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口罩的小廠丨他們的2020 · 特稿

2020-12-26 浙江在線

2020-12-25 18:48 |《浙商》雜誌官微 |記者 樓華燦

2020年即將過去,紛亂開頭,努力結尾,基本沒有容易二字。
從年尾回首年初,恍然如夢,我們仿佛經歷了從未經歷過的漫長,感受著從未感受的彷徨、互助、感動、奮發,各行各業都在湧現著平凡的偉大,都體驗著不平凡一年的冷暖。 《浙商》雜誌採訪了10位身處行業漩渦中的小人物,讓那些感觸至深的人來訴說2020年的故事。
今天,我們推出:「他們的2020·特稿」第二篇: 經營口罩的小廠。
李江海(化名)的90萬 kn95 口罩 ,至今仍 躺在磐安的倉庫裡,原本今年打算在義烏買房的計劃 被無限 期…… 「口罩這個行業,專業化程度高,冒然進入,就我所知 80% 都是血虧,包括我自己。 」爽朗愛笑的李江海在提及 2020 的經歷時不免皺起了眉。

「口罩」,貫穿2020一整年的關鍵詞,有人因它喜有人因它悲,它的背後又有多少酸甜苦辣的故事。

疫情下火爆的口罩生意

李江海是新義烏人,在義烏辦了個小廠,從事飾品加工生意,20年來雖說算不上大富,但日子越來越有奔頭。在義烏投資了店鋪、買了車,2019年底銀行的貸款也都還完了,彼時的李江海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但是,2020年的這場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李江海所有的計劃。
誰也不會料到,新冠肺炎疫情會發酵成一場災難級的疫情。 2020年的春天,街道、商場、火車站等原本熙熙攘攘充滿人流的地方變得空無一人,人們遠離人群、躲在家裡,只有必要時才會全副「武裝」出門,沒有口罩寸步難行,有人甚至帶上兩層口罩。
一時間,「一罩難求」,口罩成為硬通貨,人們瘋狂地買口罩、囤口罩、搖號「搶」口罩。 普通口罩的價格也從原來的三五角一隻,一路飛漲高達5元一隻,N95口罩更是漲到30多元一隻。
隨著強有力的管控措施,疫情在國內逐漸好轉,神州大地漸漸復甦。 3月初,義烏在疫情防控的基礎上恢復了往常的通行。 在江西老家的李江海迫不及待地回到義烏,不過那時經濟尚未復甦,外貿基本中斷,廠裡的飾品加工沒有訂單。 正當李江海一籌莫展時,因為原有的超聲波磨具設備,有客戶找上門來,找他加工類似海綿質地的「明星同款」口罩。 儘管這款口罩不具備隔離病毒的作用,只能隔離花粉、大顆粒粉塵一類,但在當時依然銷售火爆。
李江海盤算了一下: 加工一隻口罩有4角的利潤,一天下來能淨賺5000元,利潤可以說是相當不錯的。 但彼時口罩的「風」越刮越猛,甚至連股市都出現了口罩概念股,各路資本爭相湧入這只在2020年飛起來的口罩裡,這令他有些猶豫不決。
同樣是做一隻口罩,如果換成一隻KN95口罩,利潤可以達四五元,比一隻普通口罩將近10倍的利潤! 在漫天求購口罩的當下,當口罩訂單再次找上李江海的時候,這一次他心動了。
他再次仔細測算: 一隻N95口罩的成本約3元,批發價格為七八元,一天下來可淨賺5萬元,一個月就可以回本,甚至可以大賺一筆。 一座金光閃閃的金礦似乎就在李江海的眼前。

全身投入抗疫物品生產

動不如行動,隨後李江海借款30萬元連帶自己的30萬元,與一位醫藥公司的朋友合資一頭扎進了「口罩生意」。
經過半個月的籌措,一個口罩小廠初步建成,光口罩機器的費用就投入了110萬元。 之後,歷經機器漲價、調試、熔噴布搶購等「九九八十一難」的闖關遊戲,4月中旬,李江海的口罩機終於開始產出口罩,緊張了一個多月的他終於露出久違的笑容。
然而,財富的夢想到了5月中旬便戛然而止。 僅僅過去一個月左右,噩夢就開始了。
李江海的口罩廠共生產了100多萬隻口罩,但除了8萬隻口罩「出海」成功,剩餘的將近90萬隻口罩至今還堆在倉庫。

