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印度教徒報》消息,日前美國波音公司宣布,已經完成了"超級大黃蜂"艦載戰鬥機的滑躍起飛試驗,並充分驗證了這種美制主力艦載機與印度航母的兼容性。美國目前正在極力爭取贏得印度海軍航母艦載機的競標合同,取代俄羅斯戰機的地位。
作為最早使用現代航母的國家之一,印度在航母作戰領域一度走在了亞洲的前列。二戰結束後不久,作為全亞洲第一個擁有航母的國家,印度海軍在全球範圍內的實力都算是較為強勁的。不過,雖然擁有航母的"使用經驗",但並不意味著印度也有航母及艦載機的自研能力,這也極大限制了該國海軍的發展。
一直以來,印度的武器裝備極度依賴進口,向世界各國大量採購。而不甘心只做"萬國武器庫"的莫迪政府,通過對超百種武器裝備下達進口禁令,旨在實現"自力更生"。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莫迪有心想要實現武器國產化,卻依然需要通過和其他國家的合作來實現。不過現實情況卻是,美國、法國、以色列、義大利等國家雖然和印度有武器交易,但他們只是看中了印度的腰包,將印度看作一個可以源源不絕拋出武器訂單的"土大款"。畢竟,如果幫助印度實現自主生產,簡直就是"自斷財路"。
作為印度一直以來的"大客戶",俄羅斯卻願意幫助印度完成"自己的夢想"。印度已在國內形成一套較為完整的俄制國防工業體系。只不過,俄羅斯如此大動幹戈地幫助印度,結果並沒有換來莫迪政府的投桃報李,印方反而試圖用美國"超級大黃蜂"替代俄制艦載機。
事實上,近年來印度海軍頻繁抱怨俄制米格-29K艦載戰鬥機故障率高、航程有限和電子裝備老舊等問題,美國則抓住了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推銷美海軍現役主力艦載機。
如果印度政府最終選擇用"超級大黃蜂"替代俄制艦載機,勢必會嚴重衝擊俄羅斯對印軍售乃至印俄關係。要知道,俄羅斯之所以仗義地幫助印度,就是為了防止其倒向美國,從而壯大西方陣營的勢力。屆時,莫斯科方面或憤然終止與印度的深度軍事合作,莫迪"國防自主"的目標能否實現,又要打上一個大問號了。
究竟是從美國手裡買成品,繼續充當他國軍火商的提款機,還是說抱緊俄羅斯的大腿,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本國國防工業的發展,就看莫迪怎麼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