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如蟬煩躁不已 精心治療讓患者與耳鳴和平共處

2021-01-14 大眾網

  據統計,我國至少有1億耳鳴患者,並且呈年輕化趨勢,耳鳴已經成為人們普遍的健康問題。如果耳鳴頻繁出現,容易使人們產生煩躁、焦慮,抑鬱等情緒,影響晚上睡眠和日常生活。耳鳴病因是世界之謎,耳鳴治療是世界難題。優秀的醫生要指導患者對耳鳴的忽略、習慣、遺忘和適應,爭取與耳鳴和平共處。

  耳鳴的痛苦 經歷過的人都懂

  「耳朵裡像藏著一千隻蚊子,嗡嗡亂響,晚上睡不好覺,白天沒精神,聽力越來越差,人都快要被吵瘋了……」來自山東菏澤市曹縣的劉偉(化名)今年25歲,剛進入耳內科主任王明明的診室,就迫不及待的訴說其耳鳴的痛苦經歷。

  每天都在期盼一覺醒來耳鳴聲能消失掉,但總是事與願違。期間在當地醫院看了很多醫生,服用了各種藥物,也做了針灸治療。但是,耳鳴依舊存在,為此煩躁不已,工作和生活都深受影響。在朋友的推薦下,慕名來到山東省耳鼻喉醫院看診治療。

  經過聽力測試和耳鳴檢查結果顯示,這位患者的耳鳴只有5分貝。但是患者卻出現焦慮、抑鬱等心理障礙,以及睡眠不足的現象,甚至懷疑耳鳴是否是腦瘤等嚴重疾病引起的?自己還這麼年輕,耳鳴長期進展下去會不會變成耳聾?

  醫者仁心 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

  耳鳴是一種症狀而不是疾病,是指無外界相應聲源或外界刺激的情況下,人耳 主觀感受到聲音。常感到耳裡有一些特殊的聲音,但周圍卻找不到相應的聲源。其聲響有高有低、音調多樣,或如蟬鳴,或如風聲,或如流水聲夾雜蟋蟀的叫聲。

  王明明介紹,耳鳴為臨床常見慢性疾病,發病期間患者非常痛苦,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對此,醫生除為患者進行必要的檢查外,更要進行耐心與細緻的解釋和指導。

  患者一旦得了耳鳴不要過度擔心,對耳鳴要有正確認識,否則會導致不良情緒,反而會讓耳鳴加重。如果耳鳴是由梅尼埃病、聽神經瘤、耳硬化、高血壓病、高血脂症、頸椎病等疾病引起的,首先要治療原發疾病 。

  耳鳴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就和人長白頭髮一樣,對於它的治療沒有辦法徹底消除。像劉偉這樣只有5分貝的耳鳴患者,不建議吃過多的藥物,越吃藥越注意它,反而耳鳴越明顯。患者要跟耳鳴做朋友,轉移注意力,放鬆自己的情緒,忽略它的存在。白天避免安靜,晚上安靜時開放聽音樂,音量不要太大蓋住耳鳴的音量即可, 聽著入睡,堅持下去大腦就會忘記耳鳴。與此同時,睡眠不好、情緒波動、噪音環境也是造成耳鳴加重的因素,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避免。

  恪守醫者職業道德 贏得患者高度讚譽

  劉偉高興地說,王明明主任用專業而又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了耳鳴的原因以及相應的治療方案。在其耐心診斷和用心講解下,逐步認識到耳鳴是身體發出的警告,在排除其他病因的前提下,不再過分的擔心,學著慢慢地習慣它。醫生的專業給了信心,指明了治療的方向。現在一個月過去了,自己已經學會與耳鳴和解,認同它是生活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就像吃飯睡覺穿衣一樣正常。不求耳鳴能消失,只求能健康的活著,幸福的活著,有質量的活著。

