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山歌換了新歌詞 農村有了新變化|光明日報

2020-12-20 廣西日報

《光明日報》8月19日頭版刊發題為 《廣西:山歌換了新歌詞 農村有了新變化》的報導,以山歌歌詞的變化為切入點,勾勒出村民把好日子編成山歌,唱響新生活的生動畫卷。報導聚焦鄉村轉型,扶貧產業從單一走向多元的轉變,展現八桂大地,農村變景區,農民變股東,風景打底,產業引領,一個個村莊踏上了小康之路的幸福圖景。

現原文轉載如下:

廣西:山歌換了新歌詞 農村有了新變化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行走在八桂大地,迴蕩的歌聲是這裡的人們對幸福生活充滿信心的註腳。

在河池市天峨縣納直鄉那裡村,一滿杯自釀的苞谷酒「咕嚕咕嚕」下肚,滿面紅光的李明祥放開嗓門清唱起自編的嗩吶歌,隨後又與同伴合奏起動聽的嗩吶曲。

在賀州市平桂區沙田鎮獅東村,盤青蘭和村裡的婦女一起,穿上土瑤的民族服飾,唱起土瑤的「敬酒歌」。在來賓市象州縣馬坪鎮大佃村犀牛腳下的空地上,休憩興致所至,人們隨口就唱,一首首壯歡山歌飄揚在大佃村上空。

「這些歌詞好像和往時不一樣呢。」對壯家山歌、嗩吶略知一二的記者隨口問道。

「過去壯家山歌嗩吶以談情說愛、祝壽、祝賀新婚和新居落成為主要內容,內容相對單一。」那裡村老支書覃仲良介紹,「這幾年,扶貧做得好,山村變化大。群眾感恩黨,把好日子編成山歌、嗩吶內容,唱響新生活!」

一首又一首自編自唱的歡歌隨口唱出,在優美動聽的山歌、嗩吶聲中,一幅新農村小康生活的生動畫卷展現在眼前。

農村變景區,農民變股東

炎炎夏日,崇左市龍州縣下凍鎮扶倫村板端屯的提督山腳下跑馬洞景區,鐘乳石形狀各異,地下水汩汩流出,絲絲清涼驅走暑氣。溶洞觀光、格桑花海……跑馬洞景區以完備的設施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

千畝荷田,荷香四溢。貴港市覃塘區龍鳳村,遊客在這裡駐足留影。眼前所見是一派生機盎然的田園風光。硬化的村屯道路、各類村級文化活動場所、生活汙水處理設施等一應俱全,這裡已是集花卉、民宿、休閒觀光於一體的特色旅遊景區。

桂林永福縣羅錦鎮崇山村,這裡保存完好的66座古民居向人們講述著「勤儉為基、耕讀為本、丹青養德、岐黃濟世」的家風古訓。以實施田園綜合體試點建設為契機,村民們正在打造文旅村屯。

風景打底,產業引領,一個個村莊跑上了小康之路。當初,扶倫村板端屯的村民守著綠水青山這塊寶,卻過著窮困潦倒的日子。2016年以前,板端屯人均年收入3300元,全屯70戶村民中有2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貧困發生率高達41.4%。

「幹!擼起袖子就幹!」板端屯骨幹們奔赴崇左市大新縣著名溶洞旅遊景區龍宮仙境考察學習後,決定以跑馬洞作為板端屯脫貧致富的重要支點。方向確定了,村民們有了幹勁。板端屯的70戶村民一呼百應,每家每戶入股1~2股不等,每股1萬元,自籌資金150多萬元,成立旅遊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挖泥、拉土、運石,平整道路,修葺棧道……跑馬洞承載著村民的致富希望,村民們將跑馬洞景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搞得有模有樣。

「我們把跑馬洞景區的建設當成自己的事業,都很有幹勁。我希望能把景區越做越好,讓村民們都走上小康之路。」村民梁克真在2019年4月被村民推選為龍州野望雲端旅遊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他告訴記者,2019年,跑馬洞景區年收入80萬元。全屯村民除了年底每戶每股分紅5000元外,公司還優先安排貧困戶進入景區務工,直接帶動2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於2019年年底全部實現脫貧摘帽。

貴港市覃塘區龍鳳村以蓮藕種植及深加工為基礎,實行「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並與廣西農業科學院合作,建立蓮藕種植試驗站,改善蓮藕品種、提升蓮藕產量,大力發展蓮子、藕粉等產品加工,延伸蓮藕產業鏈條,增加了附加值。

