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護和楊堅都「甩鍋」五府總於天官,宇文護為何失敗,如此「雙標」?

2020-12-22 知行路上道歷史

在中國古代兩千多年的發展歷史當中,相權與皇權的衝突矛盾就一直沒有停止過。君弱臣強之時相權必然會凌駕於皇權之上。而在南北朝時期,在那個皇權普遍衰弱,世家大族唯我獨尊的年代裡,相權往往是超越於皇權之上的。

就以東晉時期的王敦、王導為例,可以說是權傾朝野,即使後來王敦造反也沒有影響王導相權地位。同樣的,在北朝,宇文護與楊堅二人以「五府總於天官」的方式企圖凌駕於皇權之上,其人的結果卻是大相庭徑,背後究竟隱藏著怎麼樣的原因?

一:以相權代皇權——五府總於天官

1.何為五府,何為天官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五府天官的概念。首先北周時期的五府天官最早可以追隨到西周時期的禮樂制度。據《周禮》當中記載五府天官的職能稱:「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

由此可見,在西周時期五府天官原本稱之為「六官」,其中六官的職能是相互平行的,絕對不存在某一個官位總領其他五官的存在。而且,其中六個的職能也沒有多少交叉,基本上是處於相互獨立的狀態。因此天官就是的大冢宰,其餘五府分別對應剩下五官。

2.北周西魏五府總於天官的演變

從上面可知,五府天官原本是相互獨立的職位,然而到了北朝時期卻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六官之一的天官大冢宰開始凌駕於並且統領其餘五官。據《後周書》當中明確記載西魏文帝始設五府總於天官稱:「「文帝依《周禮》建六官,遂置天官。大冢宰卿,一人掌邦理以建邦之六典佐皇帝理邦國。」

由此可見,當時的天官大冢宰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可以說其職能與丞相無二。可以說其代表著天官至高無上的統治地位。而北朝時期出現的五府總與天官現象,也代表著原有六官格局的被打破。

二:宇文護與楊堅如何進行「五府總於天官」的集權活動

1.大冢宰宇文護時代的五府總於天官,企圖壓制皇權

在了解宇文護通過五府總於天官的行政變革來達到壓制皇權,唯我獨尊的目的之前,我們先來聊聊宇文護其人。宇文護可以說是西魏末年、北周初年的頭號大權臣,出生關隴貴族,身經百戰。某種程度上宇文護才是北周政權的真正建立者。

據《周書》當中記載宇文護威脅西魏末代皇帝舉行禪讓的事件稱:「太祖山陵畢,護以天命有歸,遣人諷魏帝,遂行禪代之事。」為北周建國立下汗馬功勞的宇文護,自然而然成為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

宇文護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先後誅殺了北周三位皇帝,整個國家政權實際掌握在宇文護手中,為了達到進一步壓制皇權,為以後謀奪皇位做準備的宇文護,特意的實行了「五府總於天官」的行政權力調整,自封為大冢宰。

據《資治通鑑》當中記載稱:「或有希護旨者,雲周公德重,魯立文王之廟,以護功比周公,宜用此禮。」由此可見,宇文護為了達到這一個目的,特意讓手下造勢,將其與周公相比。最後以達到宇文護成為天官大冢宰的目的。

2.成功的篡位者,楊堅時代的五府總於天官措施

楊堅,北周外戚,隋朝的建立者,同樣的出生於關隴貴族之列,先為北周權臣,後乘機謀朝篡位,建立隋朝,史稱隋文帝。

楊堅在成為權臣的路上,效法宇文護,也實行了五府總於天官的行政舉措,希望以此來達到進一步集權,壓制皇權的生存空間。 據《隋書》當中記載稱:「「太定元年二月以大丞相楊堅為相國,總百揆,尋禪於隋。」

由此可見,隋文帝楊堅的反心昭然若揭,但是北周的皇帝年幼,一下忠於北周的大臣也無可奈何,只能任由楊堅謀朝篡位。

由此可見,楊堅與宇文護二人都曾經在北周實行過五府總於天官的行政權力的調整,但是他們二人的最終結局卻是大相庭徑的。那麼宇文護最終被周武帝所殺而楊堅卻成功上位,這兩個截然相反的事實背後隱藏著哪些原因。

