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拿捏「家庭地位」的媽媽,帶大的孩子有大出息,別不信

2021-01-10 騰訊網

「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正如童話大王鄭淵潔所說:孩子的成長,成敗都在母親身上。

父母的一言一行,會在孩子童年時期留下深刻印象,甚至直到孩子們長大成人,這種來自原生家庭的影響,也會在孩子們身上有著不同程度地顯現,而在這其中,母親對孩子產生的影響遠大於父親。

幼兒時期,孩子的大腦神經系統具有非常強的可塑性以及敏感性,這使得他們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刺激的影響,而在家庭關係中,往往孩子與母親的情感關係更為密切。

寶媽任勞任怨卻遭丈夫鄙視嫌棄,一手帶大的兒子,也跟著膽小懦弱

朋友小艾性格溫柔,在婚後主動照顧起一家人的飲食起居,盡心盡力地孝順公婆,雖然每天都很辛苦,但小艾卻沒有怨言。

可日子卻沒有因為小艾的任勞任怨而變得美滿,一大家人漸漸把小艾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被呼來喝去的她,在家裡絲毫沒有地位可言

不管是公婆還是丈夫,家裡的每個人都可以隨意地數落她,哪怕只是因為煮飯的時候多煮了一點。面對公婆的諸多挑剔,小艾的丈夫沒有站在妻子一邊,反倒幫著父母「教訓」起了妻子的不是,言語間滿是詆毀和輕蔑

雖然日子過得很艱難,但是小艾不敢離婚,因為她想要給兒子一個完整的家,就這樣,護子心切的小艾成了丈夫和公婆拿捏的對象,小艾本以為只要自己忍氣吞聲,就能夠護好孩子的周全,可是沒成想媽媽的所有不幸,每天都會被孩子看在眼裡

小艾的丈夫成了家裡的絕對權威,小艾不敢吭聲,隨之孩子也很恐懼父親,只要小艾丈夫在家的時候,母子倆就得小心翼翼地過活,長期生活在這樣家庭氛圍中,兒子性格方面出了問題,孩子不僅在家沉默,就連在學校裡也表現得膽小怯懦。

一次,孩子在學校裡被欺負了,小艾的婆婆跳著腳地責罵小艾:「都是你太窩囊了!有你這麼個廢物媽媽,孩子以後不會有大出息的。」

這2類媽媽帶出來的孩子,性格往往會很偏激,很多寶媽卻還未察覺

蘇霍姆林斯基在《家庭教育學》中提到,一個人的發展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母親是個什麼樣的人。

從某種程度而言,母親的人生或許會成為孩子人生的另一個範本,悲劇的母親自然給不了孩子一個幸運的人生。

一、在家庭關係中處於「絕對弱勢」,家庭地位較低

沒有家庭地位的母親,成了家庭關係中的「弱勢群體」,她們的想法和意願被選擇性忽視,這種類型的母親被家庭成員輕視,無法獲得應有的尊重

而當這一切被孩子所察覺時,孩子很容易形成兩種偏激性格,膽小懦弱的逆來順受或者喜歡暴力等過激相處方式的驕縱蠻橫。

二、在家庭關係中表現得「過於強勢」,擁有絕對話語權

在家庭關係中,如果母親扮演的是一種比較強勢的角色,在家庭生活中擁有著決定權,那麼受到母親的影響,孩子們也會出現偏激性格。

比如說,女兒會學著媽媽的樣子強勢地不通人情,而兒子則學著爸爸的樣子無奈地隱忍妥協。

懂得拿捏「家庭地位」的媽媽,帶大的孩子有大出息,別不信

1、擁有話語權的媽媽,塑造孩子平等的家庭觀

在良好的家庭關係中,父親與母親間的關係是平等的,所以當為家庭付出的母親擁有一定的話語權時,孩子們所看到的是一種父母間的「勢均力敵」

顯然這樣的家庭關係會讓孩子的家庭大受影響,他們會自然而然地在長大成人後,努力地向父母一樣去構建平等的家庭關係。

2、擁有高情商的媽媽,助力了孩子的性格發展

在家庭關係中,高情商的媽媽身上是充滿智慧的,她們可以平衡好家庭成員間的關係,可以在矛盾和分歧中找到恰當的解決方式

母親把家庭關係處理得和諧融洽,孩子內心自然會更有安全感,母親的高情商性格特質為孩子的性格發展做了最佳示範。

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中,母親會把自己的家庭地位拿捏得遊刃有餘,既不軟弱又不強勢,而這既需要智慧同時也需要把握底線和原則。

討論話題:大家認為母親的家庭地位,對孩子有影響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和大家分享您的觀點和看法