桂林市永福縣羅錦鎮崇山村藍圖正在繪就,這裡將逐步實現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農業變富業、農村變景區的美好願景。核心區住戶的村民正在申請從古民居中搬遷,在距離古民居一公裡處,就是村裡統一規劃選址建設的新村。村民除將收取房屋租金外,還享受農旅公司的二次分紅。

鄉村轉型,從單一走向多元

驟雨初歇,暑氣蒸騰。北海市僑港鎮無數隻漁船靜靜地停靠在碼頭邊,漁船上紅旗飄飄,等待著下一次的滿載而歸。

「回到這裡就是落葉歸根。僑港的發展相當好。」現在,住進4層樓房的周勝林感嘆著歲月變遷。

「僑港鎮從建鎮初期的300多艘破舊小漁船發展為千艘大船。」僑港鎮黨委書記賴偉清說,傳統近海捕撈已向遠洋邁進。2019年,僑港鎮社會生產總值20多億元,農(漁)民人均純收入2萬多元,當年的荒灘已變成一個繁榮富裕美麗的濱海小鎮。

在北緯23度的來賓市武宣縣桐嶺鎮瓜果飄香種養循環產業扶貧示範區,哈密瓜藤正瘋狂生長,村民們正忙著將瓜藤扶苗上架。

為了保證品質,一根哈密瓜藤只留一個瓜。興農哈密瓜專業合作社副理事長何開反介紹:「這裡的哈密瓜分三批上市,每個大棚預計收入3500元。目前合作社有300個大棚,一年可收兩季,預計每年哈密瓜收入100多萬元。」

土地貧瘠、技術落後,對於來賓市武宣縣桐嶺鎮和律村村民來說,人多地少加上靠天吃飯,這裡貧困發生率曾達18.6%。在上級農業部門的支持下,駐村第一書記李永楷帶領村「兩委」幹部突破哈密瓜產業發展瓶頸,通過無土栽培技術,用淤泥、木薯皮、豬糞等發酵後種植哈密瓜。2016年5月,村集體牽頭註冊成立了興農哈密瓜種植專業合作社。

「從2008年開始在家創業,種植蔬菜、養豬、販賣水果,為了賺錢,凡是能養家餬口的工作都會幹,有時還是會虧本。」村民何開欒說。在2016年,何開欒夫婦倆以3萬元入股興農哈密瓜合作社,當年即獲得分紅。夫婦倆看到了希望,決定投入資金進行創業。

