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孩子的天空

2021-02-19 江南

最近總是想起北野武。

北野武是我一直都很喜愛的電影導演,甚至還買了他的自傳來讀。他拍了不少黑幫片,也為自己的父親拍過《菊次郎的夏天》。他年輕時當過小混混,從大學退學,說過相聲,做電視節目主持人,也是一個演員。因為車禍導致面部神經受損,所以他總是那一副表情,又冷又硬,像個平靜的捕食者。

從外表看,他是個難以接近的男人,但我一直都覺得他很親近,因為那部名為《壞孩子的天空》的電影。

《壞孩子的天空》講述的是一個很簡單的故事,兩個高中生不良少年,一個叫小馬,一個叫信治,每天翹課遊蕩、欺負同學,老師也無可奈何。

這像極了我高中的時候……

從小學到初中,我一直是個家長眼中的好孩子。本來在我們那種小地方,只要你安心學習,不出門惹是生非,這個成就其實很容易達成。因為家母工作的原因,我上學比正常孩子要早兩年,所以高中之前還在懵懂的時候,沒來得及叛逆。

現在回憶起來,如果不是因為中考發揮失常,可能我現在是另外一個人。可能依然會考上一個不錯的大學,安心畢業,做一個別人眼中穩定的工作,和一個不好也不壞的姑娘結婚,生老病死。

其實中考在你的人生中只是一場小小的考試,但命運就像高速路上超速的汽車,一粒微小的石子就能讓它改變軌跡。

簡單地說,就是那場考試我考砸了,沒有到達重點高中的分數線。

當時父母給我一個選擇,一是去上那所高中的擇校部,也就是黑戶的學生,另一種是按分數進入一所剛剛建校不久的高中。我從小都是個很驕傲的人,不想在一個學校裡被當做二等公民,所以選擇了後者。

雖然我為這個決定吃了不少苦頭,但我也必須感謝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給了我選擇的自由,也教會了我人必須要為自己的選擇承擔後果。

我是那所高中建校以來第三屆的學生,前面兩屆的學長們已經為大家打下了基礎——這是一所放牛學校。來這裡的學生按老師們的術語說,就是生源很差。但凡有選擇的,大家寧願都去重點高中擇校去了。當年那所中學被稱為放牛高中,名副其實。

我一直都覺得自己是個不自卑的人,可其實這個想法很可笑。人怎麼可能不自卑呢?這是一種天性,一種打在每個人身體上的烙印。

不想去當二等公民,就是怕自己被人看不起。有這種想法的時候,其實你已經開始看不起自己了。

但是少年們不想承認這一點,也不明白這一點。少年們會為了一個眼神拳腳相見,也是因為這一點。就像網絡上那個段子,你瞅啥?!瞅你咋地?!其實瞅你一眼也沒咋地,這裡面的潛臺詞是你是不是看不起我?

電影裡,小馬和信治被老師們稱為傻瓜、白痴。現實中,我的老師也不可能是吼出「不讓任何學生被罵傻瓜!「這種熱血臺詞的鬼冢英吉。就像電影裡的主人公一樣,少年往往選擇用暴力和野蠻來保護自己。我們反正都是被人看低的人了,一定要在拳頭上找回那份自尊。

這種情緒直到高二分文理班的時候到了極致。

在放牛高中裡,也不全是我們這樣的壞孩子,也有想要好好讀書的同學。而那時候老師們為了保證學校有一定的升學率,都會勸像我這樣的害群之馬轉到文科班。等到高二開學的時候,全年級最惡劣的男生基本上都集中在了文科班。

畢業多年以後,我在家鄉偶遇當年的政教主任。已經當校長的老頭子頗為感慨地說:「你們那個班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啊!」

前無古人的意思我明白,因為我們在半年內打服了整個學校。後無來者,說明學弟們確實學乖了。

當年那個班的男生只有不到二十個,卻蘊藏了驚人的破壞力。其實不言自喻,因為這些男孩都被那個勸說傷害了……電影裡,小馬混了黑道,信治去當了拳擊手。他們也一樣被別人的眼神所傷害,一樣因為自己的自卑而叛逆。我想他們跟那時候的我心裡有一樣的悲涼,幼稚且脆弱。

