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禁止的世界》:感性與理性的修羅場

2021-01-18 ACG

各位讀者們,12月份已經到來,過年的腳步是越來越近了,大家又會被七大姑八大姨圍起來問些什麼問題呢?對於很多人來說,問題還是比較多的,比如,有沒有對象啊?有沒有對象啊?還有,有沒有對象啊?我也很無語啊,只能舉起雙手:靠我自己已經無能為力了,就靠介紹相親了。

那麼,各位單身狗,假設有兩個女生,一個女生,是你小時候暗戀的對象,她溫柔,漂亮,有些內向,但不妨礙你和她之間羞澀的交流。另一個女生,是最適合你的女生,她開朗,聰明,第一次見面你們二人就像磁鐵一樣被對方吸引,她也支持你的一切想法,無論你做什麼,她都是你身後堅強的後盾。請問這兩個女生你選擇哪一個呢?當然,通常是你躺在床上苦想一夜,第二天親戚會告訴你:"那倆姑娘都沒看上你。"但是,在動漫世界卻有些不同,男主根島由佳吏真正遇到了這個問題,看到這裡,如果你以為這是倆女生爭風吃醋的番,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一切都要從動漫設定開始說起,這是個少子化的時代,為了應對少子化,政府出臺了相應的政策,在16歲那天開始,每個人都可能隨時被政府告知自己的結婚對象,政府根據從小開始的性格測試,家庭背景,外貌因素等等進行全方位審核,會給出最適合自己的結婚對象,並且強制要求二人必須結婚。結果來說是好的,婚後生活的質量大大提高,整個國家的人口素質也跟著上去了,而主人公的父母一代,正是因為這種政策才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因此對於這一政策,他們那是百分百的支持。

但科學的紅線真的是正確的紅線嗎?如果心裡有喜歡的人,那麼又要因為這種制度而扼殺自己的心願嗎?抱著這樣的心態,渴望自由戀愛的根島由佳吏趕在自己16歲生日之前的晚上,向自己暗戀了五年的對象——高崎美咲告白了,而高崎美咲竟然也同樣喜歡這自己,兩情相願,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了。儘管相見恨晚,二人還是選擇轟轟烈烈的談一場戀愛,第一次擁抱,第一次接吻。

然而,這場持續了三十分鐘的初戀,隨著男主16歲生日的到來以及政府通知結婚對象的文件送到二人面前,終止了。

真田莉莉奈,這是指定的結婚對象,雙方家長撮合的二人初次見面的結果不能算好,男主對高崎美咲的留戀讓他心不在焉,給真田莉莉奈留下了失禮的印象,氣憤之下奪門而出,而男主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也跟了上去,並且說出了實情,真田莉莉奈被男主和高崎美咲的愛感動了,那酷似少女漫畫中的戀情,兩人互相暗戀,多麼浪漫?因此決定幫助他們走在一起,規定根島由佳吏和高崎美咲每天親吻一次。就這樣,真田莉莉奈和高崎美咲成了好朋友。但隨著時間的流逝,科學的力量顯現出來,兩人合適的性格讓真田莉莉奈和根島由佳吏的距離迅速拉近,男主越來越不能把真田莉莉奈當成一個支持他戀愛的普通的朋友,真田莉莉奈也在與高崎美咲的交談中透露出了她對根島由佳吏和以前不一樣的感受,她不知道是怎樣一種情感,但高崎美咲知道,真田莉莉奈也喜歡上了根島由佳吏。

斯賓諾莎說:"自由是對必然的認識。"老子也說:"順其自然。"他們認為,逆勢而為只會讓自己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而時間和精力則是自由的基礎。裴多菲的那句:"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則讓很多人選擇尊崇遵循自己的意志,如果違背了自己的意志,怎麼能說是自由呢?那麼,在這個問題上,一方面是自己的初心,一方面是科學的紅線,如果是你,你會如何選擇呢?

什麼是戀愛?和他在一起,我喜歡他的樣子,我也喜歡我的樣子。怎樣可以結婚?我們在一起,我不感到半點委屈。確實,兩方很難取捨,一個是自己暗戀五年的對象,一個是與自己最匹配的對象。猶豫不決,看似是自由的選擇,實則是選擇主體被選擇對象所支配的不自由。此情此景的根島由佳吏,也許就像片頭一樣,像一個提線木偶一樣,被兩個女生所左右,那麼,最後的最後,當木偶掙脫紅線的控制,他會憑自己的意志做出怎樣自由的選擇呢?

