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抱抱我!」當孩子說這句話的時候,你的反應很重要!

2020-12-27 簡柒的心理療愈工作坊

昨天,在公園玩的太晚了,以至於我們去蛋糕店的時候,嗒嗒想要的甜甜圈已經賣完了。

那是嗒嗒前一天就和我們約定好要買的,孩子站在店裡,望著空空的展示櫃,呆了很久。最後被爸爸抱起來,走出了蛋糕店。

出門後,嗒嗒很是不情願。一邊磨蹭一邊回頭,還說:其實可以買其他的蛋糕。

最後孩子跑到我面前,張開雙手對我說:媽媽,抱抱我!

我抱著他,他把小臉埋在我的肩膀上,很明顯很感覺到孩子的不開心。但是在趴了一會之後,孩子又抬起頭和我們分享今天在公園看見的小青蛙。

媽媽的擁抱具有治癒的效果!

之前,在車站看見過這樣的一幕,媽媽推著嬰兒車裡的小寶寶,還用牽引繩拉著一個兩三歲的小男孩,可是小男孩仿佛很不開心,一直跺著腳讓媽媽抱。

嘴裡一直說:媽媽你抱抱我,抱抱我!

媽媽被孩子吵的很煩,於是大聲的責罵孩子不懂事。

被媽媽罵的小孩很明顯被嚇到了,臉色發白,緊緊的抿著唇瞪著手上的牽引繩,一動不動。

最後,在媽媽的拉拽下,上了車。

孩子渴望一個擁抱,有時候並不僅僅是身體上的需要,更多的是安全感的缺失。

當孩子處在一個陌生的環境,或者周圍的人讓他感覺到不安全的時候,孩子往往會想要尋求媽媽的擁抱。

他們期望能夠和父母產生最親密的身體接觸,來確保自己是安全的,特別是媽媽的懷抱,熟悉的懷抱,會讓孩子瞬間仿佛回到嬰兒時期,讓他們產生安全感。

很多家長都忽略了孩子的內心需求,當孩子看見父母吵架時、當孩子在陌生的環境時,當孩子意識到自己要和父母分開時。

他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抱緊媽媽,這個時候他們不是膽子小,也不是不懂事,只是他們覺得不安全。

如果父母能夠深刻地體會孩子此時的這種感覺,能夠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幫助他們緩解緊張焦慮的情緒,孩子就獲得了走得更遠的能量。

給孩子一個擁抱,可以讓他感覺到被愛,治癒孩子心靈的傷口。

嗒嗒在犯錯誤之後,就會纏著我要抱抱。而當他撲進我懷裡之後,又會悄悄的對我說:媽媽對不起,我錯了!

很多人都覺得我對孩子太過於溺愛,做錯事情從來沒有懲罰,孩子一撒嬌,所有的過錯都沒抹平了。

其實他們沒有發現,每次嗒嗒做錯事,我雖然沒有批評他,但是同樣的錯誤嗒嗒很少會再犯,最起碼在短時間內不會再犯。

當孩子在做錯事情之後,其實他們也非常明白:槽糕,自己闖禍了!

而這個時候的孩子最擔心的不是怎麼去掩埋自己的過錯,而是擔心媽媽會不會生氣,會不會不愛自己了。

孩子內心的焦慮與自責已經給了他們很大的壓力,如果再去接受來自最親的人的責罵,那對於孩子來說不是太過殘忍了嗎?

我會告訴嗒嗒,你做錯了,媽媽希望你能夠改正,但是媽媽依然愛你!

我們都不想看到,當一個孩子犯錯誤後,不怕被老師批評,不怕被同學笑話,甚至不怕警察詢問,卻唯一擔心自己的父母知道,甚至做出不可挽回的舉動。

一個簡單的擁抱,就可以將父母的關心、關注、愛、安慰和理解、甚至原諒完美的傳遞給孩子,讓他們的情緒能夠得到釋放,孩子才會和父母更親近。

擁抱,是孩子和父母之間的心靈橋梁。

孩子尋求擁抱,是孩子向父母發出的情感信號,如果父母能夠準確地接受到孩子的信號並給予孩子及時的回應,在孩子的內心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還有利於增進親子關係的和諧。

但是如果孩子的信號被父母忽略甚至拒絕了,孩子就會逐漸生出一種孤獨、失望以及不被愛的挫折感,這樣的負面情緒會讓孩子變得不愛和別人交流,甚至退縮。

孩子的成長是非常快的,再不抱他,他就真的長大了!

@嘀嗒棧長 棧長有話說:所以,工作再忙,也別忘了對孩子說:「寶貝,過來,讓我抱抱你!」,然後給他一個愛擁抱吧!

你家的寶寶會經常求抱抱嗎?你是如何處理的呢?評論區一起聊聊吧!

