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丨400億太古可口可樂「舉家遷移」!竟是怕成就下一個娃哈哈?

2021-02-22 快消

文 | 李珂

可口可樂最大的瓶裝商之一、去年營收近400億元的香港太古飲料要搬到上海了。「有利可圖」是業內判斷其「搬家」的「幕後」。

還有一個版本是,如今的可口可樂或懼怕遭遇二十年前的老橋段,而不得不提前「修改劇本」。

01 

意欲何為 

上周五,香港太古可口可樂(Swire Beverages,以下簡稱:太古飲料)與上海浦東新區人民政府籤約;這家公司決定把可口可樂的大陸總部從香港移到上海新浦東區。

公開信息顯示,太古飲料會把全球戰略重點放在中國大陸,加大對浦東新區的投資,並以上海浦東為中心輻射全國,以更好地拓展中國業務。

太古飲料表示,這一決定,充分體現了其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堅定信心,一如既往地看好中國市場、重視中國市場,持續投資中國市場並深耕中國市場。

「商人逐利,撤出有撤出的原因,遷入有遷入的理由,撤出是因為無利可圖、遷入是因為有利可圖。撤離的是加工出口型、客戶在國外的,遷入的是生產內銷、客戶在國內的。」香頌資本獨立董事沈萌表示。

不容忽視的是,近年來,由於美中貿易戰、經濟增速放緩、土地價格高漲、勞動力成本增加等因素,許多外資公司開始撤離中國大陸,有外媒報導指出,早前已經有400家美資企業宣布將陸續撤離中國大陸。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外資在中國固定資產的投資額僅為1211.97億,對比2011年3269.81億這一數字,短短五年時間下跌了62.94%。

在此背景下,太古飲料還要將總部搬至上海?

「可口可樂或許是不想再經歷20年前的那一幕。」資深行業觀察人士,浙江伊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臨春表示。

在他看來,彼時的1999年,可口可樂經歷了入華以來最大的生存危機,甚至,差點被娃哈哈取而代之。

1999年,南斯拉夫大使館事件爆發,導致國內民眾抵制美國商品情緒高漲。波及最嚴重的,正是美國的「國飲」——可口可樂。而這,讓剛剛面市一年,正處存亡之秋的的娃哈哈非常可樂重獲新生。

據李臨春回憶,彼時,娃哈哈非常可樂在市場上推進的並不太快,部分經銷商庫存「超標」。「抵制」一開始,幾乎所有的娃哈哈經銷商都在半個月內騰空了倉庫,並持續大量補貨。在2000-2005年間,中國至少有十個消費大省、市是非常可樂「一統天下」的,比如新疆,湖南,江西,東三省,內蒙,浙江、甘肅、寧夏、安徽等。

2004年,中美關係緩和後,可口可樂終於回過神來,開始「圍剿」非常可樂。作為應對,娃哈哈在當年年底推出了營養快線,而彼時的可口可樂正忙於構築可樂的品類地位,根本無暇顧及營養快線。

結果是,娃哈哈雖然「犧牲」了非常可樂,但是換取了營養快線這麼一個年銷售額200億的大單品。可以說,2000年以後,娃哈哈的「快速起勢」,和當年可口可樂遭遇的危機,存在相當程度的內在關聯。

放眼當下,可口可樂面臨的潛在危機,直逼當年。

「美國不斷地增加關稅,當下中美國際關係的緊張程度甚至和二十年前的『劍拔弩張』相似。經不起再『折騰』一次的可口可樂,內部一定做過充足的風險評估。」李臨春表示。

回到行業層面,中國大陸早已是可口可樂的全球第二大市場,太古把總部繼續放在中國香港,於理不合。更何況,可口可樂也需要——正如太古在前文說到的「更好地拓展中國業務」。

