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樂賣奶:「碳酸飲料」標籤下陷瓶頸 低溫奶賽道能否破局

2021-01-09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可口可樂賣奶:「碳酸飲料」標籤下陷瓶頸,低溫奶賽道能否破局


  摘要:歷經半個月的磨合,可口可樂和蒙牛的合作終於塵埃落定,自市場監管總局官網顯示可口可樂公司和中國蒙牛乳業有限公司新設合營企業案已無條件批准後,5月11日,可口可樂和蒙牛正式官宣雙方成立的合營公司將在中國國內生產並銷售低溫奶產品。

  歷經半個月的磨合,可口可樂和蒙牛的合作終於塵埃落定,自市場監管總局官網顯示可口可樂公司和中國蒙牛乳業有限公司新設合營企業案已無條件批准後,5月11日,可口可樂和蒙牛正式官宣雙方成立的合營公司將在中國國內生產並銷售低溫奶產品。

  這也意味著雙方合作後,即將在中國市場上誕生一個全新的低溫奶品牌。可口可樂深耕中國市場多年,但在乳業領域還是首次嘗試,此次選擇低溫奶入手,足可見低溫奶產業賽道的異常火爆,兩大巨頭的聯姻,或將在目前的低溫奶賽場掀起新一股火藥味。

  加速轉型打破業績瓶頸

  其實,可口可樂和蒙牛之間的合作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去年,可口可樂和蒙牛就成為國際奧委會市場開發計劃有史以來首家聯合頂級贊助商(Joint TOP Partnership)。

  而對於此次再度聯手合作的意義,可口可樂方面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這一合作將加快可口可樂中國向「全品類飲料公司」的轉型,以消費者為中心提供一系列的飲料品牌供選擇。同時,這也是可口可樂長期深耕中國市場的又一佐證。

  雖貴為國際飲料霸主的地位,但由於一直以來均以碳酸飲料為核心,隨著健康消費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可口可樂近年來的日子並不是很順利。

  數據顯示,2018財年,可口可樂淨營收為318.5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54.1億美元下降了10%。對於業績瓶頸,可口可樂應對的辦法是加速轉型,尤其是在健康飲品方面發力,讓自己從不健康變成健康。例如,其接連收購或入股椰子汁品牌Zico、冷壓果汁品牌Suja Life LLC、廈門粗糧王、主打大豆類飲料與果汁的AdeS、健康飲食品牌「樂純」以及全球第三大咖啡連鎖品牌咖世家有限公司(Costa Limited)等。

  多品類戰略執行一年後,2019年可口可樂的業績有所反饋。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可口可樂營收實現373億美元,同比增長17.1%;全年淨現金流為84億美元,增長38%。尤其是,從地區來看,中國所在的亞太市場,可口可樂第四季度營業收入增長達到6%,全年實現了5%的有機營收增長。

  可口可樂全球總裁詹鯤傑還曾多次公開表示:「我們採取了轉型為一家整體飲料公司的戰略,我們得以在一個不斷增長和充滿活力的行業中繼續取得勝利。」

  在業內看來,對可口可樂而言,在傳統碳酸飲料增長有限的情況下,可口可樂「跨界」乳品行業,或即為了自己更健康,也為了謀求進一步的增長空間。

  「此次兩巨頭的合作,一個看重了對方在乳業深耕多年的經驗和行業地位,另一個看中了分銷渠道和品牌影響力,屬於強強聯合。」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華夏時報》記者說。

  低溫奶賽道的吸引力

  如果說這次合作對於可口可樂來說是一場進一步深耕中國市場的試水,那麼對於蒙牛來說則是提高自身差異化競爭力的砝碼。

  關於此次合作,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蒙牛認為,這一合作將充分利用雙方在乳製品研發、乳業加工技術、品牌影響力、分銷渠道方面的優勢,為中國消費者帶來一個全新的低溫奶品牌,促進中國乳品消費升級。

  蒙牛力求想做一家國際化的大企業,早在2013年,就與法國達能成立合資公司,共同經營低溫酸奶業務。如今再與可口可樂合作,不僅能直接獲得國際品牌的運作經驗,還能藉助可口可樂的名聲開拓海外市場,降低海外併購的偶發風險。

