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會NO.140】你未曾覺察的「情緒勒索」正在你的日常裡,一步步逼你就範.

2021-02-08 杭州市新華書店

你未曾覺察的「情緒勒索」

正在你的日常裡,一步步逼你就範。

6道關鍵練習

擺脫被情緒勒索,重新掌握人生!


情緒勒索是一種操控,只會讓彼此的關係崩壞。

因為當對方一再屈服與退讓,那是因為懼,而不是因為親密、信任與愛。


·媽媽:「我把這輩子希望都放你身上。你怎麼忍心讓我失望?」

·婆婆:「你把孩子給保母帶。你真自私,你會毀了孩子的一生。」

·女友:「如果你敢回公司加班,我們就分手。」

·上司:「我看你資質不錯,才想讓你多做一點事,栽培你。別忘了,你試用期還沒過。」


以上這些例子,你是否非常熟悉?這些我們習以為常、不以為意的對話,其實就是緩緩掐住我們脖子,讓我們無法呼吸的「情緒勒索」。當你不順對方的意,情緒勒索者開始自憐,或責怪、貶低、在你身上貼標籤,甚至威脅你。於是,你心懷歉疚,也開始自我懷疑,自己是否很糟、不成熟……你深陷在這些情緒裡動彈不得……



情緒勒索最常發生在伴侶、親子、職場、人際間,而在華人社會裡,更常見,且更糾葛,因為我們有根深柢固的孝順文化與對權威的尊崇,以及總是要求孩子「好,還要更好」,而後者,更容易讓人自我價值感低落。


周慕姿心理師以精準且層次分明的角度,剖析情緒勒索的面貌,以及何種人最容易陷入情緒勒索的困境,並且針對華人文化,提出提升「自我價值感」為避免情緒勒索的最主要關鍵。此外,適時建立情緒界限,搭配練習,重新掌握自己的人生,因為,這是你的人生。


你,不該為滿足別人的需求而活。


/ 關於本書 /



書名:《情緒勒索 》

作者:周慕姿

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73812

/ 作者簡介 /



周慕姿


心理諮詢師,畢業於臺灣政治大學新聞系、政大廣電所和「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所。從傳播到心理諮詢,從心理師到金屬樂團主唱,不管在哪裡,周慕姿似乎都是個「非典型」角色。一路走來面臨過許多考驗與自我掙扎,但正因如此,周慕姿對自己的諮詢工作寄予了更高的期待。她希望能通過本書幫助更多的人看到自己「是怎麼被困住」以及「為何被困住」,幫助他們看到「自己擁有的能力」與「其他的選擇」。


/ 嘉賓簡介 /



張瑋玲 Michelle


兩個青少年的媽媽,愛烘焙,愛看書,愛吃甜點。


"我是一個在乎別人感受又渴望得到他人肯定的人。我也不希望讓父母失望,而努力生活著。但內心深處,我很累,也對自己失望。透過這本書,我找到一條新的活法,不再為別人而活,我可以是一個懂得愛自己,尊敬他人,獨立又自由的人。"

