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有上下五千年的璀璨史。在封建時期,無論秦漢,還是唐宋,我國一直以來都遙領世界各國,是各國羨慕的神秘且富庶的大國。然而到了晚清時期,我國經歷「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大片國土被列強侵略凌辱,國家大量土地、財物被列強野蠻攫取,廣闊無垠的土地上,無數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01
在半封建半殖民的特殊歷史時期,列強為竊取巨大經濟利益,曾在我國的土地上修建他們的鐵路。眾所周知,鐵路在推動國家發展進程中尤為重要,是近代工業革命的標誌性成果,而我國的鐵路事業也因此「啟蒙」。我國修建的第一條鐵路是位於北京宣武門外的京郊鐵路,該鐵路於1865年由英國人杜蘭德主持修建。實際上,該條鐵路僅僅具有觀賞功能,並沒有實際運輸能力。

雖然沒有具備具體功能,但京郊鐵路的出現讓國人第一次看到西方工業力量的強大,我國鐵路事業也因此逐漸發展起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鐵路建設事業就在如火如荼進行中,到了改革開放時期,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發展,我國的交通運輸業已經達到世界矚目的地步。如今,我國已然成為世界上高速鐵路總裡程最長的國家,其中高鐵技術更是被外國稱為「新四大發明之一」。

「中國速度」震驚世界,中國鐵路為世界所感嘆,現今我國鐵路佔市場份額已經達到70%,日本的崎重工和西門子等公司只能在少得可憐的份額中苟延殘喘。即便取得如此耀眼的成就,我國也並沒有停止研發鐵路技術,相反我國鐵路技術正在不斷地完善和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我國鐵路技術的優良。在國際上,作為後起之秀的中國,避無可避的會同鐵路界老牌強國競爭,其中就有日本、德國。

02
前段時間,越南為改善該國交通條件,將國內鐵路修建工作承包給日本,然而簡單的鐵路規劃和建設,卻在日本手中頻繁出錯,工程進度十分緩慢。過了很久,日本才修建了100公裡,而這100公裡的路程還只能以20公裡/小時的速度緩慢行駛,這和我國的鐵路技術簡直天差地別,不說我國是公認的「基建狂魔」,即使在普通鐵路的建設中,我國都能輕鬆做到100公裡/小時的行駛速度。實際上,東南亞許多國家都曾想要改善國內交通狀況,近些年來聲名鵲起的泰國也是其中之一。

憑藉旅遊業、文娛業等文化宣傳,越來越多的人了解泰國,去往泰國遊玩,可泰國本身的基礎設施建設並不優良,鐵路裡程不足,連接面不廣,於是泰國計劃修建一條連接我國、泰國和寮國的中泰鐵路,一旦成功修建完成,三國經濟效益都能大幅度增長。由於自身技術不過關,泰國於2015年正式向世界各國招標,希望藉助國外力量幫助自己建設這一宏偉工程,作為老牌鐵路建設強國,日本和德國對此十分激動,爭相競標。

為攬下此項工程,日本甚至還提出了低息貸款和分10年還清的優惠條件,這可是一項極為優厚的條件,可最終泰國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還是將此項價值2240億的工程交給了我國。我國對此並不驚訝,畢竟擁有世界一流鐵路技術的我們,完全能勝任此項工作。我國為建設中泰鐵路,對選址等準備工作進行了周密的考察,在2017年正式開始建設,預計於2022年正式建成通車。
結語
事實上,我國與泰國的幫助還不僅如此,在泰國政府因颱風問題,造成大量水果滯銷的燃眉之時,我國政府立即鼎力相助,積極同泰國進行貿易往來,幫助泰國從根本上解決了滯銷問題。如今,我國各行各業蓬勃發展,與世界各國互利互惠,友好往來,贏得了許多國家的尊重和讚嘆,相信未來我國和友好來往的國家發展都將越來越繁榮。
參考資料:
《中泰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