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先看臉。
老話說:相由心生。
你的長相,反映出你內心的模樣。
透過面相,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內心是善是惡,日子過得是好是壞。
《無常經》中云:「世事無相,相由心生。」
你的容貌,就是你心靈的樣子。
上世紀90年代,林青霞以「東方不敗」一角,走入大眾視野,深入人心
她是公認的美人,更有著「東南亞第一美女」的美譽。
然而,她的美並不只是外在,更多的是由內而外散發出的美。
她為人淡泊,低調善良。十年間陸續捐款二十多億,還在貧困地區捐
修建學校;疫情期間,她第一時間捐贈醫療物資,卻從未向外界張揚。
即使歲月蹉跎下,六旬的林青霞,依然風採不減。
她曾說:「人要對40歲以後的容貌負責。相由心生,只要存好心,行善事,戒貪戒痴,就不怕容顏變老。」
佛語有云:「有心無相,相由心生;有相無心,相由心滅。」
世事無常,皆因心念而生。
心中有惡,則面惡;心中有善,則面善。
古語云:有愛心,必有和氣;有和氣,必有愉色;有愉色,必有婉容。
真正的美貌,是根植於心底的善良。面善的人,必然好看。
經云:「仁無亂志,慈最可行。愍傷眾生,此福無量。」
容貌反映了一個人的內心。
一念慈悲,就積一次善,久而久之,面善親和。
從前有個婦人因長相兇狠被人厭惡。
於是,去找禪師訴苦。
禪師只告訴婦人:「你且回去雕一尊菩薩相給我。」
婦人雖然不解,但依言照做,每日耐心雕刻。
長此以往,婦人發現別人不再排斥她,反而和她漸漸熟絡起來。
此時,菩薩像也已完成。婦人拿著雕像去找禪師提出自己的疑惑。
禪師笑著答道:「發一次愁,生一次氣,就是在自己的臉上增一道皺紋,加一分怨氣,人人避之不及;
存一分好心,說一句善語,就是為自己的面貌增一分和氣,添一份笑容,人人笑臉相迎。」
有人說:「性格寫在唇邊,幸福露在眼角。」
一個面善的人,往往慈眉善目,面帶笑意,渾身散發親和力,讓人如沐春風。
平易近人,有親和力的人,一定有一副好面相。
面善的人,容易有貴人緣。
李鴻章曾帶三人求見曾國藩,請他提拔。
曾國藩只看一眼,便做出了判斷。
他說:「左邊的那位忠厚可靠,可派他供應軍中糧草;中間的人陰奉陽違,勉強能做些無足輕重的工作;右邊那位是個將才,好好培養堪當大任。」
李鴻章很驚奇,問:「老師您是怎麼決斷的呢?」
曾國藩說:「三人見我從門前經過,左邊那個始終眉目低垂,態度恭順,可見是個老實人;
中間的人表面恭敬,可等我一走便左顧右盼,可見是個陽奉陰違的人;
右邊那位眉目清正,可見氣度不凡,將來成就不在你我之下。」
曾國藩因善於識人而聞名,他曾寫下《冰鑑》,當中總結自己「相人」的經驗: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
所謂眉目清正,就是我們常說的五官端正、眼神清澈,能夠看出此人本性正直善良。
這位因為「面善」脫穎而出的將才,便是日後的臺灣巡撫劉銘傳。
曾國藩依靠自己的判斷,又為清朝選拔了一員虎將。
人有感官,心有所想,一個人的起心動念,決定著容貌的生長方向,而面相的好壞,決定著一個人的吉兇禍福。
面相兇狠的人,心胸狹隘,尖酸刻薄,常招小人,災禍自然不斷。即使再好的容貌,也會日漸變得醜不堪言。
面善的人,心地善良,待人親和,常逢貴人,福氣貴氣自然不請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