洗,眾人都往他那裡去了。」約翰說:「若不是從天上賜的,人就不能得什麼。……他必興旺,我必衰微」

  弟兄姊妹,主耶穌作工,約翰也作工。他們做的都是神的工。但是一個人果效大,一個人果效小。於是,就有好事之徒開始搬弄是非了:憑什麼眾人都到他那裡去了?你哪一點比不上他?

  幸虧施洗的約翰明白自己的身份,不敢僭越主的權柄。所以,他說「他必興旺,我必衰微」。他願耶穌越來越興旺,他願自己越來越衰微。只要主被高舉,他甘願被人踐踏。

  施洗的約翰頂住了這股歪風邪氣。流言蜚語到此為止。但不幸的是:不是人人都能頂得住,偏偏有許多人就喜歡這種「小報告」,整天在琢磨:誰又超過我了,誰又想造反了,誰又說了句不尊敬我的話了,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消耗在維護自己的權柄,削弱對方的勢力上。整天搞內鬥,把神的家搞得「烏煙瘴氣」,甚至教外的人都看不過去,送給我們一個外號,說我們是「嫉妒教」。這真是我們的恥辱了!

  主知道法利賽人聽見他收門徒施洗比約翰還多,他就離了猶太。主為什麼要走呢?我們覺得應該走的是約翰才對,主又沒有做錯什麼,他為什麼要離開呢?

  也許主知道他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這時候若引起吵鬧,恐怕會造成更大的混亂,妨礙他傳講福音,使事工不能如願進行,就離開猶太,往加利利去了。與其爭論誰為大,還不如去撒瑪利亞拯救那個婦人的靈魂。

  弟兄姊妹,從中我們學到什麼功課?作主的門徒,沒有必要一天到晚跟人吵架、對立、衝突。何必要爭個誰對誰錯,誰強誰弱,誰先誰後?對方若不是異端,沒有真理上的錯誤,不過就是作工方法的不同,認識上的差異,我們就該用保羅的教導——愛的原則來處理問題:

  【林前6:6-7】為什麼不情願受欺呢?為什麼不情願吃虧呢?你們倒是欺壓人、虧負人,況且所欺壓、所虧負的就是弟兄!

  弟兄姊妹,是主耶穌退去了,不是約翰退去了。願主的榜樣激勵我們起來效法主、跟隨主。是退去的為大,不是留下的為大。退去不代表失敗,留下的也不要沾沾自喜。因為主從不以外貌斷定是非,乃以公平斷定是非。是非曲直,自在神心。

  2、主沒有給人施洗,都是門徒在給人施洗。

  經上記著說:其實不是耶穌親自施洗,乃是他的門徒施洗。主耶穌為什麼不給人施洗呢?也許我們從使徒保羅的侍奉上能找到答案:

  【林前1:14-17】(保羅說)我感謝神,除了基利司布並該猶以外,我沒有給你們一個人施洗,免得有人說,你們是奉我的名受洗。我也給司提反家施過洗,此外給別人施洗沒有,我卻記不清。基督差遣我,原不是為施洗,乃是為傳福音,並不用智慧的言語,免得基督的十字架落了空。

  保羅不給多人施洗的理由有二個:第一,他要專心傳福音。因為人得救是靠福音,不是靠受洗。第二,他不要人以他為誇口。如果保羅替人施洗,人會以自己是大使徒保羅施洗的為誇口。如果那人是主耶穌所施洗的,恐怕就更覺得自己了不起,高人一等了。

  今天就有人有這樣的迷信,特別要某某牧師給他施洗,別人不管用。為什麼呢?因為那個牧師名氣大!

  弟兄姊妹,在聖經裡,或在教會歷史上,誰給你施洗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對神的信心,你與主的關係。當一個牧者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給你施洗的時候,可能牧者本身有缺點,有軟弱,有瑕疵,名氣也不大,但神要越過他這些「不足之處」親自給人施洗。所以,透過人的手,我們要看到神的手,就不致於重看這個,輕看那個了。

  門徒給眾人施洗,誰給他們的權柄?主給的權柄!當他們這樣做的時候,主就認可!只要是出於主的,我們都該尊重!

  今天我就和弟兄姊妹分享到這裡,願天父的慈愛,我主耶穌基督的恩惠,聖靈的交通、感動、引導和勸勉常與弟兄姊妹同在,從現在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詩歌《人人都需要主》-美歌者

