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2021-02-07 古文詩歌

喜歡這首詩詞的朋友,請幫忙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朝代:明代

作者:楊慎

原文:

《廿一史彈詞》第三段說秦漢開場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譯文:

滾滾長江向東流,多少英雄像翻飛的浪花般消逝。不管是與非,還是成與敗(古今英雄的功成名就),到現在都是一場空,都已經隨著歲月的流逝消逝了。當年的青山(江山)依然存在,太陽依然日升日落。在江邊的白髮隱士,早已看慣了歲月的變化。和老友難得見了面,痛快地暢飲一杯酒,古往今來的多少事,都付諸於(人們的)談笑之中。


注釋:

①淘盡:蕩滌一空。

②漁樵:此處並非指漁翁、樵夫,聯繫前後文的語境而為動詞:隱居。此處作名詞,指隱居不問世事的人。

③渚(zhǔ):原意為水中的小塊陸地,此處意為江岸邊。

④驀(mù):願意為上馬、超越,此處意為「突然」。

⑤在廿一史彈詞第三段《 說秦漢》中,原文共11句,因為受各影視、文學、音樂等作品(主要是三國演義)的影響,廣為流傳的是前四句。


鑑賞:

  這是一首詠史詞,借敘述歷史興亡抒發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從全詞看,基調慷慨悲壯,意味無窮,令人讀來盪氣迴腸,不由得在心頭平添萬千感慨。在讓讀者感受蒼涼悲壯的同時,這首詞又營造出一種淡泊寧靜的氣氛,並且折射出高遠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作者試圖在歷史長河的奔騰與沉澱中探索永恆的價值,在成敗得失之間尋找深刻的人生哲理,有歷史興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體現出一種高潔的情操、曠達的胸懷。讀者在品味這首詞的同時,仿佛感到那奔騰而去的不是滾滾長江之水,而是無情的歷史;仿佛傾聽到一聲歷史的嘆息,於是,在嘆息中尋找生命永恆的價值。


  滾滾長江,洶湧東逝,不可拒,不可留。浪花飛濺,千古英雄在個中湮沒不聞。對也罷,錯也罷;成也好,敗也好,功名,事業,一轉眼的工夫就隨著江水流逝,煙消雲滅,不見蹤影。只有青山仍舊矗立眼前,看著一次又一次的夕陽西下。


  在這凝固地歷史畫面上,白髮的漁夫、悠然的樵漢,意趣盎然於秋月春風。江渚就是江灣,是風平浪靜的休閒之所。一個「慣」字讓人感到些許莫名的孤獨與蒼涼。幸虧有朋自遠方來的喜悅,酒逢知己,使這份孤獨與蒼涼有了一份慰藉。「濁酒」似乎顯現出主人與來客友誼的高淡平和,其意本不在酒。古往今來,世事變遷,即使是那些名垂千古的豐功偉績也算得了什麼。只不過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且談且笑,痛快淋漓。多少無奈,盡在言外。


  「長江」、「逝水」、「浪花」、「英雄」、「青山」、「夕陽」、「漁樵」、「江渚」、「秋月」、「春風」、「濁酒」,意境高遠而淡泊。襯託這些意象的還有「滾滾」、「淘盡」、「轉頭空」、「依舊在」、「幾度」、「慣看」、「喜相逢」、「笑談」這些生動的字眼,給這首詞寧靜的氣氛中增加了幾份動感。


  長江裹挾著浪花奔騰而去,英雄人物隨著流逝的江水消失得不見蹤影。「是非成敗轉頭空」,豪邁、悲壯,既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後的失落、孤獨感,又暗含著高山隱士對名利的淡泊、輕視。既是消沉的又是憤慨的,只是這憤慨已經漸漸沒了火氣。面對似血的殘陽,歷史仿佛也凝固了。「青山依舊在」是不變,「幾度夕陽紅」是變,「古今多少事」沒有一件不在變與不變的相對運動中流逝,從「是非成敗」的糾葛中解脫出來,歷盡紅塵百劫,太多的刻意都可以拋開,太複雜了倒會變得簡單,在時、空、人、事之間的感悟中,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蘇東坡也寫過「赤壁懷古」,用的是《念奴嬌》詞牌,起首就寫道:「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楊慎並非有意給三國的故事寫開場白,可是說到無情歷史和千古英雄的時候竟然產生不謀而合的感觸。即使明代的楊慎受到宋代蘇軾的影響,那也一定是懷著深深的同感,不僅限於字句修辭的模仿。