  眾所周知,在長期的中國乳業市場上,伊利和蒙牛這兩家巨頭一直你追我趕,2019年,蒙牛營收790.3億元,伊利營收902.2億元。在膠著鏖戰的日子裡,蒙牛一直想要的是差異化競爭,而低溫領域或將成為蒙牛最好的發力點。

  《2020-2026年中國乳製品行業市場經營管理及競爭策略建議報告》顯示,2018年低溫巴氏奶增速高於UHT(常溫滅菌奶),零售量的增速維持在5%左右。

  除了廣闊的前景之外,高利潤也是低溫奶極具誘惑力的因素之一。國家奶業科技創新聯盟理事長王加啟表示,經過各級有關部門的支持,以及整個行業的合力推動,中國低溫巴氏奶現在有了理論體系、標準體系。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低溫巴氏奶開始受到資本市場和消費者的青睞,光明乳業、新乳業、蒙牛乳業、君樂寶乳業、衛崗乳業、燕塘乳業、風行乳業、中墾乳業、三元股份等越來越多的大中型乳企開始著力於低溫巴氏奶業務。

  隨著國內乳製品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傳統的品類的增長正在變得困難。在乳品行業中,液態奶銷售額依然保持增長,但戶均需求的增長已基本停滯,市場銷售額的增長更多地依賴家庭自然增長及均價的提升。相比之下,低溫鮮奶的市場滲透率在過去一年中大幅上升,意味著更多消費者願意消費低溫鮮奶。

  和低溫鮮奶的年均增速為18.5%相比,常溫奶的增速近幾年都一直維持在個位數。與此同時,隨著傳統產品的反覆價格競爭,利潤正變得越來越稀薄,而低溫鮮奶主打健康和高端,也帶來了更多的利潤。

  在快銷行業專家徐雄俊看來,目前低溫鮮奶市場競爭才剛剛開始,各乳企的低溫鮮奶業務體量都還不大,也沒有強勢的全國性品牌出現,區域乳企本身還有其地緣和渠道優勢,短期內大家難言勝負。但長期來看,低溫鮮奶並不具備條件下沉到低線城市市場,因此決定了各品牌更多在1-2線城市市場反覆絞殺。

(文章來源:華夏時報)

(責任編輯:DF532)