相關焦點

  • 尼哥底母和撒瑪利亞婦人誰更接近神?
    所以,尼哥底母只是心存疑惑地與耶穌對話。耶穌又對尼哥底母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從靈生的,就是靈。」耶穌明明白白地告訴尼哥底母:「你是肉身生的,所以你的靈必須重生。」可是,尼哥底母反問道:「怎能有這事呢?」尼哥底母很聰明,又是官員,見多識廣,因而很自信。
  • 尼哥底母與撒瑪利亞婦人的區別
    尼哥底母自認為認識耶穌,於是深夜來找耶穌,說:「我知道你是從神那裡來的先生。因為你所行的神跡,若沒有神同在,無人能行。」他知道耶穌是從神那裡來的,耶穌所行的神跡奇事都是藉著神來的。那時,耶穌對尼哥底母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聽到這樣的話本應該想:「啊,原來人若不重生,就與神無關,我必須重生才行啊!」但尼哥底母說:「人已經老了,如何能重生呢?
  • 埋葬主的人——尼哥底母
    當時幾乎無人知道在猶太上層社會中竟然有人也是主的門徒,知道主被釘十字架之時,那些素來跟從主的小民信徒都紛紛逃走躲開時,猶太上層中的兩位傑出人物竟出現,並且暴露他們也是主耶穌的忠實門徒,這真是不可思議。尼哥底母的信仰歷程可歸納三個階段。1、早期——難得的慕道者  約3:1「有一個法利賽人,名叫尼哥底母,是猶太人的官。」
  • 尼哥底母論重生
    約翰福音3:1-21有一個法利賽人、名叫尼哥底母、是猶太人的官。
  • 尼哥底母的重生
    」  「我們當按照程序來,百姓用私刑的做法是不對的,你們不能這樣做,就算羅馬人也要按照規定的程序來。」  嗯,尼哥底母這一步很大膽。當全公會都希望主耶穌死時,他以維護律法的立場站起來(發聲),因為他想要維護   主耶穌,此時,他還不是信徒。
  • 尼哥底母
    當恩主的身體被掛木架,父神的心最難受之時,亞利馬太的約瑟和尼哥底母挺身而出,安葬了耶穌。 尼哥底母 一,他是難得的慕道友   約3:1-11 】肯尋找聽道的機會---夜裡見主 【三】肯提出心裡的疑問---虛心請教 尼哥底母是法利賽人
  • 尼哥底母VS迦瑪列(附音頻)
    這人夜裡來見YS,說:「拉比,我們知道你是由 S那裡來作師傅的;因為你所行的S跡,若沒有 S同在,無人能行。」YS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 S的國。」尼哥底母說:「人已經老了,如何能重生呢?豈能再進母腹生出來嗎?」YS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 S的國。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從靈生的就是靈。我說:『你們必須重生』,你不要以為希奇。
  • 尼哥底母為什麼晚上來找耶穌談道?
    但不是所有人都贊同這樣做的,因為有些人不敢反對這顯然受上帝聖靈感動的一位。他們還記得,以前的眾先知曾因責備以色列人的首領而被殺。也知道猶太人之所以受異邦的壓制,就是因為他們頑固不化,不肯接受上帝責備的結果。他們怕祭司和首領們謀害耶穌是步列祖的後塵,使新的災禍臨到他們的國家。尼哥底母也有這樣的顧慮。在猶太公會的一次議會中,討論對耶穌應取的方針時,他勸大家要慎重和緩。
  • 《基督生平》第175講:與撒瑪利亞婦人談道(二六)
    我們先來作禱告,求神賜福、使用以下的時間:(略)【約4:27】當下門徒回來,就希奇耶穌和一個婦人說話。只是沒有人說:「你是要什麼?」或說:「你為什麼和她說話?」在上一講中,我們分享了「你是要什麼?」門徒回來看見耶穌竟和一個撒瑪利亞婦人說話,就非常稀奇,問耶穌說:「你是要什麼?」
  • 《基督生平》第160講:與撒瑪利亞婦人談道(十一)
    一開始,她稱呼耶穌作「猶太人」——「你是個猶太人,怎麼向我一個撒瑪利亞婦人要水喝呢?」如果婦人前面的對話只是大膽、好奇,那這裡就實在是有點兒禮貌了。她尊稱祂「先生」。雖然她現在還不認識主,但她對眼前的這位猶太人不牴觸、不反感了,她願意尊敬他,聽他繼續講下去了。這是一個多麼好的起點啊!就從這裡,她一步步在神的真理上進深,直到她撇下「自己的水罐子,往城裡去」為主作見證。
  • 撒瑪利亞婦人|《新約》中的傑出女性(4)
    耶穌,一個猶太人,竟向一個撒瑪利亞婦人要水喝,這是一件從未聽說過的事。接踵而來的談話改變了她的人生。)  基督親自取了人性,成為和我們一樣受試探的人,我們當如何感恩啊!祂雖然自己取了人性,但祂卻是上帝。父本身所有的屬性都是基督的。祂的神性披上了人性;祂是天地的創造主,然而當祂來到世上時,祂成為了和人一樣會疲倦的人,並也需尋求從持續勞動的壓力中得休息。
  • 撒瑪利亞婦人:失敗的愛?
    撒瑪利亞婦人主日 約翰福音 4:5~42於是到了撒瑪利亞的一座城,名叫敘加,靠近雅各給他兒子約瑟的那塊地。在那裡有雅各井;耶穌因走路睏乏,就坐在井旁。那時約有午正。有一個撒瑪利亞的婦人來打水。耶穌對他說:請你給我水喝。(那時門徒進城買食物去了。)
  • 《尼哥底母福音》第五章
    第五章尼哥底母為基督辯護,並且陳述了他所行的神跡。其他的猶太人,維羅妮卡,百夫長和其他人,都對耶穌所行的神跡作見證。1 有一個猶太人,叫尼哥底母,他來站在巡撫面前說,公義的審判官哪,我求你容我說幾句話。2 彼拉多對他說,說吧。
  • 從"雅各井旁的神聖相遇"思考:撒瑪利亞婦人生命的改變從何而來?
    婦人說:「我知道彌賽亞(就是那稱為基督的)要來,他來了,必將一切的事都告訴我們。」耶穌說:「這和你說話的就是他。」一,相遇帶來內心的改變許多時候,人們在遇到一些事情時都相信巧合、偶然,但作為基督徒的我們在信仰的道路上卻不相信,一些事情的發生是巧合與偶然的結果。
  • 《聖經》裡的重生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重生,怎樣才是重生
    當你受洗歸入基督的時候,有些弟兄姊妹會問你,你是否已經重生了?在教會當中,也許有很多弟兄姊妹們,他們有重生的知識,卻沒有重生的經歷。或是有重生的經歷,卻不知道自己已經重生了。馬太福音三章記載著一個故事。一個法利賽人的文士,他叫尼哥底母。他半夜來找到耶穌,與主耶穌談論重生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