事實上,雖然可口可樂已經深耕中國大陸市場四十年,但覆蓋面依然有限。

「可口可樂在縣鄉以下的很多地方是滲透不下去的,101工程在這個程度上基本可以宣告失敗。」李臨春說。

他認為,直至今日,可口可樂還是重度依賴業務員跑單,經銷商只是承擔物流功能,賺少量差價。換言之,沒有業務員的地方,可口可樂覆蓋市場還是依靠自然輻射,因此,說「中國還有幾億人沒喝過可口可樂」,並不為過。

02 

可樂「不老」 

值得注意地是,中國的碳酸飲料市場,正背離世界減糖潮流,並逐日「做大」。

「將總部搬到了上海,有利於可口可樂的進一步本土化。此前,該公司有太多的外企決策人員,這些人不夠了解中國市場,更沒有接觸過如此深不可測的通路系統。未來的太古,有可能對陳舊的渠道體系進行改革,從而讓可口可樂進入更下沉的市場。而太古一向是中糧學習和借鑑的對象,這或將引領可口可樂整體的變革。」一業內人士表示。

換言之,中國大陸市場,值得好好挖掘。

上周,快消君曾報導過,可口可樂碳酸軟飲料產品組合在今年上半年實現了7%的銷售增長。報告中,可口可樂強調,中國消費者對亞太地區的增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去年,太古飲料中國大陸收益為213.58億港元(約為人民幣183.01億元),同比增長23.4%;在中國香港收益23.43億港元(約為人民幣20.07億元);中國臺灣收益15.51億港元(約為人民幣13.29億元);美國159.38億港元(約為人民幣141.25億元)。

從品類增幅來看,太古飲料中國內地市場汽水的收益增加了27%,不含汽飲料的收益增加15%,果汁類飲料及飲用水的收益分別增加13%及24%。也就是說,可口可樂碳酸飲料不僅是可口可樂最賺錢的業務,同時還是其增速最快的業務。

一業內人士表示,可口可樂在中國的逆勢上漲,是典型的「口紅效應」。

所謂的口紅效應,是指因經濟蕭條而導致口紅熱賣的一種的經濟現象,也叫「低價產品偏愛趨勢」。在美國,每當在經濟不景氣時,口紅的銷量反而會直線上升。這是因為,在美國,人們認為口紅是一種比較廉價的奢侈品,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人們仍然會有強烈的消費欲望,所以會轉而購買比較廉價的奢侈品。

口紅效應此前也確實在可口可樂身上「發生」。

1929年全球經濟大蕭條時,人們陷入了集體的困頓和絕望,但是可口可樂的銷量不降反成倍增長。究其原因,居然在推出的全新的廣告語中——養精蓄銳(The pause thatrefreshes),通過明亮美好的海報,描繪出沒有壓力,生活安寧和未來景象,讓購買可口可樂的人暫時忘掉煩惱,逃避階級矛盾,生活壓力,可以憧憬一個美好的未來。

而隨著中國經濟增長以及民眾消費力增長的放緩,可口可樂碳酸飲料在中國的熱賣也就不難理解了。畢竟,3塊錢就能買到的快樂和潮流,誰會拒絕呢?

「雖然前期有各種飲料出來挑戰可口可樂,但這種泡沫化競爭對經歷百多年的可口可樂早已見怪不怪。因此,當市場或經濟發生周期性波動時,可口可樂的韌性就凸顯出來了。」沈萌表示。

不同於外界認知,入華四十年的可口可樂並沒有老去——其陳舊的不是「產品」,而是「分銷模式」。

一定程度上,隨著碳酸飲料熱度的不斷上漲,可口可樂、亦或是太古飲料在中國能做的工作還有很多。在這樣的時間節點裡,任何「緊抱中國市場大腿」的行為,都並不稀奇。任性的話,還可以買「豪宅」。

太古飲料是香港太古集團旗下的飲料業務公司,香港太古集團持有87.5%股權,美國可口可樂公司持有12.5%的股權。太古飲料控股在包括港澳臺在內的中國14個省市及美國西部13個州擁有可口可樂和可口可樂公司58個飲料品牌的專營權,每年的汽水及不含汽飲料銷量超過十億標箱。