既然你們都認為我是害群之馬,那就做給你看看嘍。

電影裡的小馬並沒有混黑道的天分,他太年輕,太稚嫩,不懂黑道其實也是另一個學校罷了。最終他在策劃上位失敗後,被痛打了一頓,趕了出來。

信治是個很有天賦的拳擊手,可卻被真正的害群之馬所引誘墮落,最終輸掉了最關鍵的比賽,喪失了自己的天賦。

我曾經在一篇專欄裡說,成長是一場不期而至的大雨。這場雨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淋到你頭上,把你變成一個狼狽不堪的落湯雞。

小馬是,信治是,我們也是。

曾經那個班的所有男孩子身上都背著處分,最輕的也是記大過。可是大家都把這些處分當成是笑談,就像戰士用來炫耀武力的傷疤。可當我們面對真正的殘酷時,卻發現自己其實只是個孩子,並不像想像中那麼強大。

後來有人說,那次我們惹上的是真正的黑道。當我遠遠望著他們在保衛處裡毆打我的兄弟和門衛時,他們是什麼人已經無所謂了。

兩個人住院一個月,全班男生被停課。曾經一整個班騎著摩託車招搖過市的隊伍消失了。看看他們的眼神我就知道,那股囂張的精氣神也已經不在了。

那件事情讓我們終於看清了自己,我們並沒有那麼壞,我們都只是個傻瓜。大家開始慢慢找回自己人生的軌跡,雖然對有些人來說,可能已經晚了。

電影的結尾,已經成人的小馬和信治重逢在曾經上學時的必經之路上,相視一笑。兩個人沒有過上憧憬過的人生,顯得都很落拓,只是個像他們曾經嘲笑過的那種普通男人。

他們騎著自行車,像上學的時候那樣操場上繞圈。教室裡的老師沒有變,還在罵著像他們當年一樣的傻瓜們。

「小馬,我們完了麼?」

「笨蛋,我們還沒開始吶!」

熟悉的主題曲響起,節奏就像少年的脈搏……

第一次看到這裡的時候我哭了,哭得像個白痴。

我要感謝北野武,感謝他為每一個壞孩子留了一片天空、一個希望。

相關焦點

  • 壞孩子的天空,廣闊又乾淨
    影片最後定格在那棵樹和那張臉的畫面,讓我不禁想起陳冠希在2001年推出的歌曲《壞孩子的天空》。這首由李峻一包辦詞曲、陳輝陽負責編監的作品,本身是以北野武導演的同名電影為靈感來源,描繪了兩個「問題少年」之間惺惺相惜、如影相隨的親密關係。
  • 壞孩子的天空 安藤政信
    英俊的面孔以及純淨的眼神,使得安藤政信在擁泵無數,經過《大逃殺》、《壞孩子的天空》等電影的磨礪,更讓他從美少年漸漸進化成為型男,戲路不但越來越寬,演技更是趨於精湛成熟。安藤政信1996年在北野武的名作《壞孩子的天空》中扮演了那個清秀、內向、迷茫的拳擊手信治,頹廢的美少年形象深入人心。曾一度往電視屆發展,但後來還是成了一個沒什麼野心的電影演員。
  • 壞孩子的天空 | 安藤政信
    英俊的面孔以及純淨的眼神使得安藤政信在擁泵無數經過《大逃殺》《壞孩子的天空》等電影的磨礪更讓他從美少年漸漸進化成為型男戲路不但越來越寬演技更是趨於精湛成熟安藤政信1996年在北野武的名作《壞孩子的天空》中扮演了那個清秀、內向、迷茫的拳擊手信治頹廢的美少年形象深入人心曾一度往電視屆發展但後來還是成了一個沒什麼野心的電影演員
  • 《壞孩子的天空》北野武的殘酷青春
    今天就來聊一部對我影響深遠的北野武電影—《壞孩子的天空》。《壞孩子的天空》對於北野武來說是一部具有強烈救贖和反思意味的作品。在此之前,北野武駕駛重型摩託車出了一場嚴重的車禍,修養了八個月,經歷了這次死裡逃生,北野武的半邊臉永久癱瘓,植入了大量鈦合金。這也就是為何後來的北野武出現在銀幕上時左臉總會不自覺地抽搐。