  說起山東省耳鼻喉醫院耳內科主任王明明,患者有口皆碑,工作上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對業務一絲不苟,對患者細緻耐心,她的號源更是一號難求。為了用心服務好每一位患者,王明明在門診坐診時根本不帶水杯,從早上8點坐下,再起身時已是接近12點,在這期間會盡心竭力看好每一位患者。每次看診結束,都會累得 精疲力竭,嗓子直冒煙。雖然每天都是高強度、高負荷的工作狀態,但她似乎不知疲倦,絲毫不覺得苦反而樂在其中。

  王明明認為,要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首先要有非常好的醫德,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希望能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助到更多的病人。再次要有非常好的醫術,不斷擴展自身的醫學知識,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只有把專業做的精細,病人才能得到好的療效。

  日常工作中會碰到很多耳鳴患者,他們都會痛苦不堪、焦躁不已,此時身為醫生就要為他們解疑答惑,幫助他們適應耳鳴,提高生活質量。對待耳鳴這個症狀,怎樣就算治好了呢?現在國際上流行的觀點是,對耳鳴適應了就算治好了。不要因為這個耳鳴而產生焦慮症狀,產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既來之,則安之,要爭取做到跟耳鳴和平共處。

  醫生特魯多的銘言:「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對待耳 鳴患者,醫生的職責不僅僅是治療、治癒,更多的是幫助、安慰。

