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男子投入100多萬建口罩廠,卻一隻沒賣掉

2020-12-27 北青網

現代快報訊(記者 孫玉春 文 / 攝)" 跟外國大使館談好了外銷意向,要建 40 條 KN95 口罩生產線 ……" 南京高淳人韓某一直記得,今年 4 月份時朋友孫某跟他描述的前景。為此,他投入了 106 萬元現金,還購買了十多萬元的辦公用品,準備大幹一場。不料,轉眼半年多過去了,口罩廠只剩下一個七零八落、空空蕩蕩的車間,而孫某本人則玩起了消失。

△車間裡空空蕩蕩

說是很好賺錢,設備也運來了

韓某是高淳區古柏街道人,平時做點小工程。今年 4 月份,陽江鎮走馬埂村人孫某將韓某等人叫到一起,告知有一個很好的機會——合股辦口罩廠。

"孫某說,他有個兄弟是義烏溫州商會副會長,姓曾,要在高淳辦一個口罩廠。只要投錢合股,前景非常好。" 那時候,國內疫情已經基本得到控制,各地都在逐步復工復產。但是,孫某稱他們跟一些外國大使館談好了,有很大希望外銷,生產的也是國外認可的 KN95 口罩。

"一隻口罩賣人民幣 8 元左右,可以賺兩塊八。" 韓某說,當時孫某、曾某描述,投錢進來只要開機生產,回本非常快," 可能不到一周就回本了。"

當時韓某了解到,這個企業股本分成六股,浙江商人佔三股,高淳這邊三股," 孫某說自己兩股,給我一股,每股 150 萬元。" 韓某說,他很快就先籌集了 106 萬元,打到了孫某的帳戶上。

今年 4 月 13 日,南京輝翔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在高淳成立了。廠區是租賃的高淳經濟開發區一家企業的車間,法定代表人和股東之一是曾某,浙江人許某是另一股東,在登記註冊信息上沒有出現孫某的名字,曾某、許某佔股分別是 51% 和 49%,註冊資本 500 萬元,出資為認繳。不久,三條口罩生產線和一些配套設備從浙江拉了過來,開始進行組裝。

"當時時間就是金錢,孫某他們說車間要打掃,要安裝,需要越快越好!" 韓某拉自己的一個朋友過來,找了二十多個工人,只花了兩三天時間,就把整個車間給拾掇出來,地上要求連灰塵都摸不出來。由於趕工,光是工錢算下來就有二十來萬。

△車間裡堆放的原料

試車不成功,投資款也沒進公司帳

11 月 14 日,現代快報記者趕到高淳經濟開發區,南京輝翔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車間就在一家企業廠房的二層,整個車間有 1400 平米,裡面有幾臺零星的設備,由於沒有一個工人,顯得空空蕩蕩的。

△車間裡的半成品口罩,帶子很容易拽掉

△南京輝翔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試生產的 KN95 口罩,帶子和金屬壓條一拽就脫落

在車間裡,記者看到散落著不少標著 KN95 的口罩樣品,看著像是半成品。在一個原料堆放角落,堆放很多包棉製品,包括口罩帶子。韓先生給記者演示,拿起一個口罩,用手一拽,帶子就脫落了。鼻梁處的金屬壓條也粘得不牢。

"試了一下車,出來的都是次品,沒有一個合格的!"

△其中一條生產線,上面鏽跡很多

據韓某介紹,目前這個車間安裝了三條生產線,有些還沒有完成組裝。這些生產線在他眼裡可能一條只值十幾萬,甚至租來的話只要幾萬塊。因為可以明顯看到,機器生鏽嚴重。

韓某懷疑,這些是淘汰設備,就是拉過來賭一下能否生產的。而當初孫某告訴他的是,這些生產線一條價值 140 萬元。

到了 6 月份," 我又發現,我打給他的投資款,並沒有打入輝翔公司的帳戶。" 韓某說,這一下子他就懷疑,孫某是在騙人了。他找孫某要錢,孫某給他打了 15 萬,之後不久就把他給拉黑了。

"當時他們的目標聽起來確實大 "

現代快報記者查詢發現,南京輝翔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是在高淳區行政審批局註冊,經營範圍中包括日用口罩(非醫用)生產,日用口罩(非醫用)銷售,醫用口罩零售和批發等。