事實上從2020年3月開始,率先控制住疫情的中國成為全球抗疫急需醫療物資的主要供應地之一但在國外卻曝出相關防護物資產品存在不達標的問題。

事出有因,一些中國廠家並不是專業從事生產口罩,有臨時緊急轉產的,有新買設備剛剛進入的,國外訂貨量大且緊急,加上各國的相關標準不一致,在如此緊急的情況下很難協調統一。
「如果沒有FDA的批准,進口商會猶豫訂購口罩,因為他們擔心會被海關扣押。 許多醫院也拒絕接受防疫物資捐贈,即使是免費的,因為他們擔心如果醫護人員在使用未經許可的設備從而生病,醫院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知情人透露說。
口罩作為防疫物資有其專業嚴苛的質量標準,尤其在「抗疫」期間,質量關乎性命,不容一絲馬虎。 因此,2020年3月31日晚,包括中國商務部、海關總署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緊急出臺針對口罩等防疫物資質量管控的特別措施。 規定要求出口的相關醫療物資必須取得國家藥品監管部門的相關資質,符合進口國(地區)質量標準要求; 4月5日市場監管總局網站發布《口罩等防疫用品出口歐盟及美國市場認證信息指南》; 4月25日商務部再次聯合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三部委發布公告,進一步規範醫療防疫物資的出口秩序。
在這一系列政策組合拳下,「李江海們」的口罩出口之路徹底被堵上了。
當被問及能否辦理CE證書、FDA認證時,李江海告訴《浙商》記者: 「對於我們這樣的小廠,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來廠房、車間等設施不符合標準,升級無菌車間需投入巨額資金,成本無法承受; 二來這些認證需要耗費3至5個月的時間,且費用昂貴; 三來相關證書五花八門,有人花了大價錢認證出來的證書,國外並不認可。
5月中旬,李江海的口罩再也沒賣出去,運作才1個月的廠子再次停滯下來。

一波三折但無怨無悔

口罩價格飛漲期間,也帶動了上遊口罩機器、熔噴布等原材料一天一個價的連鎖反應。被網友戲稱「印鈔機」的口罩機器從原來的10萬元一臺,連續「三級跳」,最高曾到過五六十萬元,有一些廠家甚至單方面違約把口罩機器漲價到上百萬元。因為買不到口罩機器,口罩機器的圖紙也被賣到5萬元,還有通過倒賣口罩機器訂單純賺80萬元的案例。

李江海買入的口罩設備不幸踩在了高點,僅口罩成型機就花費了53萬元,還有口罩縫合機、口罩點帶機等總共投入110萬元。 5月停產後,李江海不是沒想過賣掉機器補貼一部分虧空,但是4萬元買進的機器轉手卻只值三五百元廢鐵的價格,因此沒捨得賣。
堆積在倉庫裡的kn95口罩,因沒有相關的醫療器械註冊證號無法通過電商途徑售賣,成本高達3元一隻,但目前的收購價只有1.5角一隻。 李江海和合伙人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因為投資口罩,兩人一共血虧120萬元。
李江海的周圍有許多親戚朋友同他一樣,紛紛投入這次口罩生產大潮之中。 「口罩這個行業專業化程度高,冒然進入,就我所知80%都是血虧。 包括那最早那一批,一開始賺錢,後來追加投資、擴大產能的口罩廠,只要是想一口吃成胖子的左後都虧錢。 」如今的李江海追悔莫及,「倒是那些倒買倒賣機器或者熔噴布的,中間商反而都賺了錢。
截至目前,據天眼查所示,僅浙江一地與口罩相關廠家仍達52977家,口罩產能過剩已成現實,曾經暴利的口罩風口一去不復返。
雖然這一年讓李江海重新背上了沉重的債務,但樂觀的他除了覺得有點對不住愛人,其他還看得開: 「做生意總是有起有落的。 有些時候,有點壓力也是動力,畢竟我還年輕,新的一年從頭來過。畢竟,我們為抗疫做了一點貢獻。


