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建安初年,瘟疫肆虐北方時曹操在《蒿裡行》這樣寫道。從古至今,人們都遭受著傳染病的困擾。自新冠病毒蔓延以來,從湖北武漢,到全國上下,再肆虐美國、日本、俄羅斯、歐洲國家等等幾乎蔓延全球,難以倖免。而除了我國及時實施管控,從而疫情問題控制得當外,很多其他國家都由於不及時不嚴格的控制導致疫情反覆,直至失控。
而這些不重視疫情導致難以控制的國家並不在少數,包括地域龐大的美國、土地狹窄的韓國,似乎疫情的嚴重失控已經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01
然而,隨著媒體的不斷報導,我們發現了一個特殊的國家——印度。印度,國土面積相對較大,人口眾多,多達近十四億人口,這裡貧富差距巨大,整體生活環境惡劣,衛生條件簡陋,本應該是新冠病毒肆虐侵襲的高發地帶。然而,通過媒體走訪我們發現,這次的新冠疫情似乎並沒有給這個人口將近十四億的國家帶來動蕩。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新冠病毒肆虐全球,為何到了印度卻沒了「脾氣」?然而事實的真相究竟是什麼,還需一探究竟。
首先要意識到的,是印度當地的氣候條件,其地理位置靠近赤道,全境氣候炎熱乾燥,大部分地區處於熱帶季風性氣候,有強烈持久的光照和遠高於其他地區的溫度,這樣的環境,顯然不利於新冠病毒的繁衍,有效抑制了新冠病毒的擴散和發展。這也成為印度相較於其他地區抵禦新冠肺炎效率更高的先決條件。
不過,僅僅只是依靠氣候條件,並不能真正決定新冠疫情的走向。想要真正抑制病毒的擴散與傳播,切斷傳染途徑和控制傳染源才是根本方法。印度當地在此前並沒有發現新冠病例,因此控制輸入性病例成為了關鍵。
儘管印度有多達近十四億的人口,但最新的結果顯示當地的確診病例只有三例,且都是從疫情地區前來的輸入性病例。而印度政府發現及時,在第一時間將這些病例人員進行了隔離,快速高效地抑制了新冠病毒的傳播。也因此,印度的高效隔離使得印度新冠病毒的擴散與傳播得到有效控制。
02
不過,也有另一種說法,稱印度的新冠疫情人數較少,只是因為新冠疫情的知識普及不到位,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得了新冠肺炎。在印度這個貧富差距大的國家,家庭貧困的人很多,消息滯後,不能及時了解新冠的消息。然而,儘管這樣的猜想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印度作為發展中國家的金磚五國之一,其經濟發展水平不容小覷,其文明程度也並不如大家所想像的那樣落後。
印度作為世界上僅次於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各方面發展都很迅速,尤其是藥物製造,甚至超過了中國。並且,中國尚在推行全民醫療的過程中,這一政策已經在印度推行成功,其衛生條件也比上個世紀有些翻天覆地的改變。因此,之前的猜想並不能立得住腳。
當然,除此之外,網際網路上還有一些不具備科學依據的謠言,譬如印度群眾受到婆娑神的庇護,恆河水是神水,喝了會強身健體、長命百歲等等令人捧腹大笑的滑稽之談,都只是網友們不切實際的假說調侃。
可以說,印度當地對於新冠疫情的有效控制並非只靠單一原因形成的,而是自然環境和人為因素的雙重作用下才能成功,甚至與印度群眾依靠生存環境,所歷練出的較高的身體素質也起到一定作用。
結語
《幼學窮林》中說道,「民之失德,乾餱以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在關注一件例如印度疫情這樣一件其他地方的事件時,不應該將自己束之高閣,而應該仔細觀察並從中汲取,學習他人的優點、長處,吸收為自己的方法,從而改善自己的缺點,更進一步。
參考資料:《蒿裡行》《幼學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