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傳》: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2021-02-19 襄子講談社

這是《真·三國志》第 418 篇文章

今天來講 嵇康

註:圖片皆源於《三國殺》、《陣面對決》、《三國志》及網絡,以文為主。

嵇康,字叔夜,竹林七賢的領袖人物。

 

嵇康年幼聰慧,可惜的是,父親早死,因此由母親和兄長嵇喜撫養長大。他博覽群書,成年後喜歡道家的學說,身長七尺有餘,英俊瀟灑,卻不注重打扮。

 

後來,嵇康娶了曹魏宗室曹林(曹操兒子)的孫女為妻,因而獲拜郎中,後又任中散大夫。

 

然而,嵇康崇尚老莊,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生活方式,因此喜歡隱居,不喜歡做官。

 

有一次,在太學中,一位年輕的小夥子趙至看到嵇康在專心致志地寫石經,書法十分飄逸,趙至站在一旁看了很久,沒有離去。

 

趙至十分好奇,便問他的姓名。

 

嵇康笑了,說道:你這麼小的年齡,問我名字做什麼?

 

趙至老實地說:我看你書法風格非同一般,所以就問問。

 

嵇康覺得趙至也非同一般,便告訴了他自己的名字。

 

那一日,趙至記住了嵇康的名字,回去後想了很久,想拜他為師,跟著他一起學習。可是,自從那天之後,嵇康就像是人間蒸發了一樣,趙至找了好久都沒有找到他。

 

直到兩年後,趙至才與嵇康在鄴城相會,隨後跟著他去了山陽。

 

249年,高平陵之變,司馬懿誅殺了曹爽一黨,一時之間,本來就看不慣司馬家的各地挺曹勢力暗流湧動。嵇康雖然看曹爽不順眼,但卻更看不慣司馬氏,如果說曹爽僅僅只是一個草包而被人瞧不上,那麼司馬氏便是突破了社會道德底線而被人憤恨。

 

254年,司馬師廢了皇帝曹芳,一石激起千層浪,淮南第二叛隨之而出,毌丘儉、文欽等跳起反擊司馬師。

 

當聽到這個消息後,嵇康自己召集了好幾百人,打了雞血一樣地找到了縣裡的領導山濤,表明了自己的志向。誰料,成熟穩重的山濤潑了他一盆冷水:不行,幾百烏合之眾,你這是去送死!

 

沒多久,毌丘儉的人頭就送到了司馬師的面前。

 

司馬師去世後,司馬昭接過了權力的大棒,為了鞏固自己的勢力,司馬昭加大了力度收攬天下眾人的心。嵇康在當時是名士,司馬昭於是盯上了他,要他屈服,要他站在自己這一邊。然而,嵇康冷笑一聲,表示自己要做一名隱士,便跑到河東去找另一名隱士孫登(非孫權的兒子孫登)去玩了。

 

孫登在見到嵇康後說:你性情剛烈,才氣逼人,怎能免去災禍呢?

 

後來,隱士王烈也說道:嵇康志趣與一般人不一樣,懷才不遇,這是命啊!

 

有一次,一位學者張邈寫了一篇《自然好學論》,說好學是人的本性。結果,這篇文章被司馬昭拿來利用了,司馬昭號召大家去學習,實際上是接受洗腦。

 

這自然讓嵇康看不下去,於是,嵇康寫了一篇《難自然好學論》,與司馬昭唱反調,他說,好吃懶做才是人的本性,哪有什麼天生好學的。

 

對於嵇康的態度和行為,司馬昭一忍再忍,實際上,司馬昭還是給了嵇康很多次機會。

 

比如,當時的名士鍾會就曾帶著厚禮來拜訪嵇康。據《世說新語》記載,早年的鐘會十分敬佩嵇康,有一次自己寫了一篇《四本論》,寫完之後很是高興,便想讓嵇康看一看,也好給自己一點指導意見。然而,鍾會知道嵇康不喜歡自己,不待見自己,於是便躡手躡腳地來到了嵇康的家中,將寫好的文章扔進了院子裡,膽戰心驚地跑了。

 

嵇康估計是看了,但沒有回覆,鍾會被「已讀不回」傷了自尊。

 

這一次,鍾會帶著很多人,大搖大擺地又來找嵇康,如今的他呀,已經成了司馬昭身邊的大紅人。

 

嵇康知道鍾會來了,連頭都沒抬一下,與向秀在一旁打鐵。鍾會在看了一會後,很是無語,悻悻而歸。

 

離開之時,嵇康開口了,問: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

 

鍾會咬著牙說: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

 

回去後,惱羞成怒的鐘會對司馬昭說:嵇康是一個很厲害的人,可與諸葛亮媲美。但是他不聽話,不乖,你得殺了他。

 

