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鞭」阿提拉

2020-12-24 京慕雨Jingmus

說起阿提拉,現代社會裡西方人相對於啊東方人在民眾心裡是不一樣的。某種程度來說西方人對於阿提拉的記載和了解比東方人更加深刻一點。

這個阿提拉,首先說一下他是個匈奴人。而對於匈奴我們好像更加了解,「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裡面說的飛將軍就是李廣,胡馬指的就是匈奴!

這個阿提拉就是一個匈奴人還是個匈奴王!

古代亞歐大陸匈人的領袖和帝王,被歐洲人稱為「上帝之鞭」。他曾率領軍隊兩次入侵巴爾幹半島,包圍君士坦丁堡;亦曾遠徵至高盧(今法國)的奧爾良地區,最後終於在沙隆之戰被停止向西進軍。然而後來阿提拉卻攻向義大利,並於公元452年把當時西羅馬帝國首都拉文納攻陷,趕走皇帝瓦倫丁尼安三世,迫使西羅馬帝國遷都。由448年至450年,匈人帝國在阿提拉的帶領下,版圖到了盛極的地步:東起自鹹海,西至大西洋海岸;南起自多瑙河,北至波羅的海。在這廣大區域的一帶附屬國,都有自己的國王和部落酋長,平日向阿提拉稱臣納貢,戰時出兵參戰。在公元453年阿提拉死後,他的帝國迅速瓦解消失,使他在歐洲歷史中更富傳奇性。在西歐,他被視為殘暴及搶奪的象徵,但也有歷史記載形容他是一個偉大的皇帝,尤見於古北歐的薩迦文獻記載中。

在公元418年,年僅12歲的阿提拉,被作為議和條約中的人質之一送到羅馬宮廷,同時,匈人亦獲得埃提烏斯(後來指揮羅馬軍隊,成功抵抗阿提拉進一步西進的將軍)作為人質交換。

在羅馬的時候,阿提拉在宮廷接受良好的教育。

公元450年,阿提拉開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西歐,並向西羅馬帝國表示願意與之結盟,共同對付土魯斯的強大西哥特王國。在此之前阿提拉與西羅馬帝國,尤其與當時已成為大公的埃提烏斯(幼時被作為人質交換至匈人帝國,與阿提拉交情深厚)維持著一段良好的關係。在當時,匈人軍隊對巴斯克人和哥德人的節節勝利,使阿提拉在西歐已獲得「大元帥」的稱號。

那麼在公元452年的時候他入侵了羅馬。他是怎麼入侵的羅馬呢!

在公元452年,當阿提拉重新向西羅馬帝國要求對霍諾利亞的婚姻時,匈人的軍隊同時越過了阿爾卑斯山侵入了羅馬帝國的核心—義大利本土。他的軍隊摧毀了許多城市,並且把義大利東北的軍事重鎮亞基利(Aquileia)徹底摧毀,使之永久地從地圖上消失。皇帝瓦倫丁尼安三世被嚇怕,從拉文納逃到舊都羅馬,只剩下埃提烏斯留在北部死守,但所提供的支援卻很少。最後匈人軍隊在義大利北部的波河停止了攻勢,阿提拉並接見了由教皇利奧一世,元老院首席議員阿維努斯(Aviennus)及禁衛軍統領特裡傑久斯(Trigetius)等當時羅馬帝國內身份最顯赫的人所領導的議和使節團。在一輪相議後,阿提拉決定接受議和條款並撒走,但他也同時警告如果羅馬帝國違反對霍諾利亞的婚約時,他會再次入侵羅馬。

對於阿提拉突然撒走的原因,歷史上有不同的說法。其中最可信的原因指出,阿提拉的軍隊當時可能受到軍糧短缺或瘟疫困擾,或者被拜佔庭帝國軍隊越過多瑙河侵擾後方所逼。而根據普利斯庫斯的記載,另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因為阿提拉害怕會重蹈公元410年,西哥特王亞拉裡克一世入侵羅馬城後不久暴斃的覆轍。這個由預言家阿基坦所發出的預言,經過畫家拉斐爾的畫筆與阿加第的鑿子美化後,在右圖形成了一幅由聖彼得聖保羅保護著教皇,警告蠻族不得入侵「永恆之城」羅馬的畫像。