相關焦點

  • 蒙牛欲與伊利爭一哥,與可口可樂合作低溫奶,最大受益者或是中糧
    消息面上,市場監管總局官網日前通報,可口可樂公司與中國蒙牛乳業有限公司新設合營企業案在4月29日審結。據悉,新的合資公司將在國內生產並銷售低溫奶產品,且是一個全新的品牌。近年來,低溫奶成各大乳企爭相布局的香餑餑,競爭愈發激烈。
  • 蒙牛同可口可樂成立可牛了乳製品公司 加速「爭飲」低溫奶市場
    北京商報訊(記者 錢瑜 白楊)10月30日,天眼查顯示,可牛了乳製品有限公司近日成立,註冊資本為6885.94萬美元,法定代表人為VENKATA VAMSI MOHAN THATI,經營範圍包含生產、銷售和營銷低溫奶產品等,該公司由蒙牛與可口可樂共同持股。
  • 可口可樂「聯姻」蒙牛乳業,可口可樂牌牛奶要來了?
    天眼查信息顯示,可牛了乳製品有限公司由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可口可樂(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持股,註冊資本6885.94萬美元,成立日期10月28日,註冊地址位於安徽蚌埠市五河經濟開發區興潼路20號產業加速中心三號樓805室。董事長為VENKATA VAMSI MOHAN THATI,總經理為羅彥。公開信息顯示,羅彥擔任蒙牛集團副總裁、發展事業部負責人,主要帶領低溫奶業務。
  • 可牛了將生產創新型低溫奶 產品或明年上市
    11月6日,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在第三屆全球乳業合作論壇上接受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採訪時透露,蒙牛與可口可樂合作的可牛了乳製品公司生產的產品明年將面試,同時他透露該品牌將以創新型的定製化低溫牛奶為主。因為與可口可樂聯手開辦公司,蒙牛還上了熱搜。
  • 公認最好喝的飲料,可樂、椰奶上榜,第一名果然名不虛傳
    可樂說到飲料,吃吃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可樂了。在喝可樂這件事情上,吃貨們分成了兩大陣營:可口黨和百事黨。喜歡喝可口可樂的,絕不會碰百事可樂一下,喜歡喝百事可樂的,則會離可口可樂遠遠的,這可能就是吃貨的執著吧。在品嘗了可口可樂跟百事可樂之後,吃吃發現比較大的不同就是可口可樂的氣泡會比百事可樂多一些,若要在兩種可樂中選擇一種,吃吃會選擇可口可樂。
  • 年終盤點之乳業篇:爭飲低溫奶 乳企打響奶源爭奪戰
    競速低溫奶 各大乳企入股牧場、爭奪奶源的背後與低溫奶紅利釋放不無關係。 「這幾年國家出臺了關於低溫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各大龍頭乳企都在加碼高端低溫產品,對優質奶源需求更大。」宋亮表示。 業內人士說,低溫奶的拓展依奶源地遵循「圓心—半徑」理論,奶源地為圓心,冷鏈為半徑。
  • 碳酸飲料末世來臨?可口可樂裁員4000人,中國市場佔有率高
    來源:市界作者 |市界 胡萌 編輯 |東東 消費者對於碳酸飲料的「狂熱」並未消退,但是巨頭可口可樂卻撐不住,要裁員了。據外媒報導,可口可樂公司28日宣布了一項員工重組計劃,向符合條件的員工提供自願離職方案。這一計劃將預計影響北美地區的4000名員工,可口可樂公司也將支付24~37.8億元的遣散費。 對此,不少媒體報導,「疫情之下,可口可樂也撐不住了。」
  • 蒙牛和可口可樂有「可牛了」,伊利和百事來一個「伊百分」嗎?
    、銷售和營銷低溫奶產品。 今年8月4號,「五河縣人民政府發布」微博帳號曾發布消息稱:可口可樂與蒙牛集團合資高端成品低溫奶項目落戶五湖。 業務遍布世界各地,從城市到農村都有可口可樂的影子, 目前,全球每天有17億人次的消費者在暢飲可口可樂公司的產品,大約每秒鐘售出19400瓶飲料。 雖然可口可樂是飲料巨頭,但截至目前為止可口可樂還未在中國內地布局低溫奶產品。
  • 公認的佳飲料,可樂,椰子奶上榜,第一名名不虛傳
    1、可樂說到飲料,首先要考慮的是可樂。關於飲酒問題,可樂,食客分為兩大陣營:可口可樂派對和百事派對。喜歡喝可口可樂的人永遠不會碰百事可樂,喜歡喝百事可樂的人會遠離可口可樂,吃下去可能就是這樣。在品嘗了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之後,最大的區別是可口可樂的泡沫比百事可樂的泡沫要多,如果你想從兩個可樂中選擇一個,你可以選擇可口可樂。2、蘇打氣泡水有人認為可樂的含糖量太高,所以不敢喝。嗯,建議你喝蘇打泡水。泡水也是一種碳酸飲料,他有氣泡,但不含糖,他很甜,不用擔心發胖。
