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故鄉:一個你想盡辦法逃離之後,卻拼命想回來的地方

2020-12-25 七洲天

以前不懂得,為什麼老人可以一坐一下午。後來才明白,原來老人的目光所觸之處,皆是回憶。

很多年以前,他們也是在外打拼的遊子。當變成垂暮的老人後,就在生他養他的地方,結束這一生的勞累。

這個地方,叫做故鄉。

故鄉究竟是什麼樣的存在呢?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在我們的記憶裡,故鄉永遠都是一個無法忘懷的存在。它那一草一木散發的氣息,微風拂來的那一刻,都讓人感覺無比舒適。

董卿說:「故鄉是屈原的秭歸,那裡是楚國宗祖,洞庭波兮木葉下。故鄉是卡夫卡的布拉格,虛幻又現實,欲說還休。故鄉是木心的烏鎮,五十年未聞鄉音,聽起來麻痒痒的親切感。」

故鄉,是一種千萬無語也道不盡的感覺。

01年少時的執著

原來愛國,首先是愛家門口的那碗牛肉麵。

白巖松在《朗讀者》裡提及自己的故鄉時,心裡充滿了嚮往。他是內蒙古人,特別喜歡在草原上那種自由的感覺。

他說:「任何一個人在草原上看看太陽落山,你會覺得自己太小了。」

草原是廣闊的,但個人是渺小的。

白巖松道那草原的清香,讓他到天涯海角都不能相忘。

每個人對故鄉都會懷有一種深切的懷念,可能是那一間古樸的老屋,可能是田野間的樹蔭,可能是路邊不知名的溪流 。

在故鄉總有一樣東西,在時光的角落裡,被我們寄予厚望。

白巖松跟董卿說:一個人回他故鄉後下車第一件事,就是奔向家門口不遠的粉店點了碗牛肉麵,大汗淋漓地吃完一抹嘴,心滿意足地回家去了。

聽到這個故事,董卿忍不住溫柔笑了,白巖松也是慈目滿面。

原來,愛國首先是愛家門口的那碗牛肉麵。

年少時沒有什麼是不可放棄的,但那份牛肉麵堅決不可以,它在時光的印記裡有著它獨特的味道。

每次回家,白巖松都形容像是充電一般的感覺。但離家時,母親總在一旁偷偷流淚,白巖松只能假裝沒看見。

所以,每一次離別,都是一次小型的死亡。

人的前半生可以遇見很多人,可到了後半生卻是見一面少一面。

年少時過於執著離開,因為這世界太闊太過於吸引人。但只有在某個不知名的角落裡,有一間小屋子為你亮著燈光,這一切才有意義。

02中年時的遺憾

阿爸說,我很想坐著你的車子去看一下巴拉村。

斯那定珠,出身於香格裡拉市尼西鄉幸福村委會巴拉村,當代的藏族愚公。

因為年少時一隻眼睛被打鐵匠的鐵傷到,斯那定珠的家人用了五天時間帶他走出去到縣城看病,卻因為耽擱太久而無藥可救。

斯那定珠10歲的時候還沒穿過鞋子,去到縣城感覺是另一個世界一樣。

在那裡,他看到裡從未見過的景象,他驚訝道:「這個村那麼大的!」 第一次看到電,看到汽車的那個晚上,他根本無法入睡。

在走了幾天幾夜的路回來後,斯那定珠累得筋疲力盡,他對阿爸說:「阿爸,長大以後我要修路。」

阿爸並沒有將他的話放在心上,但斯那定珠卻一直沒有放棄這個念頭。

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幾十年後,斯那定珠也積累了幾千萬的財富。於是,他決然回到家鄉修路。他的父親覺得他的想法太過荒謬,村裡人也對他頗有微詞,總之就是沒有人支持他。

為此,斯那定珠幾乎用盡了全部的財產,找來了多次施工隊,進行了他艱難的舉措。

因為山路過於崎嶇,路始終艱難地在修著,斯那定珠也一直堅信自己終會成功。

在路離家還有大半的時候,阿爸問他:「你這個路啥時候修到巴拉格宗的村子裡面?」 最後的一公裡,下午兩點時阿爸和斯那定珠聊了一下說:「我很想坐著你的車子去看一下巴拉村。」

結果意想不到的是,當天晚上九點多,阿爸就離開了人世。

其實那條路,在阿爸去世兩個月後就通車了。斯那定珠說通車那天他不是很開心,他太想把路修到家的時候,是開著車他阿爸坐在副駕上,然後再去一下村子。

斯那定珠用一種很堅定卻遺憾的語氣,說覺得阿爸還是在的,他有一種感覺阿爸一直在看著他。

都說來日方長,可誰知世事無常。我們總是期盼著無數個明天,卻不曾想到有的人明天已是最後一天。

我最害怕這樣的事情,因為它不是你所能控制的,當那一刻來臨時你才發覺自己的渺小和無奈。

故鄉不只是一個地方,更是一份親情的寄屬,讓我們魂牽夢繞的,始終是那身邊人啊!