  楊慎之所以能夠以這樣高遠而深邃的眼光看待歷史,產生出這樣令人觸痛的感慨,寫下這樣氣度宏闊的詞篇,跟他的個人身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在明代文人中,楊慎的才氣學識與悲劇命運都是令人稱奇的。他的父親是太子的老師,家境優越,他24歲就中了狀元,春風得意,成了眾口一詞讚美與羨慕的蜀中才子。然後為官十年,只是因為多說了幾句話,觸犯了「龍顏」,讓皇帝不高興,楊狀元和他的眾多位同事在宮門外被剝掉褲子和尊嚴,狠狠地打了一頓屁股,然後謫戍邊關,在當時邊遠而落後的雲南度過了人生中寶貴的35年。


  江山永恆,人生短暫。楊慎愈老愈深悟這一點。


  楊慎的這首《臨江仙》數百載之後,猶自慷慨激昂。淡語深刻,絕非一般的文字技巧所能達到,但又非要憑藉舉重若輕,漫不經意似的文字功力不可。這或許就是所謂「技進乎藝,藝進乎道」的境界。


  楊慎不是生來命運多舛,而是曾經那樣春風得意——宦家子弟,高中魁首,烈火烹油,鮮花著錦。富貴家學,生而擁有;功名愛情,唾手可得。然而一切的一切在轉瞬間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再想回到從前平靜的生活,再想回到美麗的故鄉,已經不可能。


  天賦的才華加之別樣的人生經歷,使得他擁有更加深刻的人生感悟,使他的詞更加體現出淡語深刻,舉重若輕的渾然大氣。


  歷史固然是一面鏡子,倘若沒有豐富的甚至是痛苦的殘酷的人生體驗,那面鏡子只是形同虛設,最多也只是熱鬧好看而已。正因為楊慎的人生感受太多太深,他才能看穿世事,把這番人生哲理娓娓道來,令無數讀者產生心有戚戚的感覺。


  既然「是非成敗」都如同過眼煙雲,就不必耿耿於懷、斤斤計較;不如寄情山水,託趣漁樵,與秋月春風為伴,自在自得。作者平生抱負未展,橫遭政治打擊。他看透了朝廷的腐敗,不願屈從、阿附權貴,寧肯終老邊荒而保持自己的節操。因此他以與知己相逢為樂事,把歷代興亡作為談資笑料以助酒興,表現出鄙夷世俗、淡泊灑脫的情懷。


  無論過去,當下,還是以後,追逐名利似乎總是一些人的生存方式,然而名韁利鎖又往往令人痛苦不堪,難以自拔。


  感悟生命的本質不一定要自己經歷痛徹入骨、心力交瘁的苦難,借鑑別人的人生感悟有時候也會使人們豁然開朗。


  當然要建功立業,當然要展現英雄氣概,當然要在無情的流逝中追求永恆的價值。但是既要拿得起,進得去;還要放得下,跳得出。要想看清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看清自己在歷史中的位置和可能起到的作用,深度和遠見都必須在生活中不斷磨鍊。


  浪奔浪流,萬裡滔滔江水永不休,任憑江水淘盡世間事,化作滔滔一片潮流。歷史總要不斷地向前推進,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逝者如斯,誰也留不住時光的腳步。可是人們卻不甘就這樣順其自然,隨波逐流。