相關焦點

  • 耳朵裡好像有一千隻蚊子 她讓患者與耳鳴和平共處
    據統計,我國至少有1億耳鳴患者,並且呈年輕化趨勢,耳鳴已經成為人們普遍的健康問題。如果耳鳴頻繁出現,容易使人們產生煩躁、焦慮,抑鬱等情緒,影響晚上睡眠和日常生活。耳鳴病因是世界之謎,耳鳴治療是世界難題。優秀的醫生要指導患者對耳鳴的忽略、習慣、遺忘和適應,爭取與耳鳴和平共處。
  • 耳鳴的原因
    如感覺耳內有蟬鳴聲、嗡嗡聲、嘶嘶聲等單調或混雜的響聲,實際上周圍環境中並無相應的聲音,也就是說耳鳴只是一種主觀感覺。耳鳴可以短暫或持續性存在,長期嚴重的耳鳴會引起患者產生煩躁、焦慮、緊張、害怕或者抑鬱的情緒,令人十分煩惱。如果是短暫性忽來忽去的耳鳴,一般是生理現象,不必過分緊張,可聽之任之。如果是持續性耳鳴,尤其是伴有耳聾、眩暈、頭痛等其他症狀,則要提高警惕,儘早就醫。
  • 耳聾耳鳴專治醫院貴州省紅十字會醫院
    耳聾耳鳴專治醫院貴陽銘仁耳鼻喉醫院 時間:2020-11-28 10:52 貴陽銘仁耳鼻喉醫院 患者為什麼會產生耳鳴,當出現耳鳴會出現些什麼症狀,應該怎麼去治療呢,下面做一個詳細的講解。
  • 耳鳴怎麼辦 解決耳鳴小妙招
    掩耳鳴鼓法兩掌心分別掩住左右耳,使耳道與外界空氣隔離,手指置於後腦部,以食指肚按壓中指背面,使食指從中指上滑下,以此彈擊後頸髮際處,可聽到咚咚之聲,如擊天鼓,也叫鳴天鼓,共擊幾十次。掌心震耳法雙手搓熱,雙掌心分別貼緊雙耳,再突然鬆開,聽到「叭」的一聲,起到震耳的作用,共幾十次。
  • 搏動性耳鳴怎麼治療
    眾多耳鳴的類型當中,脈搏性耳鳴也是困擾很多患者的一種耳部疾病,常由於血管搏動而發生,由於手術引起的血管瘤或血管狹窄,可以治療相應的原發病。通常,可以根據原因,採取適當的手術治療,以實現治癒。其次要調整心情,避免噪音,禁止吸菸,儘量減少高膽固醇和高鹽飲食,做好日常耳部護理工作。
  • 耳鳴是怎麼來的,醫生:先分耳鳴類型再治療緩解
    耳鳴,不是人人都會發生,所以對於它的症狀就不是人人都清楚。在一個安靜的環境下,尤其是門窗都閉合的狀態下,耳邊就會聽到一些聲音,如一陣陣的,但是到了空闊的地方,或者有其它雜音時,這種聲音就不明顯,或者是消失了,那麼這種現象就是常說的耳鳴。
  • 耳鳴的原因有哪些?耳鳴是腎虛嗎?3種耳鳴要當心,有可能耳聾
    噪音影響:超過9成的耳鳴患者,是長時間暴露於嘈雜的環境,因為噪音會對耳蝸內耳造成永久性損害,這也是耳鳴最常見原因。不良習慣:過量飲用酒精、吸菸、喝含咖啡因的飲料,都可能導致耳鳴,並有可能讓病情惡化。某些常見的疾病因素:比如小劉患有的高血壓就是一類可能導致耳鳴的原因,此外,還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貧血、過敏、循環系統疾病(耳內小血管擴張、血管畸形、血管瘤)以及耳朵的損傷、炎症等,都是能導致耳鳴的疾病。某些藥物影響:有些藥物能引起耳朵的損傷,從而導致耳鳴,這些藥物如解熱鎮痛藥物(阿司匹林)等;或者某些抗生素,如慶大黴素、鏈黴素等有耳毒性的藥物。
  • 耳鳴怎麼治療?學會這幾種方法讓耳鳴不再出現?
    耳鳴大家都遇到過,是指聽覺突然間發生紊亂,耳鳴的聲響有很多種,有的像蟬鳴、有的像風聲、有的像蟋蟀的叫聲,耳鳴一般都是突然間發作的,有一定的持續性,嚴重的患者還會伴有耳聾的情況,經常耳鳴的人都會關心耳鳴怎麼治療的問題。
  • 耳鳴怎麼辦 耳鳴的原因有哪些
    耳鳴的治療耳鳴的早期治療,3~6個月是治療的重要時期。1.病因治療治療引起耳鳴的原發病。2.藥物治療血管擴張藥、鈣離子拮抗劑、耳鳴抑制藥、減輕耳鳴影響藥物和神經營養藥物等。3.心理諮詢和調適剖析耳鳴原因和病變情況。
  • 搏動性耳鳴可以治好嗎?
    搏動性耳鳴即為病人主訴耳內有如同心臟或血管脈搏跳動樣耳鳴聲,有的如波濤聲或有的如脈搏聲,很有規律,仔細觀察其跳動節律,多數和心臟跳動次數一致。這類耳鳴常歸納為客觀性耳鳴。這類耳鳴多為血管性異常所引起:一類是血管的病變畸形,如顱底靜脈系統異常、頭頸部動脈或靜脈畸形等,臨床上最常見病因有高位頸靜脈球體瘤與乳突導靜脈畸形。什麼是搏動性耳鳴?
  • 耳朵老是嗡嗡響,需警惕這種疾病所引起的耳鳴!
