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APP改名後,「炒鞋」還能像2019年那麼火嗎?

2020-12-23 藍鯨財經

投稿來源:新電商觀察

新年第一天,毒APP正式宣布改名「得物」,似乎有「洗心革面」的意思。

作為國內最大的潮流電商平臺,得物方面稱此次更名僅為品牌名稱升級,在業務運營服務方向上均不作調整。

對於改名原因,得物官方表示,在用戶意向調查中,很多新用戶對於「毒」沒有清晰的認知。如今啟用這樣簡潔的品牌名稱,具有清晰的品牌指向性。

有網友在得物官方微博下戲稱:「多讀幾遍名字,你就會發現毒並沒有改名。」

此外改名還能幫助毒APP規避來自監管的風險,2019年,一個「炒」字貫穿整個潮流界,昔日的小眾潮流文化正在蔓延向大眾的視野。

01

從球鞋鑑定到垂直電商

回看「得物」等電商平臺的興起,全部得益於一個全球範圍內不大不小的圈子——Sneaker文化。

而Sneaker文化。最初源於以籃球運動為代表的運動品牌Air Jordan。

2004年「飛人喬丹」第一次來到中國,所到之處,全是其狂熱的粉絲。球迷們到處傳說著喬丹的故事,追捧與他相關的商品,就在這次旅行,喬丹把以他命名的球鞋Air Jordan(簡稱AJ)帶進了中國。

此時的AJ為中國的潮流文化埋下了一顆種子。

在消費升級下的潮流社區裡,以莆田為代表的假貨開始泛濫,甚至直接標上真鞋的價格售賣。在這樣的環境下,消費者對真鞋訴求的呼聲也越來越高,毒APP這類平臺在內的電商平臺以鑑定為主要業務興起,應運而生。

2017年, 隨著《中國有嘻哈》等一系列網綜熱潮下,國內的年輕群體已經有著一定的潮流意識。吳亦凡在節目中上腳「AJ1黑腳趾」後,該鞋款的市價直接翻倍。

2018年,藉助英雄聯盟IG戰隊奪冠的熱潮,王思聰投資的毒APP也做足了營銷宣傳。這一招讓其在年輕群體中迅速打開了局面。據業內人士透露,2018年底,毒的整體GMV超過百億。

2019年5月其又完成新一輪融資,由DST投資,雖然融資金額未公示,但投後估值達到10億美元,已成為新一代獨角獸企業。

對於2019年的炒鞋風潮,媒體們紛紛做門外漢狀,報導中也是「月入百萬,百倍溢價,球鞋K線圖」等詞彙,炒鞋這件事可以是90後、00後的燒錢愛好,也可以是賺錢法門。

全球最大的球鞋轉賣平臺Stcok X創始人接受採訪時說:「我知道中國光是球鞋市場規模就已超過10億美元。」

02

「炒鞋」風口驟降

作為目前中國市場最大的球鞋轉售平臺,在炒鞋風潮正盛的時候,毒也成首當其衝挨罵的對象。

挨罵不是壞事,被罵的越多,流量也越多。彼時的毒成了中國球鞋圈最大的一家電商平臺。

頓時那些談球鞋情懷、講Sneaker文化的鞋販們紛紛拋售球鞋,球鞋市場的泡沫也開始破裂。

網上不斷爆出「90後炒鞋虧千萬、又一個代理商跑路了」等新聞,鞋販、平臺一時間成為了眾矢之的。

2019年7月,毒App發布倡議書,號召「鞋穿不炒」、理性消費。倡議書認為,廣大用戶、潮人與交易者應當尊重球鞋文化、遠離炒賣行為,毒App將優化平臺治理、完善賠付機制等措施來杜絕炒鞋行為。

8月份,毒App還上線了新的交易規則,規則中明確了對惡意炒鞋賣家的嚴格處罰、給買家切實權益的賠付補償措施,還公布了《關於「鞋穿不炒」的執行說明》。

對此,人民日報海外版、新華社等官方媒體也作出了跟進報導,並號召「構建理性球鞋市場與交易環境」。

03

球鞋電商出圈

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作為最大的球鞋電商,毒正式拒絕炒鞋,都表明了其不滿足於只做一家球鞋電商。

改名「得物」後,一個「物」字就說明了一切,可以看到,得物未來將延伸到整個潮流界。

邁入2020年,炒鞋還能像2019年一樣火嗎?

