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罕見向西方國家求助,為何「屢遭碰壁」?考驗莫迪的時刻到了

2020-12-20 貓眼看遊戲

印度疫情愈發嚴重,每日新增確診病例持續走高,近期多次突破該國歷史紀錄。

同時,也已多日在新增確診病例方面超過巴西,位居全球第二。

加上累計確診也突破百萬大關,已接近120萬,現有確診病例也不斷上升,國內醫療資源捉襟見肘,可謂是雪上加霜。

在這樣的情況下,印度方面開始向各個國家、組織和機構求助。

不過目前來看,似乎並沒有哪個國家伸出援助之手。

唯一給予印度幫助的,還是我們大力支持的亞投行,此前曾先後向印度提供累計超過10億美元的資金,用來幫助印度度過難關。

據媒體報導,7月中旬,印度在提交給聯合國高級別政治論壇的自願審查報告中,強調了疫情給印度社會和經濟帶來的衝擊和挑戰,重申發達國家有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財政援助的義務,尤其是為緩解氣候變化和諸如新冠肺炎這樣的傳染病等全球公共危機。

雖說事實如此。但是要知道,現在的歐洲不比以前,經濟狀況也不容樂觀。

歐盟剛擺脫了義大利的債務問題沒多久,因為義大利由於一段時間前的經濟封鎖而欠下巨額債務,所以整個歐盟都對義大利感到擔憂。

而曾經統治印度的英國,同樣陷入了疫情的漩渦無法自拔,加上脫歐之後,和歐洲聯繫減少,獨立抗疫的日子也不好過。

所以,歐洲發達國家自然無力幫助印度這樣的國家。

而美國的疫情更是個已經引爆的連環地雷,何時停下尚未可知

新增病例紀錄不斷被打破,累計病例即將達到400萬,在這種情況下,自然不可能幫助任何國家。

另外,美國最近甚至退出了世界衛生組織,就更不存在義務去幫助其他國家了。

因此,美國也不會有所動作了。

反觀只有我國有餘力去援助其他國家抗擊疫情,但是印度一個接一個令人寒心的行為,就算最終要幫,順位也得往後一靠再靠。

原本印度想走和我國對抗的路線,通過禁用我國APP等手段,贏得西方國家的歡迎,事實上的確效果還不錯。

但是為何現在疫情如此嚴重,資源如此短缺,卻為何「屢遭嫌棄」,沒有好朋友肯出手相助呢,是否還有其他深層次的原因嗎?

首先,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印度之所以受歡迎,主要是因為西方國家看中了自己口袋裡的銀子,西方國家只願意向印度出售武器來獲得利益。

所有國家都把印度視為土財主,一旦錢沒了,所有國家都會嫌棄他。

其次,西方各國自身難保。

之前也提到了,疫情之下,世界經濟不景氣,各國GDP都在下降,鮮有倖免。

這種情況下,西方國家本身就危機四伏,比如歐盟自己也在制定史詩級的救助計劃,他們能管好自己國家的事,保持執政黨的地位已經要燒高香了。

這種情況下,根本無力再向外部提供援助,因而印度就更難獲得外國的援助了。

第三,印度抗疫不利,卻頻頻挑事

亞投行給了印度錢之後他們幹了什麼?

印度最近瘋狂採購武器,並接連和四個鄰國發生衝突,擺出一個好戰的姿態,想要顯示在軍事上的實力。

在這種情況下,更沒有哪個國家會傻到給印度更多的錢,以防止他們再次用去購買武器,成為戰爭的幫兇。

所以,印度的動作頻頻,給他的求助之路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最後,遠親靠不住,近鄰得罪光

就是印度的那些好朋友,本質上是嫌貧愛富的國家。一旦發現印度經濟陷入困境,基本上也就對他愛答不理了。

另外,這些好朋友本來就是把印度當作是一個工具,讓它衝在前面,只有利益關係,並不是所謂的盟友關係。

加上印度從來都無法正確擺正自己國家的位置,高種姓人一直認為自己是西方人,高人一等,因此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不太好。