1608893300000

相關焦點

  • 日式烤肉店老闆的「奇蹟之年」丨他們的2020·特稿
    《浙商》雜誌採訪了10位身處行業漩渦中的小人物,讓那些感觸至深的人來訴說2020年的故事。 今天,我們推出:「他們的2020·特稿」第七篇:日式烤肉店老闆的「奇蹟之年」。 姜俊是日式烤肉店「御牛道」的老闆。
  • 買口罩無果,瀋陽一老闆買老舊設備,11天建成口罩廠!
    來源:市界作者丨市界 王春曉 編輯丨朗明 近日來,一則「80後男子11天建成一所口罩廠」的新聞引發關注。遼寧盛京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在春節期間買口罩,9天跑了9個城市無果,最終回到瀋陽自建口罩廠。目前,其公司生產的口罩已經達到上萬片。 天眼查顯示,遼寧盛京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7月,註冊資金1000萬元,法人為張明凱。
  • 瘋狂口罩投資:紙尿褲廠轉產
    來源:中國經營報瘋狂口罩投資:紙尿褲廠轉產尋曉燕/本報記者/晏耀斌/北京/長沙報導1月23日,武漢封城,新冠肺炎疫情正式受到民眾關注,口罩遭哄搶。彼時,作為裝備大省的湖南只有不到10家口罩生產廠。轉產口罩生產的水有多深,到頭來有人哭有人笑。國家發改委3月2日數據顯示,我國口罩日產量已突破1億隻,口罩市場供求不再那麼緊張。天眼查發布的醫療器械企業大數據顯示,2020年2月1日至3月3日,全國經營範圍含「口罩」的企業新增3112家。此前,全國只有559個醫用口罩類許可證,分別為353家企業所持有。
  • 沉默中等待春天的旅遊人丨他們的2020·特稿
    《浙商》雜誌採訪了10位身處行業漩渦中的小人物,讓那些感觸至深的人來訴說2020年的故事。 今天,我們推出:「他們的2020·特稿」第五篇:沉默中等待春天的旅遊人。 新冠肺炎疫情讓2020年的旅遊行業尤為刻骨銘心。
  • 一個口罩廠的誕生:從零到N95
    工人用電熨鬥把鼻梁條烙在口罩上。受訪者供圖  聽說5月4日這天口罩廠的老闆要來家裡,周老爺子很開心,早早吩咐兒子「殺頭豬,整一桌好菜」。  老爺子82歲,除了有點耳背,精神依然矍鑠,中氣充沛。負責邀人的張輝告訴周老爺子,不僅口罩廠老闆要來,之前在口罩廠蹲點的省裡領導也要來,「感謝老爺子的支持」。  在長沙東郊的黃興鎮幹杉片區,說起「口罩廠」,人人嗓門宏亮。誰家有人在口罩廠上班,更是很有面子的事。
  • 非凡2020丨一隻口罩背後的中國製造
    2020年已至尾聲,在這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間,是什麼讓中國風雨兼程、勇毅前行,交出「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中國之聲中國經濟年終特別報導《非凡2020》,用聲音刻錄中國經濟這一年。今天播出《一隻口罩背後的中國製造》。
  • 日產30萬片 這個口罩廠老闆「拼」了
    疫情發生以來,防疫物資非常緊缺,口罩更是「一罩難求」,在贛州有一位老闆,他不僅先後捐贈了12萬隻口罩給家鄉,而且原本在東莞經營一家服裝廠,身家上億的他,卻將東莞的廠交給別人打理,毅然回到家鄉創辦口罩廠。
  • 暖聞丨新疆:小女孩口罩帶子斷掉,民警送新口罩並細心戴好
    暖聞丨新疆:小女孩口罩帶子斷掉,民警送新口罩並細心戴好 2020-04-09 16: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橫河模具(300539.SZ)子公司經營範圍增加「日用口罩(非醫用)生產...
    來源:格隆匯格隆匯3月16日丨橫河模具(300539.SZ)公布,因經營發展需要,公司全資子公司寧波海德欣汽車電器有限公司(「寧波海德欣」)變更了其經營範圍,並向公司登記主管機關申請了登記備案手續。(依法須經批准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變更後經營範圍:【一般經營項目】汽車零部件及配件製造;電子元器件製造;模具製造;非居住房地產租賃;技術服務、技術開發、技術諮詢、技術交流、技術轉讓、技術推廣;日用口罩(非醫用)生產;日用口罩(非醫用)銷售;塑料製品【許可經營項目】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依法須經批准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 金明精機(300281.SZ)擬增經營範圍 開展口罩及其設備、熔噴布/...