高淳區磚牆鎮企業服務中心一位工作人員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今年 6 月份左右,孫某等人說是要把口罩生產企業落在磚牆鎮。他們之後問了不少次,對方一直說在跑業務找銷路,後來發現一直沒開工,這個項目暫時就沒有繼續推動。

"當初他們說有歐盟還有俄羅斯等大使館的合作意向。" 這位工作人員說,當時聽說孫某挺有實力,加上公司租了房子,搞了裝修,進了設備,看起來是想做事的。

孫某、曾某等當時說要投資 5000 多萬元,把輝翔做到 40 條生產線,每天生產口罩 200 萬隻,企業服務中心人員覺得有點懷疑," 能招到那麼多工人嗎?有沒有這麼大的銷路?" 但是他們畢竟是為企業服務的,不好干預企業行為。

△閒置在車間裡的生產線

裝修工錢目前也無人出面處理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目前農民工裝修、清潔等搶工期的二十餘萬工錢無人支付。

14 日,部分工人和韓某等人一起趕到古柏派出所,詢問事情處理進展。據了解,在發現企業根本無法運轉後,韓某選擇了報警,農民工們也希望,能儘快找到人支付他們的工錢。

派出所一位值班副所長表示,韓某報案稱孫某涉嫌詐騙,他們對此一直在審核調查,因為經濟類案件調查比較複雜,暫時還沒有決定是否立案,但無論如何最終會給韓某一個正式的回覆。

至於農民工工資,他建議勞動者先去找區勞動監察部門,如果對方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會移交到公安部門處理。

"你們不要總是打電話給我!"17 日,現代快報撥通了南京輝翔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股東許某的電話,他表示,設備是他弄過去的。" 那時候設備用錢都買不到!" 還稱," 我們浙江人的投資已經超過高淳這邊了。" 他要求有事不要找他," 你去找孫總,找曾總。當初是浙江人和高淳人合資,但是沒有文字協議,都是口頭談的。"

他還反問:" 誰說產品不合格的?農民工幹活,有合同嗎?"

記者撥打曾某電話,又發了信息,始終沒有任何回應。記者上網搜索,也沒有曾某擔任義烏溫州商會副會長的任何信息。孫某的手機則一直無法接通。

"跟風 "口罩生產,吃虧的可能不少

磚牆鎮政府企服中心工作人員介紹說,他也聽說有不少周邊的人在口罩生產上吃虧。前期有些人搶著辦廠,排隊拿著現金去購買口罩生產設備,結果買回來發現生產出來的東西不達標或殘次品比率太高。

"到了 4 月份以後再籌劃辦廠,其實已經遲了。"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今年 4 月份,他也是跟著一位南京的投資人一起到泰州投資生產一次性醫用口罩,當時他購買了 4 臺設備,每臺 200 萬元,但是企業投產後效益達不到預期。

他介紹,那時很多大企業已經轉型生產口罩,國家的整體工業實力已經發揮出來,口罩原料價格往下掉,銷售價格下降,銷售難度上升,出口也有嚴格的質量要求。所以當他們投資人計算股本時,發現 200 萬元一臺的設備掉到了 80 萬元一臺,這樣他就吃虧了。多種原因之下,他決定退股。他說," 說白了,就是產能過剩。"

責任編輯:朱佳琪(EN042)