相關焦點

  • 「臭媽媽,我打死你!」當孩子說狠話時,家長們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隨著網絡用語的流行,很多孩子年紀小小就已經會說"網紅語言"了,然而這些語言裡面不乏一些低俗惡趣味的話,讓家長聽了很是不爽。尤其是當孩子學著大人的模樣放狠話時,都會把家長給震驚住。但有的家長會選擇充耳不聞,認為長大了孩子就會慢慢改掉。然而並非如此,教育孩子要講究時機,那麼當孩子說狠話時,家長的第一反應非常重要。
  • 當孩子說媽媽我不行的時候,您的回答很重要,影響了孩子的未來
    比如讓孩子自己去穿衣服或者繫鞋帶什麼的,很多孩子都會說什麼我不會,或者我不行之類的話,這是他們自己不願意去嘗試;比如讓孩子做一些以前沒做過的事情,他們也會下意識說出我不行的話,這是他們自己不知道該如何去做;再比如讓孩子登臺表演,他們也會說我不敢,這是他們真的缺乏相關的經驗,確實是有些不敢。面對孩子的「不行」,爸爸媽媽們的反應並不一樣。
  • 當孩子說「媽媽,抱抱」,不管什麼情況,請一定伸出手好嗎?
    她這才低下頭,跟孩子說:「你要嗎?要就拿著吧。」聽她的語氣平和,氣頭應該是過去了。可我心裡還是很想說:孩子摔倒的當下先哄哄他不行嗎?孩子哭著喊「抱抱」的時候,就抱一下,不行嗎?有什麼想教育的,晚點兒說,不可以嗎?
  • 「媽媽跟你說過多少次了......」當孩子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在想什麼?
    孩子和小夥伴追趕打鬧,卻聽到:「跟你說過多少次了,在家裡不要跑著打鬧……」那天傍晚,等小夥伴們離開後,趁著家長出門買菜,孩子就收拾起自己的小書包「離家出走」了往往這種友情提醒,孩子看來可能是一種責備。在知乎熱榜「孩子最討厭聽到的5句話」中,這句赫然在列。為什麼孩子對這句話,會特別反感呢?
  • 「媽媽,你走開,我不要你」,當孩子突然開始說狠話,是詛咒敏感期到了
    原來他玩的機器人被另一個孩子搶走了。閨蜜趕緊拉住兒子:「好好說話,不許說髒話。」兒子卻使勁拍掉芳的手:「臭媽媽,我不要你,你走開。」芳氣壞了,卻也一臉無奈。她說孩子最近特別喜歡說髒話、狠話,動不動就對人「呸」個不停,「打你」「去死」時不時掛在嘴邊,越制止越來勁兒。
  • 「媽媽,看我,看我」,孩子的討愛行為,你看見了嗎
    什麼是好媽媽?曾經和我兒子開玩笑,問他「我是不是好媽媽」,他思考了一下,回答道:「不是,好媽媽是不罵人的。」回答得倒是很真誠。罵人的媽媽,給孩子的感覺是不好的。傳遞出來的信息,或許是「你不值得被愛」,這其中沒有信任。
  • 當孩子說「我不行,我不敢」時,父母感同身受,第一反應很重要
    有沒有碰到孩子比較慫的時候,出去玩遊樂設施,稍微有一點兒驚險刺激的項目,別的孩子躍躍欲試,自己的孩子按兵不動,說什麼也不去,「我不行,我不敢,」本來父母是想讓孩子鍛鍊鍛鍊膽量,可孩子膽小,壓根兒不想玩。
  • 為啥孩子被「吼」還要求抱抱?不記仇的原因讓人心疼,你還捨得嗎
    原來,是女兒看到一款漂亮的娃娃,希望媽媽買下來,但媽媽明顯是不想買的,就對女兒說:「出門前咱們不是說好了嗎?我們只是出門轉轉,不買玩具的,你在家已經答應我了。」顯然,女兒並沒有理會媽媽的話,而是繼續大哭,喊著讓「媽媽買下來吧,我就想買這一個」。
  • 「媽媽是超人,這句話是讚美嗎?」話不重要,重要的是應該讚美
    最近一期《奇葩說》的辯題是「媽媽是超人,這句話是讚美嗎?」正方小黑闡述觀點的時候說了這麼一段話。他說這句話當然是讚美,反方之所以認為這句話不是讚美是因為平時這句話說得太少了,我們現在要讚美媽媽,而且要大誇特誇。傅首爾也說,如果有選擇,哪個女人想當超人呢?
  • 「媽媽對不起!我錯了!」孩子道歉後,家長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我錯了」,然後母子倆抱頭痛哭,哭完繼續犯錯。「每一次都是這樣,一批評就認錯,態度特別端正,看著心疼,但下次繼續犯同樣的錯誤,我都不知道怎麼辦了。」網友的語氣仿佛自己都想哭了。於是,我問她,當孩子道歉後,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呢?只是抱頭痛哭心疼娃嗎?她似乎才反應過來,反問不然呢?字裡行間都是疑惑。
  • 「孩子明明會走路,為啥總要討抱抱?」 所有媽媽看完都哭了!
    前幾天去參加一個朋友聚會,她家2歲多的小女兒就是這樣的情況:大家吃好飯準備各回各家的時候,孩子特意把媽媽手中的包包轉移到爸爸手中。開始還以為是娃心疼媽媽 ,正當要誇獎一番時,只聽娃滿懷期望地說:「媽媽,抱抱~」
