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楓橋經驗」!群眾訴求服務「光明模式」全市推廣

2020-12-18 騰訊網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鄧紅麗

12月17日,深圳市群眾訴求服務「光明模式」推廣現場會在光明區公共服務平臺召開,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慶生,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餘新國,市政府副秘書長、市信訪局黨委書記、局長程正華,光明區委書記、區長劉勝,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梁增昌,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蔣溪林出席現場會。

在當日現場會召開之前,市領導、市直部門領導、各區委政法委書記、各區參會同志分兩組到光明區實地考察,實地考察了光明區群眾訴求服務大廳、光明街道光明社區群眾訴求服務大廳,了解群眾訴求服務「光明模式」實施情況。

推廣現場會由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餘新國主持,光明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何奕飛匯報光明區群眾訴求服務工作總體情況。

據介紹,光明區堅持黨建引領,突出法律、心理和智慧服務,把基層社會治理和系統、源頭、就地、多元、依法化解群眾矛盾結合起來,形成群眾訴求服務「一三五」工作法,營造了訴求疏導更加順暢、便民服務更加高效、平安幸福更加凸顯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形成了群眾訴求服務「光明模式」。

光明區群眾訴求服務工作得到了中央政法委、國家信訪局和省、市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自2019年1月在公明社區試點、3月全區鋪開以來,光明群眾訴求服務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矛盾糾紛化解率全市第一,全區信訪量大幅下降,被評為2019年全國信訪工作「三無」區。此外,全區社會治安安全感提升全市第一,人民群眾幸福感大幅提升。

以黨建為引領,突出社區「主陣地」作用

光明區從機制運行上,賦權社區黨委,讓社區成為解決群眾矛盾的一線指揮部。系統性提出「1+6+31+N」群眾訴求服務體系,創新「社區發令、部門執行」機制,區信訪聯席辦授權社區黨委,對需要區、街道相關部門參與調處的矛盾糾紛,社區黨委發令,要求到現場調處,相當於社區黨委行使了區委區政府的部分權力。將「社區發令、部門執行」情況納入政府績效考核,明確規定各類事項區、街職能部門報到的時限、到場領導級別和化解時間,真正做到以群眾訴求「為令」,部門「聞令」而動。2019年以來,全區各社區共發令593次,部門及時執行率100%。

從責任落實上,強化「三級負責制」,讓職能部門主動到現場解決群眾矛盾。一,社區黨委統籌,依託社區群眾訴求服務大廳,群眾矛盾糾紛當天在社區解決了98%;二,對於跨社區、情況較複雜的、有聚集隱患的矛盾糾紛,區、街成立專班進行化解;三,對於一時化解不了的事項,依法處理。

從監督問責上,以公開透明為抓手,讓群眾矛盾糾紛高效化解不過夜。開發群眾訴求服務智慧指揮系統,組建工作協調微信群,做到所有群眾訴求服務事項的調處過程、部門到場情況和處置結果均能實時報告、人人可見,強化公開透明、公眾監督。社區每天報告當天群眾訴求服務情況,做到每日清零。

以共治為基礎,突出平安志願者「主力軍」作用

光明區堅持多元化解,啟動「壯隊伍」和「強隊伍」工程,實現矛盾糾紛化解在源頭。在全區6萬多棟樓宇門口、樓梯口等人員必經位置,張貼有群眾訴求服務二維碼,群眾可隨時掃碼在線反映訴求、報告情況,全面激活了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另一方面,建好平安志願者隊伍「主動發現」。組建3.6萬多名平安志願者隊伍,包括樓棟長、網格員、社工等14類群體,這些平安志願者來自群眾、熟悉基層,有效解決了城市陌生人社會矛盾糾紛預警預測難問題,平安志願者發現矛盾糾紛線索佔比72.4%,特別是全區基礎網格員,每天開展網格化巡查、實時預警。

高度整合行政司法資源,讓自身力量「特別強」,實現群眾矛盾化解在小。整合全區行政、司法力量,配備43名法官、檢察官駐點社區,參與涉法涉訴問題調處;發動「兩代表一委員」、社會各界人員組成義務調解員隊伍,實現多元化解。培育出光明「紅小二」、玉塘「曉燕調解室」、樓村「五老工作室」等一批叫得響的品牌。

