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鞭」阿提拉,讓歐洲人談之色變,最後卻死在新婚夜

2021-01-08 眾說紛壇是我

只要提到歷史上的遊牧民族,「匈奴」這個詞就會縈繞在我們腦海中。最早在秦漢時期,匈奴人就屢次侵犯我國邊境,因為他們強大的戰鬥能力,中原一直也處於被動挨打的處境。

直到漢武帝時期,漢武帝劉徹化被動為主動,派衛青和霍去病等將北伐匈奴,主動出擊將匈奴打出了中原,霍去病和衛青也成為了匈奴人最膽寒的中原人。

戰敗後的匈奴人,沒有繼續進攻中原,而是將矛頭轉向了歐洲大陸,在天驕成吉思汗出生八百年以前,匈奴人中就有一位不遜於他的首領,在他的帶領下匈奴橫掃了整個歐洲大陸,讓古羅馬人都聞風喪膽,他就是被譽為「上帝之鞭」的匈奴王阿提拉。#阿提拉#

英國作家克裡斯託夫·凱莉的作品《匈人王阿提拉與羅馬帝國的覆滅》一書中就曾經這樣寫到過:匈奴一族與「阿提拉同在」。

阿提拉非常的驍勇善戰,一生中為匈奴立下了很多豐功偉績。而據說在西羅馬帝國統治期間,阿提拉曾經被劫持為人質。在經過無數次嘗試逃跑失敗以後,阿提拉開始慢慢「融入」羅馬的生活當中,並了解了羅馬的構成、運作方式以及生活習慣。這些知識也為他之後攻打羅馬打下了基礎。

公元434年,匈奴的首領阿提拉的叔叔去世了,阿提拉從叔叔手中接過了王位,從此,匈奴部落開始飛速崛起,羅馬帝國的苦難開始。#羅馬#

阿提拉不僅年輕,還非常有膽識和野心,他在上位後不到四年就將匈奴大權全部攬到自己手中。他把自己以前在羅馬學到的知識活學活用,吸納人才,進行改革,強大軍事,就這樣又過了幾年,匈奴人在阿提拉的帶領下成長為了一支無法阻擋的「虎狼之師。」

公元447年,東羅馬的首都發生地震,國內亂作一團,阿提拉抓住機會,直接率領軍隊殺到了王城。東羅馬當時的君主狄奧多修斯二世被迫投降阿提拉,阿提拉趁此機會索要土地和朝貢,將往年本來要收的繳納金提升了七倍。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速度攻破東羅馬的事跡,瞬間傳遍了整個歐洲,阿提拉也是一戰成名。從此他獲得了「上帝之鞭」的稱號,而歐洲人對他都打心眼裡害怕,生怕這個死神般的男人找上自己。

又過了幾年,野心勃勃的阿提拉將矛頭又對準了西羅馬,和之前不同的是,他這次想要直接佔領整個西羅馬帝國。他以要娶西羅馬公主為由,讓西羅馬交出一半的土地作為嫁妝,西羅馬是肯定拒絕的,而阿提拉則起兵攻打西羅馬。

匈奴人勢如破竹般持續前進,但是到了沙隆附近時,阿提拉被西羅馬和多方勢力一起聯合突襲,傷亡慘重,遭遇人生滑鐵盧的阿提拉被迫返回匈奴,休養生息。

但是在公元453年,阿提拉卻突然死在了自己的新婚臥室裡,而他的死因,在史書中也給出了明確的解釋,因為飲酒過度,造成鼻子大量出血最後窒息而死,享年47歲。阿提拉死後,匈奴內部亂作一團,最後被捲入歐洲的戰爭中,慢慢淡出了歷史舞臺。

影視作品《匈奴王阿提拉》中出現的梟雄阿提拉,並不是一個憑空捏造的角色,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在世界歷史中很多羅馬帝國的研究資料中,都可以看到阿提拉的身影。而事實上阿提拉並不是一個嗜血無情的野蠻人,他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和戰略家,只可惜我們對他了解實在太少。

