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市界
作者丨市界 王春曉
編輯丨朗明
近日來,一則「80後男子11天建成一所口罩廠」的新聞引發關注。遼寧盛京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在春節期間買口罩,9天跑了9個城市無果,最終回到瀋陽自建口罩廠。目前,其公司生產的口罩已經達到上萬片。
天眼查顯示,遼寧盛京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7月,註冊資金1000萬元,法人為張明凱。經營範圍包括生物產品技術研發、技術轉讓、技術服務;保健食品、保健用品、化妝品研發、製造;消毒消殺用品(不含危險化學品)、計生用品、洗化用品、衛生材料、日用百貨、食品、醫療器械生產及銷售。
其中,關勳澤為最大股東,持股90%,名下有12家公司,其中為4家公司法定代表人,11家公司股東。
2月6日,遼寧盛京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發生經營範圍變更,變更後增加了醫療器械生產。
2月26日,市界聯繫到關勳澤,他稱,此前自己一直從事醫療銷售行業,疫情爆發後,不少朋友委託他購買口罩。1月29日,他從瀋陽出發,先後前往深圳、常州、南京等9個城市,不過,各地「一罩難求」,當初定好的一批口罩,也沒能拿到手。
隨後,管澤勳決定購買口罩機自己生產。當時,全自動口罩機已經很難買到,他只買到了兩臺二手的半自動設備,這些設備因為老化磨損,不能立刻投入生產,帶回瀋陽後,又尋求各界幫助,經過一番周折,2月8日,口罩機投入生產。
目前,盛京堂的民用N95級口罩日產量達到上萬片,這些口罩主要銷往瀋陽市場。不過,這些產量還是杯水車薪,管澤勳稱,目前公司已經有4條生產線,其中3條將在下周投入使用,如果人工和原材料齊全,預計一天可生產15萬片。
不過生產口罩所用的「核心」熔噴布卻十分奇缺。據21世紀經濟報導,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前,口罩的「核心」熔噴布價格在1.8萬元/噸左右,現在部分報價已經漲破20萬元/噸,而且還買不到貨。
管澤勳稱,目前還在通過各種渠道尋找原材料,希望能在短時間內產出更多口罩。
根據2月21日瀋陽市發改委公布的消息,目前瀋陽市N95口罩、防護服等關鍵防疫物資已經基本滿足需求,「13個區、縣(市)政府已累計採購口罩近400萬隻,目前每天可以有2萬隻以上的口罩進入市場發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