無論如何,阿提拉率領著匈人軍隊離開了義大利,越過多瑙河回到了自己的皇宮。同時他亦籌划著再次攻打君士坦丁堡,使拜佔庭皇帝馬爾西安恢復中斷了3年的納貢。就於此時,他卻在公元453年初突然逝世。

無論如何,「上帝之鞭」阿提拉,都不覆徵服者的稱號!也用他的一生,讓我們的歷史多了這麼一抹燦爛雄偉的筆墨!

相關焦點

  • 「上帝之鞭」阿提拉,讓歐洲人談之色變,最後卻死在新婚夜
    戰敗後的匈奴人,沒有繼續進攻中原,而是將矛頭轉向了歐洲大陸,在天驕成吉思汗出生八百年以前,匈奴人中就有一位不遜於他的首領,在他的帶領下匈奴橫掃了整個歐洲大陸,讓古羅馬人都聞風喪膽,他就是被譽為「上帝之鞭」的匈奴王阿提拉。#阿提拉#英國作家克裡斯託夫·凱莉的作品《匈人王阿提拉與羅馬帝國的覆滅》一書中就曾經這樣寫到過:匈奴一族與「阿提拉同在」。
  • 「最後的羅馬人」與「上帝之鞭」間的戰鬥,阿提拉唯一的一次慘敗
    會戰一方是日落西山的羅馬聯軍,而另一方是號稱「上帝之鞭」的阿提拉率領的匈人聯軍。參加這場會戰的雙方超過了100萬人,雖然激戰只持續了一天,但有近20萬人在戰鬥中喪生。一、匈人開始西侵376年,居住在多瑙河以北的成千上萬的日耳曼人突然湧到羅馬帝國的邊境,要求得到庇護。
  • 骨堆上的戰爭之王:令歐洲膽寒的上帝之鞭阿提拉,為何新婚暴斃?
    但是,在北歐的薩迦人眼中,他們是所向無敵的雄壯之師,領頭人阿提拉被稱作"上帝之鞭"則是最偉大的首領!阿提拉率軍直逼王城,嚇得東羅馬皇帝狄奧多修斯二世連連求饒,阿提拉趁機獅子開口,將年金提高到過去的七倍,多瑙河以南的領土盡歸他人之手,東羅馬帝國雪上加霜。阿提拉揮劍斷"情絲",盯上西羅馬東羅馬帝國的"不堪一擊"徹底震動整個歐洲,人們開始重新審視這個雙肩寬闊、頭顱巨大的領袖,他簡直成了他們的夢魘,於是,他有了一個響亮的外號——上帝之鞭!
  • 上帝之鞭阿提拉的刻板印象,被西方人翻案
    上帝之鞭阿提拉,這個西方人聞風喪膽的名字,長久以來和野蠻掛鈎,亦成為黃禍論的源頭。然而從黃禍論的源頭,到智勇雙全的領袖,僅僅是看法角度和評價人自身立場的不同。學界的新動向,慢慢揭開了一段逐漸被遮蔽1500年的歷史,阿提拉也最終被「翻案」。
  • 匈人阿提拉的故事
    布萊達約444年被殺——有人說是被阿提拉所害——阿提拉(哥特語「小父親」之意)統治著多瑙河以北從頓河到萊茵河的各個部落。哥特歷史學家約丹尼斯對他的描寫如下,但是我們不知道其中準確的成分有多少: 他降生到世界便是要震撼各國,他是各地的災星,有關他的謠言使全人類膽戰心驚。他走路姿態高傲,眼珠滾滾轉動,以致他高傲的樣子處處表現於他的動作之中。
  • 強大的匈奴民族,歐洲的 「上帝之鞭」,為何卻銷聲匿跡
    匈奴民族匈奴民族起源於原始部落社會時期,在《山海經·大荒北經》中記載「犬戎與夏人同祖,皆出於黃帝」。在西漢初年,冒頓單于率四十萬精銳騎兵南下入侵西漢,漢高祖劉邦親率大軍迎擊匈奴,由於大意中了冒頓的誘兵之計,被匈奴大軍圍困與白登山,危機之時陳平用重金收買冒頓妻室閼氏,勸說冒頓和解,這才解了白登之圍。之後西漢便開始對匈奴屈辱的和親歷史。在劉邦去世之後,冒頓甚至寫信調戲呂后,讓呂后侍奉自己。