03老年時的歸屬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鄭愁予,當代詩人,他的名詩《錯誤》相信我們都有所耳聞。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因為出身年代的原因,鄭愁予一直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他戲稱自己為「抗戰兒童」,「內戰少年」。

後來讀書的時候,見到礦工的孩子在危險的煤礦外等候後十分感動,於是寫了第一首詩《礦工》:你一生下來,上帝就在你手上畫了十字

鄭愁予的老師讀後對他十分欣賞並且鼓勵他,之後的鄭愁予就慢慢開始寫詩,直到成為一名大詩人。

鄭愁予喜歡旅行,去過歐洲和很多地方,但他總感覺自己背著什麼東西,那就是沉甸甸的「鄉愁」 。

走到任何一個地方,我都會想到自己的家鄉。所以,鄭愁予在臺灣生活多年後,在老年之際,毅然決定落葉歸根,回到離祖先最近的金門島定居。

鄭愁予是鄭成功的第十世子孫,而鄭成功當年收復臺灣的根據地就是金門。我們就像是飄零的葉子一般,在經過半生的顛沛流離後,最想回去的還是那個養育你的地方,你的根。

因為,那是夢開始的地方。

董卿說:「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我們的一生都在行走,去不同的地方,看不同的風景。

等到時光暮老,白髮蒼蒼時,就停下來回到最原始的地方,輕聲告訴大地母親我們一生所經歷的欣喜和感慨 。

04關於故鄉

小時候,總覺得世界很小,小到只有身邊的田野和樹木。

長大後,發現世界很大,有著許多新奇和沒見過的東西,迫不及待的想走出去,去看更多廣闊的天地。

老年後,發現千山萬水看遍,卻抵不過小時候家門口的一顆大樹和河流動人。

所謂故鄉,就是是一個你想盡辦法逃離後,卻拼命想回來的地方。

不是因為那地方多好,而是它的存在,誰也替代不了。

在那裡有著溫馨的房子,有著親切的家人,有著那無法忘懷的記憶。

從走出去,到回來,可能要花費半生的時間。

故鄉,只要它在,我們的一生就變得意義。

浪子之所以是浪子,是因為他有家。

餘華說:「你只有走出去,你再回來,你才明白故鄉的意義。

故鄉,本就是我們的根,一種無法替代的存在。

想念它的時候,就多回故鄉看看吧,畢竟它也很想念你呢。

相關焦點

  • 【朗讀者第二季】第12期故鄉·董卿對話白巖松:故鄉是有傳承性的
    應該說你也是回家,因為2016年《朗讀者》還在醞釀的時候,巖松就是我們的策劃人。主持人白巖松:所以我說,別人是來朗讀的,我的第一任務是,我得來給董卿加油啊!(笑)董卿:今天聊的主題是「故鄉」。董卿:你現在把北京看作第二故鄉嗎?主持人白巖松:我很喜歡北京這座城市,但我似乎從來沒有把故鄉、家鄉這樣的詞跟北京連接在一起。我在北京三十三年了,在故鄉才十七年,可是骨子裡頭依然有這樣的感覺——當別人問:「你是哪兒的?」我回答:「呼倫貝爾的,內蒙古的。」
  • 「朗讀者第二季」第12期故鄉·董卿對話白巖松:故鄉是有傳承性的
    應該說你也是回家,因為2016年《朗讀者》還在醞釀的時候,巖松就是我們的策劃人。主持人白巖松:所以我說,別人是來朗讀的,我的第一任務是,我得來給董卿加油啊!(笑)董卿:今天聊的主題是「故鄉」。主持人白巖松:我很喜歡北京這座城市,但我似乎從來沒有把故鄉、家鄉這樣的詞跟北京連接在一起。我在北京三十三年了,在故鄉才十七年,可是骨子裡頭依然有這樣的感覺——當別人問:「你是哪兒的?」我回答:「呼倫貝爾的,內蒙古的。」這種故鄉的概念是很難清晰地用幾句話說明的。比如我就發現,對於我兒子這一代人來說,他已經把北京當成了自己絕對的故鄉。
  • 笛安三談城市文學 | 有一個地方比故鄉更重要
    笛安:屬於城市的鄉愁敘事,早就應該佔據一個合理的地位。因為「城市」已經成為太多人的人生裡無法繞過去的所在。我沒見過田園牧歌,實在沒有辦法假裝喜歡它。我知道自然偉大,可我從有記憶起,基本的安全感全部由城市文明提供。城市不一定都是繁華和欣欣向榮的,至少在我內心深處,我永遠是屬於一個工業城市的。
  • 到不了的地方都是遠方,回不去的都是故鄉