引進社會購買服務力量,讓專業服務「特別精」,實現群眾矛盾預防在先。通過整合全區現有政府購買的法律、心理等服務力量,先後在群眾訴求服務站點配備人民調解員301人,駐點法律顧問111人,心理服務人員78人,常態化提供訴求服務、心理服務、法律服務等,做到專業服務內容外延和內涵的同步擴大,從源頭上減少群眾矛盾風險隱患的發生。

以人民為中心,突出「家門口」服務

光明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平常不打擾、需要在身邊,在家門口辦好群眾大大小小的事。

把場地建到群眾家門口。整合全區現有場地資源,建立1個區級、6個街道、31個社區「群眾訴求服務大廳」,並在住宅小區、建築工地、企業園區、學校、醫院等人流密集場所,搭建208個群眾訴求服務站點,做到群眾集中在哪裡,訴求服務站建在哪裡。比如,光明區率先設立82個建築工地群眾訴求服務站,覆蓋全區所有50人以上的工地,已累計化解工地矛盾糾紛564宗,做到「工地的事情在工地解決」。2019年,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考核全市第一。

把力量下沉到群眾家門口。整合街道各類社會治理力量,到社區一線開展工作,做大做強社區。同時,在全區各街道以及土整、查違、住建、水務、工務、教育、人力資源等矛盾糾紛多發的部門,組建訴求服務專業隊伍,第一時間到社區、到現場解決群眾矛盾糾紛。

把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結合城市治理特點,為群眾提供糾紛調處、投訴建議、幫扶救助、法律服務、心理服務等五大服務,構建「500米為民服務圈」,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社會矛盾的產生。2019年以來,處理投訴建議1895宗,調處矛盾糾紛9386宗,提供法律服務6680人次、心理服務1831人次,對接幫扶群眾165批次,發放167萬元幫扶救助資金。

以科技為支撐,突出「智能化」服務

「一張網」閉環管理。建設群眾訴求服務智慧平臺系統,群眾可以在線一鍵反映訴求,網上受理、實時分撥、快速處理、閉環管理,做到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受理、第一時間化解、第一時間確認、第一時間反饋。

「一張圖」分級預警。建立群眾矛盾糾紛分級預警機制,根據矛盾糾紛涉及人數、緊急程度、涉案金額等因素進行分級分類,要求一類訴求10分鐘響應、30分鐘受理,自動生成風險評估圖,在智慧系統實時顯示、動態更新,為黨委和政府實時掌握情況、研判形勢、科學決策提供依據,做到「一鍵可查、心中有數」。

「一條龍」便捷服務。在全區範圍內建立48個在線司法確認室,對於達成調解協議的涉及金額較大、情況較複雜的重大糾紛事項,半小時內完成當場申請、當場在線確認、當場製作文書、當場送達等全部流程,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目前,已完成線上司法確認187件。特別是開展「不見面」線上服務,疫情期間,化解涉疫情矛盾糾紛535宗,涉及金額2974萬元,修改涉疫合同330份;為集中隔離人員提供心理健康評估2.75萬人次,發現並解除心理隱患3432人,做到「隔離不隔愛,線上服務一直在」。

在現場會上,劉慶生表示,此次在光明區召開現場會,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批示指示精神,總結推廣光明區在基層矛盾系統化解方面的經驗做法,部署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的深圳範例,推動在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上先行示範、走在前列,努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深圳。

劉慶生認為,光明區通過整合基層治理資源,統一建設群眾訴求服務平臺,實現矛盾糾紛就地化解,全區信訪總量大幅下降,服務群眾效能大幅提升,堅持和發展了新時代「楓橋經驗」。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這樣的創新做法走在了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的前列,國家和省信訪局給予了充分肯定。劉慶生強調,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推廣「光明模式」的重要意義。同時,深化思想認識,充分發揮典型經驗的示範作用。此外,強化責任落實,加強組織領導、搞好宣傳發動、完善工作機制,以實際行動打造社會治理領域的深圳範例。