回看2019整年的炒鞋熱,從一開始,炒鞋的出發點就是少部分人為了哄抬鞋價而創造的,在「炒鞋」的人群中流傳著一句話:「中年人炒股,年輕人『炒鞋』。」

炒鞋圈一步步「脫實向虛」。以「得物」,「nice」等交易平臺推出「閃購」服務為例,賣家將球鞋信息發到平臺進行「寄存」,買家購買被寄存的「產品」同時等待下一次售賣。買賣雙方只交易球鞋的所有權,卻不見真正的球鞋。

殊不知,「炒鞋」的最後結果就是球鞋蘊含的運動、個性等精神被閹割。如今,還有幾個人會為了情懷去買一雙溢價十幾倍甚至百倍的球鞋?

沉寂一段時間後,市場開始回歸理性。

得物破圈就說明了一切。

如今,得物對外宣稱的定位是「新一代潮流網購社區」。

App中容納的內容已遠遠超出了「潮流球鞋」。得物電商頁面的分類除了球鞋,還包括冬裝、手錶、衛衣等男士品類外,你甚至還能再得物上買到iphone。

而從前起家的「球鞋鑑別」業務被隱藏在第三個標籤欄裡,得物正在淡化自己的舊標籤。

毒用潮鞋吸引了一波粉絲,得物在此基礎上開拓了更多的路徑,以及潮流文化交流的圈子。

總的來說,得物的轉型給小眾文化圈破壁帶來了曙光,以潮鞋亞文化為例,只要充分挖掘消費者的興趣點,都能形成頗具體量的市場。

但這條探索路上,得物才邁出第一步,後續能否像在潮鞋上掌握用戶的購物習慣,重塑一個興趣社區,目前來看還猶未可知。

相關焦點

  • 「毒App」被棄用 變臉「得物」能否化解「炒鞋」風險?
    2020年1月1日,潮流電商平臺「毒App」於啟動品牌升級,正式更名為「得物App」。今年10月,炒鞋曾被央行通報亮「紅燈」,那麼「毒APP」有「毒」嗎?此舉能否讓它有效化解其中風險?據網經社「電數寶」資料庫顯示,2018年10月22日,毒APP完成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虎撲體育;2019年1月18日,完成A輪融資,投資方為普思資本;2019年4月29日,完成A1輪融資,投資方為DST。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當代年輕人的消費觀念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彰顯個性的「悅己」式需求已經成為消費趨勢。
  • 國內知名球鞋轉賣平臺「毒」APP改名「得物」,想成為男版「小紅書」?
    天下網商記者 章航英2020年1月1日,國內最大的球鞋轉賣平臺「毒」APP改名了,新的名稱叫「得物」APP。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8月,得物APP註冊用戶1個億,DAU大約800萬,目前其估值也超過10億美金,在球鞋交易細分領域中處於領先位置,可謂一家「毒」大。作為一個具有龐大用戶基數的平臺,改名不可謂傷筋動骨。那麼,「毒」改名的邏輯是什麼?
  • 炒鞋退熱,得物「毒」難解
    炒鞋、盲盒、漢服風潮都引發了新的消費變革,加之金融屬性的疊加,也讓一股一股崛起的風潮快速變味。其中,最為火爆的「炒鞋」在經過去年的爆火後也逐漸冷卻。根據百度指數,和去年10月相比,炒鞋相關關鍵詞熱度持續下降,如今不足最高點的20%,同時,曾經被炒至數萬元的球鞋,價格跌去60%以上也依然無人問津,炒鞋泡沫破裂在所難免。
  • 賣鞋的「毒APP」改名了,拼音拆開讀即可
    記者 | 加琳瑋編輯 | 周卓然1在2020年的第一天,潮流電商平臺毒APP換了名字,改叫「得物APP」。現在其各類官方平臺名稱都已更改,不過英文名還是「Poizon(毒)」。毒APP 2015年從虎撲網中孵化而出,運營主體為上海識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2017年時完善了核心功能,除了提供球鞋鑑定服務外,開始允許在平臺上進行二手交易。雖然國內先後還出現過nice、鬥牛、UFO等同類平臺,但毒APP在圈內有「一家毒大」的稱號,證明了其火爆程度。