(文中配圖全部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這4種家庭是公認的學霸家庭,孩子多會有大出息,贏在了起跑線上
    這4種家庭是公認的學霸家庭,孩子多會有大出息,想成學渣都難一:家庭和睦又溫馨孩子的成績多是和家庭有關,這一點很多父母都沒有意識到,如果父母每天都鬧的家裡雞飛狗跳的,孩子怎麼能夠學習好,有心思去學習,這樣的家庭不僅孩子會容易受到影響
  • 媽媽的家庭地位,影響孩子未來的性格養成,你的家庭地位如何
    婚姻是由夫妻雙方共同組建而成的,所以在一個家庭中,所有的事都應該共同承擔,夫妻平等。但是有很多家庭的父母地位其實是不一樣的,有的是母親當家作主,有的是父親當家作主。01在不同的家庭中,媽媽的地位各有不同在不同的孩子家庭中,相同的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爸爸媽媽,也有自己溫馨的家,而不同的便是自己爸爸媽媽在家庭地位中的不同
  • 單親家庭的孩子怎麼樣?看看媽媽帶大的周杰倫,爸爸帶大的薛之謙
    文丨巧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單親家庭的數量在不斷增多。越來越多的孩子無法擁有一個完整的家庭,陪伴他們成長的只有爸爸媽媽其中的一位。有的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反而比那些正常家庭的孩子更加優秀、更加成功,比如從小由媽媽帶大的周杰倫和由爸爸一人帶大的薛之謙。
  • 李玫瑾:有大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有這3個特徵,建議從小培養
    李玫瑾:有大出息的孩子,小時候多半有這3個特徵,建議從小培養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成為每個國家、每個家庭、每個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離開了教育,國民素質和個人素質都無法保證,各個領域和經濟也無法發展。正因如此,現在的很多家長都十分重視對自己孩子的教育,常聽講座的家長對李玫瑾教授應該不會陌生。作為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專家和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經常出席各大育兒節目,向家長們分享自己的經驗和體會。在家長十分關心的「孩子將來能不能有出息」的問題上,李玫瑾教授也曾在講座上表達過自己的觀點。
  • 據說專注力強於他人的孩子,將來也許能有大出息,家長們別不相信
    但是老師和同學都沒有歧視他,但其實孩子的家長之後帶他去醫院檢查發現並沒有多動症。孩子看上去好像得了多動症,實際上是由於專注力差,這樣的孩子做什麼事都不認真,將來就不會有好的成就,而據說那些專注力比較強的孩子,做事比較專心,能夠長久的堅持下去,將來也許會有大出息,家長們別不相信。那麼為什麼孩子的專注力差呢?
  • 王一博做口水雞送媽媽,這樣懂得感恩的孩子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福氣
    據說,這位老母親是獨自一人將女兒養大,還支持她到美國留學。之後又幫女兒帶孩子,一直把外孫女撫養到12歲。結果,一聽說姥姥想走,提前三天就把姥姥送到機場,讓她獨自在機場候機。出於對孩子的愛,媽媽總是想盡力地滿足孩子,可是過分的有求必應卻讓孩子把它當成了義務,如此一來,我們所有的滿足,孩子不會感謝,偶爾一次拒絕,孩子反而心生怨恨。
  • 最好的家庭關係,是爸爸支持媽媽,媽媽支持孩子 | 育兒
    於是,他跟著妻子坐了一天月子,結果不到一整天他就快崩潰了。孩子倆小時一餵奶,他剛餵好,孩子就開始哭鬧,再哄半小時,睡十分鐘又得起來餵奶。 也是從那天,他才真正明白了妻子的不容易。在我們身邊,很多媽媽之所以不開心、對孩子表現得不耐煩,都是因為從家庭裡獲得的支持太少,尤其是來自爸爸的支持。
  • 最好的家庭關係,是爸爸支持媽媽,媽媽支持孩子|育兒
    曾看過一位媽媽發過這樣的帖子:「和老公結婚都有六七年了,婚後我就辭職專心在家當起了全職媽媽,有兩個孩子,一個5歲,一個2歲,兩個都是我一手拉扯大的。今年想出去走一走、散散心,希望家裡人幫忙照顧孩子幾天。結果卻遭到老公、婆婆的強烈反對:『都當媽了,心還收不住!』
  • 帶孩子上班的「嘮叨」媽媽,該如何平衡好事業和家庭?
    前不久,主持人楊瀾在一個女性領導力論壇上分享了自己對女性在職場和家庭之間兩難的看法:「我想和很多媽媽們說,你不需要做到面面俱到,用誠實的態度來面對生活就好。」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裡,萬茜也表達過類似的觀點,哪有什麼家庭事業相平衡,總有一方要退讓的。名人們的接連發言,讓「事業與家庭如何平衡」這個經久不衰的話題再次進入公眾視野。
  • 多少媽媽變得對家庭失望,只愛孩子?因為孩子最知道誰對他好!
    我聽到過很多媽媽說,「誰都對我不好,只有我閨女對我好」、「沒想到家裡最理解我的人是我兒子」……別看孩子小,誰對他好,他最清楚了。所以很多媽媽和孩子之間的感情非常深,因為她們明白了,她們在這個世界上最緊密的聯繫,就是對方。
