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作死做了首詩來吹捧朱元璋!豈料給自己引來殺身之禍

2020-12-22 不止汗青

朱元璋作為明朝的開國皇帝想必大家都應該十分熟悉了。尤其是在懲罰貪官和誅殺開國功臣上,讓大家都議論紛紛。明朝立國之初,發覺明朝官員腐敗嚴重。由於朱元璋是由底層的平民奮鬥到皇帝,而自己的家人也是由於朝廷腐敗的原因致死。

明朝

所以朱元璋十分痛恨官員腐敗,宣布貪汙60兩銀子,就直接死刑。為了對付貪官,朱元璋還想出許多酷刑,比較出名的就是剝皮揎草,具體做法就是把處死的貪官的皮膚剝下來,然後塞進稻草,再立在縣衙的門口,警示官員絕不腐敗,否則就是這個下場。

朱元璋在成功建立明朝,便也玩起劉邦的「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的手段,通過胡惟庸案和藍玉案,誅殺一大批開國元勳,也正是這種行為讓朱元璋讓後人非議不小。

穿越時空的愛戀

還有就是朱元璋作為皇帝,有時候太過於喜怒無常。比如在《在穿越時空的愛戀》,太子朱標逝世後,朱元璋痛哭流涕道:「朕立太子,一心想把大明江山傳給他,誰曾想白髮人送黑髮人。」這個時候,禮部侍郎站出來安慰朱元璋:「請陛下節哀珍重。」沒想到朱元璋開口道:「你說的容易,你又沒死兒子,來人啊!傳朕的旨意,將禮部侍郎的兒子賜死。這會兒真突然覺得,心裡好多了。」

朱元璋

據很多歷史傳說,朱元璋因喜怒無常而殺人的情況還是有的。比如曾經就有位僧人想要作詩吹噓朱元璋,誰曾想給自己引來殺身之禍。朱元璋出身貧寒,曾經因為沒有出路,到黃覺寺出家當和尚。

朱元璋當上皇帝後,想起自己認識一名叫來富的高僧,便邀請來富坐宴。朱元璋酒足飯飽之後,便談起以前的事。

朱元璋

來福學富五車,不虧有詩僧的稱號,隨即就來了一首吹捧朱元璋的詩:「金盤蘇合頒殊域,玉碗醍醐出尚方。稠疊屢承天上供,自慚無德頌陶唐。」但是也就是這首詩,朱元璋下令殺了他。

詩裡面有一個殊字,分開看就是:歹朱。意思就是說來復要殺朱元璋了,肯定死罪。只能說朱元璋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了,高僧的意思其實還是吹捧他,他卻抓住一個字殺人,這應該是明朝初期的第一起文字獄。