如果你想要了解「上帝之鞭」傳奇的一生,如果你對歐洲的文化感興趣,如果你想深入了解古羅馬帝國滅亡的秘密,全景世界史將會是你的不二之選。

相關焦點

  • 骨堆上的戰爭之王:令歐洲膽寒的上帝之鞭阿提拉,為何新婚暴斃?
    前言回首歷史,在公元350年的時候,歐洲出現了這樣一支軍隊,在西歐人眼中,他們代表著殘暴和掠奪,堪稱當時最可怕的敵人!但是,在北歐的薩迦人眼中,他們是所向無敵的雄壯之師,領頭人阿提拉被稱作"上帝之鞭"則是最偉大的首領!
  • 「最後的羅馬人」與「上帝之鞭」間的戰鬥,阿提拉唯一的一次慘敗
    沙隆,位於法國東北部的香檳平原上,馬恩河蜿蜒在它旁邊流過,這裡曾是一個著名的古戰場——451年9月20日,就在這個平原上,爆發了歐洲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會戰。會戰一方是日落西山的羅馬聯軍,而另一方是號稱「上帝之鞭」的阿提拉率領的匈人聯軍。
  • 「上帝之鞭」阿提拉
    說起阿提拉,現代社會裡西方人相對於啊東方人在民眾心裡是不一樣的。某種程度來說西方人對於阿提拉的記載和了解比東方人更加深刻一點。這個阿提拉,首先說一下他是個匈奴人。而對於匈奴我們好像更加了解,「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 讓歐洲人談之色變的上帝之鞭,其實不是成吉思汗,而是他的孫子
    對於蒙古西徵,許多人認為是成吉思汗本人打到歐洲,在歷史課本上也有所提及,但沒有提他的這些虎膽虎威的子孫們,似乎把進兵西方一切攬在了成吉思汗手上。歐洲人認為,"上帝之鞭"是指天主用鞭子來教訓人,以洗刷他們犯過的錯。
  • 強大的匈奴民族,歐洲的 「上帝之鞭」,為何卻銷聲匿跡
    匈奴民族匈奴民族起源於原始部落社會時期,在《山海經·大荒北經》中記載「犬戎與夏人同祖,皆出於黃帝」。匈奴分裂儘管匈奴被漢朝打的被迫西遷,但戰鬥力還是遠超當時的歐洲王朝。同時,還將日耳曼人驅趕至羅馬帝國,間接導致了羅馬帝國分裂成東西羅馬帝國。在公元433年,阿拉提正式繼承匈奴帝國王位,匈奴帝國在阿拉提的帶領下開始走向了鼎盛時期。
  • 上帝之鞭阿提拉的刻板印象,被西方人翻案
    威廉二世可能是受到了歷史學界的蒙蔽,錯認為匈人的祖先即為和漢朝對峙的匈奴人(儘管現在很多人還在堅信這種錯誤的說法),但這樣的言論顯然和那時甚囂塵上的黃禍論「相得益彰」。上帝之鞭阿提拉,這個西方人聞風喪膽的名字,長久以來和野蠻掛鈎,亦成為黃禍論的源頭。
  • 阿提拉之死:羅馬帝國衰亡的「催化劑」
    此人就是匈人之王阿提拉。他曾被無數歐洲人膽戰心驚地稱作「上帝之鞭」,因為對於與他同時代的基督徒而言,阿提拉的軍隊就像是全能上帝手中揮舞的鞭子。那個時代,有一句話廣為流傳:「阿提拉讓整個歐洲化為齏粉。」他亦有著與中亞突厥語族相似的特徵,所以他的確保有了典型亞洲東部的外貌特點,而沒有歐洲人的外形特徵。可是,出人意料的事情層出不窮。在會談中,阿提拉對使節們的話充耳不聞,反而是不斷痛斥羅馬翻譯官維吉拉斯。最後,阿提拉命令馬克西米努斯在他回復羅馬皇帝來信期間留下,但要求維吉拉斯儘快返回,向東羅馬傳達他提出的新條件。使節們寄予厚望的覲見就這樣虎頭蛇尾地結束了。
  • 這個部落在歐洲被稱為上帝之鞭,是漢朝手下敗將,被迫西遷歐洲
    冒頓是一個很聰明的人,然後就想了一個奇招,有一次他就一箭射向自己的寶馬,很多人就愣住了,沒有跟著射,結果沒跟的都死了,又有一次,冒頓射了自己的老婆,這次又有許多人驚呆了,結果沒跟的人還是死了此後所有的人都明白,這根箭就是聖旨,必須要跟著辦,否則就得死,經過這兩件事情,所有人都已經明白了,冒頓的箭已經成為了必須要跟射的一個信號。然後,冒頓就朝自己老爹遠遠射了一箭,再然後,儘管沒有任何謀反的心理準備,無數親衛盲從的亂箭也把這老傢伙射死了,冒頓順利登上單于寶座,並且成為了歷史上最強大的匈奴首領,一手帶動了匈奴人的崛起。
  • 匈人阿提拉的故事
    他利用族人的異教迷信,神化他的君權;有關他殘酷作風的誇大傳聞,促成了他的勝利;最後,甚至他的基督徒敵人都稱他是「上帝之鞭」,他們對他的狡詐恐懼萬分,認為唯有哥特人可以拯救他們。他既不能聽也不能寫,但是這無損於他的智慧。他不是個老粗,他有榮譽感和正義感,往往比羅馬人顯得更為慷慨大方。
  • 都說歐洲人害怕成吉思汗,其實,這個人讓他們更加恐懼
    可以說,有關阿提拉的生活歷史背景的記載,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起了大作用:在日漸衰落的西羅馬帝國,他與埃提烏斯(當時他有「最後的羅馬人」之譽)之間的衝突以及對匈人文化的陌生,使他被認為是兇猛野蠻和文明社會的公敵,直至今時今日,大量電影與藝術品對他的描繪也是如此。