很長一段時間內,可口可樂中國實業、中糧、太古(以及2006年推出的嘉裡)瓜分了可口可樂在中國大陸的瓶裝業務。

2016年,中糧可口可樂宣布購買與可口可樂在中國組建的部分合資企業,同時宣布擬通過公開出售賣出約21.2億元人民幣的資產。 另一家與可口可樂在中國合資建瓶裝廠的夥伴,太古則從可口可樂收購了此前與之合資的公司的少數權益,還收購了中糧可口可樂部分工廠的權益。 

重整之後,三家特許經營區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一是可口可樂自己完全放棄了中國瓶裝業務,二是,中糧和太古的經濟區域重新劃分,大體而言,太古經營華南地區,中糧經營中國北方地區和西部地區。

當下,太古飲料在中國內地福建、安徽、廣西、江西、海南、廣東、浙江、江蘇、河南、雲南、湖北及上海市、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及美國西部廣泛地區擁有生產、推廣及經銷可口可樂產品的專營權,專營區域覆蓋7.24億人口。

除可口可樂外,該公司還生產無糖可樂、健怡可樂、雲呢拿味可樂、雪碧、芬達、玉泉、Qoo、美粒果、雀巢茶、陽光、健康工房、淳·茶舍、飛想茶、飛雪和水動樂。該公司還獲得雀巢香港有限公司授權,經銷即飲雀巢咖啡及雀巢奶茶。

數據顯示,2016-2018年三年間,太古飲料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84.21億、340.67億、412億元港幣,分別實現盈利8.13億、9.63億、13.54億港幣。

嚴正聲明:

《快消》公眾號擁有18萬粉絲,原創內容連續20次入選今日頭條《青雲計劃》;

《快消》堅持原創,堅持真實閱讀量,堅決抵制刷閱讀量。

採訪、撰文:李珂

編輯:橘子

圖片來源於網絡

商務合作(手機/微信)