相關焦點

  • 你可能正在被「情緒勒索」!
    最重要的就是意識到,你為什麼會有焦慮、自我懷疑、罪惡感等負面情緒,也就是說你為什麼會被「情緒勒索「?你可能會覺得是因為自己是個好人,你很善良,又樂於助人,「好欺負「的人自然會是最佳」勒索「對象。但你可能從沒想過, 恰恰是你非常想要做一個好人,非常想通過滿足別人的要求來獲得認可。
  • 如何解開情緒勒索?
    然而,這些「寬恕‧印象」並不都是正確的。且讓我們來看看。 近年來,「感情勒索」或「情緒勒索」儼然成了大眾心理學的用語,我自己是先在課堂上聽同學提起,隨後才在書上看到。情緒勒索一詞出自美國心理學家Susan Forward的同名書,這本書在西方是知名著作,臺灣的中譯本卻已絕版,目前只能在圖書館裡借到。
  • 窒息的「情緒勒索」:你的人生,總是在滿足別人嗎?|一刻•觀點
    20170613我這輩子的希望都在你身上了……爸媽難道會害你嗎?你敢離開,我就跳下去。明明是最愛的家人、伴侶,與信任的朋友、同事,但為什麼我們卻總是感到委屈、想逃?你未曾覺察的情緒勒索,正在你的日常裡,一步步逼你就範。
  • 破解情緒勒索:你沒有義務滿足別人的期待!
    情緒勒索6大特徵有人常以貶低對方的自我價值,進而產生罪惡感讓對方屈從。例如,主管說:「這是為你好,你不順從安排就是不忠誠的員工。」只有順從要求,才能獲得被肯定的感覺,進而暫時得到內心的平靜。然而,當被勒索者因為對方過大的情緒而勉強服從,甚至說服自己需要為對方的情緒負責時,就會產生「情緒勒索循環」。
  • 不要被自己「情緒勒索」
    《不要被自己「情緒勒索」》-看不慣別人,掏空的是自己每個人都會有一些事情「看不慣」,但如果你有很多事情都一直看不慣,到後來會演變成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你會變成對自己的人生「看不慣」。一件不是發生在你身上,其實跟你沒有直接關係的事情,因為你的觀念、以及你把自己投射了進去,因此產生了負面的情緒,這就是所謂的「看不慣」。
  • 情緒勒索:我愛你,但為何無法溝通?
    對方也表現得很愛自己,但溝通很無力,常常兩人一起鬧情緒。到最後只能放棄溝通。太久不溝通,到最後都開始懷疑自己的愛情是不是一種幻覺。觀察這種伴侶關係,常常會發現一個很特別的相處模式:情緒勒索。 例如先生希望太太固定做晚餐,讓他回家的時候有熱飯熱菜可吃。太太難過得不斷掉淚,哭著問:「你只想要我燒飯洗衣嗎?」
  • 面對情緒勒索
    首先勒索者會慣性地向你提出需求,一旦發現你不願意依從時,便會使用一些方法,貶低你的性格、能力或判斷力,讓你感覺自己「有問題」。由於他們常處於較權威的位置,他們的否定具有一定的殺傷力,容易讓你懷疑自己的感覺是不對的。
  • 爸爸拋棄媽媽不斷「情緒勒索」
    而媽媽越來越瘋狂,不停在情緒勒索:「你去找爸爸的話,我就去死」全劇最慘是他!《夫妻的世界》俊英最可憐1:目擊老爸「偷吃」現場李泰伍「偷吃」就算了,更讓人生氣的是,他偷吃還被俊英目擊。對俊英來說,爸爸一直是他信任、崇拜的人,親眼看到自己的爸爸劈腿,對俊英來說,衝擊一定非常大。
  • 情緒勒索,你情我願?
    與之相比,日常生活中的情緒勒索有異曲同工之妙,能深切擊中我們內心的要害。情緒勒索是宰制行動中一種最有力的形式,周遭親朋好友會用一些直接或間接的手段勒索我們,如果不照他們的要求去做,我們就有苦頭吃了。所有勒索的中心就是基本的威脅恐嚇,它會以許多不同的面貌出現,像是:如果你不照我的方式做,你肯定會不太好過。
  • 好書推薦|《情緒勒索》作者:情緒從來都不是別人的責任,面對心中不安,始終要自己負責
    心理師周慕姿在自己著作的第一本書中談到了「情緒勒索」的概念!「情緒勒索」被視為一種「操控」的手段,會讓彼此關係崩壞,因為當一方一再的屈服和退讓,是出自懼怕,而不是親密、信任、愛,那麼這段關係終究走向毀滅。
  • 《以家人之名》收官,別被情緒勒索,成長先學會拒絕
    不僅是家人,在愛情與職場中常常出現窒息式的相處,而我們則一步步被情緒勒索所吞噬。 1嘴巴上說的是民主,可是本質上就是專制。以愛為名的操控遊戲《以愛之名》其中一個令人心碎的畫面,要屬女主角的好友齊明月與母親「攤牌」,坦露心聲的場面。