  • 2020年第一天,毒APP改名了!
    2020年1月1日,毒APP啟動品牌升級,正式改名為「得物(毒)App」。此消息一經發出便引發全網討論熱潮。毒APP改名了?毒APP改名得物好聽嗎?毒APP為什麼改名?網友們紛紛提出自己的疑問。為什麼毒APP改名引發了這麼高的熱潮呢?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毒APP本身用戶眾多,話題度高。
  • 「315報告」二手潮鞋交易「紅與黑」:得物(毒)APP nice 有貨「上榜」
    近年來,球鞋轉賣生意逐漸火爆,隨著「毒APP」、「nice」、「get」、「識貨」、有貨(YOHO)旗下「UFO」等一大批潮鞋鑑定交易平臺的湧現,掀起了一股「炒鞋」熱潮,隨之也帶來大量的消費投訴與質疑……3月31日,依據國內唯一電商專業消費調解平臺「電訴寶」2019年度受理的全國980家電商平臺用戶消費糾紛案例大數據,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了
  • 毒app尺碼不對可以換嗎 毒app買錯了怎麼換碼數
    毒app是不支持換碼的,大家要知道毒上面的鞋子不同碼數價格也會不同,一天一個變化,所以,碼數不合適是不支持換的,不過可以退換,也是需要支付手續費。  毒app尺碼不對可以換嗎?毒app買錯了怎麼換碼數  個人原因毒本來就不給換貨,而且一雙鞋不同的鞋碼價錢也不一樣,一樣的鞋碼價格也一直變,怎麼給你換碼,所以毒app是不支持換貨的,但是可以退款。  不過,退貨是需要收手續費的,根據你鞋子的價格,收取一定服務費。
  • 毒APP正式改名為得物(毒),你發現了嗎?
    2020年一月一日,潮流電商平臺毒APP啟動品牌升級,正式改名為「得物(毒)「。消息一經推出,便受到了廣泛的關注,當日便登上了知乎的熱搜話題榜。如果你足夠細心,那麼不難發現新品牌名「得物(毒)「,實際上與毒這個字得發音相關聯,這樣一來就算是老用戶,也並不覺得這次改名很唐突,那份熟悉得感覺依然還在。同時,將毒APP改名成得物APP,能夠讓指向性更加清晰,大大降低與新用戶得溝通成本。
  • 王思聰投的「毒」深陷售假漩渦 更名得物難消32894條投訴|凰家反騙局
    新冒出來的購物平臺嗎?跟『得到』有啥關係嗎?」 大叔一腦門子問號。所謂知之為知之,不知百度之。結果一查,這個「得物」就是原來大名鼎鼎的「毒」app!嗯,「毒」改成「得物」,「dewudu」,這名兒改的挺巧。
  • 毒APP改名為得物啦
    2019年仿佛還在昨天,我們卻已經邁入了2020的新徵程。2020年儘管剛剛才拉開帷幕,但是已經有不少的事情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例如2020年1月1日0點正式改名為「得物」的毒APP,就引起了人們的熱議。官方團隊表示,這次改名為得物,實際上是為了讓品牌的名稱更加具有指向性,讓用戶看到品牌名字就能大致知道品牌的業務方向。
  • 毒app安卓版下載
    毒app安卓版下載簡介:得物是一非常時尚的手機網購app。得物app有時下最火的潮流單品如球鞋、服裝、配飾、潮玩、數碼3C等,每個商品都是由專業的鑑別師進行審核,對有瑕疵的商品進行排查,保證商品都是正品,用戶們放心購買吧。
  • 潮流電商niceApp,解鎖潮品交易新模式,抵制炒鞋打擊假貨