    這首《橄欖樹》聽得我內心不在安定,遠方、夢想、故鄉這是很多人沒有辦法都同時擁有得。大部分人應該都是在北上廣漂泊和流浪。「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流浪為了天空飛翔的小鳥為了山間清流的小溪為了寬闊的草原流浪遠方流浪還有還有為了夢中的橄欖樹橄欖樹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流浪遠方流浪」有人說:「我在三十二三歲的時候最迷忙,用世俗的眼光看,我沒工作、沒房子、沒老婆,典型的三無產品,在這樣一個年紀,我的人生簡直是太失敗了。
  • 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故鄉是你心靈最後的歸宿
    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鄉愁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變老是無法擺脫的宿命,年輕的時候仗劍走天涯,嚮往外面的世界,嚮往詩與遠方,抱負滿身,相信一定可以有一番作為。這一階段,只有在受到挫折,才會想起那個叫做故鄉的地方。可是有一天,當鬢染秋霜,漸漸老了的時候,就會有一種葉落歸根的強烈渴望。
  • 陳偉霆談第一次上快本,何炅想盡辦法提他名字,一個暖心一個感恩
    陳偉霆早年因為出演了《古劍奇譚》這部作品才開始走紅,在走紅之後,又出演了《老九門》、《蜀山戰紀》和《醉玲瓏》等,這些作品都給他帶來了不少人氣。何炅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暖心的人,一直以來,從來沒有看到過他對新人有什麼不滿,反倒是想盡辦法去照顧新人,給新人們多一些鏡頭,這還是挺令人感動的。
  • 《朗讀者Ⅱ》有了新變化…
    首期節目以「初心」為題,董卿攜「文學奇才」賈平凹、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中國籃球協會主席姚明、著名企業家宗慶後、90後「守鶴人」徐卓登場,你期待嗎?還記得那個曾在朋友圈刷屏的綜藝《朗讀者》嗎?昨晚,《朗讀者》第二季開播,吸引了眾多網友的關注——
  • 如果你也想逃離北上廣,請先想好去哪
    對於漂泊在北上廣的人們來講,重要的不是逃離北上廣,而是逃離開之後,要去哪兒,要過怎樣的生活,是否就一定比北上廣過的更好,才是更重要的事。今天與大家分享一個故事,主人公在逃離北上廣之後,不僅找到了一片適合自己的世外桃源,更重要的是,改變了自己命運的同時,造福了更多的人。
  • 你再不回來,故鄉就沒了
    沒有風月心情只有雙手勞作後的愉悅與滿足雨過天晴撐竹筏魚在一邊,酒在旁年輕人簡單點,別總想著搞事家,生命開始的地方,人的一生都在回家的路上。半生闖蕩,曾領導潮流,也曾隨波逐流。行走一生的起點、終點,歸根結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
  • 《芒果朗讀者》王歡:「春」
    芒果朗讀者:王歡原文作者:豐子愷後期音頻:戴曉琛王歡,湖南經視新聞主播,近20年的主播經歷
  • 韓國網友對藝人零容忍,千明勳為復出想盡辦法,母親也跟著操心!
    演播廳的解說明星一看到全明星之後各種嘲諷,一直吐槽千明勳不敢露臉,但是為了生活必須在人少的山莊裡面打工。曾經千明勳也是人氣偶像組合NRG的愛豆成員,年輕時候的照片也是標準的小鮮肉類型。現在物是人非,千明勳現在只能是通過朋友才能蹭到一些節目拍攝。千明勳其實是跟著母親一起經營著一家山莊,不過從20歲就開始參加演藝活動的千明勳還是一直希望能繼續出現在電視熒幕中。
  • 你離開後,還會回來找我嗎?
    就像姚晨拍的《武林外傳》中的大嘴,你看,大嘴苦等那麼久,等來的還是蕙蘭嫁人的消息。《從未想過失去你》小說中的男女主人公都比較幸運,歷經告別之後,彼此還能再回來。女主人公陳佳若很具代表性,喜歡上一個人,為了更靠近他,努力去完成他設置的目標,一想到他,渾身就充滿動力。男主人公梁言是個擅長逃跑的人,一言不合就喜歡離開,離開之後又是長久的沒有聲響。
  • 《邊山》故鄉始終是一個美麗的地方
