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白介素-2,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被濫用的「輔助藥」?

2020-12-24 澎湃新聞

起底白介素-2,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被濫用的「輔助藥」?

2020-01-09 14: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阿司匹林42195

得了二期乳腺癌的朋友來信:

「現在我發現醫院沒有胸腺五肽了,可是又出現了一種叫做白介素的藥,據說效果跟胸腺五肽的一樣,至少這一年我看到這類輔助用藥層出不窮,還都是醫保報銷的。」

醫生讓她隔天注射一次白介素-2。

我寫過胸腺五肽

今天談談白介素-2,全名是重組人白介素-2。

在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網站上查這個藥,一打開藥的頁面就被開頭巨大的警示內容震住了:

主要內容有:

1,這個藥只限於心肺功能正常的病人使用。怎麼證明正常呢?警示說必須做「心臟同位素檢查「和「正式肺功能測試」,通過測試才允許用藥。

2,用這個藥時,必須保證有重症監護室和擅長心肺或重症監護的專家。

3,此藥有各種副作用,其中有的副作用「可能嚴重、可以導致死亡」。

那這個藥被批准用於什麼病人呢?

只有兩個病:腎細胞癌和黑色素瘤。

注意,這個藥沒有被批准用於其他癌症或其他疾病。

美國的醫學共識則進一步強調:

1,白介素-2隻在「一小部分」病人中有效,對人體多個器官毒性很大。

2,目前更有效、更安全的免疫治療,已取代了白介素-2。

好了,看到這裡,朋友們都心中有數了吧?