  • 北野武《壞孩子的天空》,遭社會毒打的「壞孩子」,該何去何從?
    導演北野武知名作品很多,如《菊次郎的夏天》、《花火》和這部《壞孩子的天空》,光從片名就能夠知道,這是一部著眼於青春時代所謂「壞孩子」的故事,講述了小混混小馬與新志的殘酷青春故事,影片帶有導演自身半自傳的性質,這也讓故事變得更加真實、深刻起來。
  • 豆瓣8.5分 電影《壞孩子的天空》
    幾年間發生的事情讓他們改變了不少,又似乎什麼都沒變,兩個壞孩子再度回到昔日的校園➥➥➥➥➥➥➥➥➥➥➥➥➥➥➥➥➥➥➥➥➥➥➥➥➥➥➥➥➥➥➥➥➥➥熱評關於這部電影,有好多個譯名《浪子回頭》,直接翻譯過來的《孩子歸來》,《壞孩子的天空》 我本人認為還是《壞孩子的天空》翻譯的更好
  • 天堂電影院 |壞孩子的天空
    雖然號稱青春電影,《壞孩子的天空》卻並不像同類電影,或展現絢爛的血腥或表現青澀的愛等常見的主題。北野武有意將這部電影的外景設置於東京的一些破敗荒涼的工業區裡,而且電影的拍攝時間也多選在有陰雲的天氣,基調灰暗,帶著悲劇色彩,但它的主題是純淨而明亮的。
  • 壞孩子的天空是怎麼樣的,每個人也都不想成為壞孩子呀
    第二個,看了北野武的電影《壞孩子的天空》。壞孩子的天空講述了兩個典型的學生時代的「壞孩子」的故事,不良少年小馬和信治。中間也穿插了多條人物畫像,電影看下來有暴力也有溫馨的畫面。
  • 《壞孩子的天空》:青春轉瞬即逝
    我沒被大人叫過「壞孩子」。憑著看似稚嫩無害的模樣在大人面前扮成一個好孩子,乖巧、懂事。別的家長看到,便向我父母奉承到,「真是一個好孩子。」然後父母再回應,「哪裡哪裡。」在這樣的相互客氣下長大後,突然顯出一個壞透了的性格,沉默寡言,兇神惡煞。一下嚇壞了母親,不明白的以為是十六歲的叛逆推遲到了二十歲,就連自己也不太了解這狀況。
  • 不能錯過的外國電影之《壞孩子的天空》
    今天介紹的電影叫做《壞孩子的天空》,是1996年上映的,正好那年小編出生,這是一部和我一樣年紀的電影!這部電影也曾獲得過第二十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新人獎等獎項。講的是兩個男孩關於青春和理想的故事,接下來給大家簡要介紹一下劇情吧!
  • 北野武《壞孩子的天空》:青春疼痛的記憶,痛醒之後依舊保持熱情
    總覽《壞孩子的天空》劇情《壞孩子的天空》是北野武在1996年所創造的一部關於日本青年自甘墮落的青春電影,主要呈現給觀眾的是日本新青年一代的不思進取,荒廢度日的負面生活狀態。在北野武大多數的電影中,他為電影所設定的人物形象和特徵都是偏於普通生活中的邊緣人,這些人可能是那幾個不合群的、或者不被理解、或者性格有一定缺陷的人,通常這些人在很多人的眼中都會被視為是「壞孩子」。而在《壞孩子的天空》中,從電影名便可以知道也是如此的角色的設定,在這個電影中信志和小馬正是不思上進的「壞孩子」。
  • 迷茫時就看《壞孩子的天空》——北野武,1996,悲涼不屈的青春
    kids return ——壞孩子的天空1996年北野武在《壞孩子的天空》中繼續日本青年一代的頹靡虛無,他們不思進取,缺乏力爭上遊的動力和動機。」,在電影《壞孩子的天空》中,信志和小馬兩個就是被正統教育排斥在外的「壞孩子」。