  青山不老,看盡炎涼世態;佐酒笑語,釋去心頭重付。任憑江水淘盡世間事,化作滔滔一片潮流,但總會在奔騰中沉澱下些許的永恆。


  與人生短暫虛幻相對的是超然世外的曠達和自然宇宙的永恆存在。宇宙永恆,人生有限,江水不息,青山常在。


  詞的開首兩句令人想到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和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以一去不返的江水比喻歷史的進程,用後浪推前浪來比喻英雄叱吒風雲的豐功偉績。然而這一切終將被歷史的長河帶走。「是非成敗轉頭空」是對上兩句歷史現象的總結,從中也可看出作者曠達超脫的人生觀。「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青山和夕陽象徵著自然界和宇宙的亙古悠長,儘管歷代興亡盛衰、循環往復,但青山和夕陽都不會隨之改變,一種人生易逝的悲傷感悄然而生。下片展現了一個白髮漁樵的形象,任它驚駭濤浪、是非成敗,他只著意於春風秋月,在握杯把酒的談笑間,固守一份寧靜與淡泊。而這位老者不是一般的漁樵,而是通曉古今的高士,就更見他淡泊超脫的襟懷,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全詞似懷古,似物志。開篇從大處落筆,切入歷史的宏流,四、五句在景語中富哲理、意境深邃。下片則具體刻畫了老翁形象,在其生活環境、生活情趣中寄託自己的人生理想,從而表現出一種大徹大悟的歷史觀和人生觀。