  • 什麼是情緒勒索?
    我們不是經常說「作」這個字嘛,大概就是說本來是一件很小的事情,非得要誇大;一句芝麻綠豆大的心裡話,不哭得一塌糊塗,代入到悲情女主不罷休!這種行為就是要用很極端的情緒,向對方索取情感需求、物質需求的行為。無形中就走上了情感勒索的道路:為了得到對方的關心、物質等等通過眼淚、憤怒、脾氣來逼迫對方就範。
  • 你是否在被情緒勒索著
    你是不是也在被情緒勒索著,當你情緒激動的時候,怒火湧上心頭,身體、大腦已經完全不受控制,就會把之前的記憶全部都翻出來,不管不顧,不分青紅皂白,無法冷靜地去判斷,加深記憶,重複過去痛苦的感覺,傷害身邊的人。
  • 孩子哭鬧逼父母妥協?面對娃的「情緒勒索」,不妨試試「冷處理」
    這讓強強覺察到媽媽的態度有變化,於是又用力的打了幾下頭,逼得媽媽只有妥協。達到目的的強強開心的從地上爬了起來,就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拉著媽媽的手,嚷嚷著趕緊出去。孩子真的是什麼都不懂嗎?錯!其實孩子最擅長運用的就是情感勒索,利用父母對自己的愛一步步實現自己的目的。
  • 「我想分手,男友卻威脅我要自殺」:小心身邊的情緒勒索
    我們先來看一位姑娘的經歷: 依依的男友性生活時總是不肯戴套,每當依依勸他時,他總是一副受傷的樣子,「戴套不舒服,你如果真的愛我,就不要逼我」。依依不想吃藥,害怕有副作用,但她也不想讓男友不開心。
  • 5本書籍提升自我價值感,擁有健康的人際關係,擺脫「情緒勒索」
    你可能聽說過「情感勒索」,但是你知道在我們的人際交往中還存在著「情緒勒索」嗎?情緒勒索,實際上是指在人際關係中,利用自己或者別人的情緒以達到控制他人的一種手段。你可能覺得這個很神奇,但其實它卻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只是我們沒有發現它的「慧眼」罷了。今天就跟隨發酵菌·紫公子一起來開啟「慧眼」,擺脫「情緒勒索」,讓我們擁有健康的人際關係。1、《情緒勒索》未曾發覺到的「情緒勒索」其實正在一步步地改變著我們。
  • 你被情緒勒索了嗎?
    我發現我們內心的很多痛苦都來源於親近之人的情緒勒索。你可能已經面臨「情緒勒索」了,一旦「情緒勒索」出現在親密關係中,這段關係就會漸漸失去當初的活絡,雙方甚至會陷入需求與被掌控的泥沼中而無法自拔。情緒勒索與控制的背後,其實就是恐懼。「他們只不過是想藉此尋求安全感及掌控權。不論外表看起來多麼有自信,他們的內心其實還是非常焦慮的。」
  • 為什麼你容易被情緒勒索?
    上司:你不努力,到處都是可以取代你的人。給你機會你這樣浪費,你太讓我失望了。如果你覺得這些話非常的熟悉,那麼恭喜你,那麼你也被情緒勒索了。「情緒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是知名心理學家蘇珊·佛沃在 《情緒勒索》一書中提出的概念。情緒勒索者可能在有意識或無意識中,使用要求、威脅、施壓、沉默等直接或間接的「勒索」手段,讓被勒索者產生各種負面情緒,例如挫敗感、 罪惡感、恐懼感。
  • 你可能處在情感勒索的陷阱中
    3.施壓吉姆看到海倫的反應後,他並不會考慮海倫的感受,相反,他會給海倫施壓,逼她改變心意。4.威脅之後吉姆使用多種方法讓海倫知道,若不順從他,會有什麼後果,他會威脅海倫讓她不好過。為何那麼多聰明、能力強的人,會陷入情感勒索的迷霧中而無法逃脫?是因為他們無法看清情感勒索中的手法,不知他們用什麼方法一步步把你帶入迷霧之中。
  • 科普丨有一種暴力叫:情緒勒索
    這就是江湖上盛傳的情緒勒索,勒索者會持續用下面叄種方式來達到他的目的。1.貶低你的自我價值感:「我以為你是很聰明的人⋯⋯」技能效果:施放後,對手產生自我懷疑、擔憂被淘汰、覺得自己不好等情緒效果持續數分鐘到數天不等。攻擊效果隨「兩人關係」深度而增加。2. 增加你的罪惡感:「反正你從來沒有重視過。」