  • 阿提拉的三重身份,巨神本尊和分身有何關聯,走進阿提拉前世今生
    有很多朋友對於阿提拉的前世今生比較模糊,其實阿提拉擁有三重身份,本體實力更是跨次元級的強大,本文就來走進阿提拉的前世今生。在戰鬥過程中巨神阿提拉還分離出了分身到達地球,針對地球上的文明以及眾神展開了屠戮,這便是分身阿提拉。每擊敗一個文明,阿提拉分身便會吸收一份力量,反饋給月球上的巨神本尊,因此Moon cell日益式微。
  • Fate:齊格飛跟阿提拉竟然存在關聯?
    齊格飛是《尼伯龍根之歌》中描述的大英雄,世界著名的屠龍者,而阿提拉則是史實的匈人之王,覆滅了多個國家的「上帝之鞭」。這兩個人除了同為Saber職階的從者外,貌似應該扯不上什麼關係才對。然而這兩個人確實存在比較大的關聯。要探究這兩人的關係,我們需要引出一個人物,一個名為克裡姆希爾德的女人。
  • 《萬國覺醒》阿提拉詳解
    阿提拉(騎兵/攻城/進攻)【技能1:匈人之王】下4秒普攻和反擊+30%,且普攻50%概率降低對方攻擊50%,持續2秒,內置冷卻2秒。另外,有人覺得亞歷山大2技能克阿提拉,因為亞歷山大不吃降低傷害的效果。請參考我在亞歷山大篇做的說明,降低攻擊和降低傷害是不同的概念。山大只是免疫降低傷害而已,阿提拉降低攻擊的效果對山大依然生效。
  • 阿提拉之死:羅馬帝國衰亡的「催化劑」
    此人就是匈人之王阿提拉。他曾被無數歐洲人膽戰心驚地稱作「上帝之鞭」,因為對於與他同時代的基督徒而言,阿提拉的軍隊就像是全能上帝手中揮舞的鞭子。那個時代,有一句話廣為流傳:「阿提拉讓整個歐洲化為齏粉。」羅馬使節卑躬屈膝地追隨阿提拉,但始終沒有找到機會用一場羅馬人擅長的精彩演講打動這位大人物。最後,等到阿提拉完成了給東羅馬皇帝的回信,使團無可奈何地打道回府了。就在這場徒勞無功的出使旅程即將結束之時,故事的高潮卻不期而至。推動高潮的人不是別人,正是翻譯官維吉拉斯。
  • 曾讓文明世界感到恐怖的阿提拉、帖木兒、鐵木真,功績誰最大
    阿提拉所處的時代是西羅馬帝國衰亡的時代,阿提拉作為匈人的領袖,擊敗了西羅馬軍團,迫使其遷都,被西方人稱為「上帝之鞭」,他建立了橫跨亞歐的匈人帝國,面積451萬平方公裡,統治區域主要是東歐。蒙古帝國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大帝國,面積達到2400萬平方公裡,囊括了當時華夏文明,阿拉伯文明和歐洲文明等幾大文明,堪稱歷史之最。
  • 連載十一:看經典電影《匈奴王阿提拉》,帶您了解西方文明史!
    這期間一支來自東方的匈奴族軍隊由阿提拉帶領橫掃歐亞大陸,開始挑戰羅馬帝國的霸主地位。當政的羅馬皇帝過於年輕,根本不懂治國之道,皇太后只能啟用被打入死牢的原軍隊統帥埃提烏斯,把拯救羅馬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狡猾的埃提烏斯一面利用阿提拉兼併鄰國,一面設法置他於死地。人是悲劇性的存在。驍勇善戰的匈奴大帝,老謀深算的羅馬統帥無不是驚天地泣鬼神的偉大人物。
  • 歌劇《阿提拉》