相關焦點

  • 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滾滾長江向東流,多少英雄像翻飛的浪花般消逝。爭什麼是與非、成功與失敗,到頭來都是一場空。只有青山依然存在,太陽依然日升日落。在江邊的白髮隱士,早已看慣了歲月的變化。和朋友難得見了面,痛快的暢飲一杯酒。
  • 【詩詞鑑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明代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譯文滾滾長江向東流,多少英雄像翻飛的浪花般消逝。不管是與非,還是成與敗(古今英雄的功成名就),到現在都是一場空,都已經隨著歲月的流逝消逝了。
  •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自在 / 自樂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
  • 名句解析丨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 楊洪基再現經典《三國演義》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震撼演唱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是明代文學家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滾滾長江東逝水》原詞似懷古,似物志。開篇從大處落筆,切入歷史的宏流,四、五句在景語中富哲理、意境深邃。第一小節7和#4的運用恰如其分地表現了「滾滾長江東逝水」的無奈和感嘆。前兩句節奏形態相似,「水」「雄」兩個尾字均為4拍,相對鬆散、開闊的節奏旋律,表現了一去不返的歷史進程。「是非」與「成敗」中前八分休止符,及後面三個倚音的出現,淋漓盡致地抒發了作者對歷史的感慨。之後,委婉、下行的旋律繼續表達感嘆的情緒——「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 他才是《三國演義》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的原唱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這首歌作為中國人,應該都聽過吧。它是由明代楊慎作詞,谷建芬作曲,楊洪基演唱。關於這首歌,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這首歌的原唱者楊洪基,1994年演唱了這首歌,其實當時楊老師已經53歲了,真算是大器晚成了。
  • 她賭氣為《三國演義》主題歌《滾滾長江東逝水》譜曲,風靡全國。
    於是有了九四版《三國演義》的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但谷建芬坦言,這首歌曲其實是她賭氣完成的。古建芬為電視劇創作了15首音樂,主題曲歌詞直接使用的明代文學家楊慎所做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為找到最合適演唱人選,劇組舉行的小規模的海選,當時在普通聽眾中名氣不大的男中音歌唱家楊洪基也參加了試唱,楊洪基說他到了之後,還沒看譜子,就問怎麼裡面有這麼多的人,別人告訴他說裡邊兒有人正在錄音,已經錄了20多人,楊洪基一聽心涼了半截,當時社會最有名的都在試唱。
  • 滾滾長江東逝水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明·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紅樓夢》到林黛玉寫《五美吟》時,已是由樂極轉悲極了。
  •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沒有淘盡誰?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 古詩詞朗讀|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滾滾長江向東流,多少英雄像翻飛的浪花般消逝。不管是與非,還是成與敗(古今英雄的功成名就),到現在都是一場空,都已經隨著歲月的流逝消逝了。當年的青山(江山)依然存在,太陽依然日升日落。在江邊的白髮隱士,早已看慣了歲月的變化。和老友難得見了面,痛快地暢飲一杯酒。古往今來的多少事,都付諸於(人們的)談笑之中。
  • 《嵇康傳》: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然嵇志遠而疏……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真·三國志》至此也告一段落了,想想2018年更的第一篇是荀彧,以荀彧起頭,以嵇康收尾,他們倆個的身上,都散發出一種人性的光輝,在那個跌宕起伏的時代,成就了自己的一生,也點亮了後人的精神世界。
  • 淺議《滾滾長江東逝水》的演唱理解
    在節目中他談到了五十三歲那年試唱三國演義開篇曲《滾滾長江東逝水》時對一些音符進行了一些藝術處理,使之更動聽更感人,並由此而被導演選中。就此曲來說本人對劇中人物有更深刻的情感理解,則在多個音符上進行了大膽的藝術處理,大言不慚的講如果這首歌由我給楊洪基老師說戲,定會有更感人至深的效果。那為什麼我自己不去唱呢?
  • 聽|明·楊慎《臨江仙》楊雨品最美詩詞
    《臨江仙》 明·楊慎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起句就頗有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氣勢:「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都是用長江後浪推前浪的自然風景,蘊含歷史長河奔流不息的寓意。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 楊慎《臨江仙》
    臨江仙作者:楊慎 (明)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我們這首《臨江仙》的作者也在說,流逝的歲月一去不復返了,就像滾滾長江的東流之水一樣。下面他說:「浪花淘盡英雄。」理解的第一句就知道第二句是隨之而來的意思。浪花淘盡英雄就是大浪衝刷掉了所有的英雄,就是說所有的英雄人物今天不是都不在了嗎?他們無論做過哪些豐功偉業,如今不也不在這個世上了嗎?第一個在詞作當中用?
  •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這部劇就是一部春秋戰國簡史!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這部劇就是一部春秋戰國簡史,帝王謀士賢臣良將,下部加入情感故事,每集都有一位佳人出場。九十年代是個好時候,各種作品,反思的,古典的,史詩的,層出不窮。小學時候極喜歡的一部劇,只看一遍,仍有片斷記憶印象深刻,尤其商鞅被處死那場看得內流滿面。戰國篇強調英雄列傳,細節上專注了,但並不討好。第一遍看的是精神,看到熱血沸騰。第二遍看的是權謀和氣運。
  • 原來《滾滾長江東逝水》是她的傑作!還有這些你熟悉的歌曲也是她的...
    ▲谷建芬在工作中。▲《滾滾長江東逝水》封面在創作上也是如此,寫《三國演義》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時,有領導認為:「《三國演義》都是爺們兒的東西,不能找個女的寫。」所以谷建芬說,她很感謝那位領導,要是沒有他,《滾滾長江東逝水》可能也不會是現在的樣子。
  • 52歲的他因一首《滾滾長江東逝水》而名聲大噪,曾以美聲代表中國徵服世界,也曾在舞臺上被觀眾高喊「下臺」
    提起楊洪基,大家最熟知和津津樂道的似乎還是他在1994版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中演唱的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他那敦厚、寬廣又大氣的歌聲,帶著人們跨越時空,穿越到「三國」,使人們流連忘返。幾十年過去了,這首歌依然在到處傳唱。
  • 「滾滾長江東逝水」,大儒楊慎被「大禮議」事件劈為兩半的戲劇人生
    當然,這位大儒最為有名的,還是他那首《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簪花髻》 男扮女裝的憤世娛樂楊崇煥抽印本《簪花髻》雜劇。楊慎21歲時參加會試,主考官已將楊慎寫的文章列為卷首。不料燭花竟落到考卷上燒壞,以致名落孫山。遭此意外打擊,楊慎並沒有灰心失望。經過幾年的刻苦努力,他終於在24歲時獲殿試第一,授翰林院修撰。楊慎稟性剛直,每事必直書。
  • 《三國志:長江的燃燒》大江東去浪淘盡
    不得不喟嘆一句: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俱往矣…
  • 賞析與長江有關的八首優美古詩詞之最!
    2、最深的基友情:唐·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所處長江:武漢黃鶴樓望長江開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廣陵(今江蘇揚州),便託人帶信,約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漢市武昌區)相會。幾天後,孟浩然乘船東下,李白親自送到江邊。送別時寫下了這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