    故鄉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它是你背井離鄉在大城市打拼偶而會思念之地,還是當你帶著滿身傷痕回去讓你療傷的溫暖子宮,不管它是富有還是貧窮,不管它變成什麼樣,那片美麗的晚霞卻始終不變,它就是那個美麗的地方。一個普通平淡的故事卻非常打動人心,一個簡單又有些套路的勵志故事,卻讓人有些激動。原諒了曾拋棄自己的父親,接受了真摯純粹的追求,勇敢面對比自己強勢的同學,最後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 朗讀者,閱讀者
    大學四年,圖書館,可能是教室、寢室以外,我最喜歡、最經常、最難忘的地方之一,電影《致青春》有個圖書館場景,熱淚盈眶。在同濟大學讀EMBA的時候,畢業論文寫作階段,曾經在圖書館泡了幾天,初期選了兩個課題「房地產集團公司的發展戰略」、「基於移動網際網路的房地產營銷」,一個課題比較大,一個課題比較新,帶著課題,在圖書館閱讀了比較豐富的參考文獻,徵詢指導老師的意見後,選擇了相對比較新的課題,寫作的時候比較順,基本上一氣呵成。
  • 他們將生活故鄉變為文學故鄉
    作者表示:本書不是作家傳記,而是採用訪談錄形式,帶領讀者從公眾熟知的藝術作品中尋找作家的故鄉,從故鄉探索作家如何創造藝術世界,挖掘作家童年生活與心理成長曆程,揭秘一個作家如何把現實故鄉轉化為文學故鄉。  6個故鄉組合起來  象徵中國文學的面貌  《文學的故鄉訪談錄》首先呈現的是土地。
  • 如果你熱愛文學,你要去看看《文學的故鄉》
    如果你熱愛文學,你要去看看《文學的故鄉》,它值得你反覆去看。你會對我們中國的作家,我們本土的文學有更多的了解和熱愛,我們身邊就有著那麼多好的作品。看完《文學的故鄉》,只覺得自己的文學底蘊如此的薄,甚至談不上有什麼文學底蘊。其實,自己對本土的文學作品讀的並不多,以前總想著去觸碰世界的,外土的東西,如今才發現,我們自己的國土上就有著這麼多偉大的作品,它們才是能讓我熱淚盈眶的東西。
  • 成龍:中國國籍全世界最難入,我想盡辦法都沒用!
    ,我想盡辦法都沒用!但有意思的是,很多移民或旅居國外的明星也好,富人也好,出逃的官員也罷,時隔多年之後,又一個個地從天堂的世界重回了原先他們認為是地獄的中國工作生活,哪怕是坐牢也要自首回到中國來坐牢。還有袁立之前嫁了個加拿大老外後感嘆道:「和外國人結婚之後才知道中國男人有多好」並坦言異國的那段婚後生活給了她很多意想不到的痛苦,最後還是回中國生活了;而嫁了個美國人的寧靜離婚之後也回國發展了,蔣大為則更是,移居新加坡事業受挫後,一把年紀了還得重回國內演出撈金。
  • 「朗讀者第二季」第12期故鄉·董卿對話賈樟柯:眼淚一直在往下流
    董卿:你還是很幸運的,因為你找到了一個很適合自己幹的事情。導演賈樟柯:那個時候我有些茫然,不知道怎樣變成電影工作者。後來經常有參加了五六年藝術高考的老同學跟我說:「你可以考北京電影學院,那兒是教電影的。」我才明白該怎麼做。一開始,我覺得我應該可以考攝影系,結果一看招生簡章,攝影系有身高要求,我就放棄了。
  • 陌生人飯局丨「我就是想去一個沒有人認識我的地方生活看看.」
    這期的主題是【故鄉VS.第二故鄉】 ■或許,是想要一次能夠做自己逃離。當一容說,她就想到一個沒什麼人認識她的地方的時候,餘光瞄到好幾個人都在猛點頭。我想,至少人在年輕的時候,是會想知道自己能多獨立,一個人能活成什麼樣的吧。
  • 常子健 ▌故鄉是什麼?不該執著在一個地方
    魯迅在《社戲》裡如是描述他的故鄉:(在故鄉)我們是朋友,即使偶爾吵鬧起來,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少少,也決沒有一個會想出「犯上」這兩個字來。而我的故鄉,是在一首粗獷的歌裡:「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這裡沒有江南氤氳的水氣、斜落的雨絲、以及在青瓦白牆間石板路上撐著油紙傘的姑娘,但有陽春三月萬物復甦的柳綠,更有秋季碩果滿枝的七彩陽光,還有「那森林煤礦,遍野的大豆,穀子和高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