  • 羅馬帝國縱橫歐洲500年,最後咋衰落的?不能全怪蠻族日耳曼人
    羅馬帝國在歐洲的輝煌持續了500年,在這500年間,羅馬人打遍了歐洲大陸上的各個蠻族。但讓羅馬人絕對想不到的是,500年後,曾經的手下敗將們,會聯起手來把自己送入地獄。
  • 連載十一:看經典電影《匈奴王阿提拉》,帶您了解西方文明史!
    這期間一支來自東方的匈奴族軍隊由阿提拉帶領橫掃歐亞大陸,開始挑戰羅馬帝國的霸主地位。當政的羅馬皇帝過於年輕,根本不懂治國之道,皇太后只能啟用被打入死牢的原軍隊統帥埃提烏斯,把拯救羅馬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狡猾的埃提烏斯一面利用阿提拉兼併鄰國,一面設法置他於死地。人是悲劇性的存在。驍勇善戰的匈奴大帝,老謀深算的羅馬統帥無不是驚天地泣鬼神的偉大人物。
  • 曾讓文明世界感到恐怖的阿提拉、帖木兒、鐵木真,功績誰最大
    阿提拉所處的時代是西羅馬帝國衰亡的時代,阿提拉作為匈人的領袖,擊敗了西羅馬軍團,迫使其遷都,被西方人稱為「上帝之鞭」,他建立了橫跨亞歐的匈人帝國,面積451萬平方公裡,統治區域主要是東歐。蒙古帝國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大帝國,面積達到2400萬平方公裡,囊括了當時華夏文明,阿拉伯文明和歐洲文明等幾大文明,堪稱歷史之最。
  • 匈奴王阿提拉:迷戀羅馬澡堂,娶過三百多美女,在婚床上流血而死
    話說西羅馬帝國荷諾裡皇帝在位時,曾抓了匈人的貴族小孩阿提拉做人質。阿提拉曾試圖逃跑失敗後,漸漸「融入」到了羅馬的生活中去,對羅馬的結構、運作、習慣等十分了解。成年後的阿提拉回到自己的部落,率領大批匈人打到了歐洲,迫使羅馬帝國求饒。
  • 此人讓歐洲人的恐懼程度,超過了成吉思汗,他做了什麼?
    所以,有人說歐洲人很害怕成吉思汗。但是,在成吉思汗之前,有一個人更令歐洲人恐懼,他被歐洲人稱為「上帝之鞭」。公元406年左右,一個叫阿提拉的人出生了。12歲時,被作為議和條約中匈人的人質送到了羅馬宮中。同時,匈人也獲得了後來指揮羅馬軍隊,成功抵禦阿提拉進一步西徵的將軍埃提烏斯作為人質交換。奇怪的是,阿提拉在羅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學習了羅馬人的傳統和習俗,包括羅馬貴族奢華的生活方式。
  • 歌劇《阿提拉》
    故事發生在公元四二五年時的義大利,匈奴國王阿提拉入侵義大利,並佔據了阿桂列亞城。歐達貝拉淪為他的俘擄,她的父親也被他殺死,她發誓要為父報仇。羅馬將軍艾齊歐建議阿提拉《你可以擁有整個寰宇,但把義大利留給我》,但遭到阿提拉拒絕。阿提拉一直攻到羅馬城邊才停止,羅馬主教告訴他:「你是人類的天譴,但這裡是上帝的領域。」這些話他在夢中已經聽過,雙方於是宣告停戰。
  • 阿提拉的三重身份,巨神本尊和分身有何關聯,走進阿提拉前世今生
    有很多朋友對於阿提拉的前世今生比較模糊,其實阿提拉擁有三重身份,本體實力更是跨次元級的強大,本文就來走進阿提拉的前世今生。在地球文明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地球最終派出了一位手持聖劍的聖劍使,手持星之聖劍作為救世主擊敗了阿提拉分身。
  • 那個讓美國人談之色變的連環殺人狂,死了!
    查爾斯·曼森(Charles Manson)這個名字讓人談之色變,尤其是對美國人而言。因為他犯下的罪行太令人髮指了。你別誤會,曼森家族其實不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組成的「家族」,而是一個殺人如麻、嗜血瘋狂的邪教團體。
  • Fate:齊格飛跟阿提拉竟然存在關聯?
    齊格飛是《尼伯龍根之歌》中描述的大英雄,世界著名的屠龍者,而阿提拉則是史實的匈人之王,覆滅了多個國家的「上帝之鞭」。這兩個人除了同為Saber職階的從者外,貌似應該扯不上什麼關係才對。然而這兩個人確實存在比較大的關聯。要探究這兩人的關係,我們需要引出一個人物,一個名為克裡姆希爾德的女人。
  • 「最後的羅馬人」末代帝國的中流砥柱,卻喪命於自己人手裡
    其璀璨的歷史文化,人文軼事被人津津樂道,成為茶餘飯後的談資。而今天我要講的是「最後的羅馬人」—埃提烏斯的傳奇一生。首先說明一下,「最後的羅馬人」是指歷史上一些具有古羅馬傳統精神的人,這些人的逝去表明了精神的消逝,或是在末代帝國中流砥柱,堪當大任的人。而像西羅馬帝國最後皇帝羅穆魯斯奧古斯都和儒略尼波斯,拉丁帝國的最後領袖鮑德溫二世,摩裡亞的安德利等自封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