嘗到甜頭後,村民發展扶貧產業的信心更足、願望更強。短短數年間,昔日貧窮的小山村實現了種養產業從無到有、從弱變強、從單一到多元的嬗變,形成了生態循環產業鏈。

這樣的轉變,正在八桂大地鋪展:在浦北縣北通鎮清湖村九梅麓,在來賓象州縣羅秀鎮納祿村,在欽州港區龍門港鎮……

來源 | 光明日報

相關焦點

  • 廣西:山歌換了新歌詞 農村有了新變化
    「這些歌詞好像和往時不一樣呢。」對壯家山歌、嗩吶略知一二的記者隨口問道。  「過去壯家山歌嗩吶以談情說愛、祝壽、祝賀新婚和新居落成為主要內容,內容相對單一。」那裡村老支書覃仲良介紹,「這幾年,扶貧做得好,山村變化大。群眾感恩黨,把好日子編成山歌、嗩吶內容,唱響新生活!」
  • 壯鄉山歌唱響新時代 彩調劇《新劉三姐》首次亮相上海
    今晚,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出品,廣西戲劇院創作排演的彩調劇《新劉三姐》正式亮相上海。獨具地方特色的劇種、活潑歡快的歌聲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觀眾,新時代「新劉三姐」的故事讓所有人都興味盎然、沉醉其中。
  • 山歌歌詞—陳俊跟王新蘭的山歌,再也聽不到了
    花兒「頭尾齊」、「兩擔水」和「折斷腰」是流行在甘肅、青海、寧夏一帶的山歌"花兒"的歌詞結構形式。「 花兒」唱詞的結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頭尾齊」式,由4句唱詞、即兩對上下句組成,每句字數大體一致,但上下句唱詞的詞組結構在節奏上形成相互交錯的效果,單數字或詞組與雙數詞組相對;第二種歌詞結構形式被當地群眾形象地稱為"兩擔水"或"折斷腰",是六句式的結構,也就是在「頭尾齊」式的每對上下句之間,加進一個3至5字的半截句,不僅增加了歌詞的容量,而且節奏富於變化,念起來朗朗上口。加垛:加垛是民歌中經常使用的手法。
  • ...光明日報……諸暨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獲央媒頻頻點讚!
    諸暨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網信辦主任俞燕說,結合地方實際,諸暨在信息傳播路徑上適應時代變化,分眾化設計、精細化推送,讓黨的創新理論宣講觸手可及。「民法典,共七編,一千二百六十條,總則、物權不能少,合同、人格權很重要」……因為節奏歡快,朗朗上口,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耿集鄉賢藝術團自編自導自演的快板作品,居民傳唱度頗高。
  • 山歌歌詞—遠嫁姑娘訴苦請,聽哭好多人!
    花兒「頭尾齊」、「兩擔水」和「折斷腰」是流行在甘肅、青海、寧夏一帶的山歌"花兒"的歌詞結構形式。「 花兒」唱詞的結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頭尾齊」式,由4句唱詞、即兩對上下句組成,每句字數大體一致,但上下句唱詞的詞組結構在節奏上形成相互交錯的效果,單數字或詞組與雙數詞組相對;第二種歌詞結構形式被當地群眾形象地稱為"兩擔水"或"折斷腰",是六句式的結構,也就是在「頭尾齊」式的每對上下句之間,加進一個3至5字的半截句,不僅增加了歌詞的容量,而且節奏富於變化,念起來朗朗上口。加垛:加垛是民歌中經常使用的手法。
  • 以流行風格為主,彩調劇《新劉三姐》山歌唱出新感覺
    22日晚,廣西優秀舞臺藝術劇目進京展演作品之一彩調劇《新劉三姐》在國家大劇院上演。彩調劇是廣西特有劇種,至今已有三百餘年的歷史,它融合了地方民間俚曲小調和外來腔曲,內容和表演形式都諧趣輕快。彩調劇《新劉三姐》由宮曉東執導,劇作家常劍鈞、裴志勇擔任編劇,杜鳴、傅滔作曲。
  • 廣西壯族山歌王自編萬首山歌 詼諧語言宣傳國家政策
    廣西壯族山歌王自編萬首山歌 詼諧語言宣傳國家政策 2017-12-10 20:32:5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廣西戲劇院彩調劇《新劉三姐》亮相上海 老戲新演贏喝彩
    彩調劇是廣西特有劇種,一曲山歌、一段歡舞、一塊手帕、一把花扇,就能把老百姓幸福寫滿臉頰。《新劉三姐》中的姐美、阿朗、莫非,一個留在家鄉心繫遠方的姑娘,一個告別家鄉去遠方找詩的青年,一個為山歌插上時尚翅膀的電商,演繹當代壯鄉人對山歌的堅守,對家鄉青山綠水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該劇於2019年9月首演,12月完成首次修改提升,入選2020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重點扶持劇目。
  • 山歌歌詞—陳燕子《農村山歌要傳承》唱得好
