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藝術司副司長呂育忠發表講話 來源:國際在線
12月9日,「全國地方戲優秀中青年演員匯報演出」新聞發布會在中國評劇院舉行。匯演活動由文化部主辦,文化部藝術司、北京市文化局承辦,中國評劇院協辦。文化部藝術司副司長呂育忠,北京市文化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呂先富等嘉賓出席發布會。呂育忠副司長致發布辭,介紹了匯演的總體情況,強調本次匯演借著戲曲扶持政策的東風,是「好風借好力,戲曲迎春天」。參演劇目覆蓋面廣,演員和院團實力強, 「一劇一評」將更好為戲曲把脈開方。隨後,呂先富副局長介紹了匯演活動組織統籌的情況和北京市支持戲曲的政策和舉措。表示本次匯演對首都院團、觀眾是寶貴的學習、觀摩機會。本次匯演秉承開放性的組織原則和低票價營銷策略,讓更多群眾享受低價高質的演出服務。參與本屆會演的演員代表,中國評劇院一級演員王平,天津市河北梆子劇院一級演員王少華分別發言,表示當下對於中青年戲曲演員來說是非常好的時代,這次匯演為中青年演員藝術水平提高提供了寶貴的機會。最後,主辦方、承辦方以及演員代表與媒體記者朋友進行了交流互動。
「全國地方戲優秀中青年演員匯報演出」是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支持戲曲傳承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精神,進一步落實全國戲曲工作座談會的部署和要求,全面展現全國優秀中青年地方戲曲演員風貌,進一步推動戲曲的傳承與發展而組織的戲曲盛會。
2015年12月17日至2016年1月19日,來自全國的20臺優秀地方戲劇目將在北京的中國評劇大劇院、梅蘭芳大劇院和長安大戲院集中上演。
薈萃精英 傳承創新
本次匯演共有來自全國19個省(市、自治區)的18個劇種入選,龍江劇、吉劇、評劇、晉劇、河北梆子、北京曲劇、豫劇、呂劇、秦腔、商洛花鼓、川劇、漢劇、越劇、揚劇、黃梅戲、祁劇、閩劇、瓊劇,百花齊放,給戲曲觀眾帶來一次視聽盛宴。20臺劇目中,既有古老的《目連救母》故事,也有《紅樓夢》《梁祝》《白蛇傳》《宇宙鋒》等觀眾耳熟能詳的戲曲劇目;既有復排加工的經典劇目,更有超過半數的新編歷史題材、現代題材的優秀劇目。多劇種、多題材,集中展現了我國地方戲曲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匯演嚴格堅持「以演員定劇目」的原則,首先考慮青年演員的綜合素質和表演水平,再確定匯報演出參演劇目。可以說匯演薈萃了我國地方戲曲界中青年演員的精英,其中,國家一級演員13人,二級演員7人,文華獎、梅花獎演員10人。其中,「二度梅」演員吳鳳花被譽為越劇界難得的文武女小生,是當今活躍在越劇舞臺上不可多得的領軍人物。評劇演員王平立足白派,又深得不同流派精髓,近年更是憑藉《良宵》《城邦恩仇》《母親》的創作形成極強的舞臺掌控能力。河北梆子演員王少華是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藝術家王伯華之子,銀(達子)派傳人,天津市非物質物化遺產傳承人,他扮演的徐策,既保留了蒲劇的質樸特色,又融匯了麒派京劇身段豐富、優美、細膩之所長,還不失河北梆子劇種的風格。這些優秀演員或師出名門,或有專家推舉,甚至在業界已有定評。王荔是漢劇陳伯華藝術大師第五代傳人,吳熙是「川劇皇后」沈鐵梅的大弟子,越劇演員楊婷娜在「越女爭鋒」越劇青年演員電視挑戰賽榮獲金獎,享有「東方戲劇之星」稱號,李君梅是中國秦腔「四小名旦」之首,李雪飛被譽為龍江劇的「小白淑賢」,何雲被譽為新世紀黃梅戲「五朵金花」之一,祁劇演員肖笑波被專家稱為「這樣的演員全國少有」……更多的看點會在未來1個月激烈碰撞。
匯演期間還將召開專家點評會,對演員表演及劇目藝術質量進行評價。
文化惠民 全程互動
全國地方戲優秀中青年演員匯報演出,戲曲種類豐富,覆蓋面廣泛,極大滿足戲曲觀眾對於優秀文藝作品的精神需求。同時,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通過劇院運營服務平臺等機制,進一步搭建劇場、劇團、觀眾三方受益的資源平臺。匯演最高票價160元,最低票價40元,其中100元以下票價佔60%,以滿足文化惠民的消費需求,讓更多群眾享受以低票價看演出的便利。
作為此次匯演活動主要劇場之一,中國評劇大劇院近年承接了多項戲曲展演活動,積澱了經驗,培育了觀眾,隨著「全國地方戲優秀中青年演員匯報演出」的進行,將進一步提升現有劇場服務功能,推動中國評劇院成為「全國地方戲曲演出中心」的進程。
為進一步擴大此次匯演的社會影響力,活動運用全媒體宣傳方式,並開闢公眾微信平臺,設立「觀眾最喜愛的演員」投票渠道,進一步檢驗節目質量和演員表演水平。
「全國地方戲優秀中青年演員匯報演出」是地方戲曲一項重要的活動,有利於各劇種間的交流學習,有利於引導、培育觀眾對地方戲曲藝術的強烈興趣,對於戲曲藝術創新發展、戲曲活動品牌的構建具有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