相關焦點

  • 和尚做了一首讚美詩向朱元璋示好,卻為何落得個人頭落地
    這首詩不脛而走,被別有用心者拿去匯報給了皇帝。結果龍顏大怒,滿門抄斬。誰讓你帶清字兒了?如果說這些案例,是文人們一招不慎,無意中觸動了統治者的一些敏感神經。多少有些無奈,只好自認倒黴了。那麼明朝的一個文字獄的例子,真是讓人無語了。為什麼呢?
  • 朱元璋宴請的高僧,只說了個「殊」字,為什麼會引來殺人之禍呢?
    釋來復才華橫溢,喜歡作詩,有《澹遊集》和《蒲庵集》等作品流傳後世,和當時有名的才子宋濂等人交往很深,算和尚裡的才子。朱元璋也當過和尚,當了皇帝以後對待僧人有特殊感情,朱元璋讓釋來復以和尚身份當了個七品小官,釋來復在元朝是翰林學士,到了明朝成了七品小官,他心裡很不爽,就寫詩表達自己的不滿,這不滿的情緒讓朱元璋知道了。
  • 僧官釋來復在一首詩裡,寫了一個「殊」字,為何就被朱元璋給宰了
    朱元璋是和尚出身,所以明朝的僧人待遇很高,甚至有僧人出將入相,可以在朝中擔任重要職務。比如說永樂年間的黑袍宰相道衍,就是著名的僧官。朱元璋時代,也有一位著名的僧官,他就是釋來復。這個釋來復不僅是僧官,而且文採斐然,寫得一手好字,號稱明朝趙孟。
  • 明朝最霸氣的一首詩,出自朱元璋,短短28字令人膽戰心驚
    不過雖然朱元璋老是搞文字獄,但這並不代表他討厭文字。相反地,有時興致來了,他也會來幾句打油詩。例如他在登基的那日早朝,就曾寫下一首千古流傳的《詠雞鳴》,「雞叫一聲撅一撅,雞叫兩聲撅兩撅。三聲喚出扶桑日,掃退殘星與曉月」。
  • 趙匡胤作了半首詩,400年間無人敢接,朱元璋:這有何難?我來!
    對此乾隆帝很不服氣,不僅自詡為「十全老人」,還洋洋灑灑留下4萬多首詩,只是沒有一首成器的。相比乾隆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就聰明多了,平生僅作詩一首半,就成功在文學界刷足了存在感,尤其是那半首詩,更是在之後的400年間吊足了大家的胃口,自從被朱元璋續寫後,更是因狗尾續貂而名聲大噪,如果宋太祖泉下有知也可以含笑九泉了。說一說那一首半的詩。
  • 給食客立規矩的網紅日料店是怎麼把自己作死的?
    一家網紅店如何迅速把自己作死?答案是去拍一期高(吹)大(牛)上(逼)的宣傳片。
  • 朱元璋建慶功樓殺功臣,僅一人脫身,並寫了首詩成功自救
    朱元璋本人生性多疑,動不動就喜歡猜忌,他總是擔心手下的功臣會起二心加害於自己,搶奪皇位。因此他想了許多辦法來削弱這些功臣的影響力,再將他們一網打盡。就在這座樓修好的時候,朱元璋便邀請這些功臣來參加宴會,明白人都能看出,這次聚會其實就是一場赤裸裸的鴻門宴,參加宴會的人必死無疑。不過,有一個人卻憑藉一首詩成功逃過一劫,他究竟是誰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史上殺氣最重的詩,卻是文盲朱元璋寫的!比李白的十步殺一人還狂
    朱元璋乞丐出身,沒有接受過文化教育,可以說朱元璋就是妥妥的文盲。就是一位文盲帝王,他竟然寫出了這樣的一首詩。究竟怎麼回事?請聽小編仔細道來。詩歌文化,在我國存在幾千年了。從古代開始,我們的古人就通過詩歌來抒發自己的情感。有時候,簡單的幾句詩就可以把內心的感情和想法表露出來。詩仙太白,他的詩詞響徹古今,其中,最震撼的就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他是杜甫的粉絲,被朱元璋逼瘋,名字鮮為人知,有首詩人人會背!
    他是杜甫的鐵桿粉絲,被譽明初詩人之冠,卻被朱元璋逼得裝瘋賣傻。皇帝與太子意見不一問計大臣,大臣兩邊討好,仍惹來殺身之禍!有著「單口大王」之稱的著名相聲演員劉寶瑞,有部長篇單口相聲《官場鬥》,其中有個劉羅鍋的管家張成裝瘋「吃翔(糞便)」的情節。
  • 李白很肉麻的3首詩,全都赤裸裸地吹捧楊貴妃,其中一首更是經典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 自稱臣是酒中仙。""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將軍。"辛棄疾也高度稱讚:"當年宮殿賦昭陽,豈信人間過夜郎。"李白的詩,看似狂放灑脫,不慕名貴權利。但其實在李白的詩中,有3首很特別,一是這3首詩都叫《清平調》,二是這3首詩全都是赤裸裸地誇讚楊貴妃,而且其中一首還流傳千古。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李白的誇人功力如何。
  • 朱元璋去寺廟進香問老和尚:朕要跪嗎?老和尚巧答八字保全性命
    至正十二年(1352)春末,本來已經沒有多少糧食了,而皇覺寺又被亂兵焚毀,朱元璋無奈,也和大多數僧人一樣,外出雲遊化齋餬口。說是化緣,其實和乞討就沒有什麼兩樣。朱元璋在做雲遊僧人的日子裡,他走遍各地,嘗盡人間疾苦,後由小時的玩伴湯和介紹,加入了郭子興的紅巾軍。
  • 朱元璋為何不直接把皇位傳給朱棣,這樣豈不是可以避免靖難之役?