  • 急於掙脫「網紅」標籤的元氣森林,會成為下一個農夫山泉嗎?
    前兩年可口可樂和雪碧等大品牌都相繼推出了無糖系列,儘管它們確實給部分追求健康的消費者帶去了心理慰藉,但也難逃被詬病「口感差」的命運。至於氣泡水,從口感上來說,其實和碳酸飲料相近,而做碳酸飲料的軟飲品牌就更多了,要「出圈」更不容易。為了在保證口感的前提下迎合「健康低卡」的消費理念,元氣森林0糖0脂0卡的無糖氣泡水誕生了。
  • 被可口可樂針對,維他奶壓貨,倉庫清不完,飲料生意還好做嗎?
    在記者暗訪中,維他奶的某位業務員一臉難受地表達了自己想離職的想法,原因是"貨不好賣"。 在各大超市的貨架上,維他奶的產品隨處可見。但是據很多員工反應,這不過是"虛假繁榮",維他奶近年來庫存激增,利潤下降,生意做得越來越難。
  • 除了讓每個人都能買到可樂,可口可樂還想做什麼?
    汽水依舊好賣,但連可口可樂都不想只做可樂了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飲料類累計零售總額達2099億元,同比增長10.4%。即便在疫情期間,飲料銷量居然也做到了逆勢增長。(2019年各月中國飲料類商品零售額均能保持10%左右增長,來源:國家統計局)潛力巨大的飲料市場,引發眾多品牌徵戰這條擁有無限可能的賽道。飲品巨頭們自然也是不甘示弱。根據中信證券的數據,在2019年中國軟飲市場中,可口可樂以9.1%的市佔率排名行業第一。
  • 低溫乳品「軍備賽」開始,巨頭加入將改寫巴氏奶格局?
    6月16日晚,新希望乳業董事長席剛在2019年年度股東大會後接受媒體群訪時表示,巨頭布局巴氏奶(鮮奶)市場有助於將品類做大,新希望有自己的競爭優勢。此番回應背後,是蒙牛、伊利、光明及恆天然、優諾、明治等國內外巨頭在中國巴氏奶市場的深入布局,蒙牛總裁盧敏放不久前還公開表示,蒙牛的目標是做鮮奶市場「老大」。業內認為,「低溫乳品的軍備競賽開始了」。
  • 可口可樂3年砍掉超1500個品牌 可口可樂中國今年實現正增長勢頭強勁
    品牌瘦身是今年可口可樂繞不開的話題,12月11日,針對2020年可口可樂淘汰一半品牌的說法,可口可樂大中華區企業品牌及公關傳播總經理王星蓉表示:「可口可樂正持續推進組織變革,以加速轉型成為一家『全品類』公司,組織結構更加扁平的同時成立新的品類團隊。
  • 杏花樓+可口可樂:當纖維月餅遇到纖維可樂,就像在對的時間碰到對的人
    無獨有偶,近年來,可口可樂也一直致力於新型健康飲料的探索,纖維+汽水的出現,改變了人們對於傳統碳酸飲料的認知。可口可樂亦是如此,從健怡可樂到零度可樂,再到現在的纖維+可樂,每一次的創新都是一次自我細分消費群的「戰役」,需要速度與激情,更需要勇氣和信念。
  • 可口可樂在華遇勁敵,農夫山泉推碳酸飲料
    而其於近日推出的新品能否複製「茶π」的輝煌戰績? 推出「泡泡茶」 與可口可樂直接競爭 今年6月份,農夫山泉推出了新款「泡泡茶」。這款新品茶飲料綜合了果汁、茶、碳酸飲料,顛覆了傳統的碳酸飲料和茶飲料。 有意思的是,農夫山泉不僅僅把目光盯緊在茶飲品市場,而是延伸到了碳酸飲料市場,開啟了碳酸飲料大戰的前哨戰,向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為首的碳酸飲品市場提出了挑戰。 就目前而言,可口可樂依然牢牢佔據著碳酸飲品市場。不過,從業績來看,可口可樂近幾年的業績下滑嚴重。
  • 零售周評:沃爾瑪再關店、完美日記連開7店、可口可樂聯手蒙牛
    又因新冠疫情的催化,全行業推進線上化、數位化進程,進行線上直播賣貨。網紅直播電商平臺閃賣完成1000萬元戰略投資融資,直播電商平臺開始受到資本關注。另外奢侈品電商也開始崛起,胖虎奢侈品完成1.75億元B輪融資;阿里巴巴推出奢侈品購物平臺Luxury Soho;以及早些時間的趣店推出的跨境奢侈品購物平臺萬裡目;在電商領域大盤既定之下,奢侈品電商崛起,行業已經在逐漸聚焦細分市場。
  • 杏仁奶、燕麥奶、豆奶哪款植物奶好處最多?留意營養標籤!
    近年來患有乳糖不耐症的人愈來愈多,加上食素有助保護生態環境,所以各類型的植物奶如杏仁奶、燕麥奶、豆奶都愈趨受歡迎,不過到底是否每一款的植物奶都適合大家飲用?鈣質又是否如牛奶般足夠?今天就由Green Monday營養學家Tiffany為大家拆解大家對植物奶迷思。
  • 加碼押注中國,可口可樂的新野望
    對此,可口可樂中國方面表示,「新設的合營企業將充分利用投資雙方在乳製品研發、乳業加工技術、品牌影響力、分銷渠道方面的優勢,為中國消費者帶來一個全新的低溫奶品牌,促進中國乳品消費升級。」這意味著,可口可樂成功邁出了踏入中國乳業賽道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