    山歌歌詞 Weixin ID gh_695ef0643d98
  • 山歌歌詞—王豔跟老公唱《三窮三富不到老》句句都很現實!
    花兒「頭尾齊」、「兩擔水」和「折斷腰」是流行在甘肅、青海、寧夏一帶的山歌"花兒"的歌詞結構形式。「 花兒」唱詞的結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頭尾齊」式,由4句唱詞、即兩對上下句組成,每句字數大體一致,但上下句唱詞的詞組結構在節奏上形成相互交錯的效果,單數字或詞組與雙數詞組相對;第二種歌詞結構形式被當地群眾形象地稱為"兩擔水"或"折斷腰",是六句式的結構,也就是在「頭尾齊」式的每對上下句之間,加進一個3至5字的半截句,不僅增加了歌詞的容量,而且節奏富於變化,念起來朗朗上口。加垛:加垛是民歌中經常使用的手法。
  • 藝起前行|彩調劇《新劉三姐》,八桂山歌演繹新時代壯鄉故事
    彩調劇《新劉三姐》劇照。劉三姐,壯族民間傳說人物,人盡皆知的「歌仙」,廣西的文化名片。而關於「劉三姐」的文藝作品,上個世紀以來可謂絡繹不絕,從電影、電視到舞臺劇、景觀劇,無不影響深遠,久演不衰。如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戲劇院創作排演了一部彩調劇《新劉三姐》。
  • 【桂中·廣西旅遊新方向】覓三姐芳蹤,感山歌曼妙!劉三姐傳說背後...
    【桂中·廣西旅遊新方向】覓三姐芳蹤,感山歌曼妙!劉三姐傳說背後藏有更多故事金羊網  作者:朱智祥  2019-12-20 採風團來到劉三姐故裡與莫土司衙署,挖掘「劉三姐傳說」背後的故事。
  • 山歌歌詞—嘴上喊你老么妹,心中拿你做老婆(周花心vs陳燕子)
    花兒「頭尾齊」、「兩擔水」和「折斷腰」是流行在甘肅、青海、寧夏一帶的山歌"花兒"的歌詞結構形式。「 花兒」唱詞的結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頭尾齊」式,由4句唱詞、即兩對上下句組成,每句字數大體一致,但上下句唱詞的詞組結構在節奏上形成相互交錯的效果,單數字或詞組與雙數詞組相對;第二種歌詞結構形式被當地群眾形象地稱為"兩擔水"或"折斷腰",是六句式的結構,也就是在「頭尾齊」式的每對上下句之間,加進一個3至5字的半截句,不僅增加了歌詞的容量,而且節奏富於變化,念起來朗朗上口。加垛:加垛是民歌中經常使用的手法。
  • 【黨課開講啦】廣西欽州市浦北縣:「山歌黨課」助力「黨課開講啦...
    【黨課開講啦】廣西欽州市浦北縣:「山歌黨課」助力「黨課開講啦」活動遍地開花 2020-09-23 11:0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湯明哲「山歌照亮了我的生命」
    湯明哲南方日報記者 何森垚 攝  說起梅州,就不得不說客家山歌,而談起山歌,必會想起一個響噹噹的人物——湯明哲。
  • 廣西百色政協網
    田林縣是第二次鴉片戰爭「馬神甫事件」的發生地,位於滇黔桂三省區結合部,是廣西面積最大的縣,人口25.58萬,以壯族為主,多種民族聚居。    田林文化以北路壯劇最具代表性。由於廣西壯話分北路、南路兩個分支,所以壯劇也分北路壯劇和南路壯劇兩個類型。
  • 壯鄉山歌唱響申城 彩調劇《新劉三姐》致敬經典
    今晚,廣西戲劇院創作排演的彩調劇《新劉三姐》亮相上海大劇院,參加「藝起前行」優秀新創舞臺作品上海展演。&nbsp&nbsp&nbsp&nbsp劉三姐是民間傳說的壯族人物,聰慧機敏,歌如泉湧,優美動人,有「歌仙」之譽。演繹劉三姐的作品層出不窮,有舞臺劇、電影、電視劇,還有景觀劇。
  • 《新劉三姐》不唱山歌
    《新劉三姐》等。在電影市場這麼不景氣的時候我涉足電影領域,有好多朋友都規勸我『別玩火』。但我很自信,小成本電影只要故事講得好、情節吸引人、拍攝技巧上乘,應該會有很大的市場潛力的,我很想在這個領域好好地摸索一把。」
  • 廖朝陽《山歌感謝大家人》,牛氣沖天事業新 ,衷心祝福表真誠.
    唱歌唔系考聲音只要大家用真心你唱涯唱大家唱開心快樂過日辰開心快樂過日辰山歌緊唱緊精神大家有緣同下嬲常來常往好人情常來常往好人情團結和諧共心靈東南西北來相遇祝福大家萬事興祝福大家萬事興財源滾滾進門庭天增歲月人添壽
  • 直播預告|壯家山歌唱起來,6月28日現代彩調劇《新劉三姐》重現經典
    廣西當代文學藝術創作工程第一批扶持項目成果展示活動正在南寧火熱進行中,14 部優秀舞臺藝術作品期待著與您見面。現代彩調劇《新劉三姐》精選片段將於 6 月 28 日(星期日)20:00在廣西新聞網壯觀客戶端、新浪微博、抖音進行線上直播,敬請期待!內容梗概現代彩調劇《新劉三姐》講述了一個山歌呼喚靈魂的壯族當代寓言:壯家山歌傳人姐美為踐行先人的對歌諾言,應允與流行歌手阿朗履行婚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