這是個設定非常有意思的作品,也是各位單身狗的夢想:政府指定結婚對象。以此展開了兩男兩女的關係,也許你看不慣人物雞蛋般的眼睛,但一個眼神也確實讓你讀懂了很多信息;也許你也受不了男主對待感情的優柔寡斷,但這正說明了他對待周圍感情的認真;如果你喜歡這部作品,那麼歡迎來到戀愛禁止的世界,"謊言不被允許,戀愛更是禁忌"的世界。

文:車失

相關焦點

  • 理性與感性的辯證
    理性和感性經常被作為一對相互比較的詞,在我看來,無論理性還是感性都是情感的一種表達,理性是理智型的表達,感性是衝動型的表達。感性往往被理解成「感情用事」,感情上來了就不管不顧,什麼門當戶對,什麼醜俊、貧富的,說私奔就私奔——往往來得快也去得快。
  • 理性還是感性該如何選擇
    理性和感性,哪個更好?這個近年來一直爭論不休的問題,一直沒有答案。按照目前社會的發展,文明進化的方向來看,理性佔據了絕對的上風,從你的工作到生活,無時無刻不被理性的所佔據,其中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分析事務及處理問題時的數據化。
  • 愛情世界裡:感性與理性的較量,勝者為王?這篇解析給你答案
    愛情世界裡的男男女女,就是感性與理性的一種碰撞。比較普遍的現象是:男人代表理性,而女人代表著感性。一段情感關係裡,兩者較量之下,通常答案是:理性是情感主導,感性更偏向於情感依附。一切皆與情緒相關,一切皆由感性而發。也因此,女人的感性更容易進入精神世界,更在意精神層面的愉悅。你常看到一些異地戀愛男女,往往最先接受不了長期異地的是男人,而女人呢,只要男人滿足了女人精神層面的愛需求,便解了很多的相思之苦。
  • 活在當下 如何感性和理性共存?
    012006年,出道二十多年的李宗盛,在臺北舉辦了首場【理性與感性世界巡迴作品音樂會
  • 韓紅:在感性和理性之間
    《加零姐(jialingjie6)原創內容禁止未經許可的轉載,轉載及合作請郵件18310230939@163.com聯繫。歡迎把文章分享至朋友圈》但世界還是照樣運轉,每個平臺的系統仍舊按時播報消息。前天,微博的明星勢力榜周榜準時發布了。猜猜這次內地榜第一是誰?肖戰、李現、易烊千璽?都不是。
  • 理性和感性
    NO.332 一直以來,感性小人兒佔據我內心居多,理性小人兒偶爾會出來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但今年,我其實已經足夠理性,事情基本看得透。不過,要讓理性在生活裡作為主角登場,他還有些脆弱,走得不穩健,理性撲街的事情,還是會發生。
  • 疫情之下,理性還是感性該如何選擇
    理性和感性,哪個更好?這個近年來一直爭論不休的問題,一直沒有答案。按照目前社會的發展,文明進化的方向來看,理性佔據了絕對的上風,從你的工作到生活,無時無刻不被理性的所佔據,其中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分析事務及處理問題時的數據化。
  • 愛一個人究竟是要理性,還是感性?
    痴迷於愛情中的人,我們常常形容他們是被愛情衝昏了頭腦,那麼愛情究竟是理性的,還是感性的呢?我認為不同階段側重點也不同。愛情中感性大於理性,而在婚姻中則是理性大於感性。雖然有愛情不一定就能走進婚姻,但愛情還是應該以感情為前提和基礎。
  • 理性與感性的和諧之美
    人有兩大心智能力: 一個是理性,一個是感性。   理性的代表是科學;感性的代表是藝術。
  • 【我女友與青梅竹馬的慘烈修羅場】資源百度雲 高清
    第二次看這部番了《我女友與青梅竹馬的慘烈修羅場》,上次是好幾年前,那時候覺得這番挺好看,搞笑,現在看竟然有一絲傷感,這幾年身邊人來人往最後還是落得孑然一身,小時候就有了父母離異這些事,給我的童年留下了很多說不清道不明的創傷,男主短短幾句話帶過他的身世,有一瞬間感覺男主真的很孤獨,雖然沒人在意這些。找不到誰說話實在不好受,所以大家一定要珍惜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
  • 雌雄同體,才是最高級的性感丨感性理性探測儀