審讀: 喻方華 田君

相關焦點

  • 海報述評丨群眾路線是「楓橋經驗」歷久彌新的生命線
    其中提到,要完善預防性法律制度,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此前,「楓橋經驗」已經先後被寫入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和五中全會《建議》。到底什麼是「楓橋經驗」,新時代「楓橋經驗」又是指什麼?從上世紀60年代初「楓橋經驗」誕生到現在,時代在不斷發展變化,為什麼「楓橋經驗」直到現在仍是學習的榜樣?
  • 光明區構建群眾訴求「500米服務圈」,在家門口解決群眾訴求
    日前,本報「走基層看變化」採訪組來到光明區,實地了解光明的社會末梢治理情況,看到了基層社會治理「光明模式」的新實踐和新成果:經過一年多的創新探索,光明區的社會末梢治理取得顯著成效,群眾大大小小的事在家門口就能第一時間得到有效解決,光明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大大增強,黨群、幹群關係更加密切。
  • 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赴黔西南州調研學習推廣新時代「楓橋經驗」暨...
    10月20日至21日,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謝曉東率移交安置處、榮軍醫院負責人,省退役軍人服務中心、軍休中心相關業務處室負責人到黔西南州對學習推廣新時代「楓橋經驗」暨推進全國示範型退役軍服務中心(站)創建工作情況進行調研。
  • 【時代楓橋 公安力量】合陽 | 創新發展「楓橋經驗」 提升社會治理...
    目標,緊扣時代主題,勇於擔當作為,大力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專業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新池派出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微信APP小程序、坊鎮派出所「警綜一體化」、皇甫莊派出所「網格+」警務模式、同家莊派出所「1+N」調解新模式、路井派出所的「公調對接」等新機制、新方法,融合法理情,形成了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今年來,全縣各類矛盾糾紛下降約30%,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率達到90%以上。跟進指導。
  • 「楓橋經驗」的生動實踐 中新天津生態城打造社區治理和民生服務新...
    海博社區的「小陳民警」不簡單  為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提高社區治安管控水平,今年6月17日,天津市公安局沿海安全保衛總隊濱海旅遊區派出所在生態城海博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設立了警務室,陳成琨擔任了社區民警。
  • 「楓橋經驗」發源地打造新時期「網上民情日記」
    針對民意感知靈敏度不足、民意監督實效性不強等問題,當地公安機關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主動將公安工作的評判權、監督權交還給群眾首發:「新華每日電訊」調查周刊本報記者:馬劍編輯:劉婧宇「您好,這裡是紹興市公安局民意感知中心
  • 330萬餘條簡訊感知百姓心頭「疙瘩」——「楓橋經驗」發源地又有新...
    針對民意感知靈敏度不足、民意監督實效性不強等問題,當地公安機關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主動將公安工作的評判權、監督權交還給群眾。   (小標題)330萬餘條簡訊感知百姓心頭「疙瘩」   「老百姓當著民警面不方便說的話,反而願意告訴我們。」
  • 楓橋經驗:老瓶新酒,歷久彌香
    近日,紀念毛澤東同志批示「楓橋經驗」50周年大會在浙江舉行。  這個地處浙江諸暨的鄉鎮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就聞名全國。彼時,楓橋鎮幹部群眾創造了「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實現捕人少,治安好」的「楓橋經驗」。1963年,毛澤東同志就曾親筆批示「要各地仿效,經過試點,推廣去做」。
  • 「楓橋安睦隆」 守護平安草原
    轄區地域面積廣、群眾居住散、出警路程遠,如何為轄區群眾提供更快、更好、更便捷的管理和服務,這是擺在蘇米圖派出所民警日常工作中的一道難題。在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過程中,蘇米圖派出所結合轄區實際,不斷探索社會治安管理和服務群眾的方法和舉措,在矛盾糾紛化解、社會治安防控、服務轄區群眾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蘇米圖蘇木被評為「全區平安建設先進集體」,蘇米圖派出所被評為「全市公安機關信訪工作『四無』所隊實績突出單位」,轄區連續六年實現了「六無」工作目標。11月28日,蘇米圖派出所成功入選全國首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
  • 長安上角警務室警長麥浩賢:踐行「楓橋經驗」 貼近服務群眾
    在他的帶領下,上角警務室科學創新機制,及時研判掌握民情動態,在踐行「楓橋經驗」的探索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創新機制踐行「楓橋經驗」上角社區轄區面積不到4平方公裡,卻居住著6萬多人,是長安鎮社情民情最為複雜的社區之一。社區事務千頭萬緒,很多事情看似小事,但對老百姓來說卻是大事。
