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潤發黎明梁朝偉爭演她的電影,離開渣男胡蘭成,張愛玲風生水起

2020-10-04 沂溪風

天才少女張愛玲,19歲寫出《天才夢》,23歲寫出曠世傳奇《傾城之戀》,24歲出版小說集《傳奇》,所以她很傲嬌的說:

「出名要趁早,來得太晚的話,快樂也不那麼痛快。」


從此,他成了人人皆知的才女,有一天寫完文章,門縫裡有一張紙條,有人留言說,看了他的小說,想要拜見一下作者,落款的名字是胡蘭成。

胡蘭成來登門時,第1句話就說,沒想到你是個女人,第2句話說,你怎麼可以生的這麼高?將曖昧玩的爐火純青。她沉默不語,他卻滔滔不絕的,談了一下午對她作品的讀後感,她聽著,感覺這個人還是有些才氣的。

第2天,第3天,第4天,胡蘭成天天都來,殷勤獻得恰到好處。

他是汪偽的要員,還有才華,還表現出了對她濃厚的興趣,單純的張愛玲怎麼可能不淪陷呢?從此以後,她低到了塵埃裡。

他誇她的鞋子好看,她就關上門,穿好,等他來。

他買給她的貂皮大衣,她要專門寫一篇文章,來分享她的歡喜。

不過半年,他們就在媒體公布結婚。

然而,他到底不是專情的人,短暫的停留後,他就一再劈腿。

1945年初,婚後剛剛4個月,汪系出了問題,胡蘭成逃到武漢,立馬勾搭上周姓小護士,還恬不知恥地告訴了張愛玲。

1946年,他帶著小周逃到溫州,張愛玲來找他,讓他做選擇,他說:「天上地下,根本沒得比,一定要做選擇,既傷害你,也對不起小周。」

渣男本色盡顯無疑。

張愛玲是恨的,但她不屑做一個潑婦

不久後,另一個情敵範秀美找上門來,說自己懷孕了,沒錢打胎,胡蘭成讓她來找張愛玲,說她一定會幫忙。張愛玲褪下自己手上的金鐲子,讓她趕緊去醫院。

隱忍到1947年,胡蘭成脫離險境,她才寫了一封分手信,告訴他「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並且附上30萬元。這錢,是因為剛開始交往時,張愛玲生活窘迫,胡蘭成曾給了她幾箱子錢,愛著的時候,她用他的錢覺得歡喜,不愛了,他那點臭錢當然就要還掉呵!從此張是張,胡是胡,沒有了半點牽扯!

(胡蘭成在《今生今世》裡,寫張愛玲分手信及退他30萬的細節)

這是大氣,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人生,就是要放過自己。

放棄,就不拖泥帶水。

胡蘭成死了,她給朋友寫信:「同時得到7000美元(稿費)和胡蘭成的死訊,難免覺得是生日禮物。」

對她來說,因為曾經深情,所以更決絕。

感情上越傷,事業上卻越風生水起。

她寫了一部又一部作品,圈了一批又一批粉。

《色戒》、《傾城之戀》、《半生緣》、《金鎖記》......被李安、許鞍華、關錦鵬等大導演,一一搬上了屏幕。

《紅玫瑰與白玫瑰》改編成電影後,斬獲金馬獎五項獎,周潤發、黎明、梁朝偉等一眾巨星,都擔任過她電影的主角。

第一爐香》、《金鎖記》,大作家王安憶親自擔任編劇。

因為有才華作底氣,不管人生多黯淡,依舊活得多姿多彩。

讀她的傳記《張愛玲:才華是女人最大的底氣》,忍不住感慨萬分。

作者用淺淡、溫涼的筆觸,解讀一個更另類,更不為人知的張愛玲,對她的認識,又添了一分色彩。

這是一本用現代眼光,去講述過去故事的書。透過這本書,你會為張愛玲遇到的,那些涼薄的親情和愛情痛楚,但是更多的,你會為這個頑強的生命感動,被她過人的才華折服。

張愛玲去世後的20多年,哪一個女人的案頭,沒有幾本她的書,或者關於她的書?