白介素-2是一個需要醫生和病人都小心謹慎、頗費思量的藥物,而且已經被更好的新藥取代。

~~~

現在再回頭看看朋友拍的使用說明書。

哦,適應症廣闊無垠啊!

除了腎癌和黑色素瘤,還加了好多:「尤其適用於……及癌性胸、腹腔積液的治療,也可以適用於其他惡性腫瘤和免疫功能低下病人的綜合治療」。

副作用和國外提到的副作用類似,不過對病人體質和醫院設施的要求則低得多。

不禁讓人好奇:

有沒有嚴謹的、大規模的臨床試驗,從而得出這麼廣譜的用藥範圍?

又是怎麼得出可以用於「免疫低下病人」的?

而且對安全性的要求比FDA寬鬆很多。同類藥的毒性這麼嚴重,廠家怎麼對安全性這麼自信?

美國只有一種白介素-2產品。國產白介素-2好像很熱門,數數產品有十多種,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被濫用的、收智商稅的「輔助藥」?

提一下,我很反對一些文章裡把「輔助藥」解釋成「安全無效」。無效是肯定的,「安全」可說不上,不少有安全隱患呢。

我喜歡這段話:

「我們必須有足夠的堅強,去接受那些應該接受的治療。我們必須有勇氣,去拒絕那些不應當接受的治療。我們必須有足夠的智慧去分清哪些是應當接受的,哪些是不應當接受的。做一個聰明的病人,比做一個聽話的病人更重要。」

部分參考資料:

http://drugs.medlive.cn/drugref/html/10912.shtml

https://www.accessdata.fda.gov/drugsatfda_docs/label/2012/103293s5130lbl.pdf

uptodate.com

原標題:《起底白介素-2》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白介素-2,抗癌藥,輔助藥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白介素11被退群,血小板低怎麼辦?
    世界迅速地發展,23年後的今天,醫學界對白介素11的共識是:1,在臨床研究中,白介素11稍微(modestly)降低了化療誘導的血小板減少和輸血小板的需要。2,但是,白介素11有很多副作用,比如體液儲留、稀釋性貧血、外周水腫、胸腔積液、以及房性心律不齊,等等。
  • 關於白介素6,你了解多少?
    關於白介素6,你了解多少?      新冠肺炎的爆發已成為全球性的大流行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顯示細胞因子風暴是新冠肺炎患者向重症和危重症發展的重要因素,而外周血炎症標記物是新冠肺炎重症早期預警重要指標。
  • 1分鐘讀懂炎症指標裡的急先鋒——白介素6!
    而白介素6是細胞因子網絡中的重要成員,在急性炎症反應中處於中心地位,可介導肝臟的急性期反應,刺激C反應蛋白和纖維蛋白原的生成。多種感染性疾病可導致血清白介素6水平升高,而且白介素6水平與患者預後密切相關。白介素6升高,說明體內有炎症。增高的程度與炎性反應密切相關,白介素6升高的越明顯,說明體內的炎症越嚴重。
  • 《自然》:白介素-18或成為免疫新熱點
    藥物研發很快因此擱淺了,但這卻讓耶魯大學的免疫學家Aaron King陷入了思考:別的重組人白介素藥物都能應用到臨床,為什麼IL-18不行?十年後,Aaron King帶領的團隊終於解開了這個謎題,他們發表在《自然》上的最新論文指出:IL-18沒能起到抗腫瘤作用,是因為它進入體內後,癌細胞會大量分泌競爭性結合IL-18的受體IL-18BP,搶走了IL-18本該發揮的促免疫作用!換句話說,癌細胞釋放的「誘餌」,讓IL-18BP成為了腫瘤微環境中的一個「分泌型免疫檢查點」。
  • 濫用這些藥 可能會促生「超級細菌」
    抗微生物藥物,是指能抑制和殺滅病原微生物,用於預防和治療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的藥物,它包括有抗菌藥物、抗病毒藥、抗真菌藥和抗寄生蟲藥等。提到抗微生物藥物,不得不再說一說另一個詞語——「超級細菌」,超級細菌在近些年慢慢走進大眾的視野,甚至讓人聽了聞風喪膽。
  • 首個白介素23抑制劑在華上市 用於中重度銀屑病成人患者
    白介素23是在銀屑病中起到關鍵性作用的細胞因子,生物製劑特諾雅是全球首個獲批的白介素23抑制劑,可以靶向抑制白介素23。張建中介紹,白介素23和白介素17這兩個細胞因子在銀屑病的發病中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白介素23調控白介素17,一個是上遊,一個是下遊。
  • 白介素-17A與動物行為異常的研究又有了突破性的新進展
    我們已經介紹過白介素-17A是白介素-17家族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員,在機體受感染或損傷處,遷移過來的淋巴細胞會分泌白介素-17A。白介素-17A一方面會誘導炎症因子以及趨化因子的表達,從而招募更多的免疫細胞到達炎症部位加劇機體的炎症反應,另一方面,白介素-17A還會誘導一些組織修復相關因子的表達從而加速機體的恢復。
  • 小兒肺炎不是咳出來的,警惕:小兒咳嗽,不要濫用止咳藥
    小兒肺炎是導致小兒死亡的重要原因,家長們最擔心的就是小孩出現肺炎,所以一聽到小孩子咳嗽就急急著用上止咳藥,以為只要快速止咳就不會發展成為肺炎。雖然小兒肺炎也會有咳嗽的症狀出現,但是小兒咳嗽與小兒肺炎是完全不同的,而且咳嗽是一種自我防禦的反射性行為,具有防止外界感染入侵的作用,這種情況下快速止咳,只會讓病菌更多的積聚在呼吸道,加重病情。所以小兒咳嗽時,一定不要濫用止咳藥,要分清原因後再用藥治療。