司馬昭也沒有給出明確的答覆,也許在他心中,還有一絲猶豫吧,不過,敏銳的山濤看出了端倪,他想拉自己的好朋友一把。

 

恰好當時,司馬昭讓山濤去做禮部郎,山濤藉此機會推薦了嵇康,扔了一根救命稻草。若是嵇康抓住了這個橄欖枝,或許,司馬昭對他的憤恨也會降低不少。

 

嵇康對於好友山濤的推薦,沒有接受也沒有拒絕,而是選擇了拖。若是事情這麼發展下去,可能嵇康也就這樣拖到死了。

 

誰料,260年,皇帝曹髦死了,是成濟殺的,是賈充殺的,也是司馬昭殺的。

 

嵇康再也坐不住了,他想到了山濤還在等自己去做官,於是,《與山巨源絕交書》誕生了,這是一篇與山濤的絕交書,實際上,是嵇康明確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拒不合作!

 

山濤很是遺憾,遺憾的不是自己與嵇康絕交了,而是嵇康再也活不久了。

 

司馬昭起了殺心,正好,一件事的發生直接促成了嵇康的死。

 

嵇康有一個朋友,叫呂安,也是一名名士,呂安有個哥哥呂巽,呂巽此人不咋滴,看上了弟媳婦的美色,便迷奸了她。呂安得知此事後很是生氣,準備去官府控告自己的哥哥,前來詢問嵇康的意見,嵇康識大體,勸說自己的朋友家醜不可外揚。

 

呂巽心裡有鬼,害怕弟弟的報復,便決定先下手為強,竟然告呂安不孝,因為他毆打母親。

 

嵇康義憤填膺,決定為自己的朋友做辯護。鍾會趁機在背後煽風點火,最終,呂安和嵇康都被殺了。

 

據說,嵇康行刑那日,三千名太學生集體請願,請求朝廷赦免他,只是,可能嗎?

 

那一天,嵇康面不改色,在看了一眼太陽的影子後,知道距離行刑還有一段時間,便向兄長嵇喜要來了平時愛用的琴,在刑場上撫了一曲《廣陵散》。

 

嵇康死後,《廣陵散》也成了千古絕唱。

 

嵇康去世後,那名追隨他的學生趙至走上了仕途,由於他擅長議論、精於斷案,而成為國家有名的「良吏」,並在太康初年,被推薦到京城洛陽述職。

 

然而,趙至在得知自己母親去世的消息後,由於極度悲痛,吐血而亡,年僅37歲。

 

據說趙至一生寫了很多文章,但流傳下來的只有兩篇,他的《與嵇茂齊書》被收入了《昭明文選》,被劉勰推為「書記」類的佳作,與司馬遷《報任安書》、楊惲《報孫會宗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並列。(嵇蕃,字茂齊:嵇康兄弟嵇喜的兒子)

 

多年後,那個曾經與嵇康一起打鐵的向秀寫了一篇《思舊賦》,懷念朋友呂安和嵇康,其中說道:餘與嵇康、呂安居止接近,其人並有不羈之才。然嵇志遠而疏……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真·三國志》至此也告一段落了,想想2018年更的第一篇是荀彧,以荀彧起頭,以嵇康收尾,他們倆個的身上,都散發出一種人性的光輝,在那個跌宕起伏的時代,成就了自己的一生,也點亮了後人的精神世界。

 