她從不餵別人吃糖,只有真實的殘酷

然而,在她清醒的人生中,尖銳的筆觸下,直透人懷的剖析中,我們開始重塑對世界的認識,我們的人生觀、愛情觀,開始悄然發生改變。

她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

在華文世紀文學60家評選中,張愛玲名列第二,僅次於魯迅

很多女作家,都受過她的影響。

看過冷眼,吃過苦頭,再來看張愛玲的書,和她的傳記,會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共鳴。

她自己本身,就是一部常看常新,令人咀嚼不盡的豐饒之書

民國的三大才女:張愛玲、林徽因、楊絳,讀她們的人生故事,都有一種心靈深處的震撼。

這次遇見好書活動,重磅推出民國三位頂尖才女的傳記,民國才女:她們謀生也謀愛套裝三冊:

1、《張愛玲:才華是女人最好的底氣》

2、《林徽因:做一個有才情的女子》

3、《楊絳:淡定從容,便是優雅》


三本書裝裭精美,採用燙金封面,還附贈精美書籤,值得收藏。

套裝書原價119.4元,現在優惠價79元,平均每本20多元。(點擊下方連結可以購買)



一杯奶茶錢,品味才女坎坷的人生之路,在她們的故事裡,你會對愛情和事業,有更清醒的認識,對虛偽和表面的東西,你會不再那麼執著,在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以後,你會更加努力成就自己,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林徽因:做一個有才情的女子》一書,激勵青年讀者,放下心中的牽絆,捨棄無望的情感,摒除浮躁和雜冗,讓自己變成帶電的雲,帶著耀眼的火花飛翔。