    想買鞋但是苦於沒有購買渠道?想賣鞋買更多的鞋但是困於沒有快速流轉機制?別擔心,球鞋轉賣就上nice APP,幫你解決一切後顧之憂。眾所周知,潮流電商平臺nice採用C2B2C的轉賣模式,即賣家(C)將商品上架銷售,買家購買後,賣家發貨到平臺(B)進行查驗、鑑定,鑑定為正品後,平臺再發給買家(C)。高效、健康的平臺機制,為nice吸引了一大波忠實用戶。
  • 「新經典」鞋款都是潛力股,毒APP帶你了解2019最in球鞋
    「新經典」鞋款都是潛力股,毒APP帶你了解2019最in球鞋  對於球鞋來說,經典款式永遠是大家的必備款式,畢竟經典永不過時。
  • 2020年改變從名字開始,毒APP正式改名為得物
    2020年剛剛到來,就發生了不少備受矚目的事情,在這其中,毒APP改名絕對算是一件,2020年1月1日0點,毒APP正式改名為得物。改名後的毒APP將專注打造面向年輕消費者的潮流網購社區,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購物體驗。
  • 這屆95 後|炒鞋暴富夢碎:輝煌時月入 15 萬,如今一雙賺 50 元
    2018 年 3 月,AJ1" 小閃電 " 發售,為了買到這雙鞋,張濤拉了四五個朋友一起,早晨 6 點半從家出發,8 點到店門口排隊抽籤,等了整整三個小時,幾個人全都沒抽中,最後只好空手而歸。像張濤、吳樺這樣的 "Sneakerhead" 還有很多。但在 2019 年之前,他們並不被大眾關注。
  • 毒APP改名為得物,暗藏玄機你了解了嗎?
    毒APP改名啦!作為國內領先的潮流電商平臺,sneaker們的購物天堂,由上海識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毒App於2020年1月1日啟動品牌升級,正式更名為「得物(毒)App」。
  • 毒APP:爆款製造者,Travis Scott鞋款你了解多少?
    其實Travis Scott自2017年加入NIKE的聯名天團之後,推出的每雙球鞋都能引起熱潮。作為爆款製造者,Travis Scott與NIKE的故事你想了解嗎?接下來就聽聽毒APP為你講述說唱天王的故事吧。TravisScott生於1991年4月30日,是德克薩斯州休斯頓的美國說唱歌手、歌手、歌曲作者和唱片製作人。
  • 2019年冬天裡最能蹦躂的八隻「螞蚱」
    社區團購如果把2018年到2019年年初,稱作社區團購的「百團大戰」,那麼2019年中旬後就是社區團購的「吃雞遊戲」。社區團購起源於2016年的B2B生鮮平臺,B2B生鮮平臺利用供應鏈優勢,向社區提供在線拼團、送貨到社區服務,逐漸演變成社區團購。到了2018年,拼多多在下沉市場的火熱,其拼團的模式讓社區團購瞬間破圈。
  • 毒App「出圈」到潮流社區,得物不是男版小紅書
    八姐發現,最近有個公司也是蠻有意思的,這家公司做的APP名字奇特,叫做「毒App」,這兩天,他們還把「毒App」的名字改成了「得物」。據說這家公司的主要受眾是90後、95後的年輕潮流人群,之前主要是以賣球鞋潮品為主的。那麼,這樣一家看起來屬於「小眾」領域的公司為何要改名呢??
  • 莆田鞋可過得物(毒APP)?
    現在的球鞋市場,呈現一家「毒」大的趨勢(現已更名得物APP)各種剛剛喜歡上球鞋的小白用戶也都認得物(毒),以前的鞋子想買就買,現在你喜歡一款新鞋,那麼你就要去得物(毒)APP查查價格、看看穿搭以及鑑定真假,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下所謂「莆田鞋過得物(毒)」是什麼意思以及莆田鞋過得物(毒)到底有沒有可能等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