三:宇文護、楊堅二人方法相同,結局命運迥異的原因何在

1.宇文護雖然權傾朝野,然而對外軍事活動卻大多以失敗告終

首先我們來看宇文護進行五府總於天官企圖取代皇權失敗的原因,宇文護的失敗與其在對外軍事上的多次大敗息息相關。

宇文護雖然是北周初期最大的權臣,但是在軍事方面卻沒有多少才能,而在南北朝時期幾乎改朝換代的皇帝都是以軍隊起家的馬上皇帝,無不是戰功赫赫之輩。而宇文護多次徵討北周死對頭東齊政權失利,對宇文護的名聲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據《周書》當中記載稱:「護性無戎略,且此行也,又非其本心。」沒有顯赫軍功的宇文護自然而然難以實現取而代之的夢想。

四:宇文護才不配位,而且周武帝遠盛勝宇文護

其次就是宇文護其志大才疏,為人殘暴不堪引起了眾怒。宇文護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甚至達到取而代之的目的,先後以殘忍的手段殺死了北周三位皇帝,這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也是極其罕見的存在。

《周書》當中記載其弒君的事件稱:「尋亦弒帝。迎世宗於岐州而立之。」由此可見,宇文護對待皇帝尚且如此,更不用說對待手下的大臣,稍有忤逆之心,宇文護便大開殺戒。久而久之天下人對於宇文護早已是怨恨久已。

不僅僅如此,宇文護在權臣最後的日子裡,北周迎來了一位雄才偉略的君王周武帝,他不僅僅迅速平定了宇文護這樣的權臣之亂,而且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滅了東齊政權,一統北方,大有揮師南下一統天下之志。

據《北史》當中評價宇文護稱:「武皇纘業,未親萬機;慮遠謀深,以蒙養正。及英威電發,朝政惟新;」面對如此雄才偉略的君王,志大才疏的宇文護自然而然的不是對手。因此,總而言之,宇文護作為北周歷史上最大的權臣,實行五府總於天官的行政權力調整,最終失敗的原因無外乎是敵強我弱,德不配位。

3.眾望所歸的楊堅進行五府總於天官政策之時北周皇族沒落

在了解過宇文護為何會失敗後,我們再來看看楊堅為何可以成功通過五府總於天官來實現以隋代周的目標,成就皇圖霸業。首先楊堅本來就是北周外戚,位高權重,經歷三朝的元老級人物。

然而在北周宣帝宇文贇大肆屠殺皇族勢力之時,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北周外戚時期的抬頭,在宇文贇暴斃後,楊堅作為輔政大臣上位,據《隋書》當中記載稱稱:「內史上大夫鄭譯、御正大夫劉昉以高祖皇后之父,眾望所歸,遂矯詔引高祖入總朝政,都督內外諸軍事。」由此可見,楊堅已經是眾望所歸的存在。

五:雄心勃勃的楊堅代周得到了關隴貴族的支持,而且當時北周缺乏可以制約其的勢力

在北周宣帝之時,楊堅曾經受到來朝皇帝的猜忌,多次都被楊堅化險為夷,不僅僅如此,楊堅絕非是宇文護這樣的志大才疏之人,恰恰相反,雄心勃勃的楊堅就把一統天下當成是自己的目標。

最重要的就是楊堅出生於關隴貴族,得到了號稱有國家基石的關隴貴族的大力支持。因此在楊堅緊鑼密鼓進行五府總於天官的活動之時,北周朝廷沒有多大的反對聲音。

除此之外,楊堅之所以能夠以隋代周,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當時沒有任何一股反對勢力可以阻止楊堅的計劃。北周皇族早已被宇文贇屠戮要空,而當時的皇帝還僅僅是一個年幼的稚子罷了。