《張愛玲:才華是女人最大的底氣》,告慰正處於焦慮彷徨中的青年讀者,漫漫人生路上,縱然是獨行,也要開出最美的花朵,在風中,站立成一道永恆。

《楊絳:淡定從容,便是優雅》,指引我們做一個靈魂有香氣的女子,永遠雋永、毓秀、豐盈。

讀她們的故事,本身就是一種療愈。


關注,帶你看更多不一樣的故事,體會更多人生精彩。


相關焦點

  • 張愛玲與胡蘭成的愛情
    小說《色戒》被好萊塢大導演李安翻拍,梁朝偉、湯唯主演,一舉斬獲臺灣金馬獎、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如今依然被萬千影迷津津樂道。蘇青只回了一句:張愛玲是女子。1944年正月,胡蘭成來到上海拜訪張愛玲。對於胡蘭成的突然來訪,張愛玲毫無防備。這件事完全是在張愛玲的預料之外,因此那一天張愛玲沒有給胡蘭成開門。然而,胡蘭成並沒有鬧,他離開的時候在張愛玲的門洞給她留下了自己的姓名和聯繫電話。吃了閉門羹,胡蘭成心中難免兀然,但他不是知難而退的人。張愛玲越是冷傲,胡蘭成反而覺得更有趣。
  • 離開胡蘭成後, 張愛玲真的枯萎了嗎?
    臨行前,張愛玲對胡蘭成說了寥寥幾句傷心話:「倘使我不得不離開你,不會去尋短見,也不會愛別人,我將只是自我萎謝了。」在給胡蘭成的最後一封信裡,她寫到:「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歡我了的。這次的決心,我是經過一年半的長時間考慮的,彼時唯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難。你不要來尋我,即或寫信來,我亦是不看的了。」在這封信裡,張愛玲給胡蘭成寄了三十萬稿酬,那是她寫電影劇本得到的全部稿酬。
  • 胡蘭成為什麼能追到張愛玲?
    張愛玲責問胡蘭成:「你與我結婚時,婚貼上寫現世安穩,你不給我安穩?」張愛玲嘆道:我想過,我倘使不得不離開你,亦不致尋短見,亦不能再愛別人,我將只是萎謝了。而當時中共在華東的文化領導夏衍對她頗為欣賞,有意為她安排進「單位」。但抗戰勝利初期,那種對她的抨擊仍讓她心有餘悸。她決定離開這片是非之地。 1952年,張愛玲以回香港大學復學的理由申請去香港,獲得批准,就立即去了香港。後來又去了美國。張愛玲離開中國,而且離開得非常徹底,再也不回來。而留在大陸的那些淪陷區文人,下場在後面都可以看到。
  • 張愛玲為什麼會愛上胡蘭成?
    在與張愛玲相戀之時,胡蘭成已經是有過幾次婚姻的人了,並且當時還有家室。為何這個如此薄情、花心的渣男會贏得才女張愛玲的芳心並且讓她愛得無法自拔?也許正這是這句話,讓張愛玲對胡蘭成更有感覺。因為,在張愛玲過去的生活裡,繼母的虐待,父親的冷漠,母親的不關心讓她不相信親情。沒人關心過她的生活狀況,是死是活也無人過問,而胡蘭成突然的一句話擊中張愛玲的心房,讓她感覺到來自一個成熟男人的溫暖。之後,比張愛玲大十幾歲的胡蘭成趁熱打鐵,與張愛玲呆在一起,談文學,並且對張愛玲的文章分析得入木三分,這讓張愛玲覺得是懂她的。
  • 張愛玲為什麼會愛上胡蘭成?她在這段感情裡得到了什麼?
    張愛玲責問胡蘭成:「你與我結婚時,婚貼上寫現世安穩,你不給我安穩?」張愛玲嘆道:我想過,我倘使不得不離開你,亦不致尋短見,亦不能再愛別人,我將只是萎謝了。 但不斷湧現的抨擊,還是讓張愛玲感受到了政治上的壓力。特別是上海解放之後,張愛玲突然覺得和當下熱鬧的場合格格不入,對於正在來臨的巨變,張愛玲又猶豫又恐懼。而當時中共在華東的文化領導夏衍對她頗為欣賞,有意為她安排進「單位」。但抗戰勝利初期,那種對她的抨擊仍讓她心有餘悸。她決定離開這片是非之地。
  • 胡蘭成 張愛玲
    但是有著驚人才氣的張愛玲還是不可救藥的愛上了胡蘭成!她的愛真是所謂的低到塵埃裡了!她的名言:生命是一件華美的袍,爬滿了蝨子!她的愛變得沒有緣由的蒼白…… 1944年張愛玲與才子胡蘭成舉行了婚禮,完成了她的第一次婚姻,由好友炎櫻證婚。不幸的是,這次婚姻只維了兩年。
  • 終究是張愛玲錯愛了胡蘭成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處相思,兩處閒愁。」張愛玲,一個敢愛敢恨,個性十足,迷離奇女子。文以立世,冷以處世,靜以離世。這十二個字來形容再恰當不過了。「喜歡一個人,會低到塵埃裡,心裡亦是歡喜的,然後會從塵埃中開出花來。」
  • 面對張愛玲,胡蘭成只有尷尬
    燈光打在她的側面,婀娜的旗袍麗影,一水的粉面含春,珠圓玉潤。好一個美婦人。聯繫起熊李之鬥的殘酷,這一段在猶如趕在冬天裡泡了次溫泉,頭頂上細雪霏霏,圍牆外槍林彈雨。池子裡的水溫暖,女人性感。胡蘭成本能地興奮著。及到後來他給熊劍東分析厲害,出點子,李立群一步步入套,最終被毒殺。如血濺落在旁邊的花枝上。胡蘭成一切如素,只嗅到花的甜蜜。
  • 張愛玲與胡蘭成的今生今世
    家,對於張愛玲,是一片氤氳著憂傷的朦朧風景,外人眼中的奢逸風光,在張愛玲的眼裡卻是無盡的冷漠。父親疏遠,母親決絕,在這樣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張愛玲,你又怎能要求她不「寡情」?她本是活潑的,可愛的,天真的,爛漫的,但是這些冷暖經歷卻讓她變成了人世間最最孤寂的那個精靈。即使她從未經歷過戀愛,在如此冷漠的家庭中長大,也足夠她用手中的筆寫出一個悲傷的結局。