相關焦點

  • 經營口罩的小廠丨他們的2020 · 特稿
    同樣是做一隻口罩,如果換成一隻KN95口罩,利潤可以達四五元,比一隻普通口罩將近10倍的利潤! 在漫天求購口罩的當下,當口罩訂單再次找上李江海的時候,這一次他心動了。 經過半個月的籌措,一個口罩小廠初步建成,光口罩機器的費用就投入了110萬元。 之後,歷經機器漲價、調試、熔噴布搶購等「九九八十一難」的闖關遊戲,4月中旬,李江海的口罩機終於開始產出口罩,緊張了一個多月的他終於露出久違的笑容。
  • 口罩商投入1700多萬設備,24小時生產口罩,如今要賣掉房子還債!
    前言:今天,一些口罩生產廠家,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在口罩市場井噴期,一些企業為了生存紛紛加入到口罩生產隊伍中,但讓他們意想不到的是,口罩隊來了一個令人意外的「滑鐵盧大翻車」。有些轉型期企業有幸度過這場雪崩災難,而另一些企業則成為他人前進路上的踏腳石。
  • 買口罩無果,瀋陽一老闆買老舊設備,11天建成口罩廠!
    來源:市界作者丨市界 王春曉 編輯丨朗明 近日來,一則「80後男子11天建成一所口罩廠」的新聞引發關注。遼寧盛京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在春節期間買口罩,9天跑了9個城市無果,最終回到瀋陽自建口罩廠。目前,其公司生產的口罩已經達到上萬片。 天眼查顯示,遼寧盛京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7月,註冊資金1000萬元,法人為張明凱。
  • 「雨衣妹妹」有新動作:賣車賣房加抵押,建了一個口罩廠
    回想起在武漢的日子,自己生平第一次放棄尊嚴,想方設法的求人,是因為口罩。疫情最需要的,也是口罩,「乾脆跨界搞個副業,建一個口罩廠得了。」劉仙說,決定建廠時,她就下定決心,以後一定要有戴不完的口罩,再也不要因為口罩去求人了。而且口罩生產並不複雜,熟悉一下操作就好上手,可以為湖北籍同胞提供就業崗位。另外,自己生產的口罩,質量也可以把控。
  • 一個口罩廠的誕生:從零到N95
    不過,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前,陳紹永沒生產過一隻口罩,甚至壓根兒沒打算在這個公司生產口罩。整個公司能與口罩扯上關係的,只有前任老闆留下的已過期的口罩生產資質和一個無菌車間。  一個電話  1月28日,胡微曦接到了一個陌生號碼來電,「你們是不是能生產口罩?」  那天是大年初四,整個中國都在尋找口罩。  電話是早上8點半打來的。
  • 瘋狂口罩投資:紙尿褲廠轉產
    其中,全省產能規模最大、省會長沙市唯一一家口罩生產廠——長沙芙蓉口罩廠的日產量僅為20餘萬隻。一如全國,湖南口罩告急。這家位於鄉村道旁、看著不起眼的口罩生產廠,迅速被列入湖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物資保障組省級重點聯繫企業。
  • 西藏第一家醫用口罩廠正式投產!日產口罩100萬片
    4月6日下午3點我區第一家醫用口罩廠正式啟動生產填補了我區醫用物資生產方面的空白一個多月前這裡還是西藏甘露藏藥廠的一間空置廠房如今已經建成了佔地約3500平方米的醫用口罩生產廠作為重要的疫情防控物資,群眾對口罩的需求量極大。
  • 徐州一男子給車戴口罩?12分沒了!
    徐州一男子給車戴口罩?12分沒了!12月25日早晨8時15分許,泉山交警大隊四中隊民警在淮海路與蘇堤路交叉口執勤時,發現路口東口第一個等紅燈的白色轎車號牌上,竟然「戴著」一隻口罩,於是立即將其引導到路邊接受檢查。
  • 疫情下的口罩販子:地產商2400萬投資被套倒爺開口罩廠血虧
    看慣了局中人在口罩生意中,賺得盆滿缽滿,陳亮說,要賺夠幾千萬元才算賺到錢。但最終,陳亮沒有在這場造富夢中實現暴富,他又回到了一無所有的狀態。2020今年3月中旬,他將做口罩「倒爺」賺到的錢,全部投入口罩廠。但時運不濟,遇上口罩價暴跌,高峰時期賺過幾百萬元,也一併吐了回去。現在,他又做回了口罩「倒爺」,也將100塊錢一包的1916香菸,換成20塊一包的黃鶴樓。
  • 《在一起》口罩,疫情之中生命的第一道防護!