這樣一來朝廷大權自然而然落在楊堅手裡。又加之楊堅素來是德高望重,有才之輩,得到了不少的擁護與支持。如此原來,以五府總於天官為跳板,實行以隋代周的目標就易如反掌。

六:小結

同一個方法與途徑,兩種截然相反的命運和結局,楊堅與宇文護都是北周歷史上僅有的實行五府總於天官的權臣,但是其二人命運相反的原因不僅僅在於當時客觀的環境與時代不同,更重要的是二者之間的實力差距甚大。

參考文獻

《周書》《隋書》《資治通鑑》

相關焦點

  • 宇文邕除掉了宇文護,卻為何沒殺楊堅?真實原因讓人啼笑皆非
    由於政權一直被宇文護掌控,不甘充當傀儡的宇文覺便時常想要除掉宇文護。怎奈他勢單力薄,還沒等動手就被對方給廢掉殺了。後來,宇文護又以類似的方式謀害了下一個皇帝宇文毓,而擁立了宇文泰的四子宇文邕為帝,是為北周武帝。宇文邕見識了宇文護的能耐,也知道自己就是個傀儡。所以他在早期始終任由宇文護擺布,無論朝政軍事都由對方做主。
  • 獨孤皇后最大反派宇文護怎麼死的 後續楊堅宇文邕爭鬥
    ­  《獨孤皇后》中最大的反派宇文護將要下線了,獨孤伽羅大仇終於得報,不過宇文護下線後,楊堅與伽羅並沒有過上平平淡淡的的日子,宇文邕多次質疑楊堅忠心,朝堂再次發生了變化。­  宇文護是被楊堅、獨孤伽羅、宇文邕聯手打敗的,這顆大毒瘤終於被連根拔起了,他的結局早已是註定的,畢竟臣子的權利大於皇帝始終不是什麼好事。
  • 揭宇文邕和楊堅的關係?宇文邕的死為楊堅稱帝創造了機會!
    宇文邕是北周的皇帝,他在位時消滅了北齊,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北方的統一。而宇文邕在位的時候,楊堅還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臣子,宇文邕或許怎麼都想不到,在自己之後,楊堅代替北周,建立隋朝。那麼宇文邕和楊堅的關係是什麼?都說宇文邕如果不死的話,楊堅就沒有機會篡位當皇帝,這又是怎麼一回事?
  • 歷史上的宇文護真的是情種嗎?真正的他是什麼樣子?
    那麼歷史上真正的宇文護是什麼樣的,真的是這樣一個愛美人不愛江山的情種嗎?一.權臣宇文護在歷史上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權臣,背負著「廢三帝,殺三帝」的惡名。北魏末年,宇文泰擁立北魏皇室元修,後毒死元修擁立元寶炬,建立了西魏政權。宇文護是宇文泰的侄子,深得宇文泰信任和重用,跟隨宇文泰南北徵戰,頗有軍功。
  • 北周宇文覺殺宇文護失敗,而宇文邕成功,皇帝該如何對付當朝權臣
    大家都知道,皇帝表面上權力通天,但實際要看有沒有掌握實權,沒有實權的皇帝常常受權臣制肘,如果不乖順的話,還常被權臣殺害。宇文護雖然勇氣十足,但是智謀不足,剛有計劃就被宇文護髮覺了。於是宇文護廢掉了宇文覺,不久又把宇文覺給殺了。
  • 《獨孤皇后》宇文邕登基後,強行佔有伽羅,楊堅霸氣護妻怒打皇上
    《獨孤皇后》宇文邕登基後,欲強行佔有伽羅,楊堅霸氣護妻怒打皇上最近由陳喬恩和陳曉領銜主演的電視劇《獨孤皇后》正在火爆熱播,由陳喬恩飾演的獨孤伽羅從小便天資聰穎美貌動人,楊堅對其更是一見鍾情,但是獨孤伽羅卻向其提出了一個要求,那便是要求楊堅這一生必須只娶她一人為妻,心中不能裝著別人,
  • 北周權臣:宇文護