這時,當西方國家不把印度視為自己的兄弟,印度再想起「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也就太晚了。

所以,求人不如求己。

印度好歹也有十多億人口,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看看我們許多企業都可以轉做口罩工廠,為國家做出貢獻,你們也可以好好學習一下啊。

有多餘的時間去邊境搞小動作,還不如安心管好自己的疫情,才是重中之重。

這次,莫迪可以依靠的只剩下自己了,真正考驗他的時刻到了。

相關焦點

  • 印度疫情愈演愈烈,莫迪無奈求助美英法等國,卻碰了一鼻子灰
    印度現在的新冠病毒疫情已經進入高峰期,國內醫療資源捉襟見肘,印度的確診病例也突破了100萬,成為繼美國和巴西之後的又一個過百萬的國家,在這樣的情況下,印度方面開始向聯合國求助。不過並沒有哪個國家伸出援助之手,唯一給予印度幫助的是亞投行,此前該行曾先後向印度提供5億美元和7.5億美元的資金,用來幫助印度抗擊新冠病毒疫情。
  • 與中國同為發展中國家的印度,為何沒有遭受西方國家的打壓?
    自從中國改革開放之後,國家開始步入正軌,整體實力以及經濟有了飛躍式發展,但是也因此被西方各國惦記上,成為了西方各國的「眼中釘」,經常遭受來自西方國家的打壓以及針對。而同為亞洲國家的印度卻和中國有著截然相反的命運,絲毫沒有遭受任何來自西方國家的針對以及打壓,甚至於西方各國有意無意的幫助印度發展。
  • 印度將取代中國地位?莫迪「自給自足」政策,或給印度帶來大麻煩
    編輯:小馬雖然說印度是一個1947年才正式宣布獨立的國家,但印度政府的野心卻從來不加以掩飾。現任印度總理莫迪上臺之後更是將印度強硬的對外政策體現的淋漓盡致,甚至已經出現了霸權主義的苗頭。用莫迪的話來說,印度政府的目的就是將印度打造成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而超越中國乃至徹底取代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則是印度現階段的首要目標之一。在今年中印邊境問題爆發之後,莫迪政府開始在國內煽動民粹,掀起了一股抵制中國APP乃至商品的浪潮。
  • 印度農民抗議活動不斷升級 莫迪送出1600億向農民示好
    他向農民解釋說,農業法案的出臺是建立在過去20多年以來歷屆政府充分討論的基礎之上。這位印度總理在講話中雙手合十,敦促反對黨「停止對農民的誤導」。他反問,農業法案實施至今已有近半年時間,為何農民「突然」湧上街頭?針對法案中爭議最為集中的所謂「取消保障性收購價格」問題,莫迪承諾該制度將繼續延續。
  • 剛被美國加入「黑名單」,世貿又準備調查印度,莫迪的考驗來了
    據印度《經濟時報》12月23日報導,印度可能將在下個月世貿組織貿易政策審查會議上,接受世貿組織關於農業和電子商務政策的問詢調查。 一位政府高級官員對《印度時報》表示,目前印度政府內部正在加緊應對,準備可能會被世貿組織問詢的一系列問題。
  • 印度爆發全國混亂,莫迪被「逼宮」
    除此之外,印度國內還爆發了大規模暴亂,這讓印度政府頗為頭疼。印度內亂再起印度爆發全國混亂,印度農民從全國各地前往印度首都新德裡,他們對於印度政府所頒發的政策相當不滿,認為這種政策侵犯了印度農民的權益,希望印度政府能把該政策撤銷。
  • 美英加澳多國支持印度農民,莫迪大失所望