  • 《細胞》:白介素-17竟與自閉症譜系障礙有關
    1979 年第二屆國際淋巴因子專題討論會將免疫應答過程中白細胞間相互作用的細胞因子統一命名為白細胞介素,在名稱後加阿拉伯數字編號以示區別,例如IL-1、IL-2…新確定的因子依次命名。白介素是由巨噬細胞、淋巴細胞等細胞分泌的一類細胞因子,其主要生物功能涉及參與免疫應答與免疫調節,參與神經、內分泌系統和細胞因子共同構成細胞間信號傳遞的分子系統,參與炎症和免疫病理性的組織損害等。不同的白介素來源和功能不同,一些白介素可由多種免疫細胞產生,一種白介素也可對多種細胞發揮作用。
  • 新一代白介素生物製劑破譯「銀屑病」密碼首公開
    此次盛典上,在拓諮®的研發和臨床試驗過程中扮演核心角色的科學家和臨床專家到場,首次對外分享經驗和心得,揭秘這款創新生物藥的背後,如何在每一個細節中,為患者爭取到更多的臨床獲益,和更高的治療目標。 銀屑病生物製劑不斷進化 2019年是中國銀屑病白介素生物製劑元年目前,我國約有600萬以上銀屑病患者。
  • 白介素6幫你來解析
    而細胞因子風暴的診斷主要依賴檢測外周血中的炎性因子有無升高,白介素6在初級和二級風暴中均發揮重要作用,其在外周血中含量進行性升高。而且由於白介素6在實驗室檢測中具有方便快捷,準確性高的優點,因此其在診斷「細胞因子風暴」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 朱之文的兒媳會不會成為下一個馬蓉?
    平時種種地打打零工,家裡最窮的時候朱之文牙疼,是她媳婦剪了頭髮賣了錢給朱之文拿的藥。這十萬塊最後肯定不會落在朱小偉的口袋裡。 陳亞男會不會成為下一個馬蓉?以前的陳亞男只是個普通的女孩子,但是因為嫁給了朱小偉她的生活也發生了改變,她已經由一個如同女孩蛻變成了一個很會經營自己的網紅。
  • 中成藥蒲地藍被要求全線修訂說明書,專家:可減少該藥的濫用
    中成藥蒲地藍被要求全線修訂說明書,專家:可減少該藥的濫用 澎湃新聞記者 胡丹萍 2018-11-07 16:14 來源:澎湃新聞
  • Unituxin+白介素-2+異維甲酸治療神經母細胞瘤總生存期明顯改善
    Dinutuximab 需要聯合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 -2(IL-2)及異維甲酸一起使用。 Dinutuximab/ 異維甲酸組患者在第 1、3、5 治療周期以 Dinutuximab 與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及異維甲酸合併用藥治療,第 2、4 周期以 Dinutuximab 與白介素 -2 合併治療,第 6 個周期以異維甲酸治療。患者年齡從 11 個月到 15 歲不等。
  • 警惕濫用的兒童灌腸治療
    藥物被塞入(或灌入)直腸後,被直腸中下段粘 膜吸收的藥物,通過直腸中、下靜脈進入髂內靜脈再進入下腔靜脈,在藥物吸收過程中確實沒有經過肝臟的第一次代謝而直接進入了體循環,但這僅局限於直腸中下部那短短的幾釐米,如果是插管灌入的藥物吸收到腸繫膜靜脈了,那一樣要經過門靜脈系統進入肝循環,和口服吸收的方式沒什麼區別。
  • 右美沙芬:少女藥物濫用的殘酷物語
    「嗯,她說只是止咳藥,不會上癮的。」「吃了之後什麼樣啊?」「就感覺她特別地興奮,然後嚇得我直接跑回了家,從那之後就越來越疏遠了。」「你看沒看那是什麼藥啊?」「我記得叫『右美沙芬』,在她包裡看到的。」 「……」小七媽媽再婚後不久就搬走了,此後,我再沒見過她。
  • 君實生物(01877)獲志道生物授予有關白介素-2(IL-2)的獨佔許可
    白介素-2(IL-2)於1976年被發現,當時被稱為T細胞生長因子(TCGF),是一種在維持T淋巴細胞和NK細胞的正常功能中起著重要作用的球狀糖蛋白。IL-2主要由活化的T細胞生成,它能促進T細胞的增殖和分化,維持T細胞活性;刺激天然殺傷(NK)細胞的生成、增殖和活化,並誘導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CTL)的生成以及誘導和激活淋巴因子激活的殺細胞(LAK)及腫瘤浸潤淋巴細胞;因此IL-2有很好的抗病毒、抗癌作用和廣泛的臨床應用潛力。
  • 銀屑病治療有新藥:首個白介素23抑制劑中國上市
    強生公司在華製藥子公司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4月21日舉行線上新聞發布會,宣布旗下創新產品、全球首個獲批的白介素23(IL-23)抑制劑特諾雅(古塞奇尤單抗注射液),在去年12月在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加速審批後正式在中國上市,將為中國超過100萬的中重度斑塊狀銀屑病患者帶來突破性的治療新選擇。
  • 止疼藥吃多了,會不會變傻或上癮?別把自己變笨的鍋甩給止疼藥
    傳聞有真有假,為了避免「上癮」、「變笨」而忍受疼痛、拒絕服藥顯然不合理,但過度依賴解熱鎮痛藥,同樣也會有過量服用、延誤病情的危險。生活裡有個頭疼腦熱的再尋常不過,大部分情況下,吃顆解熱止痛藥,緩解下症狀就過去了。但有人會說,止疼片老吃不好,會傷胃/傷肝/上癮/變傻……這些擔心和勸告,究竟有沒有道理呢?止疼片真的有這麼多「副作用」嗎?
  • 賀聰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劉雯?
    原創 她姐本人 她刊文 | 弋人提到中國超模,很多人自然而然會想到劉雯、何穗、杜鵑這類老牌國模。但在更新換代速度極快的時尚圈,總有一些人要慢慢退出,再來一些新人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