    故事發生在公元四二五年時的義大利,匈奴國王阿提拉入侵義大利,並佔據了阿桂列亞城。歐達貝拉淪為他的俘擄,她的父親也被他殺死,她發誓要為父報仇。羅馬將軍艾齊歐建議阿提拉《你可以擁有整個寰宇,但把義大利留給我》,但遭到阿提拉拒絕。阿提拉一直攻到羅馬城邊才停止,羅馬主教告訴他:「你是人類的天譴,但這裡是上帝的領域。」這些話他在夢中已經聽過,雙方於是宣告停戰。
  • 這個部落在歐洲被稱為上帝之鞭,是漢朝手下敗將,被迫西遷歐洲
    上帝之鞭直到200年後,歐洲崛起了一股新興勢力,這個勢力被歐美人稱為HUN,翻譯成中文就是匈奴,是野蠻人的意思,隨著這股勢力不講道理的大殺四方,歐洲人又給它起了一個新的名字,叫做上帝之鞭,上帝揮下來的鞭子,這得有多疼啊?上帝之鞭在歐洲肆虐了幾番之後,最終因為不善內政外交還是失敗了,只給子孫留下了最後的一個地盤書叫做匈牙利。
  • 讓歐洲人談之色變的上帝之鞭,其實不是成吉思汗,而是他的孫子
    歐洲人認為,"上帝之鞭"是指天主用鞭子來教訓人,以洗刷他們犯過的錯。而13世紀的蒙古西徵,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從中亞到俄羅斯,再到歐洲,阿拉伯半島,成吉思汗所打造的蒙古鐵騎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擊敗加利西亞,伏爾加保加利亞,摩爾達威亞等諸多國家,令無數國家民族聞風喪膽,給他們留下了揮之不去的記憶。
  • 匈奴王阿提拉:迷戀羅馬澡堂,娶過三百多美女,在婚床上流血而死
    話說西羅馬帝國荷諾裡皇帝在位時,曾抓了匈人的貴族小孩阿提拉做人質。阿提拉曾試圖逃跑失敗後,漸漸「融入」到了羅馬的生活中去,對羅馬的結構、運作、習慣等十分了解。成年後的阿提拉回到自己的部落,率領大批匈人打到了歐洲,迫使羅馬帝國求饒。
  • 萬國覺醒:強力集結角色——阿提拉!是兄弟就來砍我
    今天來為大家介紹一下目前非常強力集結角色——阿提拉。作為三代騎兵武將,阿提拉一改往日的技能傷害,將普通攻擊做為特色,剛出來失落那叫一個血雨腥風。由於沒有好的經驗防禦阿提拉,最早開第三季kvk沒有阿提拉的那幾個國家全被有阿提拉的敵國撞翻了。
  • 「上帝折鞭之處」合川釣魚城「霸屏」央視,五一期間滾動亮相央視亞...
    公元13世紀,蒙古騎兵橫掃歐亞非四十餘國勢如破竹,世界震驚之際,重慶合川嘉陵江邊,一座依山而建的小小城池卻頑強抵抗36年,最終改寫了全球史,成了歐洲人眼裡的「上帝折鞭之處」。這座英雄之城,便是合川釣魚城。
  • 宅宅趣說FGO官方漫畫之《阿提拉與排名》
    為你的二次元生活增添別樣精彩,本期宅宅為大家帶來的菲特狗官漫的趣說(腦補)內容來自《阿提拉與排名》部分,希望各位大大們能夠喜歡~擔當迦勒底」文明督查小組隊長「的阿提拉在經過漫長的宇宙巡視後,感覺和迦勒底的各位相隔了這麼久該是回去探望一下大家的生活情況了(順便看看海倫娜吧……),如此想著的阿提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