    作者:書南/編輯:弘文全文950字,閱讀約需2分鐘印度原本以為自己和西方國家走的很近,但是事實證明,西方國家看重的,向來都只有利益,印度能夠提供給他們利益看來即使花錢也買不到真朋友,美英加澳多國支持印度農民,莫迪大失所望。不過比起失望,莫迪還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做,如果不儘快解決農民團體的訴求,那麼影響的不光是農業,還會使新冠疫情傳播得更加兇猛。印度農民"起義"近段時間,印度農民團體大鬧新德裡的事情在國際上引發了廣泛關注。
  • 梟雄莫迪,草根逆襲的印度一號人物
    但是,在作為校隊的最佳辯手、接受過高中教育、在RSS見識過世面的莫迪強烈反對這種包辦婚姻,他想上軍官學校,他不想在印度底層的爛泥坑裡就此混過一生。 1968年,莫迪被逼完婚,但很快不辭而別離家出走,從此再也沒有見過愛人賈蘇達本的面,迄今為止長達52年。而賈蘇達本對莫迪最深刻的記憶,是他離家出走時隨口撂下的那句話,後來的賈蘇達本果然成了一個小學老師。
  • 美國支持印度內亂,莫迪看清現實了?外媒嘲:金錢不是萬能的
    近期,印度爆發內亂,原因是新修改的法律沒有得到農民群體同意,所以後者開始反抗。令莫迪沒有想到的是,這場內亂中,農民竟然得到了西方國家的支持。同時,表面上裝作深明大義的西方國家一直在支持印度農民的起義,其實就是在搗亂,在西方的推波助瀾之下印度局勢處於失控的狀態。哪怕清楚西方國家的別有用心,印度政府還是在"討好"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近期,印度方面表示,印度已經從美國等西方國家訂購了大量的武器裝備。面對印度方面的示好,美國一邊獲得售賣武器的巨大利潤,一邊卻激化著印度國內矛盾。
  • 領土擴張從未中斷,印度野心令四鄰不安,莫迪為何如此好戰?
    印度獨立後一直蠶食周邊國家領土,看似影響不大卻積少成多。可以說印度擴張的步伐從未中斷,是二戰後擴張領土最多的國家。印度從不驗收擴張的野心,如此好戰是因為想做南亞霸主,獨佔印度洋,最後成為世界超級大國,當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 惡人自有惡人磨,關鍵時刻特魯多胸口狠捅黑刀,莫迪這回心都碎了
    莫迪當局此次通過的農業改革法令,雖然美其名曰「不讓中間商賺差價,允許農民在印度全國各地自由銷售農產品」,但有分析指出,此舉不僅達不到印度政府承諾的效果,還很有可能產生強烈的副作用。印度農民和反對黨普遍認為,新法令將致使農民不能再享受到政府此前承諾的最低價格保障,讓貧苦農民淪為資本擺布的奴隸。
  • 俄助印度推進國防自主,翅膀硬了的莫迪卻要買美國飛機
    作為最早使用現代航母的國家之一,印度在航母作戰領域一度走在了亞洲的前列。二戰結束後不久,作為全亞洲第一個擁有航母的國家,印度海軍在全球範圍內的實力都算是較為強勁的。不過,雖然擁有航母的"使用經驗",但並不意味著印度也有航母及艦載機的自研能力,這也極大限制了該國海軍的發展。
  • 莫迪戲謔川普:我當你是兄弟,你卻要睡我……
    蓬佩奧說:「在我們這些民主國家結盟,以更好地保護我們兩國乃至自由世界的公民之際,大事正在發生。」印度外長儘管讚揚了與美國的「國家安全合作」,但在新聞發布會上隻字未提中國。 但是,令人詫異的是,一向反華聲量很高的印度輿論卻罕見保持了低調。這一反差,再次讓我想起那個梗:「我當你是兄弟,你卻想泡我!」 事實上,川普政府有個錯覺,以為如此大幅度示好,一定會泡上莫迪。可是,他們卻沒有搞清楚狀況:莫迪代表的印度是「獨身主義者」!誰都知道,印度奉行獨立自主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何為獨立自主?何為不結盟?這就好比「獨身」、「不婚」!
