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阿哥愛新覺羅·胤禩,生母為良妃衛氏,與雍正皇帝同父異母,幼年時曾由大阿哥胤禔的母親惠妃那拉氏撫養,從小就比較有教養,為大臣們所稱頌。胤禩也頗受康熙的喜歡,是諸皇子中封爵最早的一個。胤禩在眾兄弟中與與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礻我、皇十四子胤禵關係密切,與一些王公朝臣也是關係不一般,也就形成了一股自己的勢力。
皇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時,胤禩被任命為內務府總管,他與他的同黨們就想著乘機上位,但因為表現實在太活躍,太顯露,而引起康熙皇帝的反感。其實這期間胤禩是比較收斂的,只是他的黨羽實在是太會叫囂了。後來康熙想要復立太子,群臣卻是力推胤禩,這使得康熙極為不舒服,對胤禩極有戒心,之後,胤礽再次被廢,康熙再也沒有提起立太子的話題,對胤禩的勢力也是多方打擊。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駕崩,胤禛繼位,即為雍正皇帝,胤禩的後半生就此定性。雍正皇帝剛一上位,為了表現兄弟友愛以及包容大度,任命了胤禩與胤祥、馬齊、隆科多等四人一起總理事務,並且還進封了他為和碩廉親王,也正是這時候開始,雍正的兄弟們將胤字改為了允字。之後,胤禩又被理藩院尚書,受命辦理工部事務。
好日子也到此為止了,等到雍正進一步鞏固了政權後,就開始對胤禩下手。他先是一步步對胤禩身邊的親信人員盡行遣散,又將支持胤禩的大臣們盡力打壓,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下令派兵馬駐守在胤禩府周圍,實際上就是對胤禩的行為進行了有效的監視。雍正四年(1726年)正月,胤禩被革去黃帶子,由宗人府除名。二月,胤禩被圈禁,改名為「阿其那」,他的兒子弘旺也被迫改名為「菩薩保」。五月,雍正召見諸王大臣,宣示了胤禩的罪狀四十款。九月,胤禩病死在囚禁的宗人府,具體死因不明。比較詭異的是,後來雍正皇帝的兒子乾隆皇帝在位期間,還為胤禩平了反,說他並沒有什麼過錯,恢復了他的原名,還恢復了他的宗室。
九阿哥愛新覺羅·胤禟,母親為宜妃郭絡羅氏,也是雍正皇帝同父異母的弟弟,政治上與八阿哥胤禩走得比較近,被稱作為八阿哥黨。胤禟幼年時得過重病,是義大利的傳教士醫治好了他,因而他對歐洲人很有好感。他又喜歡看書讀書,自學了外語,曾將拉丁語轉寫為滿文。康熙皇帝對胤禟這個皇子也比較喜歡,出去巡幸常常帶著他,就是不喜歡胤禟與八阿哥胤禩走得太近。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為了保奏胤禩,胤禟與胤禵不惜帶著毒藥上朝。之後,隨著儲位之爭的越演越烈,胤禟逐步捲入到其中而不能自拔。胤禟對於胤禩可以說是傾盡全力無私支持,這體現了他重情重義的一面,也說明了他心機不夠,從而也就引起四阿哥胤禛的嫉恨。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駕崩,胤禛上臺,成為雍正皇帝,胤禟的人生也就此陷入絕境。同樣地,就如針對胤禩般。雍正對他的打壓也是一步步來的。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皇帝以派遣王公前往軍前為名,將胤禟發遣到西寧駐紮。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以胤禟縱容下人,騷擾百姓為由,派人前往約束其行為,並被革去了爵位。雍正四年(1726年),胤禟被革去黃帶子,由宗人府除名。三月,他又被改名為具有侮辱意義的塞絲黑,兒子也被改了其他貶義的名字。四月,胤禟被押解赴京,於五月關押在囚禁地。胤禟在囚禁地的生活處境很差,待遇也很低,很是不堪。之後,胤禟定罪狀二十八條,不久之後,死在了囚禁地,民間傳聞他和胤禩都是被毒死的。乾隆在位時期,為他恢復了原名、宗籍。
十阿哥愛新覺羅·胤礻我,母親溫僖貴妃鈕祜祿氏,是清初大臣遏必隆的女兒,他也是雍正皇帝同父異母的弟弟。他對八阿哥胤禩很是信任,政治上支持胤禩,因而引起康熙皇帝的反感,同樣也是令得四阿哥胤禛很是不喜歡。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駕崩,胤禛上臺,成為雍正皇帝,胤礻我也就沒有什麼好果子吃了,還好地,比起八阿哥、九阿哥來,他的結局還算好些。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皇帝下令他護送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靈龕前往喀爾喀蒙古,在途經張家口時,他假稱有病上奏留在張家口養病。當上面旨意還沒有下達時,他又擅自聲稱有旨召還,居住在張家口就是不走了。之後,他還在疏文內連書「雍正新君」字樣,被雍正皇帝抓到了把柄。雍正二年(1724年)四月,他被革去王爵,押解回京圈禁起來。他的囚禁生涯長達十三年,直到乾隆乾隆二年(1737年),在位的乾隆皇帝把他放了出來,並且封了他為輔國公。乾隆六年(1741年)九月,胤礻我病逝,走完了他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