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既沒借錢又與債務人毫無關係,卻被要求償還25億元貸款,這神奇的一幕發生在ST中捷身上。
上月,ST中捷發布公告稱,因華翔投資違約,廣州農商行要求ST中捷及其他籤訂《差額補足協議》的相關方承擔逾25億元債務。
而穿透公告披露的債權人及債務人股東名單發現,ST中捷既不是債務人,又與債務人華翔投資毫無關係。
華翔投資違約
ST中捷公告顯示,2017年6月27日,國通信託成立了25億元的貸款信託,由廣州農商行出資。隨後,國通信託於2017年6月28日、8月3日向華翔投資放款15億元、10億元。
廣州農商行表示,該信託成立當天,ST中捷與其他相關方分別同其籤訂了《差額補足協議》,約定廣州農商行未能如期足額收到本金或收益時,籤約方需承擔差額補足義務。
2020年4月14日,國通信託終止了上述信託的受託職責,將債務債權關係轉移至廣州農商行。截至目前,華翔投資未償付任何一筆到期債務,故廣州農商行宣布貸款全部提前到期,並要求《差額補足協議》的籤約方承擔相關債務。
但ST中捷公告表示,公司檔案中沒有所謂的《差額補足協議》,且董事會或股東大會未審議過相關議案。
對此,深交所下發《關注函》要求ST中捷解釋其與華翔投資及其他相關方的關係。
2020年11月12日,ST中捷回復《關注函》稱,除ST中捷時任實控人浙江環洲外,其他董監高和持股5%以上股東均與華翔投資及其他相關方不存在關聯關係,已向廣州農商行索要相關文件但未收到回復。
公告還顯示,與ST中捷一樣深陷廣州農商行25億元債務事件的,還有11家公司及7個自然人。
值得注意的是,華翔投資與ST中捷並無關聯關係,但卻願意去籤訂這份差額補足協議,ST中捷為何願意充當這個冤大頭?
此外,既然ST中捷否認存在為25億擔保,那麼,擔保資料上蓋章可能是假,ST中捷完全可以藉此機會向有關部門報案。筆者就此事致電ST中捷為何不報案,但撥打多次公司投資者關心中心電話,均未接通。
天眼查資料顯示,華翔(北京)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5月27日,註冊資本是3000萬元,法人為王秀珠。
與德隆系千絲萬縷
事實上,廣州農商行這一筆25億元的貸款為前董事長在位時放出。
根據廣州市紀委監委消息,今年10月,廣州金控黨委書記、董事長李舫金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廣州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而9月28日,廣州農商行曾發布公告稱,非執行董事李舫金因個人精力有限,請辭廣州農商行非執行董事、審計委員會、關聯交易與風險管理委員會、提名與薪酬委員會委員職務。
在25億元貸款的7名債務人中,華翔投資的背景最為亮眼。
天眼查資料顯示,華翔投資2018年起就已經官司纏身,由於無法清償到期債務,法定代表人已經被法院限制高消費。
另外,華翔投資對外投資的企業有兩家,分別是銀川潤璽股權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和美都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其中美都能源(現名為*ST美都)曾是資本大佬德隆系核心人物唐萬新旗下公司。
眾所周知的是,美都能源系德隆系染指的上市公司之一。
早年間,美都集團初次轉型,通過定增引入的5家有限合夥制創投企業(深圳阜財、珠海橫琴、長沙樹德、青島匯河、寧波聯潼)中,也有不少德隆系的身影。
不僅如此,筆者查詢裁判文書網關鍵詞「華翔和國通信託」,發現關聯公司出現了新潮能源、天晟投資合夥等。天晟合夥曾作為國通信託的投資顧問,天晟也與華翔有交集。公開報導顯示,新潮能源也曾被德隆系掌控,天晟的執行事務合伙人劉珂也是新潮能源的董事長。
而根據此前媒體報導,2014年,德隆系下屬公司曾藉由ST中捷大股東中捷集團破產重整之機,也間接控股了ST中捷,並派駐德隆系舊部進入公司管理。不過,去年9月份,ST中捷包括董事長、副總經理在內的一些德隆系高管卻集體離職。
ST中捷方面,根據現有公告,上市公司對外擔保流程或存在瑕疵。一個可疑的事實是,廣州農商行手上沒有ST中捷的董事會決議或股東大會決議,這筆25億元貸款是如何正常走完流程發出來的?國通信託作為放貸的合同一方,是否對此負責?筆者就上述疑問致電ST中捷,截至發稿電話未有人接聽。(文/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