  • 抗議示威沒完沒了,印度農民到底想要什麼?留給莫迪的時間不多了
    由於印度出臺了一項農業改革法案,從11月下旬開始,印度農民就與政府進行了多輪談判,但始終沒有解決問題。印度農民無奈之下,在12月14日再次發起全國大規模的抗議。原本莫迪政府考慮通過打破農產品的統購統銷模式,以及中間商的固有利益格局,讓農民與市場進行直接聯繫,但印度農民認為,這種做法會讓他們深陷困境,甚至連土地都「不保」了。
  • 大量印度貨輪開進中方港口,白宮憤怒要求解釋,莫迪心裡樂開了花
    導語:由於國際大米價位上漲,大量印度貨輪開進中方港口,向中國輸送大米,白宮憤怒要求解釋,莫迪心裡樂開了花近日,據相關媒體報導,最近有大批印度貨輪走海運開進中國港口,運輸了大量的大米輸送到中國境內。據了解得知,原來是中國向印度進口了大量的大米,這還是30年來首次出現的情況。而白宮方面在得知消息的時候非常憤怒,要求莫迪給出解釋,不料莫迪心裡卻樂開了花。中國為何要向印度進口大米眾所周知,中國最為亞洲人口大國之一,在糧食方面的需求肯定是非常大的,雖然目前能夠實現自給自足,但是也得做好充分的準備,適當引進他國的大米。
  • 原來我們一直被誤導了,這才是印度頭號對手,向莫迪發出威脅信號
    近日,據媒體報導,印度頭號對手付出水面,不是巴鐵也不是中國,而是美國,它向莫迪發出威脅信號,要求放棄俄羅斯武器,否則將會影響影響到與美國的國防合作,對此有網友感慨道:原來我們一直被誤導了,這才是印度頭號對手
  • 如何看待印度總理莫迪在聯合國誓言「印度新冠疫苗將幫助全人類」?
    即使是在新冠疫情肆虐的困難時期,印度的製藥產業也向150多個國家輸送了最基本的藥物。(印度)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疫苗生產國,今天我想給國際社會多做一份保證。印度的疫苗生產和運送能力,將幫助全人類抗擊這場危機。在印度和我們的鄰國,我們正在印度進行三期臨床試驗。印度還將幫助所有國家加強其用於運送疫苗的冷鏈運輸和儲存能力。
  • 印度總理莫迪開通新浪微博 網友評論:還我河山
    莫迪的粉絲也是在幾個小時之內暴漲到1萬3千多人,而且還是微博會員。 那國內的網友們又是什麼反映呢?對嘛,就說網友同志們的評論一定會是亮點。觀察者網小編大致瀏覽了一下網友評論發現,除了「Are you OK?」一句印度式英語問候讓小米創始人雷軍莫名躺槍之外,網友對莫迪總理的關注大概分四個派別。
  • 印度入常再遭否決,美俄接受巴基斯坦邀請,莫迪臉色掛不住了
    印度入常再遭否決,美俄接受巴基斯坦邀請,美國把承諾拋在腦後聯合國安理會在全球發展格局之下,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南亞地區的人口大國印度,一直希望用自身的影響力和實力加入五常。不過,印度政府希望在2020年加入五常的計劃於近期再次遭到否決。
  • 印度莫迪政府作出一個決定,重新開放泰姬陵
    泰姬陵是印度旅遊業的標誌性建築,是印度莫臥兒帝國的第五位皇帝沙·賈汗為愛妻穆塔茲·瑪哈修建的,泰戈爾形容它是愛情凝結的淚珠,在神性和詩意中展示著印度人民對驚世愛情的神往。近期,莫迪政府突然宣布泰姬陵於9月21日重新開放,一時間引起媒體和民眾的激烈討論。據泰姬陵工作人員透露,目前景區接納遊客量為每日五千人,以下午2點為節點分兩批進入。景區門票和相關服務需要在官網上提前預定,現場不再設置售票點。遊客必須佩戴口罩,接受體溫檢測,如有異常需立即隔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