    格隆匯3月17日丨金明精機(300281,股吧)(300281.SZ)公布,公司結合當前實際情況及未來發展需要,擬增加公司經營範圍,開展口罩及其設備、熔噴布/無紡布及其設備的生產、銷售業務。變更前: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項目除外,法律、行政法規限制的項目須取得許可後方可經營)。
  • 這個口罩廠,來了一群「臨時工」
    這幾天,位於上海松江區車墩鎮的一家口罩廠來了一群特殊的「打工仔」「打工妹」。外企財務總監、全國三八紅旗手、創業者、大學生、聽障人士……他們身份各異,從上海各地驅車幾十公裡志願前來,12個小時不眠不休,只為在口罩廠當一名「臨時工」。
  • 創意視頻丨時光裡的口罩
    新聞中心 > 央廣網獨家報導 創意視頻丨時光裡的口罩
  • 瘋狂熔噴布背後:口罩廠斷供 倒爺多過採購商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21調查丨瘋狂熔噴布「眾生相」:口罩廠斷供,倒爺多過採購商,黑作坊狂歡、騙子叢生「廠裡熔噴布已經見底,五個人分頭找貨,這兩周跑遍了全國,只要有貨,不管多遠都去,從南陽跑到上海,又到江蘇、浙江,然後又到天津,報各種價位的倒爺都有,但最後要麼沒貨,要麼是假貨
  • 這些企業決定生產經營口罩、酒精|全省161戶防疫物資生產經營主體...
    不僅包括新設立藥品和消殺用品生產經營主體5戶(生產類1戶、銷售類4戶),還有增加經營範圍辦理變更登記的45戶,其中在經營範圍中增加酒精和消殺用品的市場主體34戶(生產類10戶、銷售類24戶),在經營範圍中增加防護口罩和醫療器械的市場主體11戶(生產類5戶、銷售類6戶)。
  • 疫情下的口罩販子:地產商2400萬投資被套倒爺開口罩廠血虧
    2020今年3月中旬,他將做口罩「倒爺」賺到的錢,全部投入口罩廠。但時運不濟,遇上口罩價暴跌,高峰時期賺過幾百萬元,也一併吐了回去。「就像做夢一樣,還是一個美夢,現在夢醒了,其實蠻痛苦的。」彭場鎮青年陳亮(化名)回想起過去一年的經歷,覺得就像一個夢,但夢總有醒的時候。
  • 南京一男子投入100多萬建口罩廠,卻一隻沒賣掉
    不料,轉眼半年多過去了,口罩廠只剩下一個七零八落、空空蕩蕩的車間,而孫某本人則玩起了消失。△車間裡空空蕩蕩說是很好賺錢,設備也運來了韓某是高淳區古柏街道人,平時做點小工程。今年 4 月份,陽江鎮走馬埂村人孫某將韓某等人叫到一起,告知有一個很好的機會——合股辦口罩廠。"孫某說,他有個兄弟是義烏溫州商會副會長,姓曾,要在高淳辦一個口罩廠。只要投錢合股,前景非常好。" 那時候,國內疫情已經基本得到控制,各地都在逐步復工復產。但是,孫某稱他們跟一些外國大使館談好了,有很大希望外銷,生產的也是國外認可的 KN95 口罩。
  • 西藏第一家醫用口罩廠正式投產!日產口罩100萬片
    4月6日下午3點我區第一家醫用口罩廠正式啟動生產填補了我區醫用物資生產方面的空白一個多月前這裡還是西藏甘露藏藥廠的一間空置廠房如今已經建成了佔地約3500平方米的醫用口罩生產廠作為重要的疫情防控物資,群眾對口罩的需求量極大。
  • 《在一起》口罩,疫情之中生命的第一道防護!
    新浪網 新聞5倍工資24小時不停工 口罩廠電商物流這撥操作贊!2020.01.23順豐集團兩架專機馳援武漢 32噸藥品口罩抵漢2020.01.24全國口罩心臟倉上線 節省時間無需中轉丨心系武漢2020.01.24大年三十,80位工人返崗做口罩,
  • 賣口罩的小姐姐:一位義烏女老闆在非常時期的非常商機
    摘要:當下口罩的外貿生意很好做,但市場不可能一直瘋下去。 3月27日,一上午的時間,郟春芹發掉了幾百張名片,微信新添加了100多位聯繫人。這100多人裡,有外籍商人、有外貿公司採購員,還有帶貨主播。他們出於同一目的而來:買口罩——雖然他們中的大多數並不知道,這位義烏女老闆3月初才造出了第一片口罩。
  • 22歲成為口罩廠女當家,她春節給工人漲薪4倍,承諾「永不漲價」
    伍海灣,90後,長沙芙蓉口罩廠廠長。 疫情發生前,作為長沙地區唯一一家專門生產口罩的工廠,芙蓉口罩廠產量一度佔到全省3成。 伍海灣也從沒想過,今年春節,她會突然成為「紅人」:一天有1000多個來電,打開微信,滿屏都是轉帳、紅包,來自客戶、親戚、朋友、熟人…… 他們找伍海灣,需求都一樣,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