然,思荀彧,念嵇康,縱有千言萬語,話至嘴邊,落於無形。

《真·三國志》倒計時:02

「閱讀原文」裡有全人物目錄

相關焦點

  •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自在 / 自樂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
  • 名句解析丨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 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 【詩詞鑑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明代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譯文滾滾長江向東流,多少英雄像翻飛的浪花般消逝。不管是與非,還是成與敗(古今英雄的功成名就),到現在都是一場空,都已經隨著歲月的流逝消逝了。
  • 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滾滾長江向東流,多少英雄像翻飛的浪花般消逝。爭什麼是與非、成功與失敗,到頭來都是一場空。只有青山依然存在,太陽依然日升日落。在江邊的白髮隱士,早已看慣了歲月的變化。和朋友難得見了面,痛快的暢飲一杯酒。
  • 他才是《三國演義》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的原唱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這首歌作為中國人,應該都聽過吧。它是由明代楊慎作詞,谷建芬作曲,楊洪基演唱。關於這首歌,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這首歌的原唱者楊洪基,1994年演唱了這首歌,其實當時楊老師已經53歲了,真算是大器晚成了。
  •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這部劇就是一部春秋戰國簡史!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這部劇就是一部春秋戰國簡史,帝王謀士賢臣良將,下部加入情感故事,每集都有一位佳人出場。九十年代是個好時候,各種作品,反思的,古典的,史詩的,層出不窮。小學時候極喜歡的一部劇,只看一遍,仍有片斷記憶印象深刻,尤其商鞅被處死那場看得內流滿面。戰國篇強調英雄列傳,細節上專注了,但並不討好。第一遍看的是精神,看到熱血沸騰。第二遍看的是權謀和氣運。
  • 滾滾長江東逝水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明·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紅樓夢》到林黛玉寫《五美吟》時,已是由樂極轉悲極了。
  •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沒有淘盡誰?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 淺議《滾滾長江東逝水》的演唱理解
    在節目中他談到了五十三歲那年試唱三國演義開篇曲《滾滾長江東逝水》時對一些音符進行了一些藝術處理,使之更動聽更感人,並由此而被導演選中。就此曲來說本人對劇中人物有更深刻的情感理解,則在多個音符上進行了大膽的藝術處理,大言不慚的講如果這首歌由我給楊洪基老師說戲,定會有更感人至深的效果。那為什麼我自己不去唱呢?
  • 《三國志:長江的燃燒》大江東去浪淘盡
    不得不喟嘆一句: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俱往矣…
  • 她賭氣為《三國演義》主題歌《滾滾長江東逝水》譜曲,風靡全國。
    於是有了九四版《三國演義》的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但谷建芬坦言,這首歌曲其實是她賭氣完成的。古建芬為電視劇創作了15首音樂,主題曲歌詞直接使用的明代文學家楊慎所做的《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電視劇三國演義鑄造的諸多經典形象和輝宏的戰爭場面,一時轟動全國,而用中國古典音調寫就,去用西方美聲唱法演繹的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也隨之風靡全國。它蒼勁雄渾,盪氣迴腸的歌聲成為一個時代的經典回憶。
  • 浪花淘盡英雄,第32屆金雞獎獲獎名單,恭喜地久天長和流浪地球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2019年,第32屆金雞獎已經花落各家。對於這次成績單,你怎麼看?文牧野《我不是藥神》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紅花綠葉》最佳科教片:《綠色長城》最佳紀錄片:《奮鬥時代》最佳美術片:《風語咒》最佳兒童片:《小狗奶瓶》最佳戲曲片:《挑山女人》最佳錄音:王丹戎、祝巖峰、劉 旭《流浪地球》最佳剪輯:朱麗贇《進京城》最佳攝影:曹鬱《妖貓傳》
  • 楊洪基再現經典《三國演義》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震撼演唱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是明代文學家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滾滾長江東逝水》原詞似懷古,似物志。開篇從大處落筆,切入歷史的宏流,四、五句在景語中富哲理、意境深邃。第一小節7和#4的運用恰如其分地表現了「滾滾長江東逝水」的無奈和感嘆。前兩句節奏形態相似,「水」「雄」兩個尾字均為4拍,相對鬆散、開闊的節奏旋律,表現了一去不返的歷史進程。「是非」與「成敗」中前八分休止符,及後面三個倚音的出現,淋漓盡致地抒發了作者對歷史的感慨。之後,委婉、下行的旋律繼續表達感嘆的情緒——「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 52歲的他因一首《滾滾長江東逝水》而名聲大噪,曾以美聲代表中國徵服世界,也曾在舞臺上被觀眾高喊「下臺」
    提起楊洪基,大家最熟知和津津樂道的似乎還是他在1994版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中演唱的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他那敦厚、寬廣又大氣的歌聲,帶著人們跨越時空,穿越到「三國」,使人們流連忘返。幾十年過去了,這首歌依然在到處傳唱。
  •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諜戰劇《浪花淘盡》看潛伏英雄
    顏丹晨一路走來,似乎擔任女主一號的作品並不多,但是她屬於認真演戲、踏實做人的演員,出道多年既沒有緋聞,也不靠炒作,只憑藉演技說話,屬於那種靠自己多部影視作品讓觀眾來熟悉來了解的低調藝人,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部由她主演的諜戰劇《浪花淘盡》。
  • 無奈人生: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 《英雄的黎明》——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 古詩詞朗讀|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滾滾長江向東流,多少英雄像翻飛的浪花般消逝。不管是與非,還是成與敗(古今英雄的功成名就),到現在都是一場空,都已經隨著歲月的流逝消逝了。當年的青山(江山)依然存在,太陽依然日升日落。在江邊的白髮隱士,早已看慣了歲月的變化。和老友難得見了面,痛快地暢飲一杯酒。古往今來的多少事,都付諸於(人們的)談笑之中。
  • 原來《滾滾長江東逝水》是她的傑作!還有這些你熟悉的歌曲也是她的...
    ▲谷建芬在工作中。▲《滾滾長江東逝水》封面在創作上也是如此,寫《三國演義》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時,有領導認為:「《三國演義》都是爺們兒的東西,不能找個女的寫。」所以谷建芬說,她很感謝那位領導,要是沒有他,《滾滾長江東逝水》可能也不會是現在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