    012006年,出道二十多年的李宗盛,在臺北舉辦了首場「理性與感性世界巡迴作品音樂會
  • 理性和感性的人,誰是最後的贏家
    ,只憑自己的意願放肆,而當你愛一個人的時候你就會用理智來克制自己,更多的為對方考慮,甚至會違背自己的意願而去適應對方,我們常常會以為愛有多麼痴情熱烈,愛可以讓生者死,死者生,但這或許只是發生在愛情童話裡或者夢幻中,還是請從迷狂的傳說中抽離出來回到現實中吧,愛情是一件比較複雜的事情,它不是僅僅用感性就能去駕馭的,它還需要用理性去維護,而太過理性你別想去把握愛情。
  • 張純燁:在主持間平衡感性與理性
    感性並沒有因成長被消減分毫,她只是在主持中,學會用更顯理性的表達方式。 人們大多都會有明顯的理性或者感性傾向,這種傾向時好時壞,而遊走在理性和感性分界線上的張純燁卻從來都沒擰巴過。在《新相親大會》裡當紅娘,她常哭著說出讓人稱讚的愛情觀,到了《我們戀愛吧》做觀察員,她一邊幽默搞笑地活躍氣氛,一邊縝密細緻地觀察分析。自畢業進入江蘇衛視,經過多年的歷練,她的主持技巧日漸嫻熟穩定。
  • 感性的、理性的,英文怎麼說?
    小雅和英美友人感性的、理性的-美國朋友語音示範00:30來自你和寶寶說英語(1) Emotional感性的;使人感動的She's a very emotional person.她是個非常感性的人。She always lets her emotions dictate her decisions.她的決定總是被感情所左右。
  • 真正厲害的人,都是感性與理性並存
    但是感性與理性,並不是什麼態度或者狀態,它們只是我們認識世界的某個角度、某個側面。就好像「婚姻」這個東西,從心理學的角度去看,就是兩個人的互相適應、互相包容、互相理解;從經濟學的角度呢,就是兩個人結合在一起,通過合理利用手裡的資源,來實現更好的生活;從生物學的角度呢,婚姻就只是為了延續種族、血脈的一種載體。
  • 今晚《非誠勿擾》,談談愛情中的感性和理性
    很多男生會把女生的訴求代入一種理性場景,孩子、房子、每個月要花多少錢、自己現在有多少錢、自己現在多大年齡等等,這就是典型的兩個人理解錯位。不少女嘉賓表示:「戀人之間的溝通也很重要,男嘉賓在那猶豫一分鐘,為什麼不告訴女生自己擔心的地方和內心的想法呢?」愛情到底該感性還是理性?成為了現場的熱議話題。
  • 爐石傳說哲思——博弈的理性與感性
    今天我想談論的是博弈的理性與感性的問題。我說過,爐石傳說最大的魅力在於它的博弈性,當然,我們的生活之中也同樣存在大量的博弈,但爐石傳說中的博弈,我們更容易理解,更容易計算。額,似乎有些奇怪的是,博弈的時候顯然是理性要比感性好,我也確實這麼認為,但有些時候,我還是會受到感性的影響。
  • 「感性的人過不了柴米油鹽,理性的人談不了風花雪月」什麼意思?
    「感性的人過不了柴米油鹽,理性的人談不了風花雪月」什麼意思?生活過成柴米油鹽和風花雪月真的是不可兼得的嗎?所謂感性就是走心看情緒的人,不過腦子的那種;所謂理性就是走腦看利弊的人,不被情緒帶動的那種。所謂柴米油鹽就是過日子,不講究情調;所謂風花雪月就是搞浪漫,最討厭鍋碗瓢盆。所以,通常來講,感性的人比較適合風花雪月,不適合居家過日子,適合做情人,不適合做別人的老公老婆;理性的人比較適合搭夥過日子,不適合膩膩歪歪搞浪漫。
  • 公義和憐憫、理性與感性
    人有理性的一面,也有感性的一面。人的理性讓人可以明白事理、分辨是非,追求的是公義;人的感性則讓人有惻隱之心、體恤之情,講求的是憐憫。透過理性可以說服人來接受;透過感性卻能感動人去行動。所以往往感性產生的力量比理性更強。聖經上的神正是這樣一位既有理性公義,但又兼具感性憐憫的神;也就是神既是講理的神、更是講情的神。
  • 理性和感性的人,誰是最後贏家?
    當喜歡的時候,你用盡感性,憑自己的意願放肆,而當愛的時候,你用理性來克制自己,為對方的意願做更多的考慮。請你們從迷狂的傳說中抽離一下吧,愛情是一件複雜的事情,它不是僅僅用感性就可以駕馭的,它還需要用理性去維護,而太過理性,你也別想把握好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