    然而事實其實並非如此,靖難之役的發生很大程度上是建文帝朱允炆在文官的攛掇之下自己作死的緣故而非朱棣蓄謀已久的造反行為,朱元璋更不可能提前就知道朱棣想要造反,從而為了避免其造反傳位給他了。  如果朱元璋時期,朱元璋要是真發現朱棣有不軌的行為,先不說朱元璋會不會殺朱棣,朱元璋就算不殺,只要把朱棣的封地換一下,換一個南方偏僻之地,讓其遠離北方邊境難以調動精銳邊軍,朱棣的造反就幾乎可以被遏制,就好比後來朱棣對寧王那樣,朱元璋什麼都沒有做,正是說明朱元璋並沒有發現朱棣有任何造反的跡象。
  • 史上做過乞丐的2位皇帝,朱元璋從乞丐到皇帝,他卻從皇帝變乞丐
    佛教裡面有首詩,模仿莊子的語氣寫到: 不過中國古代還真有2個人既做過乞丐,又做過皇帝,不過過程卻大不相同,一個是從乞丐做成皇帝,一個則是從皇帝做成乞丐。 從乞丐做成皇帝的那個人,當然就是大名鼎鼎的明太祖朱元璋了。朱元璋出生於1328年,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極度的貧困當中,加上天災連年,紅巾軍起義不斷,所以老百姓日子過得非常苦。
  • 朱元璋留下200首詩詞,3首他早年寫的詩詞,展現了他的雄偉志向
    現在,後人能夠看到朱元璋的詩詞有兩百多首,我們今天來說說朱元璋早年的三首古詩,這三首古詩,也能夠看出朱元璋的雄偉志向。雄豪恣肆、霸氣凜凜的三首古詩朱元璋早年,生活在戰火紛紛的環境之中,所以這時候朱元璋所寫的古詩,都是和戰爭有關係的。這些詩詞的風格,體現的是雄豪、壯闊,充滿了霸氣。
  • 藍玉是被冤殺,還是自己作死?看他做的這4件事就明白了
    在處死藍玉這件事上,一直存在不同看法,有人認為藍玉功高震主,朱元璋是心狠手辣的皇帝,他擔心自己死後,皇孫朱允炆駕馭不了藍玉,所以才決定痛下殺手,以謀反之罪名把藍玉剷除。按照這種說法,藍玉比竇娥還冤。藍玉究竟是被冤殺,還是自己作死?看他做的這些事就明白了。首先,藍玉性格張揚,私下裡收養許多義子自古以來,皇帝不怕將領打敗仗,也不怕將領生活奢靡,最害怕他們背著朝廷培養自己的勢力,也就是所謂的結黨私營。據說,藍玉的義子多達幾百人,而且這些人都有一定的能力,絕非酒囊飯袋,否則藍玉也看不上眼。
  • 胡惟庸做了7年丞相,朱元璋為何對他放任不管?放縱只為更好收網
    公元1377年,由於胡惟庸比較能幹,所以升任左丞相,成為百官之首。公元1380年,胡惟庸被朱元璋誅殺。從擔任右丞相開始,一直到被誅殺,朱元璋忍了胡惟庸長達7年的時間。那麼朱元璋是一開始就知道胡惟庸胡作非為,故意放任不管,還是後來因為胡惟庸胡作非為,才對他下殺手的呢?一、胡惟庸的所作所為,的確有點過分。
  • 朱元璋和馬皇后生了那麼多兒子,為什麼朱元璋最喜歡朱標?
    朱標指責朱元璋自給自足,將所有問題歸咎於其官員,盲目說他們是壞蛋,該死,但沒有考慮自己的問題。這就是朱標的寬容和見識。四、朱標是朱元璋的長子。要知道在古代的封建王朝當中,皇帝對於長子向來都是偏愛的,畢竟長子可是未來皇位的接班人,而且不僅朱元璋這麼幹過,就連唐朝的開國皇帝李淵對長子李建成也是非常偏愛的,所以說這可以算是古代皇帝的一個通病。
  • 我國8大皇帝詩:劉邦曹丕李世民趙匡胤霸氣,朱元璋殺氣騰騰!
    秦王嬴政統一中國後,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創「皇帝」一詞作為華夏最高統治者的正式稱號。所以,秦始皇嬴政是中國首位皇帝,自稱「始皇帝」。從此「皇帝」取代了「帝」與「王」,成為中國兩千年多來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稱呼。皇帝詩,顧名思義,就是中國古代皇帝所寫的詩!中國古代皇帝的文化水平參差不齊,有哪些皇帝寫作過好的詩詞?誰的詩詞藝術水平最高?
  • 朱元璋微服私訪,隨口說了兩句詩,此人附和兩句,得到官職
    為了能切身了解,百姓們的生活,朱元璋經常會微服私訪,貼近百姓的生活,其實他外出訪問,除了要自己感受百姓生活之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尋找一些,有治國之才的能人異士。在明初的時候,國家剛剛建立,元末時期的常年戰亂,百姓們都生活的很不好,科舉選拔人才的方式,已經是遠遠不夠的了,當時明朝的剛剛建立,也需要一些人才,為此,朱元璋就鼓勵官員們,推薦一些好的人才給朝廷,自己也會物色人才。
  • 朱元璋大殺開國功臣,劉伯溫巧用一首詩保命,今此詩幾乎人人會背
    1.劉伯溫助朱元璋一臂之力,是明朝的大功臣湯和是朱元璋幼年時期的朋友,在那一批老元勳裡面,他的下場算是最好了,因為適逢其會的激流勇退,他才得以保全自己的性命。在朱元璋大殺功臣的時候,劉伯溫則憑藉一首詩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如今這首詩幾乎是人人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