    新浪網 新聞5倍工資24小時不停工 口罩廠電商物流這撥操作贊!2020.02.03騰訊口罩廠家的除夕夜:日產口罩8萬個 董事長兩天兩夜沒睡覺2020.01.25上海98名「零零後日本100萬防疫口罩援馳中國:口罩大國製造商正加班加點2020.01.26全國每天至少需要超5億隻口罩,缺口怎麼補?
  • 瘋狂的口罩!廠商:從日賺15萬到血虧 只用半個月
    4月中旬投資生產口罩,10天內兩筆訂單,3天生產完,利潤三四十萬。王剛回憶,那時,看到口罩機就像看到金山。之後形勢便急轉直下。4月底,隨著市場飽和,供大於需,再沒大訂單;口罩利潤也驟降,王剛和合伙人投資的300多萬,眼見要打水漂。
  • 一隻口罩的利益之旅
    我們的那家代工廠,他 2017 年看到霧霾特別厲害,覺得口罩要爆發,把房子都抵押了,加上原來辛苦掙的錢,做這個口罩廠。三年過去了,真的是憑本事把這三百萬虧完了。今年元旦他還跟我說,實在撐不住就算了。關廠之前,突然無數人給他拿了無數訂單,我給他打電話,他說我這輩子沒見過這麼多人捧著錢給他說,你趕緊給我做口罩,但沒產能,他做不出來。
  • 普通口罩冒充醫用口罩銷售,男子被刑拘
    新民晚報訊(記者 陳浩 通訊員 王勇)近日,金山區一男子想通過倒賣口罩賺錢,結果不但血本無歸,還被公安機關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圖說:魏某把普通口罩說成是一次性醫用口罩在朋友圈兜售 金山警方供圖3月8日,上海市公安局金山分局蒙山路派出所民警在工作中發現一條線索,有人在朋友圈兜售假冒醫用口罩。根據這一線索,民警很快將嫌疑人魏某抓獲。
  • 《一隻口罩的故事》那班人首站來到長寧
    你還記得今年疫情初期,到松江口罩廠做臨時工的200多名志願者嗎?昨天下午,他們來到虹橋南豐城,在長寧拉開了一次全市公益快閃活動的首站序幕。一場別開生面的快閃,不僅讓商場增添了更多歡快氣氛,更讓人們重溫了許多感動的回憶……還記得今年疫情初期,到松江口罩廠做臨時工的200多名志願者嗎?
  • 這個口罩廠,來了一群「臨時工」
    這幾天,位於上海松江區車墩鎮的一家口罩廠來了一群特殊的「打工仔」「打工妹」。外企財務總監、全國三八紅旗手、創業者、大學生、聽障人士……他們身份各異,從上海各地驅車幾十公裡志願前來,12個小時不眠不休,只為在口罩廠當一名「臨時工」。
  • 南京十大兇宅小區,背後故事令人心碎!_騰訊網
    兇宅指發生過兇殺案,不乾淨的房子,這些房子幾乎是沒人敢住的,都怕沾染晦氣,運氣不好。在南京,就有不少兇宅,下面是南京比較有名的十大兇宅小區。 南京有名的十大兇宅小區 1、南京瑞景文化142號
  • 一隻口罩的利益之旅-虎嗅網
    關廠之前,突然無數人給他拿了無數訂單,我給他打電話,他說我這輩子沒見過這麼多人捧著錢給他說,你趕緊給我做口罩,但沒產能,他做不出來。原本一天工資 90-100 元,現在最高能有 870 元。2 月 1 號,當地政府關停了仙桃大量民用防護型口罩廠。作為中國最大的口罩基地之一,仙桃的口罩起碼供給武漢是供得起的,然而武漢都這麼窘迫,肯定有問題。現在口罩市場價這麼高,炒到三四塊一個。
  • 橫店有人被騙100多萬!
    ------------------—------------------近日,橫店一資深股民添加網上所謂股票導師微信,被騙100多萬,讓我們看看是怎麼回事?一日,橫店一位資深股民‍老沈(化名)在網上看到一則廣告。「每日免費推薦股票,準確把握大盤走勢,資深導師,你值得擁有。」
  • 廢棄口罩怎麼扔?南京出「指南」了!正確做法看過來……
    原標題:廢棄口罩怎麼扔?南京出「指南」了!正確做法看過來…… 為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廣大市民積極配合, 在公共場合自覺佩戴口罩, 為此,城管部門提醒:「用過的口罩,可能沾滿了細菌、病毒, 一定不要隨意丟棄!」
  • 一市民被騙了100多萬!
    9月7日永安又有一人因為投資理財被騙100多萬元!小板凳搬好了嗎?那麼就讓小編來講講這100多萬被騙的經過。9月2日,鄧女士接到陌生來電,對方問鄧女士是否有炒股?得到鄧女士的肯定後,對方自稱有「專家」推薦股票,信以為真的鄧女士就先後加入了對方推薦的QQ群、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