  • 胡蘭成與張愛玲—《因為相愛,所以懂得;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母親離開後,那時的張愛玲與弟弟都還年幼,並不知道母親的離開意味著什麼,而且還能時常收到母親寄來的禮物,姐弟倆倒是時常感到開心,就這樣,日子一天天過去,儘管家裡存在著重男輕女的思想,張愛玲生活的倒也不至於陰雲密布,然而她不知道,一大片烏雲正朝著她飄過來。
  • 張愛玲植入骨髓的愛,卻遇的是渣男胡蘭成,越是等待越是悲哀
    張愛玲對外的定位是一位作家,而忘卻了她也是獨身有期盼的女性,她期待有人打擾,但始終未有人打擾,她不如林徽因溫暖,總是帶著刺一般,就如《傾城之戀》中葛薇龍瞧不起梁太太,不屑於男人對女人生活上的關懷與責任,唯恐褻瀆了自己對於愛濃烈的的嚮往,紅玫瑰就應該是浪漫的華麗的,不應該讓柴米油鹽所「玷汙」,然而她錯了;胡蘭成的出現影響了她的一生,從胡蘭成決定敲響張愛玲的門的那一刻起
  • 張愛玲與胡蘭成的對照記
    這位沒落的貴族通過小說和服裝在她的身體上復活了名門望族的驕傲,激起了她強烈的成名渴望。嚴格說來,劉吶鷗筆下的摩登女郎恐怕更符合後來人對十裡洋場女性的想像。儘管是亞洲人,卻長著「瘦小而隆直的希臘式的鼻子」,「那高聳起來的胸脯,那柔滑的鰻魚式的下節」充滿了難以抵擋的「異域」誘惑力,她是肉感的、情慾化的,以當時電影中的豔星(比如嘉寶、克勞敷或談瑛)為理想的模型。沒有人知道劉吶鷗和他的朋友們是不是真的豔遇不斷,但至少他們的小說沉醉在「東方的尤物」的包圍圈中,而張愛玲卻全不如此。
  • 張愛玲&胡蘭成:今生今世終成恨,來生來世可團圓?
    愛玲:我身在忘川,立在屬於我的那塊三生石旁,三生石上只有愛玲的名字,可我看不到愛玲你在哪兒,原是今生今世已惘然,而我,終將是要等著你的……耳邊,似乎咿咿呀呀響起《夜上海》的歌,周旋略帶沙啞的聲音瀰漫而來,讓人的思緒不由回到老上海。那個春日,胡蘭成在《天地》上讀了張愛玲的文,竟被她的文字驚豔到了。他和蘇青要了張愛玲的地址,匆匆去見她。
  • 張愛玲與瓊瑤,兩個女作家之間的戰爭?
    男女主用的是之前在《胡越的故事》合作過的周潤發、繆騫人。開拍前,許鞍華和周潤發還去宋淇家吃春卷,宋淇建議電影《傾城之戀》「應該是比較輕鬆的、時尚男女的、很文明優雅的表現,而不是深刻纏綿的愛情故事。」許鞍華後來說:「我當時沒有理解這些。」
  • 娛報:點名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周潤發、梁朝偉!
    娛樂圈裡面很少有人能夠名氣常駐,很多都是流量明星吃完一波流量就會離開,所以才有了過氣明星這一說法。劉德華,四大天王之一,平時我們都親切地稱他為華仔,縱橫娛樂圈多年,從來與「過氣」二字不沾邊,現在只要電影院裡有華仔新出的電影,肯定都會有很多人去看,這就是實力派明星。
  • 我看胡蘭成與張愛玲
    有了愛情的女子,會變得弱勢起來,男的廢了耕,女的廢了織,所謂天荒地老,她們也有過。只是,又美、又短暫。那是煙花易冷的短,他因是漢奸身份,躲到武漢辦報紙,遇上小護士周訓德,又真心真意的愛。起初讀胡蘭成,一定是恨。他如此容易動情,是賈寶玉,見一個愛一個。愛得也這樣動容徹底。大難臨頭,他逃走。
  • 張愛玲 & 胡蘭成:這一世美好,皆因一個你!
    ——張愛玲與胡蘭成的婚書愛玲是一個執著的姑娘,她愛得炙熱,卻理智。她懂得放過對方,不痴纏,卻放不過自己。深愛一場,愛裡的日子雖美,但終是自我枯萎。哪種愛情才值得自己去低到塵埃裡,一再慈悲呢?張愛玲愛得盡情投入,一顆心全系在胡蘭成的身上。每每與他相處,必穿那雙自廟會上買來的雙鳳繡花鞋,及那件「聞得見香氣」的桃紅色旗袍。因為,他喜歡她這樣穿。
  • 張愛玲胡蘭成再轉世一次,還是會惺惺相惜?(上)
    如他寫張愛玲:「張愛玲的頂天立地,世界都要起六種震動……她決不迎合你,你要迎合她更休想……好的東西原來不是叫人都安,卻是要叫人稍稍不安。她但凡做什麼,都好像在承擔一件大事……連拈一枚針,或開一個罐頭,也一臉理直氣壯的正經。」他奉承人的文字實在是不同尋常,到了晚年,他奉承朱家小姐們的文字又太過了。
  • 張愛玲與胡蘭成婚書曝光,全文僅26個字,卻令人羨慕
    1943年末的某一天,胡蘭成他看了蘇青主編的《天地》巧的是這期上面正好刊登著張愛玲的小說《封鎖》原本他是躺在藤椅上看著,忽然「才看得一二節,不覺身體坐直起來,一遍又一遍的細細讀完」讀完後,他起了結識張愛玲的念頭,於是他給蘇青寫信「張愛玲是何許人也」蘇青巧妙回答「女人」
  • 張愛玲送給胡蘭成的照片:她見了他,低到塵埃裡
    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這段文字僅見於胡蘭成《今生今世》,未必真的是張愛玲寫的。」止庵又補充說:「我指出這點,對某些朋友來說或許又是『煞風景』。我只是說出處不在張愛玲自己留下的文字裡,如予引用,最好註明『出自《今生今世》』。胡蘭成說這段話寫在送給他的照片背面,但寫了字的那張照片迄今未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