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映動畫經典之作《三國志》之第二部《長江的燃燒》
東映動畫經典之作《三國志》之第二部《長江的燃燒》,總是不經意地讀作「燃燒的長江」,一時改不過來的語言習慣,顯然「長江的燃燒」重點在「燃燒」,突出了那個龍虎風雲的大時代中規模及影響最大的一場戰役——赤壁鏖戰的烽火連天地動山搖般激烈慘烈以及多少風雲人物的壯懷激烈指點江山意氣風發。
-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大江浩浩蕩蕩向東流去,滔滔巨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就是三國周瑜鏖戰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聳雲天,如雷的驚濤拍擊著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捲起千萬堆白雪。
-
【每日一字】江: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江,最初是專指長江而言,後來才成為江河的通稱。左,古代在地理上以東為左,因此所謂江左也就是長江下遊以東的地區。在歷史上,東晉及之後的南朝宋、齊、梁、陳各代的基業都在這一地區,因此古人又將這五朝及其統治下的全部地區稱為江左。 江是一個形聲字,對於形聲字來說,意符表示形聲字本義所屬的意義範疇,聲符表示形聲字的聲音。江就是由聲符的工和意符的水組成。
-
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喜
-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
名句解析丨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公眾號欣賞更多美文、影視音樂、地域文化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譯文長江朝東流去,千百年來,所有才華橫溢的英雄豪傑,都被長江滾滾的波浪衝洗掉了。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是三國時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
電影《長江圖》:凝視那被書寫千百次的大江
現在,正式亮相在影院裡的 《長江圖》,讓人們能在現代的銀幕上凝視那條在古詩文裡被反覆書寫的大江。於是,電影裡的故事沉入水底,隨男主角從吳淞口沿江逆行,理想主義者的受難和1980年代的愛情都被江風吹散在兩岸山巒間,舒展的畫面獨立成篇地構成另一首散文詩,詩裡的主角只有一個,長江。
-
十二首描寫長江的古詩詞,何等磅礴氣概,從遠古奔向未來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張若虛以孤篇壓全唐,何等氣魄,而他描繪的長江更是雄渾壯麗。很小的時候就讀過這首詩,那滔滔的長江水,那奔騰的氣勢,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裡,升騰起許多神秘的嚮往。長江兩岸的青山連綿起伏一直通向天際,大山深處炊煙嫋嫋,白雲環繞,那是先輩們曾經居住過的地方,那裡留下了很多人點點滴滴的回憶。長江從遠古走向未來,從源頭流向大海,一路奔騰不息。
-
光榮歷代《三國志》:滾滾長江東逝水
三國志6和9嘗試了半即時制,其他基本還是回合戰棋制。三國志11的戰棋制其實算一種倒退和回歸,但特技生克與兵種配套的出色,解決了這問題。12代之後,就全即時了。三國志的武將人格設計,有一個成熟的過程。大概是:按《三國演義》——偏重史實——開始塑造獨有的武將姿態。比如,三國志1。
-
《大江魂》:用文字立起長江之魂
《大江魂》以40餘萬字篇幅,全景式寫出了長江的魂魄。他經過20多年的構思、醞釀,以漢賦般的筆墨,從長江的源頭起筆,一路沿江而下,以文學的視角觀察長江的歷史,從歷史的卷帙中尋找詩意。在歷史與文學的交錯中,追尋蘊藏在長江文化中的民族精魂。全文共分序篇和上、中、下三編。作者以大胸懷、大氣魄、大視野,打通歷史與現實,書寫了氣勢沉雄的長江樂章。在郭保林筆下,長江充滿了「空間的流動性」的美學思考。
-
【共舞長江經濟帶】大江奔流三部曲·千帆競發
,交匯點特別策劃《大江奔流三部曲》,今天推出系列報導之一《千帆競發》。 長江千裡,煙淡水雲闊。 飛躍南通港通海港區,一排排堆砌整齊的貨櫃和忙著搬運貨物的多用途起重機構成了一幅繁忙的港口圖景。 裝載5.3萬噸巴西大豆的科莉沙號貨輪從巴西到達南京港; 以長江1/7的通航裡程承擔超過全線70%的貨物運量; 長江南京以下12.5
-
《長江十賦》唱詠大江歌賦盛世 有你熟悉的金沙江賦…
編者按:「浩浩長江,萬古流芳。出山入海,日月同光。賦以詠之,慨當以慷。」乘全國兩會東風,揚大江文化之帆,繼《長江萬裡歌》、《長江,我的母親河》、《詩情畫意說長江》、《中華長江文化大系》之後,長江詩人黃強新作《長江十賦》成功問世。
-
楊洪基再現經典《三國演義》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震撼演唱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是明代文學家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滾滾長江東逝水》原詞似懷古,似物志。開篇從大處落筆,切入歷史的宏流,四、五句在景語中富哲理、意境深邃。第一小節7和#4的運用恰如其分地表現了「滾滾長江東逝水」的無奈和感嘆。前兩句節奏形態相似,「水」「雄」兩個尾字均為4拍,相對鬆散、開闊的節奏旋律,表現了一去不返的歷史進程。「是非」與「成敗」中前八分休止符,及後面三個倚音的出現,淋漓盡致地抒發了作者對歷史的感慨。之後,委婉、下行的旋律繼續表達感嘆的情緒——「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
大江浪流,詩意氤氳,歷代詩人筆下的「江蘇段長江」有多美
雄壯柔美,古詩中的多樣長江 「大江來從萬山中,山勢盡與江流東」(明高啟《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長江從安徽馬鞍山進入江蘇,在流過南京、揚州、鎮江、常州、泰州、無錫、蘇州、南通八座城市後流入大海。從最窄處只有1.2公裡的江陰段江面,到最寬可達90公裡的長江口,江蘇段長江氣象萬千,變幻多端。
-
【每周詩詞】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蘇軾(宋)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
【詩詞鑑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明代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譯文滾滾長江向東流,多少英雄像翻飛的浪花般消逝。不管是與非,還是成與敗(古今英雄的功成名就),到現在都是一場空,都已經隨著歲月的流逝消逝了。
-
所有的努力,都為長江更美好(大江大河·長江保護這五年①)
圖為:長江三峽西陵峽秭歸縣水域(攝於2020年4月)。鄭家裕攝(人民視覺)編者按: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五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沿江省市推進生態環境整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髮生了轉折性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一江清水綿延後世、惠澤人民。
-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為什麼古詩詞裡的江水總是向東流?
比如:我們都會唱的「大河向東流啊,天上的星星參北鬥啊!」再比如:李煜的《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當中「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這首詞是說:誰見過落花重新能綻放在枝頭呢?這遺憾就像是河水,滾滾東流,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