  • 「楓橋經驗」助力法治社會建設(新論)
    落實這一重要要求,需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努力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矛盾糾紛是社會治理的重要內容。公正高效化解矛盾、定分止爭,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也是法治社會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堅持和完善新時代「楓橋經驗」。
  • ...丨天荒坪派出所:構建綠色現代警務模式,擦亮「楓橋經驗」金字招牌
    今年11月,天荒坪派出所成立全市首支旅遊警察中隊,他們的主要職責是打擊涉旅違法犯罪、宣傳旅遊安全知識、開展聯合監督執法、進行旅遊安全管理、保障重要節點旅遊秩序、防範涉旅風險隱患。同時取得黨委政府及各大景區支持,建立天荒坪餘村、大竹海、雲上草原三個景區警務室,設立「景區警長」;成立景區平安聯盟,對景區開展業務培訓,並實行列會制度,開展景區聯盟聯防,糾紛先期處置等工作。
  • 楓橋經驗丨辦事不求人 服務送上門
    楓橋經驗丨辦事不求人 服務送上門 2020-06-03 1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光明日報……諸暨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獲央媒頻頻點讚!
    面對時代之需、使命所系、群眾所盼,如何走好新時代群眾路線,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2018年以來,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建設為載體,各試點地區正在積極探索。形式多樣、內容有感、渠道可及作為「楓橋經驗」發源地,諸暨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進程中,除了「1963法潤」直播平臺,還建立壯大市委宣講團、新時代「楓橋經驗」宣講團、基層宣講團等三支隊伍,開設「微課堂」「微宣講」「微直播」,並在社區老年大學設置思想教育課時。
  • 山西高平公安局陳區派出所打造123456楓橋警務工作機制
    民主與法制網山西訊(□鄭運方)近年來,高平市公安局陳區派出所大力發展「楓橋經驗」,以新時代「楓橋經驗」為引領,大力弘揚「楓橋精神」。從 「掛在嘴上」變為了「走在路上」,從被動應付變為了主動服務,楓橋警務模式有效促進了派出所警務能力的新提升。
  • 踐行楓橋經驗|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法委一行到阿左旗公安局超格圖呼...
    踐行楓橋經驗|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法委一行到阿左旗公安局超格圖呼熱派出所調研指導基層社會治理工作 2020-08-05 17: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蘭州公安舉行全市「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創建「三亮三提」活動
    活動現場,15位參評派出所所長以飽滿真摯的感情、慷慨激昂的氣勢、生動鮮活的事例、簡單樸實的語言,傾情講述了基層派出所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的具體做法,對標省公安廳黨委會(擴大)務虛會精神和市公安局黨委確定的「兩強、兩穩、兩升、兩硬」工作目標,亮黨建、亮特色、亮成效,展示亮點特色、經驗做法、工作成效,提謀劃、提思路、提建議,拓寬新視野、激發新動能、
  • 這個派出所不得了:借鑑「楓橋經驗」,真的把群眾之事掛心頭!
    2019年,牛湖派出所以習近平總書記發展「楓橋經驗」指示精神為指導,開拓思路,大膽創新,提出了建設「楓橋式派出所、花園式派出所和家庭式派出所」的設想。如何借鑑楓橋經驗,建設新時代的公安派出所?經過快一年時間不斷的探索和嘗試,牛湖派出所堅持踏準一個落腳點——為民服務,穩步前行,向廣大群眾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 特色鮮明 值得推廣
    積極參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大力弘揚「楓橋經驗」,完善逆向考核指標,強化源頭治理,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推動更高水平的平安曲靖建設。雲南「一站式」建設會,曲靖交流了經驗 「『把最好的場所、最優質服務提供給人民群眾』,曲靖市中級人民法院建成了一站通辦、一網通辦、一次通辦的多元訴訟服務。」
  • 永州公安:推行「陽光警務·三級約訪」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全市公安機關正式推行市公安局長、區縣公安局長、派出所長「信訪接待日」三長同步約訪,全面壓實信訪首接首問屬事屬地責任;對重大疑難事項,市、縣區公安局長可通過網上網下渠道,預約群眾接訪下訪。活動現場。儀式發布《永州市公安機關「局長信箱」信訪事項辦理工作規定》《永州市公安機關局長所長「信訪接待日」工作規定》,每月5日(遇雙休、節假日順延至工作日第一天)為全市公安機關局長所長專設「信訪接待日」,由市公安局長、區縣公安局長、派出所長「三級警長」同步接訪或視頻主動約訪群眾;每周周一由市公安局和區縣公安局其他局領導輪流接待群眾來訪;其他時間遇有重大訪情,由值班局領導接待群眾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