楊先生:18672785636

任先生:18392538682

胡先生:18071532105

相關焦點

  • 400億太古可口可樂「舉家遷移」!竟是怕成就下一個娃哈哈?
    可口可樂最大的瓶裝商之一、去年營收近400億元的香港太古飲料要搬到上海了。「有利可圖」是業內判斷其「搬家」的「幕後」。還有一個版本是,如今的可口可樂或懼怕遭遇二十年前的老橋段,而不得不提前「修改劇本」。
  • 從管理上萬員工到連接上億消費者,太古可口可樂全面上雲
    對於太古可口可樂的體量而言,這看起來就是個不可能完成的創新任務,但它對全面雲化的堅持是因為視野拉得足夠長遠。 「通過使用AWS一次性全面上雲,我們可以將IT系統的直接服務對象從上萬名業務代表,向數百萬客戶拓展,甚至向數億級消費者延展,實現數位化轉型」,太古可口可樂有限公司雲服務與運作總監李軻在接受採訪時這樣表示。
  • 太古可口可樂牽手阿里雲 加速快消品全鏈路數智化時代
    太古可口可樂與阿里雲智能籤署數位化戰略框架協議  太古可口可樂是可口可樂全球裝瓶系統銷量第五大的裝瓶集團,為中國內地(大陸)、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中國臺灣地區和海外美國西部的四個市場,超過7.36億消費者提供超過
  • 廈門太古可口可樂深耕湖裡25年,與特區經濟共繁榮
    2020年12月18日,廈門太古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迎來了它的第25周年,來自廈門市企事業、媒體單位的領導嘉賓共同到場慶賀,一同見證25周年的發展歷程。廈門太古可口可樂供圖一、全系列產品,多元化選擇從原來的與廈門蜜餞廠、廈門飲料廠「聯姻」,到最終成立廈門太古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
  • 太古可口可樂內地一年掙226億,CEO期待幾個月內業務徹底恢復
    可口可樂公司上月估計在第一季度,疫情下的單箱銷量的影響約為2到3個百分點,有機收入的影響為1到2個百分點,對公司每股收益的影響為1到2美分。就單箱銷量而言,中國是可口可樂公司全球第三大市場。「我們在這個重要的市場中看到了巨大的機會,並將繼續投資,以實現長期增長。」可口可樂公司當時說。
  • 鄭州太古可口可樂全線復工復產 讓你的生活更「可樂」
    ,拿起一瓶可樂,「呲——」擰開瓶蓋解鎖快樂,一口下肚,氣泡衝上腦門兒的那一刻,豈不爽哉?  努力搶回失去的一個月  受疫情影響,鄭州太古可口可樂錯失了春節、元宵節銷售高峰,公司員工全力出擊,努力搶回因疫情失去的一個月。
  • 可口可樂全球再裁員2200人,可口可樂這是怎麼了?問題何在?
    據悉,此次裁員包括自願和非自願離職,可口可樂預計將因此付出3.5億美元至5.5億美元的員工遣散費。除了裁減工作崗位,可口可樂公司還計劃將在美國四個地區的經營部門數量從17個減少至9個。可口可樂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第三季度營收為86.52億美元,同比下降9%;歸屬公司股東淨利潤為17.37億美元,經營利潤為22.98億美元。
  • 中國一直是帶領我們增長的市場 訪太古可口可樂全球總裁蘇薇
    有一些新產品會首先在太古可口可樂專營的地區推行,如果成效好,中糧可口可樂方面也會很快加入推廣,反之亦然。」太古可口可樂全球總裁蘇薇說。在架構上,每一個省份都有一個到兩個總經理運營,形成一個獨立的運營體,並執行全國性的策略。
  • 太古可口可樂全球總裁:糖並不罪惡 不過未來五年我們要減糖20%
    並不只有「肥宅快樂水」作為世界上唯一的以秘而不宣的配方為核心而獲得成功的全球性飲料品牌,可口可樂是真正的神話。從1886年在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誕生至今,目前全球每天有17億人次在暢飲可口可樂公司的產品。但支撐品牌的並非僅是品牌本身,還有生產運營的整套系統。
  • 湖北太古可口可樂全線復工,全年目標不變也不會裁員
    ,自1月23日工廠放假後,經歷兩個月的分別,再次相會,湖北太古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太古可口可樂)總經理胡前明明顯感覺到公司裡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更親厚了,「我們是一起戰鬥過的戰友了」。 3月23日,這家位於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1995年正式投產、擁有7條生產線、產品覆蓋整個湖北省的公司宣布正式復產。這意味著,中國內地所有的可口可樂瓶裝廠已全部復工。
  • 【一路·純悅】呈現別樣公益體驗——廈門太古可口可樂堅持七年...