    話不多說,來看看有哪些疾病引起了耳鳴1、傳音性耳鳴傳音性耳鳴是外耳(從耳朵露出在外的部分到鼓膜的器官)和中耳(在中空的腔中,三個聽小骨相互連接,聯絡著鼓膜和內耳的人口)把外部的聲音傳人內耳的通道出現故障而引起的耳鳴。2、感音性耳鳴它是感覺聲音的內耳,或者在從內耳到大腦的聽覺中樞的通路上出現異常而產生的引起耳鳴的原因。
  • 導致耳鳴的原因有哪些?注意這5個,早發現早治療
    長時間處在噪音很大的環境中,就會讓耳鳴出現的機率提高。出現耳鳴也有可能是聽神經瘤,外傷感染等原因造成的,需要使用正確方式治療,否則就會出現睡眠質量下降,聽力下降,情緒異常等危害,所以出現耳鳴要引起重視,不要耽誤治療時間。
  • 6大耳鳴食療湯水推薦,註冊中醫師告訴你遇上耳鳴吃什麼才會好
    耳鳴,通常被認為是老年人才會經常出現的病症,但是由於年輕人工作壓力過大,休息睡眠時間不足,或者放縱娛樂消遣,導致耳鳴有年輕化的趨勢。究竟耳鳴是否可以預防?而出現耳鳴後又有無食療方法,減少耳鳴的頻率呢?註冊中醫師徐澤昌為大家提供6個預防及治療耳鳴的食療食譜。 為何引發耳鳴?
  • 【健康養生】耳聾耳鳴【圖,竅門】生活中一看就懂的東西
    如果是持續性耳鳴,尤其是伴有耳聾、眩暈、頭痛等其他症狀,則要提高警惕,儘早就醫,細查耳鳴病因。步驟/方法風熱侵襲型此型患者,起病較急,但症狀通常不會很嚴重,耳鳴音調較低沉,耳內有脹滿、堵塞的感覺,多有自語增強的特點。常伴鼻塞、流涕、咳嗽等肺經表症。鼓膜可見充血、內陷,舌淡紅,苔薄白,脈浮數。這一證型的治療,應從肺論治,用疏風、宣肺、通竅法治療,銀翹散一類的方劑都可。
  • 持續性耳鳴的患者,可能跟這五個原因有關,不要忽視
    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會出現突然耳鳴的現象,有的是非持續性的,過了一會就會自動消失,這種耳鳴一般不會有實質性的危險。但是如果出現了長時間、持續性耳鳴,需要引起注意了。就需要去醫院就診,查明原因,對症治療了。
  • 耳鳴聲竟跟心跳一個節奏?!
    相關檢查排除了動靜脈瘻等情況後,劉軍和副主任醫師史凌改發現,患者的CT結果上清晰可見,其右側乙狀竇骨質前壁部分缺失。這究竟是什麼病?缺失的「隔音牆」原來,蔡女士所患的是耳鳴的一種,血管搏動性耳鳴。這種病的特點就是耳鳴聲有節奏感,與心跳一致。
  • 老年人常見搏動性耳鳴可以治療
    老年人常見搏動性耳鳴可以治療   耳朵嗡嗡做作響是令人不快的,常常會影響睡眠與心情。耳鳴多為一種主觀感覺,很多人認為是難以檢測的。其實很多老人的耳鳴是一種血管性耳鳴,這種耳鳴的特點是,頻率常與心跳或脈搏同步,可以用聽診器聽到響聲,用力壓迫相應血管時耳鳴可以減輕或消失。
  • 耳鳴是怎麼回事 耳朵嗡嗡響是健康亮紅燈
    耳鳴可導致患者頭昏腦脹、心煩意亂、情緒急躁、過分憂慮,嚴重幹擾患者入睡,因此導致頑固性失眠,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如果任其發展,不及時治療,嚴重者會導致耳聾,臨床因耳鳴不及時治療導致耳聾的患者屢見不鮮。
  • 耳鳴的5大原因
    在神經科臨床工作中,總是會聽到朋友們關於「耳鳴」的諮詢,儘管都曾經得到過耳鼻喉科的規範診療。其實對於有些「耳鳴」問題,神經科醫生給予的治療或許會有奇效。輕者如飛蚊嗡嗡作響、間歇發作、休息或治療後好轉;重者如蟬鳴、或如潮水的波濤聲、持續不斷、擾人心神。參考美國的一組資料顯示:55~64歲的人群患病率為9%,65~74歲為11%。我國的研究資料顯示:>60歲人群的患病率為33%,以此估算,我國超過6000餘萬老年人正在忍受著耳鳴的困擾,且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高而增高。
  • 還在為耳聾耳鳴發愁嗎?
    耳鳴耳聾屬於多發病,也可單獨成為一種耳疾病。藥物中毒,外傷,爆震,長期噪音大的環境下工作,先天性,聽神經瘤,長期聽神經緊繃,中耳炎,頸椎經,糖尿病等等都有可能引發耳鳴耳聾,並且在任何年齡段都可能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