    呂思勉:「宇文護雖跋扈,亦不可謂無才,其居相位時,政事亦似未大壞。」蔡東藩:「宇文氏之篡魏,非覺為之,護實使之然也,故覺可恕,護不可恕。護既導覺為惡,復弒魏主,彼猶得曰吾為宗族計,吾為昆弟計,不得不爾。即如殺趙貴,逼死獨孤信等,俱尚有詞可辯,覺負何罪,乃遽廢之,且並弒之?然則護之兇逆,一試再試,固不問為何氏子也。」
  • 獨孤天下:哥舒到死都不知道,宇文護臨死前,為何又哭又笑?
    在獨孤天下中,宇文護在追殺楊堅的時候,意外得知麗華是他和般若的女兒,宇文護便放走了楊堅等人,但是,他忍不住想再看看女兒。他來到麗華面前,鄭重的囑咐麗華要關愛身邊的每一個人,好好孝順爹娘,然後懷著複雜的心情離開,麗華卻突然從背後抱住了他,對他說,我知道你是誰,我認識你的眼睛,宇文護瞬間淚奔,父女倆此時的眼睛一對視,淚流滿面。儘管宇文護再不舍,他還是讓麗華先回家,他給麗華披上自己的長袍,然後吻了麗華的額頭,難過的轉身離開。
  • 皇帝殺手:歷史上第一權臣 宇文護
    他們有如篡漢的王莽、立魏的曹丕、代魏的司馬炎、替周的楊堅 、「黃袍加身」的趙匡胤,也有未建新朝但權傾朝野的大漢大將軍霍光、魏太傅司馬懿、明首輔張居正等。歷史上有一位權臣堪稱皇帝殺手,他連殺三位皇帝 ,這個人就是北周權臣宇文護。宇文護, 字薩保,鮮卑族。北周初期權臣,周文帝宇文泰之侄。
  • 楊堅出軌,伽羅也做錯事,她和宇文邕的小秘密,楊堅到死也不知道
    雖然是官配CP,但是很顯然,大家對於楊堅這個人設並不是那麼的待見,明明應該是一個聰明的角色,卻被曼陀的小心機所矇騙,知道40多集才知道自己愛錯了人;明明承諾一生不會再愛上第二個女人,卻在老年公然出軌,睡了長得像曼陀的一個宮女,被伽羅發現之後,居然還覺得伽羅過分。
  • 《獨孤天下》情深不壽印證了宇文護與般若的愛情歷程
    小夥伴們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談《獨孤天下》這部劇,在這部劇中主線講述了北周時期獨孤丞相幼女獨孤伽羅歷經了四朝亂世,與楊堅從相知到相愛再到伉儷情深,最終兩人聯手統一了全國,成就了隋朝的建立。而其中一條輔線是太師宇文護和獨孤般若的悽美故事。
  • 北周建立者:宇文覺
    北周的政權更替如走馬燈一般,這都和一個人有關,他就是權臣宇文護。北周開國皇帝宇文覺的下場令人咋舌。他的命運始終掌握在他的堂兄、權臣宇文護手中。宇文護是宇文泰之侄。早年追隨宇文泰徵戰,在與東魏的交戰中屢建戰功。宇文泰死後,諸子年幼,遺命護掌管國家大事。557年宇文覺稱周天王,建立北周。護為大司馬,封晉國公。北周王朝初建時,政局甚為動蕩。
  • 宇文邕這個雄才大略的帝王,最終為何會讓楊堅把勝利果實摘走?
    宇文泰死後,他的侄兒宇文護廢元寶炬,立宇文泰為第三子宇文覺,建立北周,從此,從北魏分出的另一半國家,全部改姓宇文。不過,人都是貪心的,特別是一邊是誘惑,另一邊是沒有束縛的。護身為太師,國力強盛,心中早已有了一個念頭:我還想繼續守叔叔的遺願嗎?為什麼不能得天下?就這樣,身體力行,宇文覺成了一個傀儡。
  • 《獨孤皇后》大冢宰是什麼官職,宇文護為什麼可以權傾朝野?