  • 孩子有這4種表現,說明父母教子有方,孩子將來會有大出息
    那麼什麼樣的孩子,才是被教育的很好地孩子呢?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下這幾種表現,就說明家長教子有方,把孩子教育的很好,孩子未來一定會有大出息!所以要想看一個孩子未來有沒有出息,就看他愛不愛讀書。喜歡閱讀的孩子不僅會得到很多知識,還很會思考,會比同齡人更早的樹立三觀與底線。而根據教育研究學院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家長經常閱讀的家庭,孩子會更加優秀。
  • 父母中有一人是教師,孩子將來多半有大出息,學霸也要靠環境
    父母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可以成為一名學霸,這樣可以在未來有更加優越的職場發展和更加高昂的收入報酬。然而孩子的教育並不僅僅依靠個人的能力,或者是在學校老師的教導,其中家長所塑造出來的家庭環境同樣是重要的影響因素。而家庭環境並不僅僅是指家庭的溫馨與和睦,更多的是家長的職業所帶來的正面影響。
  • 爸爸帶大的孩子更優秀?媽媽們別不服氣,這幾個優勢你可能比不上
    10年的研究,結果表示:由父親帶大的孩子更加的優秀,學習成績更好。,因此,父親帶大的孩子將來可能更加的獨立,也有更強的執行力。 雖然父親帶大的孩子比較優秀,但這也是要分人的。
  • 白巖松:有格局的家長,懂得讓孩子吃「3種苦」,不會心軟
    不過,很多事其實和老輩人的說法一樣,都是有定數的,家長不讓孩子吃的苦,這個世界會讓他越來越苦。生活中有很多家長,尤其是孩子的媽媽,她們對下一代的教育方式就是儘可能的保護孩子,不讓他受外界傷害。李想的媽媽非常強勢,從小對孩子的教育理念就是「聽我的」,因為李想媽認為,自己肯定不會做出傷害孩子的事,自己也會用盡全力保護好兒子。
  • 爸爸越沒本事,身上這「3個特徵」越明顯,孩子將來也難有大出息
    不同於傳統觀念中的「男主外、女主內」,現在的大部分家庭中男性不僅要承擔起家務等瑣事,還有育兒也是需要男性參與。隨著父親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長中佔據的時間越來越多,父親的各種特質對孩子的影響也越來越明顯。01爸爸越沒本事,身上這「3個特徵」越明顯,孩子將來也難有大出息田先生前幾年工作的公司發生變故,於是他便下崗在家,與妻子商量過後決定由田先生在家負責兒子的飲食起居
  • 《我的媽媽是超人》:感受孩子對媽媽的驕傲和自豪吧!
    1.懂得示弱,別獨自焦慮不要以為養育孩子和操持家務是件容易的事情,應該由媽媽來單獨承擔!如果你不是全職媽媽,你還有工作的話,那麼你等於是一心三用。即使你不工作,專心養育孩子,也應該接受所有你能獲得的幫助,懂得適當示弱,切勿自己一個人獨自焦慮。學會開口求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可能你會認為,既然選擇了做父母,就要承擔所有的重擔。這完全是一種誤解,有可能會導致你最終筋疲力盡。
  • 汪小菲吐槽大S不營業,全職媽媽想在家庭中有地位,唯有提升自己
    從這句話中不難看出,其實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已經出現了一絲的問題,丈夫似乎很在意妻子的經濟問題,似乎有一種責怪妻子不工作的意思。其實,像是這種情況也存在於很多家庭之中,很多全職媽媽在家裡長期的帶孩子、收拾家務、操持生活瑣事等等,這本是一種賢內助的表現,但是時間一長,往往會遭到寶爸的嫌棄,那麼,為什麼這麼好的賢內助,會被寶爸嫌棄呢?
  • 孩子身上有3個「毛病」,恰恰說明媽媽是帶娃高手,各方面很稱職
    ,可能有的孩子從表面上看有很多小毛病,但是孩子的這些並不是缺點,反而凸顯了每個孩子背後都有一個好媽媽。當你的孩子身上有這3個「毛病」時,恰恰說明媽媽是帶娃高手,各方面都很稱職,對照一下,看看你中了沒。這位3歲的女兒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表現,離不開媽媽平時給予的安全感,因此當媛媛看到媽媽生氣不理她時,依舊沒有因此而害怕,從這件事可以說明這位媽媽懂得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會動不動就對孩子發脾氣,因此母女之間的親子關係也很好。
  • 男孩書店罵人「信不信我抽你」,媽媽勸解:他還是個孩子,別計較
    之所以有這樣的感慨,原是開學了,有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留下一句話就走了:"老師,我的孩子就交給你了,他壞毛病蠻多,希望你能好好教好他。" 把教育孩子這件事全權交給老師,有這種想法的家長確有其人,但教育孩子如果單單依靠老師,是遠遠不夠的。
  • 孩子幾歲後,媽媽就不要當著孩子面「換衣服」了,危害你意想不到
    前幾天,我在某視頻平臺看到這樣一則視頻,是一位單親媽媽,向周圍人求助,希望有人能幫忙帶自家5歲的兒子去洗澡。就是這麼簡單的一個要求,立刻引發網友的熱議:當然了,懂得人深表理解與同情。但也有不懂的人,質疑該媽媽的視頻別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