  • 當女生說這句話的時候,就是你沒戲了,早點放手,這句話很重要
    當女生說這句話的時候,就是你沒戲了,早點放手,這句話很重要。其實追女生就是一個真心,一個誠意!當你付出了100%的努力之後,他如果還是對你說了這三句話的話,我想你可以放棄了,那麼第1句話別再浪費彼此的時間了。這句話是特別明顯的一個意思。
  • 當孩子說:「媽媽,我不想學了。」你的第一句話很重要
    是啊,說放棄是件太容易的事。而努力和堅持,是一種精神狀態,熱愛是一種力量,在孩子想要放棄的時候,我們就需要鼓勵他,給他一些正能量,讓他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就能「柳暗花明。」《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當你想做一件事的時候,全世界都會幫你!孩子,你值得這一切榮耀。
  • 不要再說「你太棒了」,聰明媽媽往往說這3句話,孩子進步飛速
    教育孩子始終就是都是一件大事,現在很多媽媽都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總是給孩子各種鼓勵,但是在具體語言表達方式上,可能總會出現重複的情況。舉例來說,有的媽媽經常對自己的孩子說「你太棒了」這樣的話,事實上這樣的話根本沒有任何重點,說多了讓孩子感覺到完全是在敷衍,甚至還會起到反作用。
  • 《小豬佩奇》豬媽媽這4句話情商高,經常對孩子說,自控又得體
    他們只是覺得好玩,想要測試一下父母的反應,或者在情緒激動的時候缺乏自控力,才用最原始的方式把情緒宣洩出來。我們越是告誡孩子不準這樣做,他們越是手足無措,不知道該怎麼管好自己。01 《小豬佩奇》裡學到的「口頭禪」育兒法動畫片《小豬佩奇》你一定不陌生,不過在陪孩子看的時候,你有沒有留意到佩奇一家經常會出現的「口頭禪」呢?豬爸爸或者佩奇闖禍的時候,豬媽媽會說,「淘氣的豬爸爸/佩奇」,用幽默的方式點到即止,沒有其他過分的指責。
  • 「孩子一哭我就抱,錯了嗎」嬰兒哭泣求抱抱的背後,不是無理取鬧
    尤其是當寶寶哭鬧不止的時候,他表達不出來也聽不懂安慰的話語,此時「媽媽抱」就成了一招「制勝法寶」。「孩子一哭我就抱,錯了嗎」嬰兒哭泣求抱抱的背後,不是無理取鬧也不是撒嬌當了媽之後,仿佛就是寶寶哭聲的一個「感應器」,只要聽到寶寶的哭泣聲,無論有多累、手裡在忙啥,都得立即跑到寶寶身邊,把他抱在懷中好生安撫。
  • 對孩子說「我愛你」會有啥反應?看到寶寶的表情,網友被萌翻
    一般來說,父母們對孩子說"我愛你",孩子也會親暱地對父母說"我愛你",並且還會開心地抱抱父母,不過孩子有這些舉動的前提是他們已經能流利地說話,也有了自己的想法。那麼如果媽媽對著年齡尚小、剛剛出生的寶寶說"我愛你",寶寶會有啥反應?
  • 媽媽們注意了,這3句話別當著孩子面說,否則孩子會「記仇」的!
    後來老公和孩子談了一次才發現,孩子之所以不跟媽媽親近,主要就是王女士平時說了一些話,讓孩子記在了心裡,看來孩子年紀雖小,但是對於一些東西的記憶力還是蠻深的,有些時候父母的一些無心之舉就會給孩子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作為母親,在孩子面前一定不要說以下三句話,否則一定會讓你跟孩子的關係變得越來越生疏,將來孩子長大,你後悔莫及。
  • 當孩子說「媽媽,我怕黑」,你的第一個動作很重要
    「媽媽,不要關燈!」睡覺前,4歲的瑞瑞抱著媽媽的脖子說。「瑞瑞,為什麼不讓關燈啊!」媽媽問道。「瑞瑞怕黑!」孩子怯怯地說。「瑞瑞都是男子漢了,怎麼還會怕黑?」「黑夜裡有妖怪,有大灰狼,有馬猴,有怪獸。這些都是奶奶跟我說的,奶奶說天黑的時候,它們就會出來抓小孩兒!」瑞瑞一邊說,一邊更加抱緊媽媽的脖子。
  • 「媽媽,我不喜歡這個」當孩子總說這句話,要警惕「關懷強迫症」
    「媽媽,我不喜歡這個」當孩子總說這句話,要警惕「關懷強迫症」我們可以來看一看遊樂場玩耍的例子,大家都是從童年時期走過來的,對於遊樂場應該很熟悉了。小時候父母帶我們去遊樂場的時候,他們總會給我們一些建議,讓我們玩旋轉木馬或者是玩別的。但是我們有可能並不喜歡旋轉木馬,每個小孩子心裡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在媽媽的強烈關懷之下又不得不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