    特殊的2020年,連續七年守護福建山區孩子淨水夢的廈門太古可口可樂,仍保持「在乎」的初心,今年11月1日正式以全新的線上體驗方式與公眾見面。為了給參與者更好的線下體驗感,借著這個契機,邀請一直以來支持公司公益的愛心人士通過公益徒步+清理沿途廢棄物的形式開展了三場線下配套小型活動,將可口可樂長期秉持的「天下無廢」理念與一路·純悅相結合,也號召公眾在強生健體的同時,也為共創一個沒有廢棄物的世界獻出一份力量!
  • 深度|農夫山泉是中國的可口可樂 你一定要rock your ass
    軟飲之王:可口可樂與其說農夫山泉是水中茅臺,不如說它與大洋彼岸的可口可樂更接近。世界上最知名的飲料公司是可口可樂,我們都知道可口可樂一位很重要的股東就是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基金。1988年巴菲特首次在可口可樂建倉,1988年-1998年10間年大概漲了12倍,2009年-2019年連續增長11年,目前大概是2100億市值的規模。8月份最新的數據顯示,伯克希爾·哈撒韋持倉可口可樂4億股,大概170億美金,大概佔比為8%。可口可樂是整個伯克希爾·哈撒韋裡面最重要的股票之一。
  • 奧運「網紅」傅園慧首條微博廣告,竟是可口可樂10億美元品牌……
    作為品牌合作方,可口可樂冰露純悅也不斷在微博上與奧運遊泳隊進行互動,大大賺了一把品牌曝光度。冰露成可口可樂新晉10億美元品牌,預示包裝飲用水品類將有長足增長冰露水於2002年初上市,也是全球碳酸飲料老大可口可樂在中國首次進軍飲用純淨水市場。
  • 鄭州太古可口可樂黨員志願活動走進盧氏 讓當地逾5000鄉村兒童用上...
    12月4日,鄭州太古可口可樂黨支部的聯合黨建活動走進三門峽盧氏縣。黨員志願者作為2020年淨水計劃設備交接公益活動志願者,來到盧氏縣開展「淨水計劃」,為當地雙龍灣鎮中心小學的學生送去淨水設備和淨水安全小課堂,呵護學生安全成長。
  • 可口可樂「媽媽米粉」公益活動遇見2020廣西設計周
    在設計周期間,廣西太古可口可樂還舉辦了「傳播與設計:可口可樂『媽媽米粉』計劃」對話沙龍。該活動既讓大家充分了解了「媽媽米粉」公益項目,也將老店改造的設計理念與店鋪經營展示出來。可口可樂「媽媽米粉」計劃主題演講現場。廣西新聞網實習生 覃金蓉 攝可口可樂「媽媽米粉」計劃主題演講現場。
  • 加碼押注中國,可口可樂的新野望
    在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電話會上,可口可樂公司稱,自4月初以來,公司在全球範圍內的銷量下降了大約25%,幾乎所有下降都來自線下外出渠道。考慮到疫情在全球的發展仍有很大不確定性,可以預見線下渠道的銷量爬升會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
  • 視界丨可口可樂在日本推出桃子味可樂,評價兩極
    儘管可口可樂公司旗下的芬達有水蜜桃口味,但桃子味可樂還是全球首次。據日本可口可樂稱,每年 1 月到 3 月初是日本桃子味道碳酸飲料的銷售旺季。所以他們趕在了情人節與 3 月 3 日女兒節(又稱為「桃節」)前推出了包裝顏色粉嫩的桃子味可樂。可口可樂一直熱衷於在日本推出各種口味的可樂。
  • 三裡屯太古裡的幕後老闆,一年在中國掙百億,卻不是中國人
    過去,我們總會給自己取一個洋氣的英文名。而隨著國家的不斷強大,越來越多的國際友人都擁有了屬於他們的中文名。不僅如此,這些國際友人的中文名也甚是好聽。而也正是如此,有些外國人,總被我們誤以為也是中國人。除了實際身份以外,施懷雅家族還在中國有一些成就。雖然是一個英國家族,卻大部分的收入都來自中國。不僅如此,中國市場還給其創造了大量的財富,營收比一些「國貨」還要高。施懷雅家族似乎除了電商不接觸以外,什麼生意都做。包括:航空、房地產、飲料等等。
  • 重構組織架構,調整產品組合,可口可樂公司進入「新時代」
    10月22日,可口可樂公司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公司營收為86.52億美元,環比增長21%,超出市場預期的83.4億美元;經營利潤為22.98億美元,環比增長16%;每股收益(非通用會計原則)為0.55美元,超出市場預期的0.46美元。這是可口可樂公司近期採取的戰略決策,包括優化產品組合、創新有道策略、提升市場有效性及效率,以及增強系統協作和優化組織構架的有效反映。
  • 可口可樂砍掉一半殭屍品牌,川普也要「哭了」?
    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可口可樂在果味飲料、健康飲料上打退堂鼓的一個表現——ZICO是可口可樂在NFC果汁領域的嘗試,ZICO的停產,也代表其與競爭對手VITA COCO競爭失敗。而此次備受矚目的另一款產品健怡可樂,也是可樂可樂旗下、無糖可樂的代表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