    ,在後來獨孤家和楊家都受到宇文護陷害時,宇文毓沒有能力站出來,宇文護對他更是嚴厲苛責,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宇文毓的這個天王卻使當的不怎麼樣。從下現在的情況倆看,宇文護是在那個時期最有勢力的人。他大權在握,橫行霸道,高高在上的樣子,一點不把別人放在眼裡,想殺誰就可以殺誰。獨孤伽羅在失去家人以後,對宇文護記恨在心,好幾次刺殺宇文護都沒有成功,最後還連累到樣家一族,獨孤伽羅是北周賢臣獨孤信的小女兒,家族遭到宇文護的陷害,獨孤伽羅在最無助的時候投靠了楊堅。
  • 宇文護!最讓人心疼的反派
    其中由徐正溪扮演的太師宇文護,北周大權臣,殺起皇帝來毫不手軟,深愛獨孤般若,榮獲全劇最冤背鍋俠稱號歷史上的宇文護,的確是個權臣,但他卻絕不是個奸臣。以此後來楊堅建立隋朝可是從中得了不少便利。除此之外,太師在人品上也是好的不能再好了,性格寬和,尊敬大臣,孝順老媽。這樣一個上得廳堂入得廚房的極品好男人,你說他是反派?他根本都不夠格好吧
  • 北周權臣宇文護,半生颯爽,不敵禮法
    北周,一個在中國歷史長河上存在的時間並不長的小朝代,史書工筆,不過寥寥幾言,一筆帶過,但它卻有著與之完全不同的輝煌,無論是一門三皇后的獨孤傳奇,還是側帽風流的獨孤信,亦或是繼承外孫的皇位,結束戰亂,一統天下的隋文帝楊堅,都有著讓人讚不絕口的千古美名,但今天想說的卻不是他們,而是北周赫赫有名的權臣
  • 《獨孤天下》宇文護極度失真?歷史上真正的宇文護是什麼樣的人?
    實際上北周明帝宇文毓(皇后即是獨孤般若)554年登基稱帝時,宇文護就已經41歲了,而宇文毓才22歲,僅在位4年,最後被宇文護毒殺,毒殺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宇文毓已經不受其控制。所以說,電視劇中的人物年齡誤差很大,宇文護和宇文毓並非同齡人,看來純是為了劇情需要,為了感情戲的需要,硬是將宇文護和宇文毓設定成同齡人,強加上獨孤般若成三角戀關係。
  • 《獨孤皇后》宇文邕向宇文護低頭才能稱帝?歷史上的他更「窩囊」
    由於宮中之人都被宇文護所收買,因此宇文護暗中安排人在宇文毓的食物中投毒,導致宇文毓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最終口吐鮮血,一病不起。然而讓宇文護沒有想到的是,直到宇文毓重病不治,宇文護也沒有得到他想要的皇位。正如宇文毓所說,他自己是君,宇文護是臣,即便是權臣,依舊在君之下,因此宇文毓一直佔據著主動權。
  • 《獨孤天下》收官|你所不知的12處真實歷史橋段,宇文護竟比宇文邕大30歲!
    比如宇文護和北周明敬皇后的感情,再比如隋文帝楊堅和唐元貞皇后的感情,再再比如北周武帝宇文邕和隋文獻皇后的感情,統統都是編的。主角過多,搞得存在感都不是很強,甚至應該被定義為男一號的楊堅都能十幾集不露臉。而且劇中還過分強調「獨孤天下」的預言,每次看到這裡都覺得被強調得非常生硬。這不過是身為現代人的編劇,將已知古代發生過的獨孤家族成為北周、隋、唐三朝外戚的特殊性進行了拙劣而又誇張的反覆特寫,讓人覺著冥冥之中自有主宰,效果上卻是適得其反。
  • 《獨孤天下》心疼宇文護父女相認,為了般若放棄天下,值得嗎?
    《獨孤天下》一切都起源於魏元帝和獨孤信曾在破廟中佔了一卦,卦象顯示:得獨孤者得天下,也就是獨孤天下。所以也導致一些人誤以為娶了獨孤信的女兒便可以稱霸天下。自古宇文家族多情種這句話堪比泥菩薩的成也風雲,敗也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