  • 迷茫時就看《壞孩子的天空》——北野武,1996,悲涼不屈的青春
    kids return ——壞孩子的天空1996年北野武在《壞孩子的天空》中繼續日本青年一代的頹靡虛無,他們不思進取,缺乏力爭上遊的動力和動機。這是一部北野武親自編撰劇本、承擔導演以及剪輯的半自傳電影。雖然號稱青春電影,卻並沒有常見的勵志題材和明快氣息,反而基調灰暗,帶著悲劇色彩。
  • 《壞孩子的天空》赤子之心不死,一切都可以重新來過
    01壞孩子的天空生長希望電影把鏡頭對準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是游離在學校和社會之間的不良少年。影片沒有刻意表達「讀書無用論」的觀點,只是用客觀冷峻的鏡頭裡流露出那個時代,日本低迷的社會氛圍:1996年,《壞孩子的天空》上映的那一年,日本正處經濟泡沫坍塌之後的蕭條期,人們喪失對生活的信仰,導致教育也陷入低迷。影片中的老師成了滑稽的角色,坐在教室裡的學生大都沒有積極上進,總有人眼巴巴望向壞孩子的天空,猶如籠中鳥露出嚮往之色。
  • 《壞孩子的天空》:青春就是被殘酷的世界絆了一跤,爬起來笑著說「這才剛開始!」
    hi,大家好,今天要聊一部北野武大爺的電影《壞孩子的天空》。沒看北野武的電影前,我一直以為他只是個色老頭,直到看了他寫媽媽佐紀和爸爸菊次郎的書,加上之前寫過《菊次郎的夏天》(新朋友可回顧),對他好感度飆升——原來,在裝傻毒舌的外表下,北野武是一個那麼重感情又細膩的人呀!
  • 淺析日本電影《壞孩子的天空》
    壞孩子對我而言就是根本性的親近程度。越親近,也許越「壞」,。而這樣的孩子,往往在現實生活中會很累,成人眼裡他們是難以教化,充滿剩餘力量的威脅,而自身又滿懷著對未知的焦慮與迷茫,孤單地走在路上。他們的生命始終處於拋棄與被拋棄的交接地帶。也正是因為他們在這個時代裡壓抑的地位,最終讓影片裡好孩子與壞孩子的命運都顯得殊途同歸。
  • 《壞孩子》,犯罪少年的自白
    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越來越多的「壞孩子」,他們背後又是什麼樣的故事?一部紀錄片《壞孩子》中,遊靜導演將攝像機交給感化院的孩子們,在他們手裡,攝像機就像一面鏡子,窺見壞孩子的「天空」。《壞孩子》DVD封面
  • 花倫:壞孩子的天空依然一望無際
    / 最近的原聲大碟《大象席地而坐》是暌違三年後的新作,這是一次距離現實生活挺遠的創作,也是一次電影語言與音樂語言產生強烈共鳴後誕生的作品,對於你們來說,,這張新專和之前的創作(動機)模式有何不同,最意外的收穫是什麼?
  • 你才是壞孩子,你們全家都是壞孩子
    很多人成長中都會遇到「學習好的別人家的孩子」,其出現之頻繁令人咋舌,如果別人家的孩子恰巧住的離你很近,那麼他出現的機率會更高——如果不幸他正好是你的鄰居,你爸媽可以在第一時間掌握對比的第一手資料,那麼你的童年簡直是一出兒壞孩子的悲劇。
  • 壞孩子軍團系列之——壞孩子中的「另類」喬.杜馬斯
    壞孩子軍團系列之——壞孩子中的「另類」喬.杜馬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